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王凌燕;孟冬梅;蔡高军;张文伟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急性冠脉综合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HCMV感染与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及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急性心梗(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PCR法测定HCMV-DNA,用间接ELISA法测定HC-MV-ⅠgG、HCMV-Ⅰ gM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PAPPA,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IL-6,ABC-HRP方法测定IL-10.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患者HCMV-DNA、HCMV-Ⅰ gG、HCMV-Ⅰ g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PAPPA在ACS组中较SAP及对照组高(P<0.05),SAP组PAPPA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浓度在ACS、SAP组较正常对照高(P<0.05),且冠心病各亚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MV感染与ACS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时血中PAPPA、IL-6水平增高,提示可能共同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导致ACS的发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滤器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60%).结论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

    作者:赵光宇;庞琦;王莉华;王汉斌;司志超;葛明旭;张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NAi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3(STAT3)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2.1-U6-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阴性对照.于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STAT3基因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用MM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状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Lewis肺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明显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降低STAT3 mRNA水平并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Psilencer2.1-U6-siRNA-stat3 Lewis转染肺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蛋白表达和STAT3mRNA的表达,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

    作者:王春光;孙梅;王荣有;赵雪俭;张兴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老年缺血性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F)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是治疗困难且病残率高的疾病,50%非创伤性截肢为DF[1].作者自1998年10月采用膝关节下低位静脉动脉化治疗26例(29肢)缺血性DF,疗效满意,病残率降低.

    作者:吴培义;李承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CD+7急性髓系白血病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老年CD7抗原阳性急性髓性白血病(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98例初治老年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P170)、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并采用常规AML方案诱导治疗,判定疗效.结果老年AML中CD7阳性表达率28.57%(28/98),28例CD7+老年AML(M/F,20/8)的FAB分型结果为:M03例、M1 3例、M2a6例、M4a2例、M4b1例、M5a1例、M5b9例.CD7+老年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3.80 vs 25.21 P=0.001)、原始细胞比例(69.00%vs 41.02%P=0.001)及P-糖蛋白表达显著增高(67.85 vs 28.57 P=0.001),肝脏肿大(46.10% vs 23.50%P=0.044)和髓外白血病易发(28.57% vs 2.78%P=0.001),且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完全缓解率29.41%(29.41% vs 60.00%P=0.045),无病生存期99.67d(99.67 vs 270.67 P=0.042).结论老年CD7+ AML是一组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亚型,常提示预后不良,建议监测初诊AML患者CD7表达.

    作者:王东侠;吕志强;张文艺;杨淑芝;徐文江;李松波;杨淑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转NGF基因3T3细胞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中的修复作用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3T3细胞,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10 mm缺失.用微囊化3T3细胞作为对照组.术后12 w,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实验.结果术后12 w,实验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炎症及排斥反应.实验组脊髓灰质前角被HRP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胶囊与周围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转NGF基因3T3细胞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作者:赵敬国;张巨;马庆杰;高凤彤;孙鸿斌;王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nSOD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

    目的分析MnSOD(SOD2)基因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揭示氧化应激损伤在PCa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法分别扩增12例PCa组织及20例BPH组织中的SOD2基因片段,半定量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与BPH组织相比,PCa组织中SOD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下(P<0.05).结论SOD2基因表达低下导致氧化应激加剧在PCa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明臣;郭茂锋;赵国强;赵勤;赵卫星;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三七皂甙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心脏病和癌,居三大死因之首位,开发保护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脑缺血后脑细胞内Ca2+超载,通过各种途径加重脑损伤,缺血后Ca2+内流是缺血性脑损伤的共同经路[1].

    作者:王蘋;毕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道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用于诊断肝外胆道梗阻疾病的一种非侵入性的胰胆管成像新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1997年开始我科开展应用此技术对70例肝外胆道梗阻疾病进行了诊断研究.

    作者:韩志国;雷杰;庄宝昌;史爽;杜斌;高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发展过程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人胃腺癌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胃腺癌和黏液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4.29%和60.00%;高分化和低分化腺癌的HSP70阳性率分别为67.86%和50.00%;胃腺癌HSP70的阳性率在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之间差别均无显著意义.侵犯深度达浆膜和肌层的胃腺癌HSP70阳性率分别为75.68%和33.33%(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70阳性率分别为73.33%和45.45%(P<0.05).结论人胃腺癌HSP70中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有关,与病理分型无关.提示胃腺癌晚期HSP70的表达高于早期胃腺癌,检测该指标可为早期诊断胃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左东升;薄爱华;常宝;张剑虹;张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病人电视胆道镜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长期以来对胆总管切开探查以后是否放置T管一直存在着争议[1-5],还没有老年病人胆总管探查术后行一期胆总管缝合的报道.自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间我们为386例老年病人实施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电视纤维胆道镜探查术,对其中169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效果满意.

