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刘美霞;吕军娥;齐晓勇
目的 探讨缬草波春(valepotriats)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大鼠结肠组织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er,GABABR)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32只,体重(360±20) g,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草组、吗啡组,每组8只.应用正丁酸钠溶液灌肠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利用生理信号仪记录大鼠结肠张力-运动曲线,分析缬草波春对大鼠结肠运动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GABABR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结肠运动平均张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缬草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低于正常组 (P<0.05),缬草组结肠肌间神经丛GABABR表达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缬草波春可以降低结肠运动平均张力,解除结肠平滑肌痉挛,缓解IBS,机制可能与GABABR介导的调节有关.
作者:王洋翀子;何学斌;薛存宽;曲敏;周琳娜;蒋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白黎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复制食饵性AS早期模型,用药组灌胃白藜芦醇70 mg/(kg·d)共4 w.造模给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组通过影响AS早期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bcl-2和caspase-3表达,阻止AS的进程.结论 白藜芦醇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AS斑块稳定性.
作者:张丽;胡秋玲;贺兆发;张鹏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50例膀胱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和64.0%,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3.3%和0,两种蛋白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结论 HIF-1α通过调节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相关.因此推测,针对HIF-1α和VEGF基因的双靶点设计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可能更加确实有效.
作者:朱德淳;刘禄成;黄海龙;李然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白介素-18(IL-18)以及普罗布考对IL-18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25例,分离并培养单核细胞,采用普罗布考(终浓度分别为0、5、10 μmol/L)进行体外干预,ELISA法测定单核细胞上清夜中IL-18浓度.结果 ACS患者PBMC上清液中IL-1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4.12±0.75) vs (11.50±0.79) pg/ml,P<0.05];普罗布考干预后明显降低ACS患者单个核细胞分泌IL-18.上清液中IL-18浓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结论 IL-18参与了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普罗布考可能通过抑制IL-18分泌,稳定斑块,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谢小梅;黄谷香;赵水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衰老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S1P2受体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年轻、中年和衰老内皮细胞的S1P2受体的表达;运用细胞跨膜迁移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趋化性,以及采用种植在Matrigel胶上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发生实验,评价内皮细胞体外血管新生反应.结果 S1P2受体在衰老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S1P刺激能增加内皮细胞的迁移,但衰老组迁移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Matrigel种植方法评价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显示,S1P能刺激内皮细胞形成管状样结构,且衰老内皮细胞形成管状样结构的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S1P通过S1P2受体介导而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且衰老内皮细胞的S1P2受体表达上调与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等功能下调改变相关联.
作者:闾宏伟;陈淑华;阳国平;袁洪;邓昊;邢晓为;黄志军;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 peptide (25-35),Aβ25-35]对体外血清饥饿培养PC12细胞的Cyclin D1、CDK4、pRb、E2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终浓度为25 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通过RT-PCR检测Cyclin D1、CDK4、E2F1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Cyclin D1、CDK4、p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血清饥饿培养24 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 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 h与对照组比较,S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16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Aβ25-35浓度诱导血清饥饿培养的PC12细胞0~20 h,Cyclin D1、CDK4、pRb 、E2F1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 Aβ25-35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S期,同时出现凋亡,可能与增加Cyclin D1、CDK4、pRb 、E2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朝阳;祝其锋;丁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治疗降低老年开胸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358例≥65岁老年开胸患者,根据其心血管系统检查结果分成A、B、C 3组,分别在手术前、中、后进行预防性治疗.另将186例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65岁开胸患者设为对照组(D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根据种类的不同,发生的时间及发生率各不相同.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A+B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严重程度也高(χ2=23.808,P<0.05).术前经过积极治疗得到纠正的患者(B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降低(χ2=30.478,P<0.05).未能够得到纠正的患者(A组),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增高,围手术期风险大(χ2=14.977,P<0.05).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手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结论 预防性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志广;邵国光;郭喜平;徐沛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车前子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氧化-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明确车前子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D-半乳糖衰老模型Wistar大鼠作研究对象,观察不同剂量车前子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AHR)、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MAO-B)、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H)比值、羰基化蛋白、醛糖还原酶(AR)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特异性受体(RAGE)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与衰老模型组和车前子水煎剂组进行比较. T-AOC、AHR、MAO-B活性、GSH/GSSH、羰基化蛋白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AR mRNA 和RAGE m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 衰老模型组羰基化蛋白含量、MAO-B活性较青年组明显增加(P<0.01),而T-AOC、GSH/GSSG比值降低(P<0.01),AR mRNA表达明显低于青年组(P<0.01),而RAGE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车前子多糖和车前子水煎剂组各组T-AOC、GSH/GSSG、AHR,AR mRNA表达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而羰基化蛋白含量、MAO-B和RAGE mRNA表达显著低于衰老模型组(P<0.05,P<0.01).以车前子多糖大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 车前子及其多糖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羰基能力而发挥抗脑老化作用,车前子多糖是其作用的重要成分.
