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胡秋玲;贺兆发;张鹏霞
目的 比较中药冬凌草液热疗和多次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膀胱癌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168例患者分为2组,A组在术后1个月开始行冬凌草液热疗,每3个月1次,共1年;B组行丝裂霉素膀胱内多次灌注,术后2 w开始,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共1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和无瘤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2~204个月,平均(43.6±5.9)个月.A组复发率3.6%,B组复发率10.6%,2组之间复发率及Kaplan-Meier无肿瘤间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生膀胱炎、血尿、膀胱挛缩、尿道狭窄A组分别为28.5%、3.6%、1.2%、1.2%,B组分别为21.2%、3.5%、0%、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凌草液热疗对预防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膀胱癌的效果可靠.
作者:刘会范;徐培元;赵高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压低氧(IHH)预处理对豚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Na+,K+-ATPase的影响.方法 雄性豚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低氧组豚鼠于低压氧舱分别接受14 d、28 d和42 d (海拔5 000 m、每天6 h)的低压低氧处理.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给予心脏缺血(停灌30 min)/再灌注(复灌60 min)处理,分别在缺血前5 min及复灌后1、5、10、20、30、60 min记录心功能.实验结束时测定心脏重量.利用无机磷的方法及免疫印迹的方法分别测定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及α亚基蛋白水平.结果 (1)IHH 14 d、28 d和42 d组豚鼠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心肌肥厚.(2)IHH 28 d和42 d组豚鼠表现明显的心脏保护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心脏停灌/再灌注60 min时,心功能(LVDP、LVEDP、±dp/dtmax)恢复增强(P<0.05).(3)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心脏停灌/再灌注60 min时,IHH 28 d和42 d组豚鼠心肌组织Na+,K+-ATPase的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0.05).(4)IHH 14 d、28 d和42 d组豚鼠心肌组织Na+,K+-ATPaseα1亚基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IHH增强成年豚鼠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抵抗能力;IHH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豚鼠心肌Na+,K+-ATPase的损伤,维持Na+,K+-ATPase的活性.
作者:郭会彩;张丽男;张哲;冯琛;刘倩;甄会;王永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拉卓(dilazep,DZ)是否影响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cR)-B(CD36) mRNA表达过程.方法 利用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由来巨噬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方法观察DZ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表达过程以及表达后的影响.结果 巨噬细胞ScR-B(CD36)mRNA表达随DZ浓度的增加而减弱;DZ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表达后水平并无影响.结论 DZ的这种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的表达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但对ScR-B(CD36) mRNA表达后水平并无影响的机制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早期具有保护作用而无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光;安君;所剑;韩方雷;崔启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左旋肉碱(L-CN)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相关营养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L-CN对ESRD患者微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入选透析患者34例为透析组和非透析患者40例为非透析组,透析组和非透极组又各自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治疗组给予L-CN 1 g/20 ml静脉注射,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每周3次,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 Kt/V).结果 治疗后,透析和非透析组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L-CN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同时降低血CRP浓度,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作者:王道静;朱竹先;魏勇;邓志强;苗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颈椎过伸性损伤(Hyperextension injury of the cervical spine,HEICS)是伸展外力作用于头面部,颈椎过度伸展所引起的颈椎损伤.过伸性颈椎损伤者根据暴力程度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颈脊髓损伤,轻者可无明显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甚至危及生命.但是HEICS,尤其是受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颈部X线筛选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常常被临床医生忽略或误诊.同时,HEICS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尚存在分歧[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7例老年性HEI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正伟;白云深;孙红辉;杨有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车前子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氧化-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明确车前子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Wistar大鼠作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剂量车前子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AHR)、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MAO-B)、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H)比值、羰基化蛋白、醛糖还原酶(AR)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RAGE)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与衰老模型组和车前子水煎剂组进行比较. T-AOC、AHR、MAO-B活性、GSH/GSSH、羰基化蛋白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AR mRNA 和RAGE m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 衰老模型组羰基化蛋白含量、MAO-B活性较青年组明显增加(P<0.01),而T-AOC、GSH/GSSG比值降低(P<0.01),AR mRNA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P<0.01),而RAGE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车前子多糖和车前子水煎剂组各组T-AOC、GSH/GSSG、AHR,AR mRNA表达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而羰基化蛋白含量、MAO-B和RAGE mRNA表达显著低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以车前子多糖大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 车前子及其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羰基能力而发挥抗脑老化作用,车前子多糖是其作用的重要成分.
