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

李虹彦;马洪喜;张志茹;王玉梅;刘璐;安力彬

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社会支持
摘要: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认知障碍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及其与认知障碍、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 对SIVD中19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0例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CIND)患者及15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认知功能测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sCD40L水平;同时行头颅MRI扫描,应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分级方法,对WML评分,进一步分析sCD40L与认知功能、WML的关系.结果 ①SIVD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sCD40L浓度增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SIVD患者sCD40L水平与MMSE、MoCA、WML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①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sCD40L水平较正常老年人均明显升高,sCD40L可能参与SIVD发生、发展;②血清sCD40L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白质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董艳红;李玲;王秀玲;吕佩源;范鸣玥;许静;孟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银杏叶片G治疗轻度认知障碍记忆损害的疗效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MCI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服药1年,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期、一年期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逻辑记忆(LM)进行记忆功能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连续治疗半年、一年MMSE、LM分值明显提高(P<0.01,或P<0.05);但治疗组半年期与一年期比较MMSE、LM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半年期地点定向、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一年期地点定向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但治疗半年期与治疗一年期各分因子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半年期和一年期的MMSE、LM净增值统计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半年期、一年期时间定向记忆、延迟回忆、视空间记忆分值的净增值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片G(斯泰隆)能够较好地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功能.

    作者:董振华;余忠海;李亚明;赵明星;肖世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兰州市1260例老年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1994 ~ 2008年1 260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为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及降低疾病负担提供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对伤害类型分布、治疗效果及伤害疾病负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跌落为老年伤害原因第一位,其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比例高,达72.41%.伤就时间在1h以内送往医院救治的老年伤害病人的治愈率为65.98%,在伤就时间6~12h时病死率达到9.68%.意外跌落所致住院费用高,增长速度也快,达12.85%.结论 老年人意外跌落发生率高且疾病负担重,应防止老年人意外跌落的发生,同时加强伤害发生后及时就医行为,对于减少意外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胡晓斌;唐丹华;靳莉梅;高娟;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99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抵抗素基因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并作进一步的基因分型.结果 抵抗素基因启动子区发现5个SNP( - 638G>A,-537A>C,-420C>G,- 358G>A,-238G>A),这些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抵抗素基因的SNP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T2DM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孙亚东;马彦;杨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MP-2、TIMP-1及hs-CRP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显示,T2DM患者CHD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T2DM患者约60%死于CHD[1].CHD和T2DM互为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可能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着共同的机制.有研究发现在粥样斑块纤维帽的削弱和斑块破裂的过程中,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起重要作用[2],目前认为CHD和T2DM均为炎症性疾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炎症的急性期是敏感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在T2DM及CH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探讨MMP-2/TIMP-1和hs-CRP在T2DM合并CHD患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任向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肝肺综合征临床特征

    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各种肝脏疾病相关的肺血管(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临床综合征[1].HPS导致的呼吸衰竭可使病情迅速加重,病死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分析了老年肝硬化患者并发HPS的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例HPS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71.1±8.5)岁.选取同期无HPS的10例肝硬化病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68.3±11.0)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阳;陈冬梅;张丽萍;张尉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重庆市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056名健康体检中,对教职工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脂肪肝检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297人,脂肪肝检出率28.1%.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63.0%,超重/肥胖检出率61.9%,高血压检出率36.0%,脂肪肝检出者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P<0.01).脂肪肝检出者的BMI、SBP、DBP、TC、TG、HDL、LDL、FPG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SBP、TG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健康生活,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以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作者:李琼;曾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镜金属夹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是指Treitz's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患者生命.急诊内镜可直接观察病变,明确病因,尤其对诊断多病灶病变有重要作用,已被列为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治疗方法[2].本文就我院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李虹彦;马洪喜;张志茹;王玉梅;刘璐;安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无菌分离C57BL/6J鼠股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s.将实验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辐射组及MSCs治疗组.应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机对C57BL/6J鼠进行全身照射,1次/w,共4次.末次照射结束后第二日,治疗组小鼠经尾静脉回输MSCs,1次/w,共2次.6个月后无菌取出各组的C57BL/6J鼠胸腺,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表达.提取组织RNA,利用RT-PCR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MSCs对辐射诱导C57 BL/6J鼠胸腺瘤模型CD45+的表达,治疗组CD45阳性百分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CD45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胸腺caspase-3的表达,治疗组Caspase-3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Caspase-3mRNA表达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有抑制作用.