作者:刘秀娟;欧芹;朱贵明;王跃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了解无锡市城市和农村中老年人群饮食习惯和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情况,能更好地对无锡市中老年人群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笔者在不同季节对无锡市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王建英;章斐然;陆源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在宫颈癌不同部位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宫颈癌大体标本35例,常规固定,HE染色、HIF-1α、VEGF、p53、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宫颈癌组织内存在HIF-1α、VEGF、p53的表达,且肿瘤周边区域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较中央区域低(P<0.01、P<0.001),p53在中央区域和外周区域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1);肿瘤周边区域VEGF、HIF-1α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MVD)密切相关(r=0.698 2,P=0.001,r=0.857 1,P=0.006),p53的表达与MVD不相关(r=0.354 6,P=0.102),VEGF、HIF-1α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r=0.742 6,P=0.001);VEGF、p53以及HIF-1α、p53表达之间不相关(r=0.241 5,P=0.352,r=0.156 4,P=0.421);肿瘤中央细胞VEGF、HIF-1α、p53表达水平与MVD密切相关(r=0.751 6,P=0.002,r=0.834 6,P=0.004,r=0.736 9,P=0.001),VEGF、HIF-1α以及HIF-1α、p53表达均相关(r=0.812 4,P=0.000 1)(r=0.756 8,P=0.005);VEGF、p53表达之间不相关(r=0.321 6,P=0.156).结论 宫颈癌中存在HIF-1α、VEGF、p53的表达,且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作者:张素贞;张凡;常永霞;陈江平;赵秀芳;成日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拉卓(dilazep,DZ)是否影响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cR)-B(CD36) mRNA表达过程.方法 利用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由来巨噬细胞,通过Northern印迹方法观察DZ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表达过程以及表达后的影响.结果 巨噬细胞ScR-B(CD36)mRNA表达随DZ浓度的增加而减弱;DZ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表达后水平并无影响.结论 DZ的这种对巨噬细胞ScR-B(CD36) mRNA的表达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但对ScR-B(CD36) mRNA表达后水平并无影响的机制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早期具有保护作用而无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光;安君;所剑;韩方雷;崔启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合并骨量减少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55人,平均年龄(66.8±4.7)岁,男性31人,女性24人,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29人)和饮食控制(对照组,26人),两组患者每天补充钙剂1 000 mg,在治疗前后检查血脂和骨代谢指标,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经过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低于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治疗组总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无明显变化,尿脱氧吡啶啉/肌酐比值明显降低,相应的对照组各项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腰椎和股骨骨密度虽然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合并骨量减少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可能主要通过抗骨吸收作用,对骨合成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丁跃有;蒋世峰;康彬;江嘉义;徐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Fas和Bax在限食及脑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研究限食与脑老化的关系.方法 3月龄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脑老化模型组、脑老化模型限食组、限食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10 w后进行为期7 d 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完毕后进行Bcl-2、Fas和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Fas、Bax阳性神经元数目脑老化模型组显著高于脑老化模型限食组、限食对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此相反,Bcl-2阳性神经元数目在脑老化模型限食组显著高于脑老化模型组,限食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②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脑老化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大于其他各组;撤台后小鼠的记忆性搜台游泳路程结果各组小鼠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限食可明显降低脑内凋亡相关基因Fas、Bax的表达,同时上调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脑细胞凋亡及防止脑老化性学习能力下降的作用.
