张峰;李晓红;王敏
相对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功能的发展变化过程未能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过程完全同步[1],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原有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重压力[2].本文主要针对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集合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养老困境提出建议,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生活行为方式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的相关性及其人群归因危险度.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系统全面地检索了全世界1960~ 2009年7月发表的有关生活行为方式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影响的文献.两名评价者独立地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有关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结合人群暴露率,估计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 共纳入7篇横断面研究.研究发现是否独居,城乡差异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无明显相关性;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方式主要是不做家务劳动,不参与家庭决策,赋闲,不参加体育锻炼和不参加社会活动.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影响大的前三位生活行为方式依次为:不参加家务劳动,赋闲和不参加社会活动,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49.97%,48.04%和42.25%.结论 中国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自评的主要因素为不做家务劳动,赋闲和不参加社会活动.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均为横断面研究,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
作者:李婷;吴红梅;杨茗;沈静;董碧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静息时的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神经血管功能受损等.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快,心率变异及心率震荡(HRT)减弱会加重缺血事件发生,增加全因及心血管的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探讨血糖异常,特别是糖调节受损阶段对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及心电学的影响.
作者:李雪琴;李红;朱永芳;闻碧玛;汪为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法,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治疗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Kt/V) >1.2、资料完整、年龄≥40岁的中老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据SGA评估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SGA1)、轻-中度营养不良组(SGA2)和重度营养不良组( SGA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与营养状况相关的因素.结果 ①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64例MHD患者SGA1为25例(39.06%),SGA2为33例(51.56%),SGA3为6例(9.38%),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60.90%.②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SGA3组的年龄显著高于SGA1、SGA2组(P<0.001和P<0.01);SGA3组Kt/V值显著低于SGA1、SGA2组(均P<0.001);SGA1、SGA2、SGA3三组间尿素减少率(URR)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2、SGA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C)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SGA1组(P<0.05和P<0.01);SGA3组血清前白蛋白(PA)显著低于SGA1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SGA1、SGA2、SGA3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依次显著降低(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01);MHD患者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手握力(HGS)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01或P<0.01),SGA1、SGA2、SGA3组MAC、MAMC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3组HGS显著低于SGA1组(P<0.05).结论 中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年龄、ALB、PA、LC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可作为评估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Kt/V及URR值,有望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王景福;郭风玲;唐敬;段书众;胡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大脑不同部位损伤对脑血管病患者再认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山东大学济南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损伤半球不同分为左半球组和右半球组,按照损伤灰、白质不同分为皮层组、皮层下组,按照损伤脑区不同分为基底节区组、颞叶组、额叶组.另选取85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研究比较不同大脑部位损伤再认成绩之间的差异及脑血管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成绩的差异.结果 脑血管病组患者双宇词再认成绩(10.05±2.98)分,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9.32±3.1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28±2.98)分、(12.96±2.46)分](P<0.05).左半球组双字词再认成绩[(9.23±2.31)分]显著低于右半球组[(10.95±2.72)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半球组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比较[(9.77±3.31)分vs(9.47±2.84)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组两项再认测验成绩比较[(9.16±2.13)分、(8.25±2.61)分]均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1.36±2.83)分、(10.97±2.3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底节组、颞叶组、额叶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低依次为基底节组[ (11.36±2.83)分、(10.97±2.36)分]、额叶组[(9.98±1.68)分、(9.67±1.14)分]、颞叶组[(8.35±2.15)分、(7.36±2.22)分].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再认记忆明显障碍,大脑不同区域受损再认记忆障碍程度不同,其中皮层的损伤较皮层下的损伤严重,左半球较右半球的损伤严重,颞叶损伤较基底节、额叶损伤严重.
作者:张峰;李晓红;王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骨力学是生物力学的分支,其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关于密质骨力学性质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1~5],关于松质骨的力学性质国内外学者也作了一定研究[6~11],与密质骨的研究比较,对松质骨的研究要少得多,研究深度也远不如密质骨,只有很少报道涉及松质骨的黏弹性行为.股骨头位于股骨上端与髋臼组成髋关节,股骨头是维持髋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是承受和传递载荷的枢纽,股骨头主要由软骨、密质骨和松质骨组成,其中松质骨占比重较大.本文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恒;于巍红;韩忠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预防保护作用和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GSP大剂量(40 mg/kg)组、GSP小剂量(20 mg/kg)组,每组15只,大鼠海马区注射凝聚态Aβ1~40制作AD模型成功后,先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然后检测海马区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ase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区脑皮质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原花青素能明显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使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ATPase活性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GSP对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GSP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来提高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GSP对AD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蔡洪斌;王峰;张义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口服L-精氨酸和瓜氨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光电体积描记术记录30名确诊病人食指脉搏波.测定口服L-精氨酸和瓜氨酸试验前后静息状态下脉搏波和缺血后每30秒时间段的大脉搏波时长、总时长以及两者之间的比值.结果 两组受试者试验前脉搏波无明显差异.口服氨基酸后,每30秒时间段的大脉搏波时长/总时长比值较试验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口服L-精氨酸和瓜氨酸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减低血压和肺动脉收缩压,辅助治疗CHF.
