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虹;张茜;袁庆海
目的 探讨影响软组织肉瘤(STS)手术后复发的因素,进一步确定STS的切缘.方法 分析在我院行扩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25例STS患者,记录肿瘤复发时间、大小、深浅位置等.重点观察肿瘤术后复发的类型和解剖部位.结果 肿瘤复发类型为单发,两处复发,多发(≥3处),中位复发时间为7个月.近侧复发率为18.9%(11/60),复发构成比为39.3%(11/28).原位复发率21.7%(13/60),复发构成比为46.4%(13/28).远侧复发率为8.3%(5/60),复发构成比为10.7%(5/28).结论 控制STS术后复发应扩大切除近侧范围及严格无瘤操作.
作者:张学军;郝彦勇;王志生;尹维田;郑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O-去甲基文拉法辛对大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及CYP2D6、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生理盐水为对照,大鼠灌胃22.90mg·kg-1·d-1的O-去甲基文拉法辛琥珀酸盐-水合物,连续7 d,然后测定其肝微体中CYP450含量及CYP2D6、CYP3A4活性.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ODV组CYP450含量和CYP3A4活性无变化(P>0.05),CYP2D6活性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 ODV对CYP450含量和CYP3A4活性无影响,但对CYP2D6活性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明远;杨艳;高瞰;孙严彤;杜晓琳;闫婷婷;顾景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局部电离辐射对小鼠非照射区域骨髓造血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全身屏蔽照射组以及左半身照射组,用铅屏蔽建立半身照射模型,以8.0Gy 60Coγ射线照射,观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检测血清SOD、MDA变化,用Westem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髓造血组织VEGF表达的改变.结果 在半身照射条件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未照射侧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减少,血清MDA升高,SOD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非照射区域骨髓造血组织VEGF表达明显减少,VEGF阳性细胞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结论 局部电离辐射作用后,可导致非照射区域骨髓造血组织增殖抑制,VEGF表达显著减少,氧自由基激活可能参与了该损伤过程.
作者:杨龙;王奕萍;荣曙;许祥裕;罗成基;程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观察了干扰素γ和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旨在探讨疾病辅助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于虹;张茜;袁庆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过程的第1、2、3、4周及出院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了解所采用的临床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联合应用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治疗,本组45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在出院时仅1例尚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消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 本文所选用的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对消除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桂梅;胡晓梅;李红艳;曾艳芳;薛承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心功能和梗死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BMMNCs,并用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血管,建立AMI动物模型,分别于心肌梗死后l h及1 w于梗死中央及周边局部注射BMMNCs(2×107个/ml,0.2 ml),对照组AMI后1 h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MI后8 w心脏超声检测3组大鼠心脏功能,然后取材,进行荧光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心梗1 w移植组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荧光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切片中均未发现DAPI标记的细胞;HE染色血管计数结果显示心梗1 w移植组梗死局部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大鼠AMI 1 w后BMMNCs移植可以增加梗死局部血管新生,改善心梗后心功能,而心功能改善及血管新生与BMMNCs的横向转化无关.
作者:盖玉生;崔连群;刘继东;李锋;刘尊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不仅与各种生物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行为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已是现代高血压病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白雪歌;胡慧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研究认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目前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格列酮类药物可改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甘油三酯水平[4,5].
作者:肖云玲;高海青;刘向群;陈焕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前ET、CGRP国内外研究较多是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为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脑脊液中ET、CGRP、TNF-α和IL-2的水平进行了检测.
作者:魏明;李素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IA)对实验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血浆浓度变化及对颈动脉壁增生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大耳白兔39只,高胆固醇饲养4 w,随机分组.Ⅰ组:仅右颈外动脉结扎;Ⅱ组:右颈外动脉内膜球囊损伤;Ⅲ组:右颈外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并给予毛冬青甲素10 mg·kg-1·d-1皮下注射4 w.术前1 d、术后1、2、4 w取静脉血测定TXA2与PGI2在血浆中代谢产物TXB2及6-K-PGF1α的水平.术后4w处死动物,作损伤动脉HE染色,观察动脉管壁增生情况.结果 Ⅰ组术前后TXB2、6-K-PGF1α血浆浓度及动脉内膜形态无改变,与Ⅱ组比较Ⅲ组TXB2降低,6-K-PGF1α升高尤其术后2 w更明显.Ⅱ组动脉内膜增厚较Ⅲ组明显.结论 IA可使TXA2降低、PGI2升高并可阻止TXA2诱导的动脉内膜增厚.
