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苹

关键词:老年人,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9例老年患者设为老年组,选择同期51例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周透析时间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1~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情况显示,老年组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18例,其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7.78%,41例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4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老年患者中,每周透析时间比较,生存期小于3年患者的平均每周透析时间为(11.2±1.2)h;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为(15.3±2.1)h;老年组患者生存期小于3年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39.7 ±5.3)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 ±3.4)g/L,生存期>3年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4.2±6.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6±3.8) g/L;上述所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透析时间等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中心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睡眠障碍在老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分布特征,以探讨可能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2~5月,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年龄分为A组(≥65岁)和B组(<65岁),同时收集被调查者同期一般信息及临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一共有108例患者完成所有问卷及临床信息完整,A组51例,B组57例,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5.92 ±7.64)岁、(50.33±10,27)岁.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显著偏低[(31.15±3.34) g/L vs (35.42±4.51) g/L,P <0.05]、[ (606.92±230.96)μmol/L vs (909.31±336.77) μ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 (1.16 ±0.38) mmol/L vs (0.93 ±0.35) mmol/L,P<0.05].B组患者在睡眠效率方面优于A组[(1.33 ±1.12) vs (2.31±1.03),P<0.05],但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中有47人(92.16%)存在睡眠问题(PSQI >5),同B组相比(40人,70.18%)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中有11人(21.57%)存在日间嗜睡(ESS≥9),同B组相比(17人,29.8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中心调查提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确实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及一定程度的日间嗜睡.

    作者:赖学莉;李娟;徐海燕;谌卫;汪海燕;郭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99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抵抗素基因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并作进一步的基因分型.结果 抵抗素基因启动子区发现5个SNP( - 638G>A,-537A>C,-420C>G,- 358G>A,-238G>A),这些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抵抗素基因的SNP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T2DM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孙亚东;马彦;杨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对干扰素α诱发老年女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 Th1 细胞因子 IFN-γ 、TNF-α和Th2 细胞因子IL-4 、IL-10分析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时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后Th1/Th2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干扰素治疗不同时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 、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并与26例青年丙型肝炎患者、15例老年男性患者和20例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作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女性组干扰素治疗12 w时与治疗前比较,甲状腺激素减低,TSH升高,T3 、T4 、FT3、FT4降低,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干扰素α可能通过调节Th1 /Th2平衡导致CHC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

    作者:李素清;刘平;高杨;刘金霞;马小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皮抑制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慢支组(B)、COPD组(C)、COPD并低氧组(D),A1组、B1组、C1组、D1组.动物模型制作同各对应组,从第3周起给各药物干预组腹腔内注射Endostar,剂量7.5 mg·m-2·d-1(1.25 mg/kg).A1组从第3周起腹腔内注射同Endostar剂量相同的生理盐水.各组测定气道阻力及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检测肺小动脉血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WT%)、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RT-PCR分别检测各组血清VEGF的表达情况及肺组织匀浆中VEGF mRNA表达情况.分析VEGF的表达情况与肺血管重塑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与A组相比,C、D组气道阻力、mPAP增加(P<0.05).使用Endostar干预后,C1、D1组的气道阻力较对应的C、D组下降(P<0.05).②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显示C、D组WT%、WA%值高于A组,药物干预后此两组WT%、WA%值较干预前有所降低.③ELISA、RT-PC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血清中C、D组的VEGF浓度高于A组,使用药物干预后,此两组VEGF浓度较对应试验组下降.RT-PCR结果提示,B、C、D组VEGF mRNA表达逐渐增强,药物抑制后,此三组的VEGFmRNA表达减弱.免疫组化显示C、D组的VEGF表达显著高于A组,药物干预后此两组VEGF表达下调.VEGF的表达与肺血管重塑指标呈正相关.上述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表达增强,参与肺血管重塑的过程,VEGF表达水平与肺血管重塑严重程度相关.使用Endostar干预后,VEGF表达下调,在C、D组变化明显,与此同时此两组的气道阻力、mPAP及肺小动脉WT%、WA%值下降,提示Endostar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进展.

