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红;李玲;王秀玲;吕佩源;范鸣玥;许静;孟楠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1、α-SMA表达的研究.方法 本实验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喂服灯盏花素.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灯盏花素中剂量组、灯盏花素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用药4w后,测定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ALT、AST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α-SMA mRNA及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1);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TGFβ1 mRNA及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1),灯盏花素不同剂量组均能使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光镜显示:灯盏花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①灯盏花素能保护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降低转氨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②灯盏花素可以降低α-SMA、TGFβ1表达,抑制星状细胞激活.
作者:孟庆媛;林明华;郭梦凡;刘东璞;卢凤美;王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陈翔;陈鑫;成亚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作者:李虹彦;马洪喜;张志茹;王玉梅;刘璐;安力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资料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1例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老年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表现为多样性,7例表现为肺气肿样;3例表现为蜂窝状影;9例表现为网格状影;2例表现为磨玻璃样影.胸片显示两肺为蜂窝状影和网格状影.结论 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高分辨率CT影像表现比较典型,老年病人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需注意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区分开.
作者:张新堂;贺宇平;刘崇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睡眠障碍在老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分布特征,以探讨可能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2~5月,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对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年龄分为A组(≥65岁)和B组(<65岁),同时收集被调查者同期一般信息及临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一共有108例患者完成所有问卷及临床信息完整,A组51例,B组57例,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5.92 ±7.64)岁、(50.33±10,27)岁.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显著偏低[(31.15±3.34) g/L vs (35.42±4.51) g/L,P <0.05]、[ (606.92±230.96)μmol/L vs (909.31±336.77) μ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 (1.16 ±0.38) mmol/L vs (0.93 ±0.35) mmol/L,P<0.05].B组患者在睡眠效率方面优于A组[(1.33 ±1.12) vs (2.31±1.03),P<0.05],但两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中有47人(92.16%)存在睡眠问题(PSQI >5),同B组相比(40人,70.18%)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中有11人(21.57%)存在日间嗜睡(ESS≥9),同B组相比(17人,29.8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中心调查提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确实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及一定程度的日间嗜睡.
作者:赖学莉;李娟;徐海燕;谌卫;汪海燕;郭志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缺血范围和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运动疗法对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绮旎;卢艳;刘龙;徐海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卷丹水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睡眠的影响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成4组:卷丹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安定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法给药15 d.观察各组小鼠在动物活动箱中自发活动情况及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卷丹水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P<0.05),对小鼠睡眠的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明显延长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及增加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发生率.结论 卷丹水提物通过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达到镇静、改善睡眠的药理作用.
作者:张洁;谢焕松;周鸣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前,我国正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数量逐渐增加,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它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何为老年人修复一副具有良好固位力的义齿,是修复科医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本院在临床中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情况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两年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及本人共接诊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728人,其中,农村患者为130人,牙列缺失者为110人,占85.41%.在上述728人中,男性患者为410人,牙列缺失患者221人,占53.90%;女性患者为318人,牙列却失患者为184人,占57.86%.患者的年龄60~ 69岁为324人,70~ 79岁为258人,80~ 89岁为135人,90岁以上为11人.
作者:许力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在防治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肺癌患者进行病例选择,采集其中的6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分为5个等级,用重组rhG-CSF进行治疗,比较前后WBC的变化情况,观察其效果,并隔日查血常规1次,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rhG-CSF可有效的防治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反应,使WBC的数目明显升高.并且其有效率高,不良作用少.结论 rhG-CSF对于病人化疗后WBC减少症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化疗周期的继续进行,可作为肺癌治疗中的辅助药物.
作者:赵利红;汪海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肝肺综合征(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各种肝脏疾病相关的肺血管(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临床综合征[1].HPS导致的呼吸衰竭可使病情迅速加重,病死率明显增加.本研究分析了老年肝硬化患者并发HPS的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例HPS患者,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71.1±8.5)岁.选取同期无HPS的10例肝硬化病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68.3±11.0)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阳;陈冬梅;张丽萍;张尉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及正常对照者99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抵抗素基因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并作进一步的基因分型.结果 抵抗素基因启动子区发现5个SNP( - 638G>A,-537A>C,-420C>G,- 358G>A,-238G>A),这些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抵抗素基因的SNP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老年人群T2DM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孙亚东;马彦;杨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老年乳腺癌患者是否有必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还有争议.此外,辅助化疗和放疗是否会给老年患者带来受益也存在争论[1].本文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肿瘤特点、治疗模式和预后预测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人选患者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Ⅰ~Ⅲ期乳腺癌.本研究共收集了494例患者资料,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65岁以上59例(65 ~80岁),65岁以下435例(30 ~ 64岁),皆为女性.患者均为初诊患者,之前未经过任何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前哨淋巴结( SLN)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角蛋白(CK)为阳性.排除Ⅳ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为自入选开始时至患者死亡或活着的患者进行后一次随访时间.统计开始时间设为进行SLN检查时.
