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覆花素抑制 Aβ诱导大鼠脑海马组织炎性反应

王英杰;柴锡庆;王文胜;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 Alzheimer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核转录因子κB, 旋覆花素, 炎症
摘要:目的 探讨旋覆花素对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转录因子 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旋覆花素给药组,Aβ25~35海马内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给药组每天给予旋覆花素26 mg·kg-1·d-1,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剂,分两次灌胃,共21 d.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海马iNOS,NF-κB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海马iNOS、NF-κB基因表达升高,给药组iNOS、NF-κB基因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AD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空间记忆力受损,与对照组及给药组大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于实验第2、3、4 d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旋覆花素的抗炎作用可能是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农村毛南族、汉族老年人高血压与体质指数、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毛南族、汉族高血压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平塘县593名农村毛南族、汉族老年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结果 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为24.96%,男女间差别无显著性(χ2=1.852,P=0.186);毛南族与汉族间差别无显著性(χ2=3.336,P=0.068);毛南族、汉族男女间的体质指数(BMI)差别无显著(P>0.05),腰臀比(WHR)正常与WHR异常高血压患病率均有高度显著性(χ2=19.108,70.498,11.787;P=0.000,0.006,0.001);老年人调查中,女性肥胖发生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肥胖发生率高于女性.结论 BMI和WHR超常均可增加其高血压的危险性,WHR超常汉族女性表现出显著性;WHR对高血压患病(除汉族外)的影响低于BMI.

    作者:林先燕;杨胜文;魏学军;杨红;刘元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TEN、COX-2、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环氧合酶-2(COX-2)、生存素(Survivin)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15例非胃癌胃黏膜组织中PTEN、COX-2、Survivin的表达.结果 80例胃癌组织中42例PTE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或缺失,且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并相关于胃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0%(P<0.05),和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在PTEN蛋白阴性的胃癌组中,COX-2阳性率为70.37%,显著高于PTEN阳性组(P<0.05).结论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及胃癌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下降或缺失,与凋亡抑制基因COX-2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协同Survivin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转移及浸润.

    作者:梁堃;耿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功能活性检查及抑制NF-κB活性的意义

    目的 检测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培养树突细胞(DC)的功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 (NF)-κB基因的作用.方法 DM患者及健康成人PBMC体外经GM-CSF和IL-4诱导培养DC,在DC培养中加入NF-κB特异性低脱氧核苷酸(ODN)阻断NF-κB活性,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变化.结果 DM患者外周血培养获成熟DC数量较多,DC表面标志较正常对照表达升高,具有较强的激发MLR的能力,DC成熟高于正常人.但NF-κB ODN可以抑制DC表面标志的表达,阻碍DC发育成熟,降低激发MLR的能力,并不可被脂多糖(LPS) 所逆转.结论 DM患者DC免疫功能高于正常对照DC功能状态,NF-κB是DC发育成熟过程中关键性调控基因.应用NF-κB ODN可抑制DC成熟,诱导生成耐受原性未成熟DC.

    作者:张洪德;胡劲辉;柳忠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鼻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垂体腺瘤68例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垂体腺瘤的治疗结果 .方法 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68例老年垂体腺瘤的病例在我院接受经鼻蝶入路显微外科切除.通过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术中15例发生脑脊液漏,采用鞍底重建.10例垂体腺瘤巨大,手术无法全切,术后辅以伽马刀放射治疗.5例术后发生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尿崩,8例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恢复良好.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老年垂体腺瘤,由于其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的治疗老年垂体腺瘤,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兴吉;许海洋;于洪泉;邱吉庆;李蕴潜;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慢性前脑缺血致痴呆大鼠脑血流量及行为学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脑血流量在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 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4h、1w、0.5、1、2、3、4个月)额叶、顶叶、海马及皮质下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利用Morris水迷宫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记忆功能.结果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后额叶、顶叶、海马及皮质下区的rCBF明显下降,以术后24小时明显,至4个月时仍明显低于正常,呈慢性持续性下降的趋势;各实验组大鼠从术后1个月开始即出现明显的记忆功能障碍,至4个月时记忆功能障碍持续存在.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可导致大鼠出现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可导致大鼠出现持续性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孙莉;金涛;丁艳华;王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Bcl-2与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Bcl-2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RT-PCR法检测20例老年AML患者及20例老年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的骨髓白细胞BCRP mRNA,同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 Bcl-2蛋白表达.结果 AML组Bcl-2总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中初治组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难治与复发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治组和对照组(P<0.05);BCRP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初治组和难治与复发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初治组和难治与复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cl-2+组和BCRP+组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Bcl-2-组和BCRP-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Bcl-2-组和BCRP-组(均P<0.05).Bcl-2和BCRP基因在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Bcl-2和BCRP基因均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二者高表达均提示预后不良,但二者无相关性,联合检测Bcl-2和BCRP基因对评价AML预后有较大意义.

    作者:姜振宇;许颖;姚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尿素通道蛋白基因敲除鼠急性缺氧耐受能力下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尿素通道蛋白B(UT-B)基因敲除鼠与老年野生鼠对急性缺氧耐受力的差异,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的DNA提取及其PCR基因型鉴定;2 mol/L尿素溶血实验;急性缺氧实验;心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通过2 mol/L尿素溶血实验发现UT-B敲除后红细胞对于高浓度尿素的抵抗性增高;急性缺氧实验发现老年UT-B基因敲除鼠对急性缺氧的耐受力明显降低(P<0.05);心肌超微机构观察显示UT-B基因敲除鼠线粒体数目减少,排列紊乱,界限不清,嵴肿大或消失.结论 老年UT-B基因敲除鼠对于急性缺氧的耐受力下降可能是由于UT-B基因的敲除影响了红细胞及心肌线粒体的完整性及功能.