作者:刘秀娟;欧芹;朱贵明;王跃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缬草波春(valepotriats)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结肠组织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er,GABABR)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32只,体重(360±20) g,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草组、吗啡组,每组8只.应用正丁酸钠溶液灌肠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利用生理信号仪记录大鼠结肠张力-运动曲线,分析缬草波春对大鼠结肠运动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GABABR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结肠运动平均张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缬草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低于正常组 (P<0.05),缬草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缬草波春可以降低结肠运动平均张力,解除结肠平滑肌痉挛,缓解IBS,机制可能与GABABR介导的调节有关.
作者:王洋翀子;何学斌;薛存宽;曲敏;周琳娜;蒋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体育意识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59名老年人体育意识情况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城市的老年人体育意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意识较强.可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引导老年人科学健身,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了解无锡市城市和农村中老年人群饮食习惯和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情况,能更好地对无锡市中老年人群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笔者在不同季节对无锡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王建英;章斐然;陆源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刺五加多糖(ASPS)对氧化损伤的海马神经元OGG1 mRNA表达的影响,为揭示ASPS具有抵抗氧化损伤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匀浆液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RT-PCR法检测OGG1 mRNA的表达.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0.46)比模型组细胞活性(0.36)高(P<0.01) ; SOD、GSH-Px活力ASPS组显著高于模型组; ASPS能够明显提高OGG1 mRNA的表达.结论 ASPS能够增强OGG1 mRNA的表达,并对海马神经元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刁波;唐瑛;杨李;文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Fas和Bax在限食及脑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研究限食与脑老化的关系.方法 3月龄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脑老化模型组、脑老化模型限食组、限食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10 w后进行为期7 d 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完毕后进行Bcl-2、Fas和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Fas、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脑老化模型组显著高于脑老化模型限食组、限食对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此相反,Bcl-2阳性神经元数目在脑老化模型限食组显著高于脑老化模型组,限食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②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脑老化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大于其他各组;撤台后小鼠的记忆性搜台游泳路程结果各组小鼠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限食可明显降低脑内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表达,同时上调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脑细胞凋亡及防止脑老化性学习能力下降的作用.
作者:李慧;李莉;魏守钢;刘霞;王昊;宋一志;景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硒酸精氨酸对D-半乳糖(D-gal)衰老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低硒组和高硒组.通过后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以灌胃方式加入硒酸精氨酸,连续处理6 w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对肝脏切片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硒酸精氨酸能显著降低AST、ALT和AKP活性(P<0.01),明显减轻D-gal对小鼠肝细胞的毒性.结论 硒酸精氨酸对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硒酸精氨酸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防御机制有关.
