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意义

胡清;王芳;孙明锦;李雪锋

关键词:关节炎, 老年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摘要: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EO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26例EORA病人、25例非EORA、30例正常老年人中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46.15%、34.62%、61.54%,特异度分别为98.18%、%.36%、83.63%.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抗RA33抗体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O.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特异度与RF特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血清cTnI浓度分为cTnI正常组(cTnIn;n=80)和cTnI升高组(cTnIe;n=40).以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直径(L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脏结构改变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和A峰比值(E/A值)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对组间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cTnIn组相比,cTnIe组LA、LV显著增高(P<0.05);且IVS、LVPW、EF、E/A值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I含量与LA、LV呈正相关(P<0.05),与IVS、LVPW、EF、E/A呈负相关(P<0.05),经性别、症状持续时间、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TnI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此相关性可不依赖于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NYHA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而独立存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浓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血清cTnI水平,对临床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尊齐;崔连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纹状体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株FL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Hoechest33342标记后微移植方法将其移入PD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移植细胞表达BDNF、NT-3状况.结果羊膜上皮细胞能够表达BDNF、NT-3,植入纹状体内能够存活,并在第2周内明显改善P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结论羊膜上皮细胞可作为表达神经营养因子治疗PD的移植细胞.

    作者:朱梅;陈东;孟晓婷;陈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同时Lp(a)也被认为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我们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急性感染、肝硬化、肾衰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患者血清Lp(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作者:刘怀平;许宏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睡眠觉醒障碍与脑卒中

    人的觉醒、睡眠[非快动眼睡眠(NREM)、快动眼睡眠(REM)]的调节是通过脑干、丘脑、下丘脑和视前区多种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1],因此,局灶性脑损伤(如脑卒中)也可以引起明显的睡眠觉醒障碍(sleep-wake disorder,SWD).

    作者:王赞;张艳凤;刘群;张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鱼尾纹除皱术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眼外眦区的解剖学形态和数据,为临床整形外科学、老年鱼尾纹除皱术等眼部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2例新鲜尸颅、36例成人尸颅,共48例、左右96侧的眼外眦区数据进行测量;同时对眼外眦区的神经支配及手术阻滞麻醉点进行解剖研究.结果测量48例尸颅眼外眦区多组数据并确定此区神经支配、手术阻滞麻醉点和麻醉范围.结论通过对眼外眦区数据的测量,为临床眼部整形外科、老年鱼尾纹除皱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作者:潘安娜;郑刚;于纪;徐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与己烯雌酚(DES)组成复方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7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去卵巢组、DES组、淫羊藿提取物组、复方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持续给药90 d.大鼠处死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的腰椎%TbAr、Tb.Th均高于去卵巢组,而Tb.Sp、Oc.N、BFR/BV均低于去卵巢组.复方淫羊藿高剂量组的作用比单用DES强,而低剂量组的作用与DES相当.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子宫重量、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去卵巢组,但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ES组.结论复方淫羊藿预防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强于DES,对子宫刺激的作用比DES小.

    作者:许碧连;吴铁;崔燎;刘钰瑜;邹丽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

    老年急性白血病有其临床特点,兹对照青年白血病病例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我院1991~2000年老年急性白血病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60~82岁,60~69岁21例,70~79岁7例,大于80岁1例.

    作者:代时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老年缺血性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F)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是治疗困难且病残率高的疾病,50%非创伤性截肢为DF[1].作者自1998年10月采用膝关节下低位静脉动脉化治疗26例(29肢)缺血性DF,疗效满意,病残率降低.

    作者:吴培义;李承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 β浓度,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结果AMI组、AP组血清抗Cpn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AMI组与AP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AP组的血清IL-1β、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1β、CRP及Fg水平明显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诱生急性相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杨彤;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诺和灵30R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者的疗效观察

    对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用口服药改用诺和灵30 R皮下注射,疗效满意.

    作者: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蒜素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从大蒜中提取的大蒜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有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1-3].本研究证实大蒜素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功能.

