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株的癌干细胞中的表达

杜珍武;邸军;盛春华;王茜;金正贤;张玉成;张桂珍

关键词:甲胎蛋白, HepG-2细胞, 肝癌干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株的癌干细胞表达.方法 利用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细胞克隆法分离肝癌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采用细胞克隆形态鉴别肿瘤干细胞和普通肿瘤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所用的细胞克隆进行AFP的检测,同时以宫颈癌细胞株HeLa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HepG-2细胞形成三种克隆形态,即Holoclones型、Meroclones型、Paraclones型,其中Holoclones型为少数,是肿瘤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HepG-2细胞三种克隆AFP染色均为阳性,HeLa细胞AFP染色为阴性.结论 肝癌细胞株HepG-2分离的癌干细胞表达AFP,为以AFP为靶点的肝癌肿瘤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能否降低高血压患者的CRP水平及阻断或逆转LVH的发生.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Devereux标准分为LVH 组26例和无LVH 组24例,予以替米沙坦治疗24 w,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左室肥厚指数(LVMI).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LVH者hsCRP水平较无LVH者高(P<0.05),hsCRP与LVMI呈正相关(P<0.05);经替米沙坦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左室肥厚组LVMI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CRP水平可能是LVH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是形成LVH的机制之一,ARB类降压药物可通过降低CRP的水平减少LVH的发病风险.

    作者:付军;白晶;冷吉燕;张晶;陈俊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及其受体(GPR14)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模型组(UUO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复制UUO模型.术后第14和28天分别处死两组大鼠,取左肾进行HE和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检测肾间质中UⅡ和GPR14的表达,RT-PCR检测UⅡ和GPR14 mRNA表达.结果 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增宽,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多,随时间进展病变更加明显(P<0.01);免疫组化显示UUO组2 w时肾间质UⅡ及GPR14表达明显增多,与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UUO组4 w时UⅡ及GPR14持续高表达(P<0.01).RT-PCR显示2 w后,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肾组织中U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GPR14表达也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性;4 w后UUO组UⅡmRNA表达仍明显高于Sham组(P<0.01),GPR14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 UⅡ及GPR14 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在UUO大鼠肾间质中明显增加,提示UⅡ的表达与肾纤维化有关,可能参与了肾纤维化的过程.

    作者:王丹;李才;李相军;于晓艳;孙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腐法在老年根面龋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上治疗老年根面龋多采用常规法高速涡轮牙钻备洞以达到去净腐质,保证窝洞有足够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使充填材料能保持更长时间及避免继发龋的发生为目的,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磨除过多健康牙体组织,磨牙时的压力和温度对牙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畏惧感,致使去腐不净和一定程度上的姑息治疗,充填物易脱落

    作者:张颖丽;林崇韬;周春华;郭世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株的癌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株的癌干细胞表达.方法 利用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细胞克隆法分离肝癌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采用细胞克隆形态鉴别肿瘤干细胞和普通肿瘤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所用的细胞克隆进行AFP的检测,同时以宫颈癌细胞株HeLa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HepG-2细胞形成三种克隆形态,即Holoclones型、Meroclones型、Paraclones型,其中Holoclones型为少数,是肿瘤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HepG-2细胞三种克隆AFP染色均为阳性,HeLa细胞AFP染色为阴性.结论 肝癌细胞株HepG-2分离的癌干细胞表达AFP,为以AFP为靶点的肝癌肿瘤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杜珍武;邸军;盛春华;王茜;金正贤;张玉成;张桂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

