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中的应用

梁雪;王丽;于晓伟;赵月鸣

关键词:背向散射, 风湿性心脏病, 心肌
摘要:目前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其瓣膜病变.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是一种无创性定量诊断方法,国内外已有用于研究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肌病变的报道[1,2],但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IBS技术在判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多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造成骨折创伤较重,骨折后出血量大,愈后常遗留有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

    作者:杨兰斌;李金良;孙庆治;李晓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冠心舒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冠心舒对犬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犬36只随机分为6组.通过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消化道给药后,测定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冠脉血流量以及动静脉血氧含量,计算心肌耗氧量.免疫组化测定冠心舒对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 (MDA)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冠心舒能降低心肌缺血犬的心率,使心肌耗氧量下降,增加其平均动脉压及心肌冠脉血流量,增加血供(P<0.05,P<0.01).冠心舒能提高心肌SOD的含量,降低MDA的量(P<0.05,P<0.01).结论 冠心舒能增加缺血心肌血供、降低氧耗,并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于爽;察雪湘;冯国清;付润芳;黄晨征;李永军;胡香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对心功能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对心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52例老年(62~79岁)AMI患者入院时和急诊PCI术后7 d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 按其PCI治疗前后变化的程度分为明显降低组(A组)和无明显降低组(B组),比较两组PCI术后15 d及180 d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PCI术180 d后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术后血浆NT-proBNP的动态变化程度能预测老年AMI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杨光远;刘明远;牟春平;孔繁和;王立波;张磊艺;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病(CHD)患者的关系.方法 3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169例和非CHD组(对照组)151例,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结果 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HD组AA+AG基因型(ALDH2*2/*2+ALDH2*1/*2) 频率明显高于GG型(ALDH2*1/*1)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低HDL-C增加了CHD的危险,A等位基因、低HDL-C对CHD的发生有协同作用.结论 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病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曹磊;陈玉国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黄芪甲甙对衰老HELF细胞端粒酶活性及klotho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甲甙对衰老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端粒酶活性及抗衰老基因klotho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HELF,实验组从50代开始加入黄芪甲甙,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方法检查细胞活力,Dimiri氏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klotho mRNA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衰老组细胞活力和klotho mRNA表达均降低(P<0.01)、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P<0.01);与衰老组相比:黄芪甲甙可降低β-半乳糖苷酶活性(P<0.01)、提高细胞活力、端粒酶活性和klotho mRNA表达(P<0.01).结论 黄芪甲甙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端粒酶活性、klotho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抗HELF细胞衰老的作用.

    作者:郭蕾;魏晓东;欧芹;王昭;朱贵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三七总皂苷注射剂对痹证疼痛老年人血瘀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人痹证疼痛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lα)、血栓素B2(TXB2)等血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入选病例进行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评定、检测血液流变学及6-keto-PGFlα、TXB2水平.结果 疼痛积分与TXB2、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呈正相关性,与6-keto-PGFlα呈负相关性.三七总皂苷注射剂可显著降低TXB2、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水平,提高6-keto-PGFlα水平,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七总皂苷注射剂可显著降低血瘀指标,疼痛积分与血液流变学、TXB2、6-keto-PGFlα等血瘀指标相关.

    作者:刘荣东;翟小燕;黄香君;梁慧玲;黄如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家庭情感支持对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情感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家庭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量表,对我国22个省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共调查2 161人,认知障碍者571人,占26.4%,认知障碍与老年人是否与家人交流、婚姻情况、与家人关系、是否与家人居住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情感支持影响老年认知障碍的发生,应使老年人的家人加强对其关怀支持,增进心理健康.

    作者:李淑杏;陈长香;李建民;周云慧;冀亮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

    目前欧美国家广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段方法,将65岁及以上人群划定为老年人,但我国依然沿用1982年亚太地区老年工作会议所制定的标准将60岁视为老年人的年龄界线,其他方面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同[1,2].

    作者:唐维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不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高血压发病率预测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时间序列分析中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自回归分析及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ARIMA)在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高血压发病率预测中的优劣.方法 用时间序列分析各方法建模预测,比较各方法的误差平方和、赤池信息量、施瓦茨信息量、拟合优度和拟合效果,确定佳预测方法.结果 指数平滑法、移动平滑法、自回归分析法及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中,ARIMA模型的误差平方和、赤池信息量、施瓦茨信息量小,拟合优度大,拟合效果好.结论 海西州地区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高血压发病率预测中,时间序列诸分析方法中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预测效果好.