    作者:刘浩;崔美芝;董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牛磺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NO,AngⅡ含量和ACE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后斑块面积比例的变化.探讨牛磺酸防治AS的可行性及其机理.方法AS饲料喂养及球囊损伤手术建立AS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及3个牛磺酸干预组,分别将1.0%,3.0%,5.0%牛磺酸加入饲料进行喂养.90d后检测血NO,AngⅡ含量和ACE活性及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例.结果模型组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ngⅡ含量,ACE活性和斑块面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牛磺酸作用后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AngⅡ含量和ACE活性及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0.05).结论牛磺酸有上调NO含量,下调AngⅡ含量和ACE活性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治AS的作用.

    作者:杜景民;卞金陵;章建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滤器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60%).结论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

    作者:赵光宇;庞琦;王莉华;王汉斌;司志超;葛明旭;张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七皂甙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心脏病和癌,居三大死因之首位,开发保护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脑缺血后脑细胞内Ca2+超载,通过各种途径加重脑损伤,缺血后Ca2+内流是缺血性脑损伤的共同经路[1].

    作者:王蘋;毕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HCMV感染与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及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急性心梗(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PCR法测定HCMV-DNA,用间接ELISA法测定HC-MV-ⅠgG、HCMV-Ⅰ gM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PAPPA,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IL-6,ABC-HRP方法测定IL-10.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患者HCMV-DNA、HCMV-Ⅰ gG、HCMV-Ⅰ g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PAPPA在ACS组中较SAP及对照组高(P<0.05),SAP组PAPPA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浓度在ACS、SAP组较正常对照高(P<0.05),且冠心病各亚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MV感染与ACS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时血中PAPPA、IL-6水平增高,提示可能共同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导致ACS的发生.

    作者:王凌燕;孟冬梅;蔡高军;张文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测定100例老年EH患者及10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含量,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老年EH病人血浆vWF、GMP-140、Fg、F1+2含量、PAI-1活性、血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AT、t-PA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随着血压水平升高,PTS标志物水平变化越明显.结论PTS与老年EH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芦璐;高辉;葛汝村;宗俊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转NGF基因3T3细胞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中的修复作用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10 mm缺失.用微囊化3T3细胞作为对照组.术后12 w,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实验.结果术后12 w,实验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炎症及排斥反应.实验组脊髓灰质前角被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胶囊与周围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转NGF基因3T3细胞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作者:赵敬国;张巨;马庆杰;高凤彤;孙鸿斌;王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愈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愈肾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影响.方法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每日灌胃愈肾合剂,8 w后检测肾功能.结果愈肾合剂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降低尿素氮,提高肌苷清除率.结论愈肾合剂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

    作者:成秀梅;常凤云;张学红;胡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NAi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3(STAT3)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2.1-U6-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阴性对照.于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STAT3基因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用MM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状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Lewis肺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明显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降低STAT3 mRNA水平并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Psilencer2.1-U6-siRNA-stat3 Lewis转染肺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蛋白表达和STAT3mRNA的表达,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

    作者:王春光;孙梅;王荣有;赵雪俭;张兴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糖、高饱和脂肪酸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脂肪酸及高糖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用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高饱和脂肪酸(HSFA),高糖(HS)饲料饲养大鼠24 w,观察体重(B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对大鼠IR进行评价.结果12 w和24w GIR在不同实验组间出现显著差异(均P<0.01),HSFA组GIR低,24w时HUFA组、HSFA组、HS组及对照组(NC组)GIR与0 w相比分别下降51.6%、52.1%、34.2%、26.4%.各实验组BW、TG、TC、FFA、FBG、FINS与NC组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经多元回归分析,GIR与FFA、T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HUFA、HSFA和HS饮食长期摄入均可诱导大鼠IR;TG及FFA的升高与IR的形成有明显相关;随月龄增长大鼠的GIR有显著下降趋势,但饮食结构的影响更重要.

    作者:周宇;宋光耀;高宇;冯志山;边艳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