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柳朝阳;荣光影;闫冬梅;商宇;王小灵
目的 探索制作腰椎管狭窄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以SD大鼠为模型分别行全椎板切除及切除后自体碎骨粒回植,并与正常对照组一同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检查、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计算机分析结果数据以验证模型的效果.结果 模型组和椎板切除组的椎板再生,椎管均较正常对照组狭窄(P<0.05),并引起间歇性跛行及体表诱发电位(SEP)改变(P<0.05),模型组椎管狭窄重于椎板切除组(P<0.05).结论 椎板切除碎骨粒植骨是制作腰椎管狭窄的动物模型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周磊;李明;刘培来;赵春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对21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2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测定,观察其分布情况以及与AD患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人群ε3/ε3、ε2/ε3、ε4/ε4基因型比例分别为73.0%、12.7%、0.8%,AD组和对照组含ε4等位基因分别为4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 ε3/ε3基因型是正常人群的主要形式,ApoE ε4等位基因是AD的风险基因之一,与AD的发病呈显著性相关.
作者:朱长乐;赖仁胜;谢玲;李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推拿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机制.方法 将所选患者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推拿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推拿,分别记录两组病人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结果推拿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推拿可促进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牛春风;朱婷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心肌损伤时Caspase-3和Bcl-2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甲减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丙基硫氧嘧啶(PTU)连续灌胃制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模型.分别动态观察对照组、甲减组和干预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和停止给予PTU进行干预治疗)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及损伤情况,并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Caspase-3和Bcl-2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甲减大鼠出现心肌细胞凋亡,并且随着病程进展凋亡逐渐加重,并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干预组心肌细胞凋亡均较甲减组减轻.结论 甲减时心肌损伤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即心肌细胞凋亡可引起甲减心肌损伤,甲状腺激素参与调控细胞凋亡.
作者:王倩;李娟;常湛;张挺;王瑞英;吴文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空腹甘油三酯(TG)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脂代谢紊乱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脂餐负荷试验,以空腹TG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依据餐后4 h TG(TG4h)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餐后正常组和餐后增高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HOMA-IR作为评价IR的指标,并与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脂餐后各组TG水平较空腹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餐后增高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TG、HbA1C、FBG 、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餐后增高组与餐后正常组比较,空腹TG、HOMA-IR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餐后增高组TG-AUG和TGPR均显著增高(P<0.05),而餐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IR与BMI及TG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384,P<0.05;r=0.295,P<0.05),与餐后4 h及餐后6 h的TG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5;r=0.487,P<0.05).对照组IR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659,P<0.05),与空腹及餐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程度不同的餐后脂代谢紊乱及IR,IR与餐后4 h及餐后6 h的TG呈显著正相关,提示IR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杨萍;李明龙;陈立勇;黄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脑梗死溶栓治疗可经动脉或静脉给药,目前尚无大型临床试验报道两种给药方法在疗效上的差别,临床实践中对两种方法难以抉择,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佳途径.
作者:童健尔;刘广复;穆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脊髓型颈椎病为颈椎间盘突出或骨嵴压迫脊髓引起,其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疗效.对于多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单纯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ACDF)行前路病灶切除危险性过大,而后路手术往往残留部分症状不能完全恢复.
作者:牛福文;聂林;侯勇;程雷;袁永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细辛、杜仲及其合剂对亚急性衰老小鼠睾丸、精子及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 选昆明系雄性小鼠,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应用光镜、电镜技术检测细辛、杜仲及其合剂治疗前后衰老小鼠睾丸及精子的形态学改变;放射免疫技术检测血清睾酮的变化.结果 衰老小鼠睾丸重量减轻,生精细胞缺如,精子密度及活动率下降,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模型组与青年组比较:P<0.01);用药后,睾丸重量增加,生精小管增粗,生精细胞增多,生精过程活跃,精子密度及活动率明显提高,血清睾酮含量增加(P<0.05).合剂组的作用优于杜仲组和细辛组(P<0.05).结论 细辛,杜仲及其合剂可改善衰老小鼠的生精功能,明显抑制衰老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的下降,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齐亚灵;方艳秋;谭岩;陈东;王景霞;李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由于外科、麻醉、体外循环灌注、心肌保护及围手术期管理技术的进步,瓣膜手术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手术疗效明显提高[1].现报道我们的诊治体会.