作者:欧阳驰;邱喜云;陈晓岚;贺立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卧床期脑卒中患者血压、脉搏的影响.方法 60例卧床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组(智能组)与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组(普通组),在站立训练第1、2、5天测量站立前、站立3、20、30 min的血压、脉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卧位血压、脉搏无显著性差异,站立训练后两组患者收缩压、普通组患者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智能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P<0.01).站立训练后智能组患者3min脉搏无显著变化,20和30 min时脉搏轻度增快(P<0.05).普通组患者站立训练3、20和30 min时脉搏均增快(P<0.05,P<0.01).两组比较,20和30 min时智能组的脉搏变化程度明显比普通组小(P<0.05).智能组和普通组体位性低血压(OH)总发生率分别为27.8%、63.3%,有症状OH发生率分别为1.1%、10.0%,差异显著(P<0.01).结论 卧床期脑卒中患者OH发病率高.相比普通电动起立床,新型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显著降低OH发生率,提供更高的耐受量,更快、更安全地训练.
作者:张盘德;刘翠华;容小川;周惠嫦;刘震;林楚克;李桂恩;邱运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应用依达拉奉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通过观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线结扎离断法制作大鼠颈动脉的局灶性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w后给予依达拉奉3 mg/kg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用卒中指数评分标准和神经病学症状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匀浆测定MDA和SOD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模型鼠卒中指数1~3d死亡率为35% ~ 38.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4 w MDA含量升高明显,12 w恢复正常,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脑蛋白水解物MDA含量增加不如依达拉奉组显著(P<0.01);脑缺血模型组和给药组在4w时SOD含量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在8w、12w额叶皮层与海马区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 <0.01),且依达拉奉组各时点SOD的含量均高于脑蛋白水解物组(P<0.01),但16w后SOD含量恢复正常,脑缺血模型组在12w时额叶皮质及海马区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痴呆的病理基础,梗死灶多发生在缺血的2~4w,以分水岭区较多见;依达拉奉具有抑制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水肿,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性优于脑蛋白水解物.
作者:薛慎伍;刘春寒;张兆岩;薛源;于晓敏;钟莉;王辉;胡金娜;孔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虽然CT脑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为脑血管病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但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代的,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1,2].老年病人DSA检查有其特殊性.现就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所进行80例年龄>60岁病人的DSA操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陈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疼痛评估护理对于癌症病人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监测的癌症疼痛病人33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数字分级法、自制评估量表法以及联合疼痛分析方法对癌症疼痛住院病人每12 h进行一次疼痛监测,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止痛剂治疗,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三种疼痛评估方法指导下进行镇痛治疗,其中联合评估方法的治疗满意率高,药物依赖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由护士与癌症病人共同对癌症疼痛进行系统联合监测,对疼痛的评估更加客观准确,对于指导临床应用止痛剂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莉影;魏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C)CⅡ、CⅢ含量变化,探讨其与DN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每组各5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Ⅱ和apoCⅢ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所有T2DM患者血清FBG、TG、VLDL、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水平明显下降(P<0.01),所有T2DN患者血清TC、LDL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T2DM患者比较,2型DN患者血清FBG、TG、TC、LDL、VLDL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而apoCⅡ、apo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随着肾病进展,其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血清apoCⅡ和apoCⅢ与TG、VLDL及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P<0.05).apoCⅡ(β=0.15,P<0.05)和apoCⅢ(β=0.17,P<0.05)共同决定MAU.结论 载脂蛋白CⅡ、CⅢ含量异常是T2DM患者代谢紊乱的特征,同时可能是预测DN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志娟;刘冰;任路平;李凡;孙文;宋光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IL-2、IL-6、IL-8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取同期的40例青年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40名健康人为正常组,统计及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2、CD3+、CD;及CD4/CDs均低于正常组,IL-6、IL-8、CD8+则高于正常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项目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IL-2IL-6、IL-8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青年患者稍有差异,但不明显.