    作者:王昌明;蒋明;吕倩;梁荣感;李运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镜金属夹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是指Treitz's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患者生命.急诊内镜可直接观察病变,明确病因,尤其对诊断多病灶病变有重要作用,已被列为上消化道出血首选治疗方法[2].本文就我院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魏海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木贼提取液对老龄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木贼提取液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木贼提取液高剂量组(8 g/kg)、中剂量组(6 g/kg)、低剂量组(4g/kg)和对照组,每组8只.四组连续灌胃21 d,1次/d,第22天处死小鼠,迅速取其心、脑、肝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木贼提取液组SOD含量除低剂量组心脏组织中升高不明显,其余三组小鼠心、脑、肝组织中SO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木贼提取液组与对照组MDA含量比较,高剂量组心脏组织中降低较为明显(P<0.05),中、低剂量组脑组织MDA降低较明显(P<0.05);中剂量组脏肝MDA降低较明显(P<0.01).结论 木贼提取液具有抵抗和清除老龄小鼠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可延缓衰老进程.

    作者:刘胜利;黄少花;潘喜英;郭立强;黄礼德;赵善民;晋玲;黄彦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足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治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3].本文就我院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 WT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酮症酸中毒、感染、心力衰竭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4 ~ 65[平均(45.6±12.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6 ~ 68[平均(44.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重庆市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056名健康体检中,对教职工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血压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脂肪肝检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297人,脂肪肝检出率28.1%.其血脂异常的检出率63.0%,超重/肥胖检出率61.9%,高血压检出率36.0%,脂肪肝检出者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检出者(P<0.01).脂肪肝检出者的BMI、SBP、DBP、TC、TG、HDL、LDL、FPG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SBP、TG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健康生活,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以降低脂肪肝患病率.

    作者:李琼;曾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评价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级神经活动智能障碍,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学习、记忆、思维等障碍以及失语、失用、失认等神经心理学症状、体征.据报道[1],约2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智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血流下降是引起VD的主要因素.本文观察了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片治疗VD的临床疗效.

    作者:房莉;张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 无菌分离C57BL/6J鼠股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s.将实验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辐射组及MSCs治疗组.应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机对C57BL/6J鼠进行全身照射,1次/w,共4次.末次照射结束后第二日,治疗组小鼠经尾静脉回输MSCs,1次/w,共2次.6个月后无菌取出各组的C57BL/6J鼠胸腺,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5表达.提取组织RNA,利用RT-PCR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MSCs对辐射诱导C57 BL/6J鼠胸腺瘤模型CD45+的表达,治疗组CD45阳性百分率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CD45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胸腺caspase-3的表达,治疗组Caspase-3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Caspase-3mRNA表达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辐射诱导C57BL/6J鼠胸腺瘤模型有抑制作用.

    作者:孙志;孟繁凯;王春辉;费邵阳;陈莫;白晓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

    目的 评价长期家庭氧疗(LDOT)结合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成本和效果.方法 72例需接受LDOT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LDOT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2年后观察肺功能的改变,记录急性发作情况及住院费用,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EV1、FVC、FEV1%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较低(P<0.05);以FEV1改善为疗效分析,治疗组成本-效果比明显较低.结论 LDOT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并具有明显经济学优势.

    作者:许蕾;张旭华;李方治;刘朔;陈东红;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晚期肺癌化疗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在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肺癌患者进行病例选择,采集其中的6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分为5个等级,用重组rhG-CSF进行治疗,比较前后WBC的变化情况,观察其效果,并隔日查血常规1次,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rhG-CSF可有效的防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反应,使WBC的数目明显升高.并且其有效率高,不良作用少.结论 rhG-CSF对于病人化疗后WBC减少症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化疗周期的继续进行,可作为肺癌治疗中的辅助药物.