作者:马艳弘;刘安军;张国蓉;朱振元;郎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对健康的危害,被认为可能是发展成终末期肝病的一个重要病因,NAFLD是一组在不饮酒人群中发生的常见的脂肪性肝病(不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原因而引起的脂肪肝).NAFLD包括3种类型: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硬化.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由胰岛素抵抗(IR)、脂肪酸代谢紊乱、氧应激反应、细胞因子异常等而引起.NASH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到隐源性肝硬化的代谢性脂肪肝疾病链中的关键点,探讨多种生物效应的IL-8、IL-18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测定血清中IL-8、IL-18的浓度,能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对判断患者病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某城区65岁及以上2 109户3 011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模式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就居住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夫妻家庭是被调查老年人的主流家庭模式;随着年龄的增加,双亲和成年后代家庭向夫妻家庭、单亲和成年后代以及单身家庭转换;夫妻家庭在70~74岁年龄段达到顶峰,而后向单亲和成年后代家庭以及单身家庭转变.结论 一个和谐的居住模式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小社会,有利于老年人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以及高品质生活质量.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合并骨量减少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55人,平均年龄(66.8±4.7)岁,男性31人,女性24人,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29人)和饮食控制(对照组,26人),两组患者每天补充钙剂1 000 mg,在治疗前后检查血脂和骨代谢指标,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治疗组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无明显变化,尿脱氧吡啶啉/肌酐比值明显降低,相应的对照组各项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骨密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可能主要通过抗骨吸收作用,对骨合成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跃有;蒋世峰;康彬;江嘉义;徐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白黎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复制食饵性AS早期模型,用药组灌胃白藜芦醇70 mg/(kg·d)共4 w.造模给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组通过影响AS早期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表达,阻止AS的进程.结论 白藜芦醇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AS斑块稳定性.
作者:张丽;胡秋玲;贺兆发;张鹏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闭塞性动脉硬化(ASO)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已居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首位,轻者肢体发凉麻木疼痛,重者肢体坏疽,甚至截肢,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下肢ASO病变分为:I型(主髂动脉闭塞型)占10%;Ⅱ型(主-髂-股动脉型)占25%~35%;Ⅲ型(多节段型,即主-髂-股-小腿动脉)占60%~70%(2).特别是Ⅲ型治疗困难,仅有20%~50%手术机率然而手术失败率高达30%(3).但从整体来讲,特别是I型和Ⅱ型人还是有相当高的手术机率(4),而旁路移植术是治疗ASO的重要方法(3~5).
作者:杨松柏;张静菊;侯旭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腹内脂肪面积(VA)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将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按HOMR-IR划分为胰岛素敏感组(IS组)和胰岛素抵抗组(IR组).分别测定血脂、血糖、胰岛素、体重指数(BMI)、腰围(WC)、VA和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A),计算VA/SA值和TA(腹部脂肪总VA+S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来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IR组空腹TG、VLDL较IS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负荷后2 h后,IR组TG、VLDL、ApoB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R组30 min血糖、60 min血糖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围、VA、VA/SA、TA在IR组显著高于I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A是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胰岛素抵抗组在糖耐量正常阶段已经出现脂代谢、糖代谢异常和腹内脂肪增多.
作者:李萍;宋光耀;刘蓉辉;卢亚敏;叶蔚;刘敬珍;赵亚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抑癌基因TIP30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 从人正常肾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TIP30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PCR片段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提取人正常肾组织总RNA并经RT-PCR扩增后,产生特异性条带,位置在800 bp左右,与预期相符;pcDNA3.1-TIP30用BamH I和EcoR I双酶切后产生2条带,均与预定位置相符;TIP30基因编码区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AF039103文献报道的序列同源性为100%,目的 基因与载体正确连接.结论 成功克隆了抑癌基因TIP30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IP30,为后续转染和表达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敬海;管旌旌;沈彬;姚子明;王春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 (25-35),Aβ25-35]对体外血清饥饿培养PC12细胞的Cyclin D1、CDK4、pRb、E2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终浓度为25 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通过RT-PCR检测Cyclin D1、CDK4、E2F1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Cyclin D1、CDK4、p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血清饥饿培养24 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 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 h与对照组比较,S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16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Aβ25-35浓度诱导血清饥饿培养的PC12细胞0~20 h,Cyclin D1、CDK4、pRb 、E2F1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Aβ25-35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S期,同时出现凋亡,可能与增加Cyclin D1、CDK4、pRb 、E2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朝阳;祝其锋;丁航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