    作者:马亮亮;田富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腹腔内注射腺苷对大鼠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内注射腺苷对大鼠海马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腹腔内注射腺苷和其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茶碱,采用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观察c-fos蛋白在海马区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注入腺苷后大鼠海马区的c-fos蛋白表达与注入生理盐水相比明显增加,注入茶碱后大鼠海马区的c-fos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 腺苷能促进海马区c-fos蛋白的表达,腺苷在海马区内对调节睡眠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付立波;王学斌;刘凤莲;宋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反义寡核苷酸和丙戊酸对心肌细胞肥大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和丙戊酸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表达的影响.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制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应用HDA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和丙戊酸进行干预.给予AngⅡ 12 h和24 h后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HDAC2 mRNA表达;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面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HDAC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肥大组心肌细胞面积增加,HDAC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与肥大组相比,HDA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组和丙戊酸组的心肌细胞面积均减小(P<0.05,P<0.05),HDAC2 mRNA和蛋白表达亦减少(P<0.05,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5).结论 体外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伴有 HDAC2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应用HDA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和丙戊酸后可使之下降,表明HDAC2在心肌细胞肥大中发挥着促进作用.

    作者:陆莹;杨爽;杜文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心率对老年人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率对老年人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老年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检查时心率不同分为三组:A组58例,心率<70次/min,平均64次/min;B组55例,心率70~79次/min,平均74次/min;C组24例,心率80~88次/min,平均85次/min.采集的原始图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RCA、LM、LAD、LCX)的CT图像质量采用双盲法、按照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3分以上认为图像质量合格,达到诊断要求.结果 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比率分别为:A组96.6%(224/232),B组92.7%(204/220),C组83.3%(80/96).经χ2检验,A、B两组之间图像质量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28,P>0.05).结论 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在一定程度内适当放宽对心率的要求(≤80次/min),图像质量仍可基本满足诊断需要,是一种筛查老年人冠心病的安全、有效手段.

    作者:崔海燕;黄胜;何伯圣;王天乐;龚沈初;唐军华;李小龙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治疗

    炎症是引起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而继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汀类药物是当前调脂药物中有效的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减少斑块表面张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斑块趋于稳定的作用.

    作者:陈莘桃;韦永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5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选患者按照心率不同分为3组:第一组为心率≤75次/min,第二组心率为76~100次/min,第三组为心率>100次/min.分别对每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第一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6%,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8.6%,第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6.9%,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8.5%,第三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3%,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6.8%.结论 256层螺旋CT对高心率的适应性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崔虎永;李波;刘建华;袁庆海;赵雪梅;弓婷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抑郁症的回忆治疗干预研究进展

    老年人的精神卫生保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痛苦、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1].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国内外有关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的研究不断深入.

    作者:冯辉;高婧;袁群;何国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吡格列酮配合生活干预对SHR大鼠降压及主动脉壁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PIO)配合生活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降糖、调脂作用,以及对主动脉壁的保护作用.方法 SHR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IO组,生活干预组,PIO+生活干预组.药物添加到大鼠饮水中,生活干预为每日减少投食量并游泳6~15 min,实验周期为12 w.采用尾动脉血压间接测量法定期测血压,并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采用光镜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壁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PIO有良好的降压、降糖、调脂作用,PIO配合生活干预的降压、降糖、降脂效果更佳,血管保护作用强.结论 PIO及配合生活干预具有良好的降低SHR大鼠血压及血管保护作用,生活干预可作为纠正IR的方法之一应用到高血压的治疗当中.

    作者:陈海燕;李杰;王威;孔俭;靳淇;王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99mTc-MIBI甲状腺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影响因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及滤泡状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癌发病率中约占88%~96%,其分化程度高,预后良好.甲状腺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因此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是早期诊断及术前定性的关键[1,2].

    作者:关锋;刘丹妍;侯森;林承赫;李英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住院患者肾功能与骨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肌酐清除率与年龄及心血管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18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我们收集了用于相关性讨论的关于心脏相关指标共12项,同时对所有患者使用中国人7GFR公式计算肾功能指标,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肌酐清除率与年龄及心血管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结果 我们发现随年龄增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我院干部保健人群肌酐清除率下降速度每年0.60%;年轻老人阶段低肌酐清除率和不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存在相关性.结论 年轻老人阶段肌酐清除率小于60 ml·min-1·1.73 m-2合并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作者:衣恩通;李敏;陈海平;阴赪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血管内超声检测冠脉斑块性质与hs-CRP的相关性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过程中具标志性的因子C-反应蛋白(CRP)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预后意义的指标[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

    作者:李敬伟;金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河北省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分布特征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老年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情况,并按照不同分类对其超重和肥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河北省老年居民按照体质监测要求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查,并按照年龄阶段、城乡种类和性别分别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河北省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省老年人群BMI平均值为24.93±3.21.从城乡分布来看,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以城镇人口为高;年龄分布来看,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从60岁年龄组开始,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老年男女的身高、体重及皮褶厚度(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等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身体围度(胸围、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无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老年人群超重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睡眠质量>坐位活动时间>参加锻炼的次数>烟龄>职业>吸烟状况.影响肥胖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烟龄>睡眠质量>坐位活动时间>参加锻炼的次数>吸烟状况>职业.结论 河北省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应成为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可以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建立良好的锻炼习惯.

    作者:贾富池;李立;陈玉娟;赵建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