作者:李慧;李莉;魏守钢;刘霞;王昊;宋一志;景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人群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以rs1875796为遗传标记,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43例脑梗死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组305例,糖代谢正常组338例)PPARγ基因型.结果 女性糖代谢异常合并脑梗死组rs1875796的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χ2=9.147,P=0.002,OR=2.184,95%CI 1.310~3.623),CC+CT基因型频率也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χ2=6.548,P=0.010,OR=2.198,95%CI 1.202~4.018),而男性糖代谢异常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脑梗死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PPARγ基因与女性脑梗死人群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蕴博;杜丹华;吴江;郭晖;高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α-呋喃甲酸)氧钒(VO-FA)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DM)大鼠的作用.方法 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治疗组大鼠高、低两个剂量的VO-FA,每周监测一次体重及血糖,并在末次给药后检测其瞬时血糖的变化情况,4 w后,检测血脂变化.结果 VO-FA未见明显改善DM大鼠的整体状况,但可控制其消瘦,并且从给药第2周开始表现出明显的降糖效果,在末次给药后1 h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值,均以高剂量组为著;同时,DM大鼠出现血脂紊乱,VO-FA能明显降低其总胆固醇水平,对其余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 VO-FA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DM大鼠的血糖值,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其降糖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作者:冯莉;徐秀梅;张艳军;谢明进;阎世平;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丹参单体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Nkx2.5、GATA-4、Desmin和α-actin mRNA的表达,确定大鼠 MSCs 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 选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利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 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免疫组化方法对第9代MSCs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分别应用10 μmol/L 5-氮胞苷(5-aza)及250 mg/L SalB联合5-aza(5-aza+SalB)对第9代的MSCs进行联合诱导24 h,于诱导后第4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Nkx2.5、GATA-4、Desmin和α-actin的基因表达.结果 ①第9代MSCs免疫组化染色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②诱导4 w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5-aza组、5-aza+SalB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与5-aza组相比,5-aza+SalB组的Nkx2.5、GATA-4、Desmin 和α-actin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SalB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在Nkx2.5基因表达上SalB的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华声瑜;赵桂峰;郭茂娟;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体育意识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59名老年人体育意识情况进行测量.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城市的老年人体育意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意识较强.可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引导老年人科学健身,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闭塞性动脉硬化(ASO)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已居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首位,轻者肢体发凉麻木疼痛,重者肢体坏疽,甚至截肢,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下肢ASO病变分为:I型(主髂动脉闭塞型)占10%;Ⅱ型(主-髂-股动脉型)占25%~35%;Ⅲ型(多节段型,即主-髂-股-小腿动脉)占60%~70%(2).特别是Ⅲ型治疗困难,仅有20%~50%手术机率然而手术失败率高达30%(3).但从整体来讲,特别是I型和Ⅱ型人还是有相当高的手术机率(4),而旁路移植术是治疗ASO的重要方法(3~5).
作者:杨松柏;张静菊;侯旭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大鼠异种神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BABL/c小鼠的坐骨神经移植到SD大鼠的腓深神经,移植后每天喂饲FK506 5 mg/kg,共12 w.于移植术后4、8、12 w分别取异种神经移植后的神经进行组织学光镜、电镜观察和胫前肌湿重测定.结果 实验组术后12 w时光镜观察神经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神经纤维排列较致密,成束状,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电镜观察神经纤维膜结构完好,新生神经纤维及轴突结构正常,线粒体仍有轻度变性,神经纤维间可见浆细胞的出现.大鼠胫前肌湿重测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应用FK506使神经移植大鼠胫前肌湿重明显增加(P<0.05).结论 FK506能显著抑制大鼠异种神经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促进神经再生作用.
作者:孙佳冰;路来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老年人居住模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某城区65岁及以上2 109户3 011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模式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就居住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夫妻家庭是被调查老年人的主流家庭模式;随着年龄的增加,双亲和成年后代家庭向夫妻家庭、单亲和成年后代以及单身家庭转换;夫妻家庭在70~74岁年龄段达到顶峰,而后向单亲和成年后代家庭以及单身家庭转变.结论 一个和谐的居住模式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小社会,有利于老年人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以及高品质生活质量.
作者:何敏媚;吴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