    作者:孙志;孟繁凯;王春辉;费邵阳;陈莫;白晓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TLR4在细菌性肺炎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老龄大鼠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选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由肺炎导致多器官损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肺、心、小肠组织TLR4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老龄模型组和青年模型组肺、心、小肠组织内毒素结合蛋白(LBP)、CD14、TLR4、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 mRNA和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kB(NF-κB)阳性细胞数和/或光密度表达分别较老龄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或P<0.05),老龄模型组肺、心、小肠组织TLR4和NF-κB分子表达又较青年模型组增高显著(P<0.01或P<0.05).结论 TLR4信号转导介导了老年感染性多器官损伤,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建生;王守富;张慧俭;秦金利;李素云;余海滨;王峰;李亚;刘四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药物选择

    骨质疏松(OP)患者受到轻微的外力就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治疗OPF的同时须注重OP的治疗.近年来防治OP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针对OP的发病中骨吸收相对过度,而骨形成相对不足的特点,目前所采用的防治OP的药物主要有基础性用药如钙剂和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混合制剂及中药制剂五大类.

    作者:李井山;张石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1例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资料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表现为多样性,7例表现为肺气肿样;3例表现为蜂窝状影;9例表现为网格状影;2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影.胸片显示两肺为蜂窝状影和网格状影.结论 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高分辨率CT影像表现比较典型,老年病人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需注意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区分开.

    作者:张新堂;贺宇平;刘崇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翼状胬肉复发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造成外观缺陷,而且不同程度地妨碍视力和眼球运动.翼状胬肉尚无根治性手段,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达20%~70%[1].我院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复发,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男26例,女34例;年龄25 ~ 70[平均(40.4±3.5)]岁;左眼35例,右眼2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44例,复发性翼状胬肉16例;病程2 ~15年,平均(6.4±1.5)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郑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64排与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64排与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CT室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3d内行256层螺旋CT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及造影剂剂量.结果 30例患者中,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其中,23例患者为多发栓塞,包括双侧多发16例,右侧多发4例,左侧多发3例.256层CT图像信噪比及图像噪声比与64排CT图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56层CT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4.86±1.74) mSv,平均扫描时间为(3.35±1.56)s,均明显低于64排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中,256层螺旋CT与64排螺旋CT相比,能够显著缩短扫描时间,降低放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祯铭;杨海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改良垂直段面神经手术入路治疗中老年面瘫

    面神经瘫痪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面神经减压可以有效减少损伤、加快痊愈.但是由于面神经所处位置结构复杂、且面神经个体差异较大,所以,虽然面神经减压术很常用,但手术入路的设计还是不尽人意.尤其是对垂直段的减压术,术中需要磨除乳突,导致患者愈合慢、术后还需乳突重建等,得不偿失.本研究拟通过探讨中老年面神经解剖位置,提出新的可行的手术入路.

    作者:刘敏;张益群;程凯亮;冯妍;孙钰;侯睿达;刘宇龙;滑佩言;刘振宇;皇甫明美;李幼琼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化疗效果.本文拟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在晚期NSCLC患者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NSCLC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均为年龄较大不宜手术或者拒绝手术患者,同时排除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评分均大于60分.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0~ 79岁[平均(65.3±5.8)]岁;病理分型:鳞癌16例,腺癌12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癌1例.TNM分期:其中Ⅲb期17例,Ⅳ期13例;初治11例,复治19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0 ~78[平均(64±6.3)]岁;病理分型:鳞癌14例,腺癌13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1例.TNM分期:其中Ⅲb期17例,Ⅳ期13例;初治和复治患者各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期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浓度硝酸甘油对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及ALDH2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硝酸甘油(GTN)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3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五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GTN低浓度组(10 -8 mol/L GTN),中浓度组(10-7 mol/L GTN)及高浓度组(2×10 -6 mol/L GTN).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RT-PCR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线粒体ALDH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GTN低浓度组左心室发展压(LVDP)、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均增高,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中浓度组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LVDP和±dp/dtmax均降低;LVEDP增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和低浓度GTN组心肌组织ALDH2 mRNA表达增高,中浓度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大鼠心肌ALDH2 mRNA表达降低.结论 低浓度GTN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浓度GTN加重损伤,中浓度GTN对损伤影响不大,此现象可能与不同浓度GTN引起心肌ALDH2的释放量不同有关.

    作者:王晓梅;李正红;夏满莉;胡杰;姜翠荣;高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

    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1].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佳.我科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The Massachusetts J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Neurology》 Bell麻痹诊断标准[2];②初次急性发病;③病程≤5d;④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颅凹、耳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BS等.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入组时面神经瘫痪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口服.由带状疱疹引起者,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0.1,3次/d.

    作者:肖迎春;周宜灿;庄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laudin-1和上皮型黏附素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Claudin-1及上皮型黏附素(E-cad)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以期为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本实验以96例胃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30例胃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laudin-1和E-cad的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laudin-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E-cad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膜.claudin-1和E-cad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胃癌中Claudin-1和E-cad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laudin-1和E-ca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二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Claudin-1和E-cad可能更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作者:王海琴;佘晓玲;霍继荣;龙利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