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菊;刘怀平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在老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88例(哮喘组)、COPD患者276例(COPD组)和健康体检者45名(对照组),采用肺量计法检测常规通气功能、脉冲震荡法(IOS)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分析通气功能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呼吸阻抗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20 Hz时气道阻力(R20)增高(P<0.05),COPD组呼吸总阻抗(Zrs)、5 Hz时气道阻力(R5)明显增加(P<0.01,P<0.05);哮喘组和COPD组5 Hz与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R5 -R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及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增高,5 Hz时电抗(X5)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哮喘组比较,COPD组R5-R20、Rp、Fres增加,X5下降(P <0.05或P<0.01);随COPD严重程度加重,Zrs、R5、R5 - R20、Rc、Rp、Fres逐渐增加,X5逐渐下降(P<0.05或P<0.01).哮喘组与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气道阻力Zrs、R5、R5 - R20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X5呈正相关(P<0.01);哮喘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R20均呈负相关(P<0.01),而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R20无相关性(均P<0.05);哮喘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res呈负相关(P<0.01),FEV1/FVC与Fres无相关性(P<0.05),COPD组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Fres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哮喘和COPD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均增加,但增加的部位不同,哮喘患者以中心气道阻力增加为主.COPD患者以外周气道阻力增加为主;COPD患者呼吸总阻抗明显增加,且与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中重度COPD明显增加.呼吸阻抗与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简单易行的呼吸阻抗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晓菊;包海荣;方应根;张艺;程勇;董理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雌、雄性激素水平对老年男性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60例中老年男性分为动脉硬化组32例,对照组28例.检测所有入选病例的血压、体重指数.清晨采集血样标本,离心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浓度,酶法测定血脂浓度.比较两组之间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的差异;分析两组血脂与雌、雄激素的相关性.数值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Student检验,血脂浓度与雌、雄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动脉硬化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硬化组血浆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硬化组男性血浆睾酮水平与TC和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与TC、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LDL-C浓度呈负相关(P<0.01),血清雌二醇水平与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血浆TC、LDL-C水平呈负相关,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血浆LDL-C水平呈正相关.动脉硬化组睾酮降低,提示内源性的雄性激素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艺耀;郭蕾;丁海琴;梁东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79例首发STEMI且有DM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于确诊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 μg/kg于3min内推注完毕,术后替罗非班0.15 μg·kg-1·min-1滴注24 ~36 h,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测定两组术后肌酸激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灌注良好获得率明显增高,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替罗非班能改善DM合并STEMI患者心肌灌注指标,减少心肌损伤,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庆华;闫华;赵国玉;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法,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治疗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Kt/V) >1.2、资料完整、年龄≥40岁的中老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据SGA评估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SGA1)、轻-中度营养不良组(SGA2)和重度营养不良组( SGA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与营养状况相关的因素.结果 ①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64例MHD患者SGA1为25例(39.06%),SGA2为33例(51.56%),SGA3为6例(9.38%),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60.90%.②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SGA3组的年龄显著高于SGA1、SGA2组(P<0.001和P<0.01);SGA3组Kt/V值显著低于SGA1、SGA2组(均P<0.001);SGA1、SGA2、SGA3三组间尿素减少率(URR)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2、SGA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C)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SGA1组(P<0.05和P<0.01);SGA3组血清前白蛋白(PA)显著低于SGA1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SGA1、SGA2、SGA3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依次显著降低(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01);MHD患者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手握力(HGS)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01或P<0.01),SGA1、SGA2、SGA3组MAC、MAMC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3组HGS显著低于SGA1组(P<0.05).结论 中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年龄、ALB、PA、LC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可作为评估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Kt/V及URR值,有望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王景福;郭风玲;唐敬;段书众;胡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为应用通过干预炎症的方法治疗或预防持续性房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50例.24 -48 h测定两组hs-CRP水平、LA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hs-CRP和LA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LAD与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促进心房结构重构,推测通过干预炎症的措施降低hs-CRP水平可能对房颤的治疗有益.
作者:张广成;孙泳;刘和平;安佰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4例尿蛋白正常组、25例微量蛋白尿组和21例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选2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蛋白正常、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较对照组,大量蛋白尿较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较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较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cy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Hcy水平与卧床时间和抽烟无关(P>0.05),与性别、病程、体重指数、心血管疾病有关(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性别和卧床时间无关(P>0.05),与病程、抽烟、体重指数、心血管疾病有关(P<0.05).结论 测定血清Hcy和hs-CRP水平对早期诊断老年糖尿病肾病有良好价值,Hcy在检测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方面敏感性优于hs-CRP.
作者:常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皮肤点状出血、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可出现肺、全身或脑部脂肪栓塞,常发生于外伤后发生的长骨多发骨折.临床上FES的发生只有2% ~5%[1],其中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的发生更为少见,病情凶险,是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CFE影像学表现容易与脑梗死、脑皮质挫伤或弥漫性轴索损伤等颅脑损伤相混淆.本文收集了5例CF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CFE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金光玉;黄美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虽然CT脑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为脑血管病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但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代的,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1,2].老年病人DSA检查有其特殊性.现就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所进行80例年龄>60岁病人的DSA操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陈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柴胡总皂苷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柴胡皂苷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皂苷保护组,利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制备大鼠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柴胡总皂苷(200 mg/kg)保护,每天一次,连续8w,8 w末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 和模型组比较,柴胡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肝组织中TGF-β1和α-SMA表达呈强阳性,给予柴胡皂苷后TGF-β1和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柴胡皂苷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对肝星形细胞的活化,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外基质在肝脏的分泌和沉积.
