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雷杰;庄宝昌;史爽;杜斌;高海英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与己烯雌酚(DES)组成复方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的影响.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7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去卵巢组、DES组、淫羊藿提取物组、复方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持续给药90 d.大鼠处死后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腰椎松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的腰椎%TbAr、Tb.Th均高于去卵巢组,而Tb.Sp、Oc.N、BFR/BV均低于去卵巢组.复方淫羊藿高剂量组的作用比单用DES强,而低剂量组的作用与DES相当.复方淫羊藿3个剂量组子宫重量、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去卵巢组,但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ES组.结论复方淫羊藿预防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丢失的作用强于DES,对子宫刺激的作用比DES小.
作者:许碧连;吴铁;崔燎;刘钰瑜;邹丽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测定100例老年EH患者及10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含量,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老年EH病人血浆vWF、GMP-140、Fg、F1+2含量、PAI-1活性、血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而AT、t-PA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随着血压水平升高,PTS标志物水平变化越明显.结论PTS与老年EH患者的病情发展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芦璐;高辉;葛汝村;宗俊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社会化养老照护这一职业包括以提供居家养老照护为主的家政服务人员(短期的钟点工和长期的保姆)和以提供集中供养(院舍养老)服务的养老护理人员.目前我国养老照护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已影响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家政服务业与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中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的对策.
作者:陈卓颐;黄岩松;罗志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社会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当今多数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自1866年法国首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今天,全球已经有近70个国家进入到老年型国家行列,而且这一发展还在加速,预计到2010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7.3%,即全球进入老年型社会.
作者:杨建辉;吕林;张志伟;张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的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标本46例,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ER和PCNA蛋白表达;从组织中提取RNA,经RT-PCR方法扩增ER-mRNA;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ER、PCNA蛋白及ER-mRNA表达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免疫组化和Western免疫印迹两种方法检测的ER蛋白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ER和PCNA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临床判定肿瘤侵袭生长的分子标志,为老年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崔友强;滕良珠;李国新;庞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家族3(STAT3)对Lewis肺癌细胞凋亡、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Psilencer2.1-U6-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同时分别设立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阴性对照.于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STAT3基因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用MM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状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Lewis肺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明显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降低STAT3 mRNA水平并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Psilencer2.1-U6-siRNA-stat3 Lewis转染肺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蛋白表达和STAT3mRNA的表达,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
作者:王春光;孙梅;王荣有;赵雪俭;张兴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用口服药改用诺和灵30 R皮下注射,疗效满意.
作者: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从大蒜中提取的大蒜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有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1-3].本研究证实大蒜素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功能.
作者:刘浩;崔美芝;董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及电复律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30人及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CAM-1水平,房颤组内电复律成功的20人在1个月后复查血清VCAM-1水平.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71.7)vs(169.7±82.0)ng/ml,P<0.01],电复律后1个月仍为窦性心律者其血清VCAM-1降至正常水平(698.1±72.7 vs 195.6±65.1 ng/ml,P<0.01).结论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存在内皮功能紊乱,恢复窦性心律1个月内内皮功能恢复;VCAM-1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佳;富路;高倩萍;葛海龙;陈光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愈肾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影响.方法诱发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每日灌胃愈肾合剂,8 w后检测肾功能.结果愈肾合剂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降低尿素氮,提高肌苷清除率.结论愈肾合剂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
作者:成秀梅;常凤云;张学红;胡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心脏病和癌,居三大死因之首位,开发保护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脑缺血后脑细胞内Ca2+超载,通过各种途径加重脑损伤,缺血后Ca2+内流是缺血性脑损伤的共同经路[1].
作者:王蘋;毕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EO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26例EORA病人、25例非EORA、30例正常老年人中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三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46.15%、34.62%、61.54%,特异度分别为98.18%、%.36%、83.63%.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抗RA33抗体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O.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特异度与RF特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与RF的关系不密切.结论抗CCP抗体和RA33抗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胡清;王芳;孙明锦;李雪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长期以来对胆总管切开探查以后是否放置T管一直存在着争议[1-5],还没有老年病人胆总管探查术后行一期胆总管缝合的报道.自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间我们为386例老年病人实施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电视纤维胆道镜探查术,对其中169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效果满意.
作者:刘海;马勇;任祖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家兔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脂脉康对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喂饲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②通过生化、放免检测,从血管活性物质方面探讨血脂康对内皮功能的影响.③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颈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④通过颈动脉彩超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成.⑤应用BT-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观察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脂脉康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纠正ET与NO、TXA2与6-K-PGF1a平衡失调,改善AS病理变化.结论脂脉康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代谢异常对血管壁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恢复血管内皮功能,防止炎性细胞黏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使AS发生和发展受到抑制并缓解.
作者:庞剑;车洪柱;周静;张勇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老年科实施临终关怀的方法及其评价效果.方法76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在常规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后调查病人对死亡的接受情况、疼痛控制情况、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及病人死亡时的一般情况和费用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在对死亡的接受情况、疼痛控制情况、病人及家属对临终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病人临终时的状态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平均日住院费用略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老年临终病人实施临终关怀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孟喜;李艳群;付桂香;李卉;李文英;张昌喜;赵利华;范勇;汪志红;彭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60%).结论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
作者:赵光宇;庞琦;王莉华;王汉斌;司志超;葛明旭;张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小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抑制作用及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激素法诱发小鼠BPH,称重法测定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形态定量学分析;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结果制模1 w后Gen治疗3 w,20、40、160 mg/kg均可剂量依赖性降低BPH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光镜下见增生的腺上皮乳头减少或消失,腺体上皮细胞呈低立方或扁平状,腺腔明显扩张或萎缩;图像分析显示,Gen明显减小BPH小鼠前列腺腺体平均小直径、大直径及平均面积均减小(P<0.05).电镜下,Gen治疗组腺上皮细胞排列规整,呈低柱状,核位于基底部,核仁多为一个,线粒体数量不多,粗面内质网较多,高尔基复合体较发达,分泌颗粒减少.有微绒毛脱落和核膜完整的腺上皮细胞核脱落到腺腔的现象.结论Gen可明显抑制小鼠BPH,降低BPH小鼠血清睾酮水平,提示其抗BPH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雄激素作用.
作者:余丽梅;文国容;于泓;石京山;吴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 099例老年AMI患者,分别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化验检查和心电图,诊断,治疗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等.比较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较高(P均<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亦高(P均<0.01).不同性别的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P均>0.05).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33.41%vs 26.71%,P=0.017),心绞痛、再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亦高于男性,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老年AMI患者入院时临床特征差异显著,住院期间治疗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高于男性.
作者:蒋世亮;张运;季晓平;王晓荣;宋兆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改变是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参与了此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不同级别CHF患者血浆NO、ET-1及TNFα水平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探讨CHF的病理机制并为临床病情监测提供新的指标.
作者:庞晓;刘红阳;席燕;王月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0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 β浓度,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Fg及血清CRP水平.结果AMI组、AP组血清抗Cpn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AMI组与AP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AP组的血清IL-1β、CRP及血浆F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IL-1β、CRP及Fg水平明显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诱生急性相蛋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杨彤;李凡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