    目的 研究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方法 依据1998~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四次调查数据,分析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结果 大多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中上、经济来源靠家人、能及时治病、与家人同住、室内活动无需帮助,生活满意度评分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健康自评较差、享有养老金比例较低、与家人同住比例较低和独居比例较高,生活满意度评分较低.与1998年被试跟踪调查结果类似.结论 1998~2005年中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相对较低.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7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体重指数、年龄和绝经年限是影响腰椎和髋部BMD的主要因素.②低体重组的BMD低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P<0.05或P<0.01),其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100%,显著高于肥胖组(69%)(P<0.0).③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明显低于绝经年限<6年组的BMD(P<0.01),其OP患病率为88%,也显著高于绝经年限<6年组(55%)(P<0.0).④随着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增加,BMD逐渐下降,但组间BMD和OP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⑤并发视网膜病变组其髋部BMD明显低于未并发视网膜病变组(P<0.05),前者OP患病率为91%,显著高于后者(75%)(P<0.0).结论 绝经年限长、体重低、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高龄的绝经后T2DM妇女BMD低,易发生OP.

    作者:莫慧;刘石平;周智广;李建伟;陈晶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舷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Aβ25~35诱导的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的AD模型大鼠,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海马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神经细胞胞质浓染,核固缩.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及雌激素治疗组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多,胞质浓染神经元少见.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较少,可见部分神经细胞膜皱缩,胞体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电子密度增强.大豆异黄酮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异常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结论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改善Aβ25~35所致AD大鼠海马神经元丢失.

    作者:王萍;毕建忠;王世军;于君;谢兆宏;王晓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探讨MCP-1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内膜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例非糖尿病患者AS内膜及7例健康人正常动脉内膜MCP-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CP-1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为232.21±7.16.MCP-1在非糖尿病患者AS脂纹期平均灰度值为159.67±8.94,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在纤维斑块期为169.51±7.47,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而内皮细胞仅有弱表达,二者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糖尿病患者AS脂纹期及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皆有较强表达,脂纹期平均灰度值为124.76±5.44,纤维斑块期为135.56±5.84.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 结论高糖环境下刺激内皮细胞产生MCP-1增加是促发AS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孟馨;张锦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金雀异黄素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将Gen分为5.0、10.0、20.0 μg/ml 三个浓度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金雀异黄素),作用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en处理组可使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呈块状凝集、胞质内线粒体肿胀空化,随着作用浓度增加,细胞核呈固缩状,核内异染色质趋边凝集,细胞质空化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随着Gen浓度增加,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并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宝海;田晓丰;曹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TNFA和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研究TNF超家族基因等位基因变异是否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联.方法 以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TNF超家族基因(TNFA和LTA)等位基因变异分布.结果 TNFA基因多态性位点-308G/A COPD组和对照组比较AA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显著(χ2=7.111,P<0.01),OR值为10.756(95%CI为9.875~12.640).-308G/A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显著(χ2=8.219,P<0.01);LTA基因+252A/G多态性位点AG基因型频率分布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1.974,P<0.01),OR值为4.373(95%CI为3.301~6.872).LTA基因+252 A/G多态性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在COPD患者组中TNFA基因GG正常基因型和LTA基因AG杂合基因型结合个体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10,P<0.05).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LTA基因等位基因变异、TNFA基因多态性变异组合与COPD相关联.

    作者:张瑛琪;卢宝全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胶囊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胶囊提取液(YSHX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兔VSMCs,由HCY诱导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并分组:正常组、HCY刺激组(HCY 1 mmol/L)、HCY+叶酸组(HCY 1 mmol/L+叶酸5 mmol/L)、HCY+YSHXC大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 000 mg/L)、HCY+YSHXC小剂量组(HCY 1 mmol/L+YSHXC 500 mg/L).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通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度.结果 HCY刺激后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细胞内TGF-β1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YSHXC大、小剂量组细胞增殖活度减低,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且此抑制作用优于叶酸组(P<0s.01或P<0.05).结论 YSHXC可明显抑制HCY诱导的细胞内TGF-β1的表达,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来丽萍;张继东;刘粉叶;于淑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三七总皂甙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帕金森病大鼠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对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帕金森病(PD)大鼠后移植细胞的存活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经传代扩增后,在分化液中诱导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应用6-羟基多巴胺制备的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三七总皂甙组及手术对照组,每组8只,进行移植手术,移植后检测PD大鼠不对称旋转行为的变化及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存活的情况.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比较,移植后20 d多巴胺能神经元组大鼠不对称旋转圈数开始明显下降(P<0.01).移植后10~60 d,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大鼠的不对称旋转圈数明显低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三七总皂甙组大鼠纹状体移植区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组(P<0.01).结论 三七总皂甙具有提高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PD大鼠后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及移植疗效的作用.

