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冠心病患者脑钠肽、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意义

程庆荣;李结华;唐海沁

关键词:冠心病, B型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摘要:目的 了解高龄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 9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检测各组的血浆BNP和hs-CRP、D-D水平,及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BNP的差异及BNP与hs-CRP、D-D、LVEF值的关系;并将AMI组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无T2DM亚组,观察其BNP浓度差异.结果 AMI组血浆BNP、hs-CRP、D-D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 <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NP与hs-CRP 、D-D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亚组分析合并T2DM组各项指标浓度均高于无T2DM组.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提示BNP 、hs-CRP和D-D的水平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联合分析有助于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无菌分离C57BL/6J鼠股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s.将实验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辐射组及MSCs治疗组.应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机对C57BL/6J鼠进行全身照射,1次/w,共4次.末次照射结束后第二日,治疗组小鼠经尾静脉回输MSCs,1次/w,共2次.6个月后无菌取出各组的C57BL/6J鼠胸腺,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表达.提取组织RNA,利用RT-PCR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MSCs对辐射诱导C57 BL/6J鼠胸腺瘤模型CD45+的表达,治疗组CD45阳性百分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CD45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胸腺caspase-3的表达,治疗组Caspase-3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Caspase-3mRNA表达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有抑制作用.

    作者:孙志;孟繁凯;王春辉;费邵阳;陈莫;白晓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肾脏功能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脉压指数( PPI)与肾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62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肌酐等指标,同时根据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PP和PPI,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按着PP(≤60 mmHg与>60 mmHg)和PPI(≤0.4与>0.4)进行分组,观察不同PP组和PPI组Ccr的变化,以及Ccr与PP和PPI的相关性.分析不同PP和PPI分组时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以及PP >60 mmHg和PPI> 0.4在肾功能不全中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PP> 60 mmHg组和PPI> 0.4组Ccr值均明显低于PP≤60 mmHg组和PPI≤0.4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cr与PP(r=-0.175,P<0.01)和PPI(r=-0.260,P<0.01)均呈负相关.PP>60 mmHg组和PPI>0.4组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78.4%,80.4%,均较其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OR值分别为1.65(95%CI1.15~2.37),2.15(95% CI 1.50 ~ 3.09).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和PPI的增加肌酐清除率Ccr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则明显上升.提示PP> 60 mmHg和PPI> 0.4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冬梅;林杰;林书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16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强心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舒张压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52%,高于对照组的78.70%(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LVEDD、LVESD、LVEF、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维地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韩锋;张京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皮抑制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慢支组(B)、COPD组(C)、COPD并低氧组(D),A1组、B1组、C1组、D1组.动物模型制作同各对应组,从第3周起给各药物干预组腹腔内注射Endostar,剂量7.5 mg·m-2·d-1(1.25 mg/kg).A1组从第3周起腹腔内注射同Endostar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各组测定气道阻力及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检测肺小动脉血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WT%)、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RT-PCR分别检测各组血清VEGF的表达情况及肺组织匀浆中VEGF mRNA表达情况.分析VEGF的表达情况与肺血管重塑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与A组相比,C、D组气道阻力、mPAP增加(P<0.05).使用Endostar干预后,C1、D1组的气道阻力较对应的C、D组下降(P<0.05).②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显示C、D组WT%、WA%值高于A组,药物干预后此两组WT%、WA%值较干预前有所降低.③ELISA、RT-PC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清中C、D组的VEGF浓度高于A组,使用药物干预后,此两组VEGF浓度较对应试验组下降.RT-PCR结果提示,B、C、D组VEGF mRNA表达逐渐增强,药物抑制后,此三组的VEGFmRNA表达减弱.免疫组化显示C、D组的VEGF表达显著高于A组,药物干预后此两组VEGF表达下调.VEGF的表达与肺血管重塑指标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表达增强,参与肺血管重塑的过程,VEGF表达水平与肺血管重塑严重程度相关.使用Endostar干预后,VEGF表达下调,在C、D组变化明显,与此同时此两组的气道阻力、mPAP及肺小动脉WT%、WA%值下降,提示Endostar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进展.

    作者:王昌明;蒋明;吕倩;梁荣感;李运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长期家庭氧疗(LDOT)结合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成本和效果.方法 72例需接受LDOT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LDOT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2年后观察肺功能的改变,记录急性发作情况及住院费用,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EV1、FVC、FEV1%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较低(P<0.05);以FEV1改善为疗效分析,治疗组成本-效果比明显较低.结论 LDOT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并具有明显经济学优势.

    作者:许蕾;张旭华;李方治;刘朔;陈东红;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形态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蒺藜皂苷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经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连续6w,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灌胃给予蒺藜皂苷和维生素E,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取材,光镜标本制备,染色,观察皮肤形态结构;TUNEL法检测皮肤组织凋亡细胞.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组皮肤真皮层显著增厚,纤维成分增多,排列较紧密,皮肤形态学结构较接近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凋亡细胞减少.结论 蒺藜皂苷可明显改善老化皮肤的形态结构,对皮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朱辛为;李质馨;徐冶;田洪艳;沈楠;王爽;温娜;陈为;窦肇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李虹彦;马洪喜;张志茹;王玉梅;刘璐;安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方法从肺底到肺尖进行横断面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肺窗窗宽1 000 Hu.窗位-700~ 800 Hu,小病灶局部加扫高分辨率,层厚3 mm、重建间距3mm、螺距1.0.全部患者均做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流速2.5 ml/s,总量80 ml,扫描延迟时间为25s.结果 恶性病变胸腔积液量多为中量积液41.57%与大量积液25.00%,多为双侧积液41.67%及包裹性积液8.33%.良性病变胸腔积液量多为少量积液16.67%,且多为单侧积液13.89%,无包裹性积液;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结节状胸膜增厚占52.78%,纵隔侧增厚为30.57%,基底部增厚16.67%;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基底部增厚13.89%和脏层胸膜13.89%受累,包裹性胸水占8.33%;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主要部位均为右下肺基底段为分别为恶性52.78%、47.22%,良性11.11%、16.67%.结论 老年人下肺叶病变所致胸腔积液的常见疾病为肺癌、肺结核和肺炎.CT诊断主要根据胸膜增厚及形态和病变、胸水量的多少等特征来确诊.

