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

刘磊;刘彬;朱莉莉;张薇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气道重塑
摘要:目的 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60例IPF患者,参芎葡萄糖组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总观察时间10 w,治疗前、治疗2、6、10 w进行ELISA测定痰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芎葡萄糖组治疗2 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0 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然而对照组TGF-β1表达较治疗前始终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一定疗程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IPF气道重塑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 评价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60例IPF患者,参芎葡萄糖组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总观察时间10 w,治疗前、治疗2、6、10 w进行ELISA测定痰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芎葡萄糖组治疗2 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10 w后,TGF-β1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然而对照组TGF-β1表达较治疗前始终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一定疗程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IPF气道重塑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磊;刘彬;朱莉莉;张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指标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方法 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正常组62例和CYS-C异常组155例.测定血、尿常规、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血液生化指标并分析其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 CYS-C异常组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明显高于CYS-C正常组(P<0.05):CYS-C与MAU、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结论 血CYS-C和MAU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联合检测简便、灵敏,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阿达来提·阿布都热合曼;胡艳;谢丽;哈晓文;刘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全面营养评估

    目的 了解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法,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治疗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Kt/V) >1.2、资料完整、年龄≥40岁的中老年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据SGA评估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SGA1)、轻-中度营养不良组(SGA2)和重度营养不良组( SGA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与营养状况相关的因素.结果 ①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64例MHD患者SGA1为25例(39.06%),SGA2为33例(51.56%),SGA3为6例(9.38%),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60.90%.②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因素:SGA3组的年龄显著高于SGA1、SGA2组(P<0.001和P<0.01);SGA3组Kt/V值显著低于SGA1、SGA2组(均P<0.001);SGA1、SGA2、SGA3三组间尿素减少率(URR)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2、SGA3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LC)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SGA1组(P<0.05和P<0.01);SGA3组血清前白蛋白(PA)显著低于SGA1及健康对照组(均P<0.05);SGA1、SGA2、SGA3组体质量指数(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依次显著降低(均P<0.001),SGA3组显著低于SGA2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01);MHD患者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手握力(HGS)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01或P<0.01),SGA1、SGA2、SGA3组MAC、MAMC依次显著降低(P<0.001),SGA3组HGS显著低于SGA1组(P<0.05).结论 中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年龄、ALB、PA、LC及人体测量学指标可作为评估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Kt/V及URR值,有望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王景福;郭风玲;唐敬;段书众;胡桂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阳性表达的影响

    目的 本文应用依达拉奉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通过观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线结扎离断法制作大鼠颈动脉的局灶性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w后给予依达拉奉3 mg/kg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用卒中指数评分标准和神经病学症状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匀浆测定MDA和SOD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模型鼠卒中指数1~3d死亡率为35% ~ 38.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4 w MDA含量升高明显,12 w恢复正常,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脑蛋白水解物MDA含量增加不如依达拉奉组显著(P<0.01);脑缺血模型组和给药组在4w时SOD含量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在8w、12w额叶皮层与海马区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 <0.01),且依达拉奉组各时点SOD的含量均高于脑蛋白水解物组(P<0.01),但16w后SOD含量恢复正常,脑缺血模型组在12w时额叶皮质及海马区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痴呆的病理基础,梗死灶多发生在缺血的2~4w,以分水岭区较多见;依达拉奉具有抑制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水肿,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性优于脑蛋白水解物.

    作者:薛慎伍;刘春寒;张兆岩;薛源;于晓敏;钟莉;王辉;胡金娜;孔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痰液中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近6年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器,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鉴定,K-B法测药敏.药敏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 在过去六年分离的3965株病原菌内,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比例分别为64.4%、60.6%和68.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例分别为44.1%、55.4%和40.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比例分别为80.4%、72.6%和69.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为91%、90%和90%.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测,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吴奎海;芮勇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龄化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与SD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力学特性

