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翼状胬肉复发

郑岚

关键词:翼状胬肉, 平阳霉素, 复发
摘要: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造成外观缺陷,而且不同程度地妨碍视力和眼球运动.翼状胬肉尚无根治性手段,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达20%~70%[1].我院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复发,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男26例,女34例;年龄25 ~ 70[平均(40.4±3.5)]岁;左眼35例,右眼2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44例,复发性翼状胬肉16例;病程2 ~15年,平均(6.4±1.5)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安市城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特征,探索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年陕西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对西安市城区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量.结果 西安市城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均分为71.92,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年龄,婚姻状况,生活行为方式,患病情况等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老年人加强健康教育,保证低收入者经济来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薛秦香;胡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9例老年患者设为老年组,选择同期51例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周透析时间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1~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情况显示,老年组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18例,其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7.78%,41例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4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老年患者中,每周透析时间比较,生存期小于3年患者的平均每周透析时间为(11.2±1.2)h;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为(15.3±2.1)h;老年组患者生存期小于3年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39.7 ±5.3)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 ±3.4)g/L,生存期>3年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4.2±6.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6±3.8) g/L;上述所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透析时间等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高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Notch1和Notch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Notch1和Notch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42例,同时取12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所有标本收集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通过RT-PCR方法,检测NSCLC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Notch1和Notch3的表达.结果 Notch1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otch1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1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Notch3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略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Notch3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3 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tch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otch3在其中作用不确切.

    作者:杨波;盛辉;苑春莉;蒋荣娜;辛维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64排与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64排与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CT室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3d内行256层螺旋CT及64排CT肺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及造影剂剂量.结果 30例患者中,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其中,23例患者为多发栓塞,包括双侧多发16例,右侧多发4例,左侧多发3例.256层CT图像信噪比及图像噪声比与64排CT图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56层CT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4.86±1.74) mSv,平均扫描时间为(3.35±1.56)s,均明显低于64排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检查中,256层螺旋CT与64排螺旋CT相比,能够显著缩短扫描时间,降低放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张祯铭;杨海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

    目的 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陈翔;陈鑫;成亚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其常见致死原因.分析脑卒中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且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08例,按照是否住院期间合并有肺炎分为病例组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对照组71例,其中男40例,女31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白骕;项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

    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高达49.77万/年[1].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维生素等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佳.我科采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Bell麻痹,疗效较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The Massachusetts J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Neurology》 Bell麻痹诊断标准[2];②初次急性发病;③病程≤5d;④无中枢神经系统、后颅凹、耳的症状和体征;⑤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BS等.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入组时面神经瘫痪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对照组予泼尼松、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口服.由带状疱疹引起者,加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沙格雷酯0.1,3次/d.

    作者:肖迎春;周宜灿;庄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跌倒情况并探讨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21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跌倒情况;并将研究对象按跌倒和未跌倒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及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运动评分.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跌倒之间的关系.结果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跌倒发生率为35.5%,NPI和UPDRS在跌倒组及未跌倒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跌倒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更易发生跌倒,运动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是跌倒发生为危险的因素,对这类人群应该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慧;沈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足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治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3].本文就我院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 WT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酮症酸中毒、感染、心力衰竭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4 ~ 65[平均(45.6±12.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6 ~ 68[平均(44.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重庆市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056名健康体检中,对教职工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脂肪肝检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297人,脂肪肝检出率28.1%.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63.0%,超重/肥胖检出率61.9%,高血压检出率36.0%,脂肪肝检出者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P<0.01).脂肪肝检出者的BMI、SBP、DBP、TC、TG、HDL、LDL、FPG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SBP、TG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健康生活,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以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作者:李琼;曾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脑梗死大鼠MMP-9、TNF-α的动态变化及含植物雌激素中药复方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在脑梗死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含植物雌激素中药复方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拴法复制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并于造模后6、12、24 h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血清MMP-9、TNF-α含量变化.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MMP-9、TNF-α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并分别于缺血24h及12h达到高峰值.造模后各时段,去势组大鼠血清中MMP-9、TNF-a含量明显高于同时段正常组及去势加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 含植物雌激素中药复方能通过降低MMP-9及TNF-α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霞;田义龙;韩淑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浓度硝酸甘油对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及ALDH2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硝酸甘油(GTN)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3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五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GTN低浓度组(10 -8 mol/L GTN),中浓度组(10-7 mol/L GTN)及高浓度组(2×10 -6 mol/L GTN).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RT-PCR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线粒体ALDH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GTN低浓度组左心室发展压(LVDP)、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均增高,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中浓度组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LVDP和±dp/dtmax均降低;LVEDP增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和低浓度GTN组心肌组织ALDH2 mRNA表达增高,中浓度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大鼠心肌ALDH2 mRNA表达降低.结论 低浓度GTN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浓度GTN加重损伤,中浓度GTN对损伤影响不大,此现象可能与不同浓度GTN引起心肌ALDH2的释放量不同有关.