    作者:周磊;孟艳;苏静;杨宝学;赵雪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硬化等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因此深入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致AS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耿学川;杜继臣;李继来;杨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桂西壮族老年吸烟男性血脂及血液流变特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吸烟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用7060Automatic Analyzer 及R80血液流变仪检测桂西壮族老年健康吸烟男性240例及不吸烟者200例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吸烟组TG明显高于不吸烟组,而HDL-C明显低于不吸烟组(均P<0.01);吸烟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P<0.01).结论 吸烟可使血脂构成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

    作者:卢冬;陆小婵;潘云;常正义;潘国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模型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溶液,制备DM大鼠模型.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成模即刻(0 w)组、成模后2、4、8、12 w组.应用Medtronic公司的CantataTM肌电图机检测大鼠下肢坐骨神经的感觉(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造模前及成模4 w内DM组和NC组大鼠SNCV和MNCV无显著差异;自成模后4 w,DM组大鼠SNCV和MNCV开始减慢,并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进展,在成模后4、8、12 w时SNCV和MNCV较NC组分别降低10.91%和10.42%,14.81%和14.89%,16.36%和17.39%,与NC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0.01).结论 DM大鼠早期(4 w时)周围神经即可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且其损伤程度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作者:杨薇;孙世博;白晶;杨弋;吴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神经导航在老年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颅底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但由于其解剖关系复杂,导致肿瘤定位、入路选择及肿瘤的全切除具有一定的难度[1],尤其老年人多合并一些慢性疾病,使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2].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神经导航在颅底肿瘤手术中可以充分显示其优势,使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神经导航能够从多个方向透视病灶周围的结构,选择佳的手术入路;实时了解手术操作部位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引导肿瘤全切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我院应用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老年颅底肿瘤1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海龙;赵刚;洪新雨;李蕴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TRAIL与DDP联合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构建重组载体pACCMV-TRAIL,用脂质体法进行细胞转染,MTT法检测单独或联用TRAIL及DDP处理的各组肿瘤细胞的增殖变化,FCM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 结果 DDP组、TRAIL转染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FCM示凋亡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TRAIL和DDP联用可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具有协调作用.

    作者:毕林涛;高长斌;宿晓云;卢振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脂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普通肝素(UFH)组.采用LMWH及UFH在血液透析中常规抗凝应用,记录透析初始(维持性血液透析4个月以上)以及12、24、36个月时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的变化,对照组(10例)为老年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结果 两组透析初始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其TC、TG、LDL-C有所降低,HDL-C上升,随时间延长Lp(a)有下降趋势(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长期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抗凝,可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脂血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

    作者:邵焕庆;王新玲;丁苏青;徐希国;郭俊青;李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5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MINC)发病机制可能与冠脉痉挛、凝血功能障碍及内膜功能障碍有关[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老年MINC 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AMI(符合<内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且做CAG正常的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0~70(平均66)岁.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5例CAG前均予抗凝、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等治疗.

    作者:张连娟;于靖;王艳苹;关春普;孙雅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运动对糖代谢异常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运动对中老年人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183例糖代谢异常者,年龄40~60岁,随机分为运动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运动组加用运动疗法,每次运动20~30 min,每周运动3~5次,为期6个月.结果 6个月后,运动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运动能使中老年人增高的FPG、2 h PG、HOMA-IR、TC和TG降低,明显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王镭;白朝霞;郝慧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G-CSF和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G-CSF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丁基苯酞灌胃,免疫组织化学法多克隆抗体G-CSF和TNF-α标记大鼠脑内梗死区神经元、血管内皮、胶质细胞.持久性2VO 2个月.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内G-CSF明显增多,TNF-α明显减少.结论 丁基苯酞能增加2VO大鼠脑内G-CSF的表达并能减少TNF-α的表达,促进慢性脑缺血的代偿修复.

    作者:王书霞;滕军放;康康;曾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水通道蛋白-2 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2(AQP2)mRN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正常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建立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均为雄性大鼠.RT-PCR半定量检测移植肾AQP2 mRNA在各组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移植肾AQP2 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中移植肾AQP2 mRNA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2 mRNA的表达在急性排斥时表达下调,可以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同时可以减少集合系统能量消耗,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作者:臧崇森;张纪周;傅耀文;张文岚;王金国;王伟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血容量对断指再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对断指再植的影响.方法 利用兔耳动脉再植模拟断指再植血管模型,在失血后不同时间行再植术,观察低血容量对兔全身凝血系统及小动脉吻合口的影响.结果 低血容量可以造成兔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随着伤后时间增加,呈递增趋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不明显.低血容量组小动脉吻合口易形成血栓,且血栓较对照组大,数量多.结论 低血容量对兔耳动脉再植有很大影响,临床上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前和术中补液非常重要,提倡晶体液和胶体液同时输入,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和小动脉的痉挛.

    作者:梁丽荣;谭岩;赵维彦;李炳万;董兆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随着老年期精神障碍病例的逐年增多,因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影响认知功能、副作用大等原因已不适宜老年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奥氮平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情况相符,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国外报道奥氮平在控制老年期精神障碍,特别是老年人伴器质性精神障碍有较好的疗效[1],能较快控制精神症状且副反应小[2].本研究用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副反应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昌英;宋志强;崔国新;杜欣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延吉市老年人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 ,对延吉市3个社区12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延吉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态度、行为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需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作者:刘忠民;凌平;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