作者:盛建龙;赵利华;杨晓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orrhage,CSDH)为头部外伤后3 w以上开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1].既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多采用颅骨微钻孔引流术,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见部分患者血肿腔内存在分隔或较厚的包膜,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付双林;赵景伟;陈儇;王宏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选定有关长寿研究中的长寿人群和对照人群.方法 采用近三次中国大陆人口普查资料编制寿命表,求出人口95%和5%自然生存率的年龄.结果 随年龄增长至44岁自然生存率为97.9%,至85岁生存率为6.5%.结论 在有关长寿研究中宜选择90岁以上健康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44岁以下人群为非特异对照组,采用44岁以下自然死亡人群为特异对照组.
作者:刘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治疗多部位老年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守跃;罗毅男;姚春山;孟繁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TC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P-选择素(PS)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ACS患者46例,分为PTCA组31例;冠动脉造影术(CAG)阳性对照组(由于其他原因未行PTCA术者)15例;随机抽取CAG阴性对照组19例,应用ELISA方法对CAG阳性及/或PTCA术患者检测血浆中PS、PAI-1含量,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然后观察各组间关系.结果 PTCA组及CAG阳性组与CAG阴性组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血压及典型心绞痛的比例偏大(P<0.05).PTCA组及CAG阳性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高于CAG阴性组(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CAG阴性组(P<0.05).PTCA组术后10 min血浆PS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时点CAG阴性组(P<0.05),PTCA组术后24 h血浆PS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TCA组及CAG阳性组术前血浆PAI-1显著高于CAG阴性组(P<0.05);PTCA组术后与术前PAI-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TCA操作使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损伤均为一过性,但PTCA对纤溶系统无直接影响.
作者:许莹;胡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米中药胰腺康合剂的抑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H22肿瘤细胞接种到昆明种小鼠的腹腔,建立H22小鼠腹水瘤模型,并对小鼠H22腹水瘤模型进行微米中药及其提取液的处理.结果 小鼠体内实验显示微米中药可明显减少腹水的产生,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生命延长率为43.75%.结论 微米中药胰腺康与其提取液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延长H22肿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作者:赵燕丽;鲁彦;吕冬霞;张金波;汤静晗;罗佳滨;张淑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直接作用[1].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中,高血糖、脂代谢异常、内皮功能异常以及高凝状态等是非常普遍的,而血尿酸异常又与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共同促进了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本文通过测定血尿酸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血尿酸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庄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克隆人肺新型抗蛋白酶性保护因子elafin基因cDNA,构建该基因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方法 抽提人肺总RNA进行RT-PCR法扩增,产物由pUCm-T载体装载、DNA测序确定后,用双酶切将Elafin cDNA定向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转化于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RT-PCR获得400b的产物,经DNA测序,确定所扩增片段为人elafin基因cDNA,进而成功筛选出真核表达载体pEGFO-N1-elafin.结论 成功构建人elafin基因cD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杨捷;周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1-7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及ELISA法分别测定46例ACS患者,其中25名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21名急性心肌梗死(AMI)及18名健康人血浆中Nt-proBNP,cTnT,CK,CK-MB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ACS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124.58±101.1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29±6.02)(P<0.01);(2)AMI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205.39±99.62)明显高于UA组(56.71±19.82)(P<0.01);(3)ACS患者中,血浆Nt-proBNP与cTnT水平呈正相关(r=0.511,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eTnT水平呈正相关,Nt-proBNP可能是能够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杨光远;丁连芹;赵晓辉;牟春平;刘明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衰老过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和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PBRs)的动态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乳鼠组、3、12、15、18、24和30月龄组.动物断头后迅速取脑,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大脑皮质线粒体和海马突触体,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测定PBRs结合活力.结果 7组比较,皮质线粒体和海马突触体PBRs结合活性差异显著(均P<0.05~0.001).15月龄以前皮质线粒体和海马突触体PBRs结合活性逐渐下降(P<0.01),15~24月龄PBRs结合活性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30月龄组皮质线粒体和海马突触体PBRs结合活性显著高于3月龄组(P<0.01),低于乳鼠组(P<0.05).结论 大脑皮质线粒体、海马突触体PBRs结合活性呈明显增龄性改变,PBRs参与了脑老化过程.
作者:陈春富;郎森阳;王湘庆;夏程;左萍萍;杨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NGF预处理对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和NFT的影响.方法 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OA建立拟AD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NGF进行预处理,通过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的方法和Bielschowsky染色,观察NGF预处理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NGF预处理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海马CA1区NFT数量减少(P<0.01).结论 NGF可提高海马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其机制可能是NGF可抑制NFT的形成,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功能.
作者:陈粲;吕心瑞;李清春;董宇华;蒋乃昌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