    作者:赵利红;汪海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翼状胬肉复发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造成外观缺陷,而且不同程度地妨碍视力和眼球运动.翼状胬肉尚无根治性手段,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达20%~70%[1].我院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平阳霉素冲洗预防复发,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男26例,女34例;年龄25 ~ 70[平均(40.4±3.5)]岁;左眼35例,右眼2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44例,复发性翼状胬肉16例;病程2 ~15年,平均(6.4±1.5)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郑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QOL综合问卷GQOLI-74、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对郑州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老人的QOL、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3种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QOL及慢性病患病率不同,其中机构养老老年人QOL低,生活满意指数高.家庭养老老年人QOL、总体幸福感高.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QOL影响因素不同,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房面积、退休工资和患慢性病的种数.

    作者:邢华燕;孟令杰;鲁晓娟;牛琳;何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兰州市1260例老年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兰州市1994 ~ 2008年1 260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为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及降低疾病负担提供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对伤害类型分布、治疗效果及伤害疾病负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跌落为老年伤害原因第一位,其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比例高,达72.41%.伤就时间在1h以内送往医院救治的老年伤害病人的治愈率为65.98%,在伤就时间6~12h时病死率达到9.68%.意外跌落所致住院费用高,增长速度也快,达12.85%.结论 老年人意外跌落发生率高且疾病负担重,应防止老年人意外跌落的发生,同时加强伤害发生后及时就医行为,对于减少意外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胡晓斌;唐丹华;靳莉梅;高娟;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9例老年患者设为老年组,选择同期51例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周透析时间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1~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情况显示,老年组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18例,其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7.78%,41例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4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老年患者中,每周透析时间比较,生存期小于3年患者的平均每周透析时间为(11.2±1.2)h;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为(15.3±2.1)h;老年组患者生存期小于3年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39.7 ±5.3)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 ±3.4)g/L,生存期>3年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4.2±6.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6±3.8) g/L;上述所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透析时间等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高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组人促红素对老年肾衰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的并存,治疗上更为棘手.重组人促红素( r-HuEPO)作为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肾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1,2],近来,笔者应用r-HuEPO治疗老年CRF患者,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CRF患者,诊断参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原因不明3例;CRF临床分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5例(血肌酐178~445 μmol/L),尿毒症期13例(>445 μmol/L).

    作者:秦燕;李桂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肾脏功能变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脉压指数( PPI)与肾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62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肌酐等指标,同时根据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PP和PPI,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分别按着PP(≤60 mmHg与>60 mmHg)和PPI(≤0.4与>0.4)进行分组,观察不同PP组和PPI组Ccr的变化,以及Ccr与PP和PPI的相关性.分析不同PP和PPI分组时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以及PP >60 mmHg和PPI> 0.4在肾功能不全中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PP> 60 mmHg组和PPI> 0.4组Ccr值均明显低于PP≤60 mmHg组和PPI≤0.4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cr与PP(r=-0.175,P<0.01)和PPI(r=-0.260,P<0.01)均呈负相关.PP>60 mmHg组和PPI>0.4组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分别为78.4%,80.4%,均较其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OR值分别为1.65(95%CI1.15~2.37),2.15(95% CI 1.50 ~ 3.09).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PP和PPI的增加肌酐清除率Ccr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则明显上升.提示PP> 60 mmHg和PPI> 0.4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罹患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冬梅;林杰;林书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脑钠肽、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意义

    目的 了解高龄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 97例高龄冠心病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检测各组的血浆BNP和hs-CRP、D-D水平,及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BNP的差异及BNP与hs-CRP、D-D、LVEF值的关系;并将AMI组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T2DM)和无T2DM亚组,观察其BNP浓度差异.结果 AMI组血浆BNP、hs-CRP、D-D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 <0.05),UAP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NP与hs-CRP 、D-D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亚组分析合并T2DM组各项指标浓度均高于无T2DM组.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提示BNP 、hs-CRP和D-D的水平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联合分析有助于冠心病临床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作者:程庆荣;李结华;唐海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新进展

    腹腔镜技术是外科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进步,更重要的是使微创观念植根于医生心中.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及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胃肠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新的诊治手段随之不断涌现,腹腔镜与内镜技术联合诊治胃肠肿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外科的微创化是主要趋势,以腹腔镜与内镜为代表的微创理念必将贯穿整个外科手术过程.

    作者:王京;张文雷;李佳睿;徐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