    目的 研究SD雄性大鼠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冠状动脉的拉伸力学性质,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对正常成年SD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SHR左冠状动脉各20个试样,分别装夹于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上、下夹头内,对试样预调处理后以5 mm/min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破坏,打印机打印出试样的拉伸大载荷、大位移、大应变、大应力数据和应力-应变曲线.以统计分析和t检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SD组左冠状动脉大载荷为(2.58±0.66)N,大位移为(3.34±0.10) mm,大应力为(1.11 ±0.09) MPa,大应变为(66.8±2.09)%;老龄SHR组左冠状动脉拉伸大载荷为(1.95±0.08)N,大位移为(2.96±0.08) nn,大应力为(0.94±0.06) MPa,大应变为(59.2±1.62)%.两组拉伸力学性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SD左冠状动脉和老龄SHR左冠状动脉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质,老龄SHR大鼠左冠状动脉拉伸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作者:刘波;李艳玲;李新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人与青年人对少老合住养居互助模式的认同度

    目的 了解老年人和租房青年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无血缘关系青年人零房租或者低房租居住在空巢老年家庭,青年人提供一定量照顾补偿的合住互助模式的认同度,为政府部门制定养老和住房问题政策措施提供民意调研数据.方法 对杭州市老年人和租房青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访老年人家庭空巢率达80.8%,44.2%老年家庭有空余房间.受访对象特别是青年人对合住互助模式认同度高,明确认为合住模式可行的青年人达54.4%.结论 少老合住养居互助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推广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民意基础,是值得探索的家庭养老补充形式.

    作者:桑丽;吴育红;姜玉芬;李思萱;周圆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原花青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预防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预防保护作用和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GSP大剂量(40 mg/kg)组、GSP小剂量(20 mg/kg)组,每组15只,大鼠海马区注射凝聚态Aβ1~40制作AD模型成功后,先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然后检测海马区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ase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区脑皮质神经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原花青素能明显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使大鼠脑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ATPase活性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GSP对AD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GSP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来提高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GSP对AD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蔡洪斌;王峰;张义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列腺增生患者全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而需要手术的患者又占有较大比例,并且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尿道电切除术(TURP)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BPH的“金标准”,但术后尿道狭窄,尤其是全尿道狭窄是难以治疗的问题之一.本文对近8年来用TURP治疗BPH出现尿道狭窄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为TULRP术后全尿道狭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叶兴龙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γ-氨基丁酸及B受体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表达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GABA,GAD65,GABABR1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IF及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中GABA、GAD65及GABABRI mRNA及蛋白表达;不同浓度GABA,Baclofen及CGP35348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24h,transwell细胞迁移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GAD65,GABABR1 mRNA及蛋白表达于SGC-7901细胞中;GABA,GABABR1及GAD65蛋白定位于SGC-7901细胞胞膜、胞质;与空白组比较,随着GABA浓度的增加,细胞迁移能力增强;5μmol/L及50 μmol/L baelofen作用后,亦可促进细胞迁移;而随着CGP35348浓度的增加,细胞穿膜数量减少(P<0.01).5μmol/L baclofen对细胞的迁移促进作用可被100 μmol/L的CGP35348逆转.结论 GABA及其B受体在SGC-7901细胞中的高表达可促进细胞迁移.

    作者:史良会;张才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黄芩苷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及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黄芩苷对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 TAFI)及血脂凝血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的新西兰大耳白兔先适应性喂养7d,然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药物治疗组和低剂量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后三组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三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以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mg·kg-1· d-1的黄芩苷、50mg.kg-1·d-1的黄芩苷灌胃,正常对照组亦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喂养12 w.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血脂系列,用全自动凝血仪测定凝血指标,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的活性,实验结束处死动物,留取主动脉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1)各模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TAFI水平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药物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高剂量组则无差别.(2)黄芩苷治疗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TC、TG、LDL-C、Fib和TAFI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DL-C、PT、APTT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与低剂量药物治疗组比较,高剂量组TC、TG、LDL-C、Fib、APTT水平明显不同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HDL-C、PT和TAFI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TAFI参与了兔AS的形成过程.黄芩苷治疗组中TC、TG、LDL-C、Fib、TAFI的活性水平明显降低,说明其延缓了AS的发生发展,提示黄芩苷可用来干预AS性疾病.