作者:李素婷;王宝源;杨鹤梅;齐洁敏;王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大肠癌(CRC)患者术前生存质量(QOL)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QOL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CRC患者96例,均进行一般情况和SF-36健康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8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SF-36总评分明显低于60岁组;高等文化程度患者SF-36总评分明显高于低等文化程度;有配偶和收入高的患者SF-36总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其他患者(均P<0.05).女性患者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男性;70和80岁组患者活力明显低于60岁组;80岁组精神健康明显低于60岁组;有配偶患者除生理功能外其余7个方面评分均高于无配偶患者;中、高等学历患者生理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低等学历;高收入患者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均高于低收入患者(均P <0.05).Logist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小、有配偶和收入高患者QOL高,其中以收入对QOL影响大,其次为婚姻、年龄.结论 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和收入对于SF-36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干预措施应首先从收入、婚姻和年龄3个方面入手.
作者:徐锦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正常组62例和CYS-C异常组155例.测定血、尿常规、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血液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 CYS-C异常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明显高于CYS-C正常组(P<0.05):CYS-C与MAU、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结论 血CYS-C和MAU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联合检测简便、灵敏,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阿达来提·阿布都热合曼;胡艳;谢丽;哈晓文;刘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ARIMAX模型在时间序列资料中的应用,建立海西州地区高血压月发病率的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高血压月发病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出了气象因素中对高血压月发病率影响大的两个因素: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压,并将这两个因素作为引入ARIMA模型中的回归项.经过数据平稳化、模型识别确立了15种ARIMA模型和15种ARIMAX模型,并借助于AIC和SC准则,选出了佳模型ARIMA(4,1,5和ARIMAX(4,1,5).后,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模型诊断检验,并选出了优模型ARIMAX(4,1,5),通过模型预测,确保了所建ARIMAX(4,1,5)模型的合理性.结果 与传统的趋势模型和ARIMA模型相比,ARIMAX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ARIMAX(4,1,5)模型预测值的动态趋势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整体效果不错,实际值都落入了预测值的可信区间范围,结果比较理想.结论 ARIMAX(4,1,5)模型可作为海西州地区高血压月发病率的预测模型,且通过此模型可帮助了解高血压月发病率的发展趋势,有重点地对高血压进行健康防治工作,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对人们的危害,保障生活质量.
作者:党红刚;马亮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自2010年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来,健康体检这一特需医疗服务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如何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对广大村民的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课题[1].本文拟分析农村慢性病人群接受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提供农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马国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发展中国家肺尘埃沉着病患病率为8%~ 56%[1].目前,对于肺尘埃沉着病的治疗缺乏特效方法,常用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中医药在其防治领域具有独特优势[2].而老年肺尘埃沉着病患者因其本身肺功能减退及易合并感染等特点,治疗更为棘手.本文拟回顾分析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尘埃沉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斌;郭娟;邓小峰;黄家文;张宗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连续性疾病,除了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外,还常累及全身的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床[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病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表现形式.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老年常见病,动脉硬化的程度和进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尚东亚;赵绍华;唐新妹;裴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糖尿病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增加如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中风、失明和肾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而显著增加社会、家庭及经济负担.200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型糖尿病成为第一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结核病一样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健康饮食.
作者:黄元平;纪莉;赵艳飞;付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长沙市城乡老年人2 339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两年健康干预,老年人生活质量项目中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日常生活功能、社会交往、心理状况、生活满意度、体格检查状况的评价及总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云华;谢小惠;唐海林;刘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NO在血管新生和血管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脑缺血时,缺血组织内的eNOS表达增加,促进NO的释放,有利于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迁移、归巢.而EPCs能在缺血组织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的内皮,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本文就eNOS在EP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可能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卢桃利;罗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生活行为方式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的相关性及其人群归因危险度.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系统全面地检索了全世界1960~ 2009年7月发表的有关生活行为方式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影响的文献.两名评价者独立地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有关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结合人群暴露率,估计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 共纳入7篇横断面研究.研究发现是否独居,城乡差异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无明显相关性;与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方式主要是不做家务劳动,不参与家庭决策,赋闲,不参加体育锻炼和不参加社会活动.对中国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影响大的前三位生活行为方式依次为:不参加家务劳动,赋闲和不参加社会活动,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49.97%,48.04%和42.25%.结论 中国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自评的主要因素为不做家务劳动,赋闲和不参加社会活动.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均为横断面研究,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
作者:李婷;吴红梅;杨茗;沈静;董碧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应用依达拉奉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通过观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线结扎离断法制作大鼠颈动脉的局灶性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w后给予依达拉奉3 mg/kg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用卒中指数评分标准和神经病学症状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匀浆测定MDA和SOD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模型鼠卒中指数1~3d死亡率为35% ~ 38.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4 w MDA含量升高明显,12 w恢复正常,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脑蛋白水解物MDA含量增加不如依达拉奉组显著(P<0.01);脑缺血模型组和给药组在4w时SOD含量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在8w、12w额叶皮层与海马区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 <0.01),且依达拉奉组各时点SOD的含量均高于脑蛋白水解物组(P<0.01),但16w后SOD含量恢复正常,脑缺血模型组在12w时额叶皮质及海马区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痴呆的病理基础,梗死灶多发生在缺血的2~4w,以分水岭区较多见;依达拉奉具有抑制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水肿,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性优于脑蛋白水解物.
作者:薛慎伍;刘春寒;张兆岩;薛源;于晓敏;钟莉;王辉;胡金娜;孔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