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赵永新;张铁汉;李晓芳

关键词:老年, 革兰阴性杆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摘要:有关资料报道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多见,临床上G-杆菌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耐药性,对我院近3年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369株G-杆菌中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配合电针刺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分析

    大约75%老年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1].有报道[2],应用电针刺方法治疗是降低老年脑卒中致残率的重要方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较肯定[1].

    作者:李有田;李冰;李洋;董宇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益脑通脉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症50例疗效观察

    作者采用自拟中药益脑通脉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病人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高影;李有田;郑学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溶栓后即刻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室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首次AMI患者128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36例接受溶栓+PCI治疗,92例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PCI术后1 w行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了解二者对AMI患者心室功能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自发病至PCI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首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后即刻PCI组PCI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者明显较直接PCI组增多;溶栓后即刻PC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且术后TIMI3级血流者多于直接PCI治疗组;PCI术后1 w时溶栓后即刻PCI组心室功能明显优于直接PCI组;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溶栓后即刻PCI治疗AMI安全有效,早期再通率高,心肌梗死面积小,更有利于保护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作者:李亮;李燕;马宁;傅向华;范卫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长抑素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合并多种疾病,预后差.我院对老年SAP应用生长抑素(施他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1],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韩桂华;郭公新;朱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出血后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血浆炎性反应因子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叶皂甙钠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 h七叶皂甙钠组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2.8 mg/kg),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d),分别在给药3 d和7 d后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甙钠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CAM-1和TNF-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周庆博;李鲁扬;毕建忠;郑广娟;贾青;邵念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石斛合剂对衰老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调控

    目的观察石斛合剂对衰老及衰老糖尿病(DM)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衰,继而加高脂高糖及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衰老DM模型,测定血清中SOD、MDA浓度,并利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及衰老DM组相比,石斛合剂各治疗组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0.01),衰老DM石斛合剂治疗组胰腺组织Bax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Bcl-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①衰老大鼠呈现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衰老DM大鼠Bax/Bcl-2比值升高更为显著,即衰老大鼠Bax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失衡,且这种失衡在衰老DM大鼠显得更为突出;②石斛合剂降低血糖,显著升高衰老及衰老DM大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其分子机制之一与其降低衰老DM大鼠胰腺组织Bax、增加Bcl-2mRNA及蛋白水平,即调整Bax和Bcl-2mRNA及蛋白表达的失衡有关.

    作者:施红;金国琴;高尤亮;杨秀珍;余文珍;郑燕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IGF-1等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LEP)与细胞因子及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关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速率法检测6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E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2(IL-2)、雌二醇(E2)、睾酮(T)和血脂水平,同时行骨密度检测.结果老年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组LEP水平均较青中年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不同程度增高(P<0.01,P<0.05),两组患者IGF-1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青中年对照组(P<0.05,P<0.01);骨密度值亦明显低于青中年对照组(P<0.01,P<0.05).相关实验显示,LEP与E2、T、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IGF-1与E2、T、骨密度则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LEP与细胞因子的代谢紊乱是造成骨量减少和骨形成障碍的重要因素,LEP、IGF-1、IL-2与其他与骨代谢有关指标对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南萍;胡成进;孙晓明;王瑞山;白璐;刘恒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男性,而病死率则高于男性[1].我们发现多数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临床疗效差.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女性AMI患者的疗效如何,国内报道较少[2].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女性AMI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对溶栓效果的影响.

    作者:于伊;柳茵;樊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研究

    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不尽人意,且副作用大,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实验证明: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中风行之有效.

    作者:杨戈;杨丽华;杨弋;马春;张昕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的诊治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病理类型、有效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的随访结果,以提高对老年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可能的认识.方法选取老年人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患者68例,就其病理类型、术前检查结果及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同期老年甲状腺癌68例中,多结节伴癌变20例,占29.4%,其中乳头状癌14例,滤泡癌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66个月,未发现甲状腺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老年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者,以乳头状癌多见,全部与良性结节并存.术前B超检查结合术冰冻切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毅克;雷建;黄炯强;胡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切断成年Wistar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分为痴呆治疗组、痴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痴呆治疗组经侧脑室给予IGF-1,痴呆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处理.利用水迷宫和Y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结果痴呆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优于痴呆对照组(P<0.01),其脑内ChAT的表达量与痴呆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增多(P<0.01).结论IGF-1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石广滨;张昱;贾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有关资料报道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多见,临床上G-杆菌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耐药性,对我院近3年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369株G-杆菌中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赵永新;张铁汉;李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男性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性激素和纤溶活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脂蛋白(a)[Lp(a)]与性激素和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分别用ELISA法对Lp(a),用放射免疫法对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用底物显色法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男性CHD患者血浆睾酮浓度和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p(a)浓度和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男性CHD患者血浆Lp(a)水平与睾酮浓度、tPA活性显著负相关,与PAI活性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睾酮水平下降是男性CHD发生的主要原因.睾酮水平下降减弱了睾酮本身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引起Lp(a)水平升高而导致CHD的发生.

    作者:闫智宏;马爱君;李付强;梁庆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腔镜膀胱黏膜下层一次性药物注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我们对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或膀胱肿瘤注射液治疗后应用丝裂霉素C行腔内膀胱黏膜下层一次性注射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朱明达;关云哲;崔桂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排除量随血糖升高而升高,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既往多报道单一药物控制血糖对DN的影响.本研究观察早期DN的老年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前后的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Uβ2-MGER)的差异.

    作者:吴大方;闫自强;周岩;李洁;刘秦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管的内皮功能.方法选择老年MS患者40例(MS组)和健康查体者36例(NC组),检测血浆Hcy水平,同时应用超声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ID).结果MS组Hcy[(14.7±5.2)μmol/L]明显高于NC组[(10.2±3.1)μmol/L](P<0.01),FMD[(6.7±2.1)%]及NID[(9.9±3.8)%]低于NC组[分别为(15.4±3.2)%,(15.6±4.1)%;P<0.05,P<0.01].FMD与年龄、BMI、TG、SBP、DBP、FBG呈负相关.结论老年MS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作者:褚熙;朱兴雷;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毒素清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老年肺炎有一定疗效[1].本研究在毒素清临床疗效[2]的基础上,探讨毒素清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培志;马利军;李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往往是多支病变,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提早出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淑莲;李彦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16和VEGF在老年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ri出n 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VEGF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16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核,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二者的表达都与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②p16和VEGF的表达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③p16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VEGF表达上调或p16表达下调对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为判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转移潜能提供了重要指标.

    作者:赵维;张录民;刘国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舌癌130例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化疗的方案,使舌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探讨综合治疗对舌癌的疗效.

    作者:徐雅娟;金志威;白兰;刘文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