作者:王鑫;赵新辉;高香翠;张国民;王桂平;宋英华;周青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对去卵巢抑郁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FST)中的不动时间、上窜时间和游泳时间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和卵巢摘除+褪黑素(MEL)组(OVX+ MEL).腹腔注射MEL 1 mg/kg,每日一次.采用卵巢摘除术方法制备雌性更年期大鼠,观察大鼠的抑郁表现.结果 OVX组大鼠不动时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HAM组和OVX+ MEL组(P <0.05),上窜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雌激素缺乏导致了更年期大鼠在FST中有抑郁样表现,腹腔注射MEL可改善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更年期大鼠的抑郁样表现.
作者:杨帆;王广义;张海玉;冯永波;赵继学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SD雄性大鼠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冠状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质,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对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SHR左冠状动脉各20个试样,分别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内,对试样预调处理后以5 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打印机打印出试样的拉伸大载荷、大位移、大应变、大应力数据和应力-应变曲线.以统计分析和t检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SD组左冠状动脉大载荷为(2.58±0.66)N,大位移为(3.34±0.10) mm,大应力为(1.11 ±0.09) MPa,大应变为(66.8±2.09)%;老龄SHR组左冠状动脉拉伸大载荷为(1.95±0.08)N,大位移为(2.96±0.08) nn,大应力为(0.94±0.06) MPa,大应变为(59.2±1.62)%.两组拉伸力学性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SD左冠状动脉和老龄SHR左冠状动脉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质,老龄SHR大鼠左冠状动脉拉伸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作者:刘波;李艳玲;李新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体育活动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老年人合理制定更科学的体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老年体育活动爱好者240名,按照参加锻炼水平不同分为小、中、大锻炼量组,每组80名.采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量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的SCL-90因子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都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小锻炼量组SCL-90因子中强迫、抑郁和恐怖都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人际关系、敌对和精神病性都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中锻炼量组SCL-90因子中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都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大锻炼量组SCL-90因子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都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与小锻炼量组比较,中锻炼量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都明显降低(P<0.05);与中锻炼量组比较,大锻炼量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较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更好地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
作者:杜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心悦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洛伐他汀组.正常组及高脂血症模型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ml· kg-1 ·d-1,心悦胶囊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mg·kg-1·d-1,洛伐他汀组灌胃30 ng·kg-1 ·d-1,连续30 d,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A2(TXA2)含量,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心悦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TXA2和MDA含量及TC/HDL-C、LDL-C/HDL-C比值,升高血清HDL-c 、PGI2含量,SOD活性及PGI2/TXA2比值,并抑制肝脏脂肪沉积.结论 心悦胶囊可能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调整PGI2与TXA2的平衡状态,纠正脂蛋白-胆固醇及自由基代谢紊乱等途径发挥调血脂作用,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张涵亮;孙伟伦;刘一鸣;曲绍春;于晓风;睢大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在老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88例(哮喘组)、COPD患者276例(COPD组)和健康体检者45名(对照组),采用肺量计法检测常规通气功能、脉冲震荡法(IOS)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分析通气功能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呼吸阻抗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20 Hz时气道阻力(R20)增高(P<0.05),COPD组呼吸总阻抗(Zrs)、5 Hz时气道阻力(R5)明显增加(P<0.01,P<0.05);哮喘组和COPD组5 Hz与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R5 -R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及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增高,5 Hz时电抗(X5)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哮喘组比较,COPD组R5-R20、Rp、Fres增加,X5下降(P <0.05或P<0.01);随COPD严重程度加重,Zrs、R5、R5 - R20、Rc、Rp、Fres逐渐增加,X5逐渐下降(P<0.05或P<0.01).哮喘组与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气道阻力Zrs、R5、R5 - R20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X5呈正相关(P<0.01);哮喘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R20均呈负相关(P<0.01),而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R20无相关性(均P<0.05);哮喘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res呈负相关(P<0.01),FEV1/FVC与Fres无相关性(P<0.05),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res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哮喘和COPD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均增加,但增加的部位不同,哮喘患者以中心气道阻力增加为主.COPD患者以外周气道阻力增加为主;COPD患者呼吸总阻抗明显增加,且与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中重度COPD明显增加.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简单易行的呼吸阻抗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晓菊;包海荣;方应根;张艺;程勇;董理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将溶栓导管直接插入深静脉血栓内进行灌注溶栓治疗因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DVT的主要方法[1].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收治的120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导管直接溶栓治疗,进一步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李晓健;李彦州;温志国;赵松峰;杜丽革;胡灵;粱德安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