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塞通大输液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纪凤兰;温富春;张殿文;张伟;丁涛;徐惠波

关键词:血塞通大输液, 血栓,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摘要:血塞通注射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脑血栓治疗作用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1,2].我们就血塞通注射液由100 mg/2 ml小针剂改为250 mg/100 ml大输液后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均是T淋巴细胞重要的表面抗原标志(属T细胞辅助受体),他们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在直接杀伤靶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检测,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慢支炎急性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高静;高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氟西汀伍用红景天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高原地区(海拔2260米)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治疗6~8 w,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阿米替林、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三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氟西汀、氟西汀+红景天组显效快,4 w内的HAMD减分值高于阿米替林组.氟西汀+红景天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氟西汀组少(P<0.01).结论 红景天能提高高原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的耐受性,氟西汀+红景天是一组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高原老年抑郁症的药物.

    作者:韩国玲;杜欣柏;宋志强;刘桂兰;刘兰香;简冶拉;阿怀红;李平善;许存和;王纯莹;赵秀丽;许慧宁;汪如源;李军;张洪武;冶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DHS治疗高龄粗隆骨折预防并发症的处理技巧

    近年来由于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器材以及影像学设备的进步,手术治疗老人髋部骨折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以总结其原因并探讨处理技巧.

    作者:李宽新;史晨辉;董金波;刘维钢;王维山;李茂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食管金属内支架应用的体会

    老年食管癌患者体质较弱,且常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一旦发现往往已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食管金属内支架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自1999年~2003年8月共对35例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祁海平;李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长春地区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测量(附436例QCT测量分析)

    目的 了解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方法 采用QCT法测量436例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股骨颈峰值均在20~24岁年龄组,男性峰值高于女性;25~45岁之间各年龄组BMD值女性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45岁之后女性低于男性,但统计学处理除55~59,60~64岁以外二者均无差别.男性骨丢失较平缓而女性45~59岁各年龄组骨丢失加速.结论 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颈骨密度正常数据及变化为骨质疏松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吕俊峰;吕文秀;韩雪立;刘海波;王维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方法应用40%CCl4色拉油溶液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三种不同剂量的肝纤溶颗粒治疗,对各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血清TNF-α、IL-6水平采用RIA法检测.结果 肝纤溶颗粒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TNF-α、IL-6水平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随着药物的剂量的增加其疗效更为明显.结论 肝纤溶颗粒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时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是一种在阻断并逆转肝纤维化方面极具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的中药制剂.

    作者:孙龙;孙琳琳;杨世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天麻素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所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头痛的影响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ISM)为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对冠心病疗效确切,但有副作用头痛[1],尤其是老年病人,影响其疗效.目前有关治疗ISM所致头痛的报道甚少.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采用天麻素(gastrodin)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ISM所致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大植;杨长青;金振一;丁淑;姜峰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老年人牙髓中的免疫组化表达

    大量的研究证明,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密切相关,在许多病理状态下可以发现MCP-1的异常表达.实验证明,在牙髓炎细菌刺激下,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产生MCP-1,参与牙髓炎症的发生及发展[1],但尚缺乏临床资料的证明.

    作者:李秀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症状脑梗死记忆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的记忆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定SCI患者认知功能,临床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结果 SCI组MMSE评定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各分项目评分中近记忆力及注意、计算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CI组临床记忆量表记忆商(MQ) 及各项忆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SC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突出表现是记忆障碍,应重视SCI认知障碍,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防血管性痴呆.

    作者:刘玉华;张素平;何锐;邓婉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管插入长度研究进展

    胃管插入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广泛用于管饲、洗胃、胃肠减压等.临床上插管长度通常是测量病人前额发际正中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一般插入长度成人45~55 cm,小儿14~16 cm.在护理实践当中,由于插入胃管的目的不同及病人的性别、身高、年龄等的差异,此插管长度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近年根据不同情况对插管长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本文将胃管插入的不同目的、需要的长度、达到的效果综述如下.

    作者:赵晓丽;马冬云;来锦;边如玉;曹淑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T-1型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临床一般采取自体组织移植法,这种传统的方法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皮肤黏膜组织病损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难以克服的弊病[1]. 近年来人工真皮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已经在烧伤和整形领域中皮肤移植的成功应用[2,3].