作者:白树堂;符洪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出现以下特征: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已超出了预期标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相应比重也大.
作者:黄三宝;冯江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和地塞米松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B7-1和B7-2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川芎嗪治疗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活动期RA患者PBMC培养,分别以川芎嗪、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地塞米松进行处理,以PBS对照,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的方法,检测PBMC B7-1和B7-2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能明显抑制B7-2 mRNA表达(P<0.05),而川芎嗪+地塞米松组对B7-2 mRNA表达的抑制更加明显(P<0.01).各组对B7-1 mRNA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川芎嗪能下调活动期患者PBMC B7-2 mRNA表达,合并使用地塞米松能更好地抑制B7-2 mRNA表达.
作者:张涛;柳朝阳;荣光影;闫冬梅;商宇;王小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手术创伤激发的过度应激反应[1],有利于术后呼吸循环的稳定.但术后镇痛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观察处理不及时将影响病人整个康复过程.本文旨在探讨术后镇痛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作者:王安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MRI心肌成像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5T GE Signa CV/i MRI对20例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扫描.采用真正快速稳态梯度回波序列( FIESTA)完成心脏长轴面和短轴面的心脏运动MRI电影采集;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GREET)完成心肌灌注首过时相MRI图像采集;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MDE)完成心肌灌注延迟时相MRI图像采集.结果 首过灌注减低区和延迟增强区与同层面正常区域心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大上升斜率(slope)差别显著(分别为t=12.9,P<0.001;t=14.3,P<0.001).首过期灌注减低12例(60%),延迟期心肌增强19例(95%),延迟强化范围明显大于首过灌注缺损区.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延迟强化的范围和与其运动能力呈负相关.结论 多种MRI成像序列的应用为正确地评价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惠茅;杨淑琴;杨海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人类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1].人口的老龄化已经和正在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作者:陈世林;刘四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组织工程学是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学科,是利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将某些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诱导分化为目的组织或器官以供临床所需.组织工程学的关键在于得到能分化为所需组织的干细胞,其次是使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组织的条件.
作者:李晓春;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特点.方法 126例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7例)、单纯冠心病组(59例),比较两组冠脉造影特点,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比较两组异同.结果 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弥漫病变比例较高(P<0.05或P<0.01),尿中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并且微量白蛋白尿明显增高.
作者:孙昕昳;郭玉珊;孙毓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N1基因(PTPN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患者对照研究,选取OGTT试验确诊的T2DM患者108例,相同地区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102例,以双向等位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Bi-PASA)检测PTPN1基因三个SNPs rs2904268 C/G、rs2230605 A/G和rs16995309 C/T的基因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结果 PTPN1基因三个SNPsrs2904268、rs2230605和rs16995309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三个SNPs构成的八种单体型中,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常见的为CAC、GAC、GGC(P<0.05).CAC和GAC在T2DM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单体型GAT、GGC、GGT在T2DM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5 001、0.001 465、0.011 742).结论 PTPN1基因三个SNPs rs2904268、rs2230605、rs16995309构成的单体型GAT、GGC和GGT可能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T2DM相关.
作者:丁岩军;彭惠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地尔硫(艹卓)(Dil)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地尔硫(艹卓)1、2、3组(浓度分别为10-5、10-6、10-7mol/L),应用MTT检测VSMC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和增殖指数.结果 各浓度的Dil都能抑制VSMC增殖(P<0.05);使 VSMC的G0/G1期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细胞增殖指数(PI)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Dil具有抑制VSMC的增殖的作用.
作者:闫颜;张志国;李洋;赵学忠;王绚卉;睢大员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
作者:王玉华;付丽佳;王浩;叶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5、10、20、50 μmol/L)的MG-132培养SHG-44细胞.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AO/EB及HE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MG-132可显著抑制SHG-44细胞生长,24 h时其抑制作用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5、10、20、50 μmol/L浓度组细胞增殖OD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增强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G-132处理SHG-44细胞后,于5 μmol/L MG-132作用12 h后即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亚二倍体峰,且存在时效及量效关系;同时24 h各剂量MG-132处理组G2/M期细胞表达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期细胞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体外可显著诱导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发生凋亡、G2/M期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于天浩;罗毅男;葛鹏飞;金鑫;李淑湘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