    作者:柯春龙;陈白莉;郭少雷;黄正松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2例正常人,采用PCR及电泳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各基因型与东乡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在东乡族高血压患者中,ACEI/D基因携带D等位基因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II基因型有显著差异.其中DD基因型者24个,ID基因型 74个,II基因型 22个.收缩压(kPa)分别为19.3±11, 19.3±12, 18.0±10(P=0.01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mol/L)分别为1.14±0.2,1.3±0.35,1.9±1.11(P=0.010),而在对照组中则无此差异.结论 ACEI/D基因多态性D等位基因与东乡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收缩压及较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相关.

    作者:伊琳;方金瑞;周瑞霞;谢小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DA-LDL)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以及与其他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糖尿病无冠心病组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10例、73例无糖尿病无冠心病的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DA-LDL含量;同时对受检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T2DM患者血清MDA-LDL水平为(121.63±43.24)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3.28±23.24)U/L(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MDA-LDL水平(135.63±53.24)U/L与糖尿病无冠心病组(100.81±26.14)U/L、正常对照组(83.28±23.24)U/L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MDA-LDL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比值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为(53.21±2.69)m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冠心病组(40.38±2.59)mmol/L和正常对照组(33.74±1.58) mmol/L差异显著(P均<0.05);血清甘油三酯(TG)、LDL-C与MDA-L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6,0.44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MDA-LDL水平呈负相关(r=-0.409).结论 MDA-LDL与T2DM有冠心病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魏明;佘红纯;李素娟;卢永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糖尿病足(DF)多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存在脂代谢异常,以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隆低为主要特征.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目前较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病变不同程度的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甘宇;谌静;张锦;郑长虹;张继斌;李宏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 OSAHS患者RBC-C3bRR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I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RBC-C3bRR率降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由此导致红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调,对OSAHS病情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苏力;翟瑜;孙洁静;李萍;牛占丛;韩书芝;平芬;赵景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 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效果.方法 分别对131例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测定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活性,计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的检出阳性率.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RBP含量及尿NAG均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对肾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26.0%、26.0%、20.6%及29.8%,多指标联用后的检出率分别为(mALB+NAG)35.1%、(Cys C+NAG)37.4%、(mALB+NAG+RBP)41.2%、(NAG+RBP+Cys C)40.5%,多指标联用较单指标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提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5),血清Cys C、尿mALB、RBP及NAG均与病程时间长短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3、0.451、0.575、0.403,P均<0.05). 结论 长病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适当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张德太;宋斌;张科;董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为工具,调查329名不同生活背景老年人,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性别、年龄和养老方式仅在个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所有变量:生活地、生活来源、婚姻状况、子女数及子女生活现状在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 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其生活背景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曹坚;吴振云;辛晓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前临床有很多关于中医药、耳针、耳穴按压治疗高血压的报道,但针刺体穴治疗的报道较少,且所选穴位不一.笔者对针刺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进行了疗效观察.

    作者:李东朝;牛春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76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子宫出血(PMB)病因复杂,传统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及B超,但漏诊率高.利用官腔镜直视下观察官腔比B超检查或盲目诊刮更易于明确宫腔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尤其在观察微小宫腔内病变时更具有价值.宫腔镜检查还可发现同时存在的多种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肌瘤同时存在等.由于官腔镜检查的直观性,对存在异型血管的部位及其他可疑病灶可定位活检,能显著提高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也使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成为绝经后子宫出血评价的可靠方法

    作者:佟卫兵;郭杰;严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