    作者:齐燕辉;褚爱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肝肺综合征临床特征

    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各种肝脏疾病相关的肺血管(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临床综合征[1].HPS导致的呼吸衰竭可使病情迅速加重,病死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分析了老年肝硬化患者并发HPS的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例HPS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71.1±8.5)岁.选取同期无HPS的10例肝硬化病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68.3±11.0)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阳;陈冬梅;张丽萍;张尉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

    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终末期较常出现,死亡率较高,及时快速纠正心律失常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1].本文对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及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1~78[平均(70.1±7.6)]岁.

    作者:张红星;申明月;后梅;谭芳;张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到一定程度,较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衰竭,发生呼衰时,氧分压( Pa02)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02)平衡失调,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调、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甚至发生神经介质的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异常、意识神志发生改变,即发生肺性脑病.本文在常规呼衰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启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DN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实验大鼠6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24 h蛋白尿、血糖、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组织病理损害、TGF-β1高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24 h尿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与DN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TGF-β1表达高于正常组,低于ND组,差异显著.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通过降低TGF-β1表达对2型糖尿病DN大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延缓DN发展.

    作者:任凤云;郭丽双;冯华;王莞;张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白屈菜红碱抗肺癌活性及其相关机制

    肺癌在很多国家已经列居癌肿死因的第一位,虽然治疗技术的改进,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15%[1].肺癌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50%以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65岁,老年患者因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多已错过佳手术时机[2],因此化疗在老年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肿瘤耐药一直是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是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一个有效途径.白屈菜红碱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的苯并菲啶类碱,体外试验证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3].本研究探讨了白屈菜红碱对肺癌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关作用机制.

    作者:贺云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人体育投入水平与身体成分指标差异及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人的体育投入水平和身体成分指标差异及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72名老年人进行体育投入水平的问卷调查和生物电阻抗法的身体成分测试.结果 老年男性体育锻炼的金钱投入和总体投入明显高于老年女性(P<0.05),而在体育精力、时间、情感上的投入没有差异.老年男性的身高、体重、瘦体重、肌肉量、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量、腰臀比( WHR)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老年女性,而脂肪百分比、肥胖率均低于老年女性;而老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细胞内外液比值、矿物质量、年龄、身体年龄等指标无性别差异.不同体育投入水平老年男性、女性的反映体形的身体成分主要指标BMI、脂肪百分比、肥胖率、WHR以及年龄差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结论 体育投入水平的差异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小迪;张保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药物选择

    骨质疏松(OP)患者受到轻微的外力就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治疗OPF的同时须注重OP的治疗.近年来防治OP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针对OP的发病中骨吸收相对过度,而骨形成相对不足的特点,目前所采用的防治OP的药物主要有基础性用药如钙剂和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混合制剂及中药制剂五大类.

    作者:李井山;张石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组人促红素对老年肾衰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的并存,治疗上更为棘手.重组人促红素( r-HuEPO)作为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肾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1,2],近来,笔者应用r-HuEPO治疗老年CRF患者,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CRF患者,诊断参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原因不明3例;CRF临床分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5例(血肌酐178~445 μmol/L),尿毒症期13例(>445 μmol/L).

    作者:秦燕;李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兰州市1260例老年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1994 ~ 2008年1 260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为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及降低疾病负担提供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对伤害类型分布、治疗效果及伤害疾病负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跌落为老年伤害原因第一位,其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比例高,达72.41%.伤就时间在1h以内送往医院救治的老年伤害病人的治愈率为65.98%,在伤就时间6~12h时病死率达到9.68%.意外跌落所致住院费用高,增长速度也快,达12.85%.结论 老年人意外跌落发生率高且疾病负担重,应防止老年人意外跌落的发生,同时加强伤害发生后及时就医行为,对于减少意外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胡晓斌;唐丹华;靳莉梅;高娟;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改良垂直段面神经手术入路治疗中老年面瘫

    面神经瘫痪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面神经减压可以有效减少损伤、加快痊愈.但是由于面神经所处位置结构复杂、且面神经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虽然面神经减压术很常用,但手术入路的设计还是不尽人意.尤其是对垂直段的减压术,术中需要磨除乳突,导致患者愈合慢、术后还需乳突重建等,得不偿失.本研究拟通过探讨中老年面神经解剖位置,提出新的可行的手术入路.

    作者:刘敏;张益群;程凯亮;冯妍;孙钰;侯睿达;刘宇龙;滑佩言;刘振宇;皇甫明美;李幼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

    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1].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佳.我科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The Massachusetts J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Neurology》 Bell麻痹诊断标准[2];②初次急性发病;③病程≤5d;④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颅凹、耳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BS等.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入组时面神经瘫痪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口服.由带状疱疹引起者,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0.1,3次/d.

    作者:肖迎春;周宜灿;庄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laudin-1和上皮型黏附素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Claudin-1及上皮型黏附素(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本实验以96例胃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30例胃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laudin-1和E-cad的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laudin-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E-cad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膜.claudin-1和E-cad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laudin-1和E-ca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laudin-1和E-cad可能更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作者:王海琴;佘晓玲;霍继荣;龙利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