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霞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病,AD)迄今尚缺乏特效治疗.复方海蛇胶囊可用于治疗痴呆[1],本研究采用三乐喜作为阳性对照剂[2],研究复方海蛇胶囊治疗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平;文诗广;秦绍森;蔡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变化.方法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8例,随机分2组,即西洛他唑(cilostazol,CS)组和阿斯匹林(aspirine,AS)组;2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NC组).UAP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即CS组给予CS100mg口服;AS组给予AS 300mg口服.于用药前10 min及用药后3.5 h、6 h、24 h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KB的活性变化.结果所有老年UAP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均较NC组明显增加(P<0.01);胞膜PK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口服CS、AS后6h血小板大聚集率较用药前降低明显(P<0.01),但24 h时CS对血小板聚集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AS已不明显.口服CS6 h后UAP组患者血小板胞膜PKB活性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已明显升高.AS组二指标虽有所变化,但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UAP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CS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优于AS,为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雪娟;王桢;骆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用AngⅡ进行刺激,采用明胶酶图法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经AngⅡ处理12、24、48 h后,VSMCs的MMP-2活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37、1.96、1.58倍(P<0.05).但AngⅡ对VSMCs增殖的促进作用在刺激3 h时较明显(P<0.05).结论AngⅡ提高VSMCs的MMP-2活性晚于促进VSMCs增殖作用,显示AngⅡ这两种作用具有时相差异.
作者:韩梅;彭勇;聂磊;温进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胃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如何针对老年人胃癌这一特殊群体,在不影响胃癌根治程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前哨淋巴结(SLN)的定位和检测是评价胃癌淋巴结状态、指导合理的手术术式的敏感方法,是探索胃癌淋巴转移机制的重要手段.
作者:任辉;张研;房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对脂蛋白(a)、雌二醇及睾酮,用酶法对LDL-C、HDL-C、TG和TC,用免疫比浊法对apoA1和apoB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脂蛋白(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HDL-C显著正相关,与脂蛋白(a)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是男性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闫智宏;赵铁军;梁庆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可见光照射导致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以卤钨灯为光源,(1 970±200)Lx的光照强度,持续光照30min为光损伤实验条件,以透射电镜观察为检测手段,观察可见光照致RPE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照后培养的RPE细胞,出现了细胞凋亡早期的特征性改变;在相同时间点,细胞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损害的程度逐渐加重,受损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结论一定强度的可见光照射可导致培养的RPE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受损具有非同步性及不可逆趋势.
作者:宋忆淑;贺冰;费向东;李玉新;张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降纤酶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消耗血栓形成的底物,激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减少纤溶酶原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激活而起到部分溶栓作用[1].而国产降纤酶对脑组织保护机制的研究尚少.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从大鼠脑梗死体积、血流量、行为学评分三个方面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作者:白蓉;史朗峰;李惠勉;任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肝、肾、脾、胸腺等组织器官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老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酸性磷酸酶(ACP)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鸟氨酸的生成判断精氨酸酶(Arg)的活力;以Ellman试剂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醋酸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老龄大鼠ACP、LDH(肝、肾、脾)、Arg(肝、肾、胸腺)活力、GSH(肝、肾)水平显著上升,同时LPO(肝、肾)的含量下降.结论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金丽琴;吕建新;杨介钻;李东;李安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颅脑损伤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病死率高达40%~60%[1].过去对其死因,多单纯归结于颅脑损伤所致.对老年颅脑损伤并发HNDC的国内文献报道很少.
作者:邓群;李巧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寻找有效控制恶性胸水增长并止痛的治疗方法,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本文采用岩舒(复方苦参碱注射液)静点并胸腔局部注入岩舒和顺铂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凤玲;李雪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1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特点,并与126例非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对照.结果老年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发病总人数14.3%,男/女为1/1.1.其中主要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1.9%,其次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8.1%.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分别占47.8%和39.1%,其余为蛋白尿和/或血尿,占13.0%.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所占比例依次为膜性肾病(50%)、IgA肾病(25%)和肾小球微小病变(25%).老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系统性血管炎(38.5%)、多发性骨髓瘤致肾损害(23.1%)、狼疮性肾炎(23.1%)、肾淀粉样变(7.7%)和糖尿病肾病(7.7%).结论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居多,其中系统性血管炎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占首位.
作者:姚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研究表明,竹叶含有大量的活性多糖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功效[1].本实验采用竹叶水溶性提取液,探讨其对衰老大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马世玉;李莉;吴基良;罗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方法分析28例EORA、20例非老年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NEORA)和60例中青年类风湿关节炎(MRA)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EORA组男女发病的性别构成比为1:1.15,以急起为主(与MRA组比较),且EORA组首发以大关节受累为主、总计受累关节数较少、血清IgM浓度升高(与MRA组、NEORA组比较),但是NEORA组与其余两组相比的X线分期病变更严重.治疗方面,MRA组由于关节疼痛而主动住院治疗的住院率比其他两组高,但是EORA组与NEORA组之间比较无差别,风湿专科的治疗与非风湿专科的治疗相比有差别,但与年龄及合并症关系不大.结论EORA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正规治疗知识的普及在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中都非常必要.