    作者:张茹慧;徐雅娟;刘文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豆豉提取液抗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豆豉粗酶提取液在小鼠体内及体外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采用毛细玻管法、玻片法和断尾法测定豆豉粗酶提取液对小鼠体内凝血和出血时间的影响;采用眼球取血法测定该提取液对小鼠体外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豆豉粗酶提取液能明显延长小鼠体内凝血和出血时间,同时也有延长体外凝血时间的作用.结论 豆豉粗酶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作者:蔺新英;郭冬梅;苏维娜;张炳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开颅清除血肿,但多需全身麻醉,手术创伤大,增加患者负担.目前多主张在CT检查和血肿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微创穿刺吸除血肿,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出血[1],可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景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塞通大输液对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血塞通注射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脑血栓治疗作用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1,2].我们就血塞通注射液由100 mg/2 ml小针剂改为250 mg/100 ml大输液后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纪凤兰;温富春;张殿文;张伟;丁涛;徐惠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人血清瘦素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人血清瘦素(Leptin)浓度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2例DN患者血清瘦素浓度.结果 ①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非肥胖者(P<0.001);②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P<0.001);③DN(+)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为(14.85±5.45)ng/ml,非肥胖者为(7.13±2.77)ng/ml,DN(-)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为(11.01±4.04)ng/ml,非肥胖者为(5.12±2.86)ng/ml.DN(+)组与DN(-)组比较,瘦素浓度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④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瘦素浓度、尿白蛋白排泄率、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等为DN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瘦素浓度升高增加了老年人DN发生的危险.

    作者:陈诗鸿;柳刚;倪一虹;孙福敦;陈丽;王殿辉;侯新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端粒保护蛋白过表达对HeLa细胞染色体端-端融合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基因过表达对HeLa细胞染色体端-端融合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先前构建的hPOT1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hPOT1,经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HeLa细胞介导hPOT1基因过表达;秋水仙碱阻滞细胞周期于分裂中期,DAPI荧光染色分析染色体端-端融合;Telomerase PCR-ELISA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pcDNA3-hPOT1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5 d后,染色体端-端融合几率增加,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提示hPOT1蛋白可导致染色体端-端融合.

    作者:侯敢;黄迪南;姜英华;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和消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血脂康对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P)的稳定和消退临床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彩色超声仪,检查60岁以上高血压伴不同程度CP形成的患者88例,其中观察组60例,口服血脂康0.6 g每日两次.对照组30例.测定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CPA)和内膜中层厚度(IMT),肝功能,血脂.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其CPA和IMT,血脂与用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IA和UA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血脂康有消退和稳定CP和缩小CPA和IMT,调脂以及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赵玉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

    目的 本研究测定了肝硬化患者部分血管活性物质ET及CGRP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旨在探索血管活性物质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肝硬化组及实验组患者血浆ET及CGRP;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分别测定PVD及SVD.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ET及CG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VD及S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T及CGRP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可望成为门脉高压的预测指标.

    作者:韩桂华;颜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热休克条件下诱导型HSP70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衰老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在热休克条件下,人胚肺二倍体细胞MRC-5株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细胞水平的表达机制,诱导型HSP70 对MRC-5细胞衰老有无影响及影响MRC-5细胞衰老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热休克处理诱导MRC-5细胞HSP70的表达,同时采用HSP70反义寡核苷酸转染MRC-5细胞作对照,分别置42℃恒温水浴30 min、1、2、4 h,及每日水浴1 h 共3和5 d,各组细胞均在37℃复温.分别测定细胞HSP70的表达,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力,并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判断衰老细胞.结果 在42℃热休克处理下,MRC-5细胞HSP70的表达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且均高于同时点对照组水平(P<0.05);MRC-5细胞SOD总活力随热处理时间延长而增高,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SP70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细胞,在反复热处理第3天及第5天,SA-β-Gal染色阳性表达率高于实验组.结论 热处理方法可成功诱导MRC-5细胞表达HSP7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MRC-5细胞HSP70表达增加,HSP70可能通过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自由基能力,影响MRC-5细胞的衰老进程.

    作者:海珊;董碧蓉;林苹;张洁;赵志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

    为探讨老年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相关因素与防治,对128例老年性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脑血管病的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等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并对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陆冰梅;李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