    作者:王晓梅;李正红;夏满莉;胡杰;姜翠荣;高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1例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资料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表现为多样性,7例表现为肺气肿样;3例表现为蜂窝状影;9例表现为网格状影;2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影.胸片显示两肺为蜂窝状影和网格状影.结论 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高分辨率CT影像表现比较典型,老年病人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需注意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区分开.

    作者:张新堂;贺宇平;刘崇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济宁地区原发性“肩痛”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济宁市门诊中老年人群原发性“肩痛”[肩关节疼痛和(或)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病情况及诊疗方法,评价肩痛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分析肩痛病种构成.方法 2009年1~12月,对该院就诊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进行筛查“确诊肩痛”患者,并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 276名患者中,“确诊肩病”患者679人,患病率10.9%.肩部撞击症在肩痛伤病中的构成比约为36.08%,是引起肩痛的常见病因;肩痛的发生与左右侧优势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肩痛”是门诊常见病,宜做好肩关节疾病知识的普及和诊疗工作.

    作者:陆继收;刘艳华;邢宝华;郭立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直肠超声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膀胱适度充盈状态下,用7.0 MHz的探头对49例拟行TURBT术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TRUS检查,重点观查肿瘤侵犯膀胱壁的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得出二者在膀胱肿瘤有无肌层浸润方面的符合率.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有30例TRUS显示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有19例TRUS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超出黏膜层(其中4例侵及浆膜层).TRUS可较准确地判断膀胱肿瘤对膀胱壁有无肌层浸润,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符合率为85.7%.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较准确地判断膀胱肿瘤有无肌层浸润,对TURBT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连杰;刘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强化调脂治疗联合参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传统医疗方式关注重点是治疗对疾病本身的疗效,而较少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是手术治疗,术者关注与术中手术的精准度、成功率,较少关注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情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意识不断提高,生存质量也顺势成为很多疾病疗效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文对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采用常规药强化调脂联合中药参麦注射液扶正固本的方法进行术后治疗,以观察其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28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其中男162例,女123例,年龄62~77[平均(68.3±5.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d~11年.115例为心肌梗死,66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为稳定型心绞痛,84例患者并高血压,162例患者并血脂异常.所有患者均行血管介入术治疗并达到完全血运重建,且愿意配合参加本次研究工作.

    作者:郭予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联合化疗组30例,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顺铂25 mg/m2,d1~3;吉西他滨1 000 mg/m2,d1、8;21 ~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支持治疗组30例,只接受佳支持治疗.另选取30例40~ 70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联合化疗,方案同联合化疗组.按照RECIST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化疗组有效率为40%( 12/30),临床获益率为46.7%(14/30),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1年生存率为26.7%;支持治疗组有效率为0(0/30),临床获益率为6.7%(2/30),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1年生存率为6.7%;对照组有效率为36.7%(11/30),临床获益率为43.3%(13/30),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1年生存率为30%;联合化疗组与支持治疗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化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化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和并发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7%、26.7%和6.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并不影响化疗的疗效和生存期,临床治疗中不应排除70岁以上人群.

    作者:江波;赵金奇;何文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

    心动过速心肌病( 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射频消融(RFCA)两种,药物治疗不能根治,长期应用还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致心律失常、负性肌力作用等.随着RFCA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对本院收治的17例TCM患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武国东;张舒岩;及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晨练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

    目的 探讨晨练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构建晨练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晨练组与对照组之间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激越、对年龄的态度、孤独与不满均存在差异.②晨练组中,男女之间量表总分以及各个分量表得分上均不存在差异.③对照组中,男女之间生活满意度、信心、对年龄的态度、孤独与不满均存在差异.④晨练组老年人的LSIA与PGC各维度间存在正相关,激越、孤独与不满存在正相关.⑤激越在孤独与不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①坚持晨练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拥有较大主观幸福感.②没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中,女性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对年龄的态度更积极,较少有孤独的感觉.③激越在孤独与不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作者:王潆雪;黄明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原花青素对STZ致胰岛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链脲佐菌素(STZ)损伤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的保护作用.方法 INS-1细胞培养24 h后,以链脲佐菌素(STZ)损伤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TZ组、PC保护组(PC +STZ),PC保护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C干预12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PC可以减少STZ对INS-1细胞的损伤,PC保护组的INS-1细胞存活率增加(P<0.01);与STZ组比较,PC保护组促进了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1),降低了INS-1细胞的MDA含量(P<0.01),增强了T-AOC的活性(P<0.01).结论 原花青素对STZ损伤INS-1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DA生成,提高T-AOC能力有关.

    作者:赵丽;陈红梅;蔺美玲;刘世雄;李中平;王志强;张小郁;郑天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