作者:魏刚;王佳铭;王长青;李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肺癌在很多国家已经列居癌肿死因的第一位,虽然治疗技术的改进,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15%[1].肺癌也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50%以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65岁,老年患者因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多已错过佳手术时机[2],因此化疗在老年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肿瘤耐药一直是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是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一个有效途径.白屈菜红碱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的苯并菲啶类碱,体外试验证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3].本研究探讨了白屈菜红碱对肺癌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相关作用机制.
作者:贺云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链脲佐菌素(STZ)损伤大鼠胰岛素瘤细胞(INS-1)的保护作用.方法 INS-1细胞培养24 h后,以链脲佐菌素(STZ)损伤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TZ组、PC保护组(PC +STZ),PC保护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C干预12h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放免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PC可以减少STZ对INS-1细胞的损伤,PC保护组的INS-1细胞存活率增加(P<0.01);与STZ组比较,PC保护组促进了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P<0.01),降低了INS-1细胞的MDA含量(P<0.01),增强了T-AOC的活性(P<0.01).结论 原花青素对STZ损伤INS-1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DA生成,提高T-AOC能力有关.
作者:赵丽;陈红梅;蔺美玲;刘世雄;李中平;王志强;张小郁;郑天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特征,探索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年陕西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对西安市城区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量.结果 西安市城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均分为71.92,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年龄,婚姻状况,生活行为方式,患病情况等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老年人加强健康教育,保证低收入者经济来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薛秦香;胡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16例心功能Ⅱ~Ⅲ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强心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舒张压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52%,高于对照组的78.70%(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LVEDD、LVESD、LVEF、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维地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韩锋;张京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足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治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3].本文就我院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 WT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酮症酸中毒、感染、心力衰竭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4 ~ 65[平均(45.6±12.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6 ~ 68[平均(44.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毛艳卿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骨关节炎(OA)是指以软骨丢失及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为特点的一种滑膜关节病,是关节的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其中以膝OA常见.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直,且随病情加重可导致功能障碍,生活难以自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膝OA治疗有药物、物理、中医针灸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单独使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远期疗效差,而外科手术治疗费用高,病人往往难以接受,中医治疗以其副作用小,花费低为优点成为治疗膝OA的一种较好方法.本文回顾分析针灸、中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综合治疗膝OA患者的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景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兰州市1994 ~ 2008年1 260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类型及疾病负担趋势,为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及降低疾病负担提供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对伤害类型分布、治疗效果及伤害疾病负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跌落为老年伤害原因第一位,其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在8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生比例高,达72.41%.伤就时间在1h以内送往医院救治的老年伤害病人的治愈率为65.98%,在伤就时间6~12h时病死率达到9.68%.意外跌落所致住院费用高,增长速度也快,达12.85%.结论 老年人意外跌落发生率高且疾病负担重,应防止老年人意外跌落的发生,同时加强伤害发生后及时就医行为,对于减少意外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胡晓斌;唐丹华;靳莉梅;高娟;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瘤细胞中PTEN及FAK mRNA及其蛋白水平变化,分析两者的关系及与MM临床分期、髓外浸润的关系,以探讨二者在MM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收集55例MM患者与20个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CD138抗体将MM细胞进行纯化.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TEN、FAK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55例MM患者PTEN和FA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23±0.059和1.072±0.626,对照组分别为0.984±0.359和0.433±0.240,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P<0.01).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中PTEN mRNA与FAK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560,P<0.01).②按DurieSalmon分期将MM患者分为两组.Ⅰ+Ⅱ期MM患者组15例,PTEN和FA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09±0.429和0.726±0.317.Ⅲ期MM患者组40例,PTEN和FAK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53 ±0.347和1.224±0.667,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P<0.01).③按是否伴有髓外浸润将所有MM患者分为两组.伴髓外浸润组12例,PTEN mRNA表达水平为0.656±0.296,伴髓外浸润患者共43例,PTEN mRNA表达水平为(0.742±0.407),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伴有髓外浸润组FAK mRNA表达水平为1.791±0.618,无髓外浸润组为0.878±0.468,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④选择12例Ⅲ期MM患者和6例对照患者行Western印迹检测,其中无髓外浸润MM患者6例,伴髓外浸润患者6例.12例MM患者PTEN蛋白平均表达水平为0.081±0.087,与对照组(0.332±0.119)相比差异显著(P<0.01);T-FAK蛋白平均表达水平为0.257±0.119,与对照组(0.106±0.090)比较差异显著(0.01 <P<0.05);p-FAK蛋白在6份对照骨髓中均未测出,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平均水平为0.082±0.040.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x2=14.14,P<0.01).⑤无髓外浸润的6例MM患者和伴髓外浸润的6例MM患者PTEN蛋白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093±0.091和0.069±0.089,T-FAK蛋白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257±0.126和0.257±0.123,p-FAK蛋白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053±0.142和0.097±0.038,p-FAK蛋白平均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TEN和T-FAK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TEN和FAK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与MM疾病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PTEN表达减少是引起p-FAK表达增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王素云;郝洪岭;李燕;邓凯;成志勇;吕超;赵艳娟;潘崚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