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过滤器预防老年开胸手术后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顾福萍;何焕钟

关键词:呼吸过滤器, 气管导管, 呼吸回路, 下呼吸道感染, 胸科手术
摘要:肺部感染在老年开胸手术后的所有并发症中占首位,达35%~50%[1].全身麻醉过程中,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与患者气管插管后的上呼吸道直接接触,不可避免地被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所污染,呼气中的水分易在呼气螺纹导管中积聚,有助于细菌的生长[2].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sP 选择素)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55例ACS患者血浆vWF和sP选择素的水平,随访3年,观察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CS患者随着vWF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率明显递增(P<0.05);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vWF独立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预测心源性死亡率(r=21.685,P=0.000).sP选择素浓度>200 ng/ml的ACS患者MACE发生率增高(P<0.05);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sP选择素对预测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r=0.441,P=0.70).结论 vWF能够很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远期死亡率及MACE发生率.

    作者:陈美娟;徐佳;屈晓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的支持作用

    重型肝火由各种病因如病毒、药物、酒精等引起的肝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可导致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甚至肝功能衰竭,病情重,预后差,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达60%~80%[1].

    作者:赵瑞敏;马慧娟;高荣凯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内M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对出血后2、4、7、14、21、28 d后各组脑组织进行M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组织各区域MMP-2的阳性微血管数.结果 正常组未见表达,假手术组皮质偶见MMP-2表达;模型组大鼠MMP-2呈双峰表达,在造模后4 d达高峰(P<0.01),之后有所下降,至21 d仍有表达并再有小高峰出现(P<0.01);补阳还五汤组4 d时为表达低谷,并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后逐渐上升至高水平维持达2 w,其中7、14、21 d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28 d表达稍下降但仍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通过调节脑出血后MMP-2的表达,有利于微血管系统重建,改善出血后脑组织的微环境.

    作者:王玲;唐涛;罗杰坤;黄菊芳;杨期东;黎杏群;齐勇;张花先;刘小娟;邢之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含量及心肌AT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缬沙坦为对照,用ELISA法测心肌AT1R蛋白含量,用RT-PCR法测心肌AT1 mRNA表达.结果 缬沙坦组降压幅度大,与夏膝口服液中、低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高剂量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心肌AT1R蛋白含量,SHR空白组显著高于缬沙坦组和夏膝口服液高剂量组(P<0.01),而缬沙坦组与夏膝口服液高剂量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AT1 mRNA表达在夏膝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及缬沙坦组均降低,尤以缬沙坦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 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SHR血压及心肌AT1R蛋白含量与AT1 mRNA表达的作用.

    作者:陈颖;黄永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老年急危重患者血管紧张素Ⅱ、IL-6、TNFα和血小板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IL-6、TNFα、血小板(Plt)水平与老年急危重患者的内在关联,为老年急危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张玉玲;刘哲;罗莉;杨玉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呼吸过滤器预防老年开胸手术后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肺部感染在老年开胸手术后的所有并发症中占首位,达35%~50%[1].全身麻醉过程中,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与患者气管插管后的上呼吸道直接接触,不可避免地被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所污染,呼气中的水分易在呼气螺纹导管中积聚,有助于细菌的生长[2].

    作者:顾福萍;何焕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HIF1α、VEGF、p5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癌血管生成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24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Ⅱ、Ⅲ),22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Ⅰ,14例正常宫颈组织的HIF1α、VEGF、p53表达及MVD.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6.6%,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50%,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 36.3%,正常宫颈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14%.宫颈癌组织中,VEGF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 9.2%和45.9%.宫颈癌组织MVD平均为46.7±9.2.宫颈癌组织HIF1α及VEGF、p53与正常宫颈组织、低度、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MV D 值显著高于其他组织.VEGF、p53阳性表达率及MVD均与HIF1α阳性表达程度成正相关(分别为r=0.795,P<0.05;r=0.515,P<0.05;r=0.607,P<0.05).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P<0.05)、手术病理分期(P<0.05)有关.结论 HIF1α/VEGF通路在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p53基因失活可能经HIF1α/VEGF通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HIF1α,VEGF过表达、p53基因失活及高MVD值与宫颈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刘福虹;郭凤婵;李胜水;郭影;底建敏;杨月敏;郑军廷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正常成年人血液中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正常水平;研究心衰患者血液中NT - 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的关系,探讨NT-proBNP对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医院门诊、急诊就诊和住院的心衰患者1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心衰的诊断以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检查为依据.使用Roch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检测对照组和心衰患者血中NT-proBN P的浓度.心功能分级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对心衰患者进行分级.结果 受试正常人的参考水平低于国外人群;心衰患者NT-proBNP的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心衰患者的NT-pro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不同病因造成的同级心衰中,急性心梗患者NT-proBNP高,房颤组的NT-proBNP低.结论 用NT-proBNP评价心功能状态具有客观性和灵敏性,对早期诊断心衰有帮助,应成为临床应用的常规检测指标.建议建立正常中国人的NT-proBNP参考范围.