作者:李芬;吴轰;高洁生;田静;王华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调查表明,在城市≥60岁的老年人中55.85%患老年聋,6.53%疾病聋,4.1%噪声聋[1].显然,老年聋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噪声聋与老年聋听力表现相似,均是高频听力下降,且会促进老年聋的进程.如果能做到早期预测,及早离开噪声环境也许会延缓老年聋的出现.随着听觉生理学、电声学及计算机的发展,各种新颖的听力测试手段不断问世,为预测早期老年聋提供了条件.
作者:韩梅;曹丽华;徐婧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GEs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的作用机制是否与氧化应激有关,阻断RAGE活性能否作为有效的作用靶点.方法Aβ诱导PC12细胞后加入低、中、高浓度AGEs孵育12 h;胰蛋白酶处理PC12细胞后加入Aβ,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RT-PCR法测定RAGE,NF-κB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随AGEs浓度升高,细胞活力下降,胰蛋白酶处理组细胞活力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AGEs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RT-PCR法半定量分析RAGE、NF-κB表达随AGEs浓度升高而增高.结论AGEs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毒性损害由RAGE介导,并与RAGE引起NF-κB表达有关,阻断RAGE可减低其神经毒性,阻断RAGE活性可作为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
作者:韩国玲;闫福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吸烟和脂多糖(L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活化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0例、COPD稳定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2例.分离培养PBMCs,分别采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和放免法检测NF-κB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的变化.结果未经LPS处理的健康吸烟者和COPD吸烟者PBMCs中NF-κB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I-κB蛋白含量及细胞上清IL-8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健康非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P<0.05).以10μg/L的LPS刺激后,上述指标在健康非吸烟者中无明显变化,而在健康吸烟者、COPD吸烟者和COPD非吸烟者中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吸烟和脂多糖刺激健康者和COPD患者PBMCs NF-κB活化增强,IL-8释放增多,提示吸烟者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作者:黄翠萍;杨和平;张珍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颅内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3%~10%[1].自从CT问世以来,其诊断率显著提高.较典型的颅脑转移瘤容易确诊,但少数CT表现为不典型的脑转移瘤诊断较难,容易与其他颅内肿瘤及颅脑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我院术后病理证实的不典型CT表现的颅内转移瘤与盘志强[2]报道的相似,但所不同的是我院患者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
作者:李宁川;王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对喹啉酸(QA)致大鼠拟痴呆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和脑保护作用.方法向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微量注射QA制备痴呆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实验观察不同剂量Tet对该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Tet对大鼠痴呆模型的脑保护作用.结果不同剂量Tet(10mg/kg和15mg/kg)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痴呆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条件性学习记忆能力障碍(P<0.01,P<0.05),并能明显减轻QA所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结论Tet能明显改善QA所致大鼠痴呆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并对其脑神经元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朱丽霞;董志;廖红;何百成;肖艳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利用MRS技术研究影像学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PSD组30例,符合DSM-Ⅳ抑郁症状学、严重程度和病程标准.正常老年对照组20例.给予颅MRI、MRS检查.PSD组给予帕罗西汀(20~40)mg·qd.半年后随访颅MRI、MRS.结果PSD组患者双侧颞叶、丘脑NAA/Cr比值、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PSD组双侧Cho/Cr比值呈不对称性,左侧大于右侧(P<0.01).PSD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左右颞叶Cho/Cr比值存在相关性(r左=0.454,P=0.012;r右=0.373,P=0.042).PSD组患者在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其双侧颞叶、丘脑NAA/Cr比值、Cho/Cr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相关分析发现HAMD各因子分及总评分下降的程度与双侧颡叶、丘脑NAA/Cr、Cho/Cr比值下降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同时行MRI、MRS检查,测定双侧颞叶、丘脑Cho/Cr比值可以帮助早期判别PSD.
作者:黄延焱;吴晓琰;朱珍;施小梅;耿道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ApoE)的遗传多态性与老年人血脂的关系.方法808例受试者,其中脑卒中430例、冠心病167例及对照组211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ApoE4表型携带者的TC、LDL-C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ApoE2表型携带者(P<0.05),ApoE3/3表型携带者的LDL-C水平也高于APoE2表型携带者(P<0.05),而ApoE2表型携带者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APoE4(P<0.05),这种作用在男女两性中相似.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老年人群血脂水平,无性别差异.
作者:肖志杰;赵水平;聂赛;谭利民;蒋波;吴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