    作者:陈效安;宋达琳;康维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分析及对策

    相对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功能的发展变化过程未能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过程完全同步[1],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原有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重压力[2].本文主要针对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集合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养老困境提出建议,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脑脂肪栓塞患者CT和磁共振影像表现及临床分析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皮肤点状出血、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可出现肺、全身或脑部脂肪栓塞,常发生于外伤后发生的长骨多发骨折.临床上FES的发生只有2% ~5%[1],其中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的发生更为少见,病情凶险,是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CFE影像学表现容易与脑梗死、脑皮质挫伤或弥漫性轴索损伤等颅脑损伤相混淆.本文收集了5例CF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CFE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金光玉;黄美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骨髓内皮祖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NO在血管新生和血管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脑缺血时,缺血组织内的eNOS表达增加,促进NO的释放,有利于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迁移、归巢.而EPCs能在缺血组织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的内皮,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本文就eNOS在EPC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可能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卢桃利;罗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模型大鼠GDNF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LD)毒副反应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变化的动态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PD模型,在此基础上腹腔注射2 wLD.制备毒副反应模型(简称LD模型).把成功的LD模型分为LD模型组和复方地黄方组,同时纳入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D模型对照组,每组18只.每组在2w、4w、6 w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个时间点纹状体GDNF的表达.结果 ①从同一时间点来看,LD模型组、PD模型对照组和复方地黄方组GDNF表达均低于各个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P <0.001);复方地黄方组GDNF表达均高于各个时间点的LD模型组和PD模型对照组(P<0.001);LD模型组GDNF表达均低于各个时间点的PD模型对照组(P<o.01,P<0.001).②从不同时间点来看,随着时间的延长,LD模型组GDNF表达呈不断减少趋势,治疗6 w与治疗2 w、4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方地黄方组GDNF表达呈不断增加趋势,治疗6w与治疗2w、4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D模型对照组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地黄方能明显增加帕金森病LD模型大鼠纹状体GDNF的表达,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减轻LD的毒副反应.

    作者:丁宏娟;何建成;罗瑞静;张晨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AKT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Akt1和Akt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w和24w组,每一时点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皮质Akt1、Akt2、TGF-β1、α-SMA和FN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Akt1、Akt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组化显示DM各组TGF-β1、α-SMA和FN阳性染色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以12 w增多为明显,分别为19.67±2.73、9.50±3.45、22.17±2.79,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显示DM各组Akt1及Akt2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免疫组化显示Akt1与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4,r =0.532,P<0.01),Akt2与r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9,r=0.743,P<0.01).结论 Akt1、Akt2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PI3 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作者:石明隽;肖瑛;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HIP1基因沉默对HeLa细胞内吞的影响

    目的 探讨HIP1沉默后对HeLa细胞内吞的影响.方法 转染si-HIP1重组质粒到HeLa细胞中;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转染siHIP1重组质粒的HeLa细胞中HIP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AP2蛋白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时间HeLa细胞EGF内吞情况.结果 转染si-HIP1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HIP1蛋白表达,细胞内EGFR和AP2蛋白表达降低,同时减慢EGF在细胞中内吞和降解速度.结论 HIP1通过降低EGFR和AP2表达影响HeLa细胞对EGF的内吞.

    作者:徐冶;李质馨;曹慧玲;王弘珺;田洪艳;刘师兵;于洋;朱辛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病人80例脑血管造影操作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虽然CT脑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为脑血管病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新方法,但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代的,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1,2].老年病人DSA检查有其特殊性.现就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所进行80例年龄>60岁病人的DSA操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陈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健康干预对长沙市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长沙市城乡老年人2 339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变化,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两年健康干预,老年人生活质量项目中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日常生活功能、社会交往、心理状况、生活满意度、体格检查状况的评价及总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云华;谢小惠;唐海林;刘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

    自2010年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来,健康体检这一特需医疗服务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如何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对广大村民的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课题[1].本文拟分析农村慢性病人群接受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提供农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马国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