    作者:赵昕;王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Pca)的方法,以及粒子植入的图像特点,推荐一种新颖的治疗Pca方法.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直肠探头,制定粒子植入治疗系统(TPS)及超声引导前后图像对照观察.结果 18例前列腺外腺部位,呈不规则的低回声光团,后方衰减,彩色多普勒呈点状血流信号及动脉频谱,针道呈条状强回声带,粒子植入后图像特点:病灶区域呈散在星点状强回声无声影,部分呈彗星灶,植入3个月至2年超声随访观察病例,前列腺体积缩小,血PSA值明显下降达<4 ng/ml.结论 本技术系应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放射性核素治疗Pca,其技术新颖、方法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介入性超声新技术之一.

    作者:黄帼英;叶素敏;黄健莹;叶政;袁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社区医疗实施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实施行为干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SF-36)对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并分析社区医疗对其实施行为干预的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社区医疗实施的行为干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 社区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行为变化即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作者:蔡兰英;苏月巧;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76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抽取其静脉空腹血,运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联吸附法测定其血清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组ApoA、ApoE水平较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组Apo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异常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病因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文;谢鹏;朱丹;陈晓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根据BMI水平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BMI≥25 kg/m2),正常体重2型糖尿病组;将30 名正常体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肥胖糖尿病各组低于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发现,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含量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是降低的.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可能对肥胖及糖代谢紊乱的治疗有益.

    作者:谭丽艳;胡志勇;李丽疆;姚广川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脑白质损害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白质损害(WML)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MCI患者和对照老年人各104例,按WML头颅CT表现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四型.比较伴发不同程度WML的MCI患者及对照老年人各项神经心理测验的差异.结果 MCI组较对照组的年龄高(P<0.05),伴发中度、重度WML及总WML的比例明显增多(P<0.01).伴发重度WML的MCI组认知功能受损为明显,并与无WML的MCI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发重度WML的对照组与无WML对照组的认知功能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WML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加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损害.

    作者:周国庆;陈念东;任苏虹;段立晖;孙芳;赵文新;张宗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氧化系统指标及Klotho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LTA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D-半乳糖诱导小鼠亚急性衰老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双歧杆菌LTA.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肾脏组织SOD活性及MDA的含量,同时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Klotho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小鼠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Klotho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均明显下降;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双歧杆菌LTA可能通过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活性及上调Klotho基因表达,从而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王跃;张宏娟;刘明方;陈淑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老年大鼠视皮层γ-氨基丁酸的代谢变化

    目的 研究衰老过程中视皮层γ-氨基丁酸(GABA)的代谢变化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纸电泳法检测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视皮层中GABA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GAD与GABA-T活性.结果 老年大鼠较青年大鼠视皮层GABA含量显著下降,GAD活性明显降低,GABA-T活性老年雄性组显著上升,老年雌性组变化不显著.老年雌性组GABA含量明显高于老年雄性组,两组间GAD活性无显著差异,GABA-T活性老年雄性组较高.结论 老年大鼠视皮层GABA含量明显下降,可能与GAD活性的下降及GABA-T活性的上升有关,此外老年雌性GABA含量明显高于老年雄性,这可能是由于老年雄性GABA-T活性较高所导致的.

    作者:徐业华;陈勤;李燕斐;周逸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C反应蛋白在鉴别膝骨关节炎合并感染中的意义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作者:陈琳;姜国平;吕英春;李慧颖;韩梅;姚广川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经腹部与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前列腺癌(PC)在欧美发病率高,在高龄男性中仅次于肺癌.近年来,我国临床PC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诊断在临床上只有肛诊触到硬结才予以考虑,往往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吴敦茁;高东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与传统的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指标心电图(ECG)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相比,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AC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胸痛入院的老年患者76例,入院后即刻查IMA、cTnT和ECG三项指标,用常规方法诊断,观察IMA对ACS的诊断性能.结果 IMA诊断缺血性胸痛的敏感度为80%,特异性仅46%.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0%.结论 IMA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早期指标,IMA、cTnT和ECG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急诊室快速、正确地诊断ACS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泽仁;李凌;金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红蛋白水平的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纤维蛋白原(Fig)、血红蛋白(Hb)及其含量(MC H)与浓度(MCHC)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合并高血压及/或冠心病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脑梗高冠组64例)、单纯多发性脑梗死(单纯脑梗组45例)、仅有高血压及/或冠心病(单纯高冠组48例) 患者的血Fig、Hb、MCH、及MCHC水平,并与对照组(62例) 比较.结果 合并心血管疾患的脑梗高冠组Fig水平高,与单纯高冠组(P<0.05)、对照组(P<0.0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着心脑血管病变及并存情况出现,Fig水平渐增高.Hb、MCH及MCHC在脑梗死组低于单纯心血管病变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纯高冠组中Fig与MCHC负相关.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Fig水平较单纯心血管病变者高,尤其心脑血管病变并存者增高明显,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Fig呈增龄性、反应性升高.仅有高血压及/或冠心病的老年患者MCHC与Fig有一定相关性,Fig低者,MCHC水平较高.

    作者:孙岩;张清艳;朱文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以往认为颅脑损伤后胃轻瘫、贲门括约肌松弛,传统鼻饲易引起返流,故有人主张重症脑损伤后用肠外营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N)的不足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优点的认识,早期EN作为严重创伤的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1].

    作者:刘飞;蔡皓;廖达光;张天一;王知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