    作者:刘海;马勇;任祖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HCMV感染与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及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急性心梗(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PCR法测定HCMV-DNA,用间接ELISA法测定HC-MV-ⅠgG、HCMV-Ⅰ gM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PAPPA,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IL-6,ABC-HRP方法测定IL-10.结果(1)冠心病各亚组患者HCMV-DNA、HCMV-Ⅰ gG、HCMV-Ⅰ g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PAPPA在ACS组中较SAP及对照组高(P<0.05),SAP组PAPPA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浓度在ACS、SAP组较正常对照高(P<0.05),且冠心病各亚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MV感染与ACS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时血中PAPPA、IL-6水平增高,提示可能共同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导致ACS的发生.

    作者:王凌燕;孟冬梅;蔡高军;张文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牛磺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NO,AngⅡ含量和ACE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后斑块面积比例的变化.探讨牛磺酸防治AS的可行性及其机理.方法AS饲料喂养及球囊损伤手术建立AS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及3个牛磺酸干预组,分别将1.0%,3.0%,5.0%牛磺酸加入饲料进行喂养.90d后检测血NO,AngⅡ含量和ACE活性及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例.结果模型组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ngⅡ含量,ACE活性和斑块面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牛磺酸作用后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AngⅡ含量和ACE活性及升主动脉、胸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0.05).结论牛磺酸有上调NO含量,下调AngⅡ含量和ACE活性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治AS的作用.

    作者:杜景民;卞金陵;章建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改变是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参与了此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不同级别CHF患者血浆NO、ET-1及TNFα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探讨CHF的病理机制并为临床病情监测提供新的指标.

    作者:庞晓;刘红阳;席燕;王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与己烯雌酚(DES)组成复方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7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去卵巢组、DES组、淫羊藿提取物组、复方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持续给药90 d.大鼠处死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的腰椎%TbAr、Tb.Th均高于去卵巢组,而Tb.Sp、Oc.N、BFR/BV均低于去卵巢组.复方淫羊藿高剂量组的作用比单用DES强,而低剂量组的作用与DES相当.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子宫重量、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去卵巢组,但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ES组.结论复方淫羊藿预防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强于DES,对子宫刺激的作用比DES小.

    作者:许碧连;吴铁;崔燎;刘钰瑜;邹丽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血清cTnI浓度分为cTnI正常组(cTnIn;n=80)和cTnI升高组(cTnIe;n=40).以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直径(LV)、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脏结构改变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和A峰比值(E/A值)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对组间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cTnIn组相比,cTnIe组LA、LV显著增高(P<0.05);且IVS、LVPW、EF、E/A值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I含量与LA、LV呈正相关(P<0.05),与IVS、LVPW、EF、E/A呈负相关(P<0.05),经性别、症状持续时间、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TnI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此相关性可不依赖于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NYHA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而独立存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浓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血清cTnI水平,对临床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尊齐;崔连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 β浓度,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结果AMI组、AP组血清抗Cpn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AMI组与AP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AP组的血清IL-1β、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1β、CRP及Fg水平明显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诱生急性相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杨彤;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农村地区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与精神卫生状况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及精神卫生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社会网络量表、卫生服务使用问卷、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99位60岁以上老人的长期照料者进行评估.结果大多数照料者为老人的配偶、儿子和儿媳.照料者常使用的卫生服务方式为看医生.回归分析表明,抑郁量表评分与照料者年龄和收入、受照料老人性别和年龄、照料时间及社会网络量表总分有密切关系.结论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在老人照料中承担着主要角色,大多数照料者选择使用医疗服务资源.照料过程中出现的抑郁体验与照料者及受照料老人的背景有关,社会支持力量可能起一定中介作用.

    作者:王华丽;熊茜;于欣;Levkoff SE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构建体育老年学专业体系及相关人才培养

    社会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当今多数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自1866年法国首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今天,全球已经有近70个国家进入到老年型国家行列,而且这一发展还在加速,预计到2010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7.3%,即全球进入老年型社会.

    作者:杨建辉;吕林;张志伟;张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愈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愈肾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影响.方法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每日灌胃愈肾合剂,8 w后检测肾功能.结果愈肾合剂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降低尿素氮,提高肌苷清除率.结论愈肾合剂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

    作者:成秀梅;常凤云;张学红;胡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睡眠觉醒障碍与脑卒中

    人的觉醒、睡眠[非快动眼睡眠(NREM)、快动眼睡眠(REM)]的调节是通过脑干、丘脑、下丘脑和视前区多种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1],因此,局灶性脑损伤(如脑卒中)也可以引起明显的睡眠觉醒障碍(sleep-wake disorder,SWD).

    作者:王赞;张艳凤;刘群;张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