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吴晓光;颜勇

关键词:天年饮, 亚急性衰老, 睾丸, 增殖, 凋亡
摘要:目的观察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天年饮灌胃前后血清SOD的活性、睾酮的含量以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三者均有明显提高.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凋亡百分率及凋亡阳性细胞率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二者均降低.结论天年饮可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的表达水平,降低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因此,天年饮具有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年龄相关的骨髓细胞分化对成骨和破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骨髓细胞分化角度研究年龄相关的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的机理,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方法通过骨髓细胞培养,应用组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骨钙素检测等手段观察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状况.结果青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形成成骨细胞数比老年大鼠多(P<0.01);老年大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数比青年大鼠多(P<0.01).结论大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的能力与年龄呈负相关,分化成破骨细胞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

    作者:武汉;孙庆;章培标;段德生;王金成;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年饮对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天年饮灌胃前后血清SOD的活性、睾酮的含量以及睾丸生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三者均有明显提高.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凋亡百分率及凋亡阳性细胞率均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天年饮灌胃后,二者均降低.结论天年饮可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血清SOD活性、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PCNA的表达水平,降低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因此,天年饮具有延缓性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吴晓光;颜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鼠脑梗死后突触素的变化及针刺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梗死及电针干预后突触素(SYP)的动态变化,探讨突触可塑性的物质基础、机制及针刺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梗死对照组(A组)、针刺干预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在6h、24h、3d、7d不同时间点SYP的动态变化.结果梗死灶中心区无明显SYP阳性染色.A组:梗死灶周围皮质阳性表达率于6 h、24 h表达减少,3 d达低值,7 d开始增高但不及正常表达数值.病灶对侧对应区从6 h始表达增加;B组:针刺后阳性表达率增加.A组和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C组无变化.结论MCAO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SYP变化明显,对侧对应皮层表达亦增加,表明存在明显的突触可塑性变化,针刺可促进这种可塑性变化,可能是主要的脑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作者:陈加俊;石岩殊;韩雪梅;梁雪梅;邬英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97例AMI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HRV时域指标(SDNN及分段SDNN),并作对比分析.结果(1)溶栓再通组(n=21)、溶栓未通组(n=9)、非溶栓组(n=67)24 h动态心电图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前段(白天)、后段(23:00~5:00)分别为79.33+38.31 ms和75.03+37.89 ms(P=0.44)、64.57+33.56 ms和40.66+20.06 ms(P<0.01)、74.00+26.80 ms和60.43+24.97 ms(P<0.01),溶栓再通组前后段SDN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溶栓未通组、非溶栓组前后段SDN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溶栓再通组与溶栓未通组前段SDN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1);后段SDN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心源性死亡组SDNN低于存活组.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提高HRV,改善AMI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和致命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颖萍;李群;代卫;郭小青;贺心;徐蕤;陈文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7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IR,IR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慎军;薛慎伍;李玮;李云峰;陈青;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跑台运动对老年大鼠肾脏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适量运动对老年大鼠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采用递增性跑台训练方式对不同月龄大鼠进行训练.结果训练6 w后发现肾脏组织:①随增龄,其重量、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②训练后,CAT、G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SOD活性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③老年组SOD/MDA与成年组相比,训练后下降的幅度减少.结论该训练能够延缓衰老,但在提高肾脏组织SOD活性方面效果不够明显.

    作者:季丽萍;冯照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神经心理学和影像学探讨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方加味五子衍宗颗粒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记忆功能及脑CT的影响.方法参考目前国际公认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44名MC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分为加味五子衍宗治疗组和银杏叶对照组,服药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记忆功能及脑CT的变化.2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MCI组的记忆商(MQ)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治疗后加味五子衍宗治疗组和银杏叶对照组的MQ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海马指数和颞角宽度较治疗前明显变小(P<0.05).结论加味五子衍宗丸治疗MCI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学美;富宏;宋萍;王仁贵;刘庚信;王荫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组织学分级相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方法观察HE切片,以Bloom-Richardson法和Elston法,进行组织学分级,对淋巴结癌转移进行计数,根据体视学原理,采用模板法,测定3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实质体积密度(Vv),及癌巢的表面积密度(Sv),比较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Sv、Vv、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组织学分级相同时,无论淋巴结有无转移,Sv>9.4时,组织学分级Ⅰ级的病例,5年内全部死亡,Sv<1.8时,组织学分级Ⅲ级的病例5年全部生存.结论组织学分级相同时,癌肿生长方式的体视学参数Sv可以作为独立判断预后的因素,Vv、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预后相关因素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作者:夏庆欣;庄競;于庆凯;裴素丽;乔思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防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血液磁极化疗法(血磁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1,2].本文观察血磁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鸿;宋利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大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老年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器官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的减退增大了手术风险性,所以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张广平;冯笑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对尿蛋白排泄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EH)时内皮功能发生损害;同型半胱氨酸(Hcy)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尿微量蛋白作为早期EH肾损伤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2].本文检测了EH患者血浆ET和Hcy含量以及尿白蛋白(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和尿转铁蛋白(TRF),旨在探讨不同级EH患者ET和Hcy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尿微量蛋白排泄中的作用.

    作者:廖宝霞;褚以德;张鑫生;郗爱旗;滕长青;高青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诊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肾活检病理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ls抽吸法,对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结果98例患者中,按病因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常见,约占62.25%,病理类型以IgA肾病高,约占39.34%.结论肾活检病理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树军;回学军;顾华;苗里宁;徐晨;李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年间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科近10年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青中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分别为62.9%和78.6%,继发性肾病比例分别为37.1%和21.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分别为22.6%和19.0%)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别为16.1%和22.6%),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分别为66.7%和62.1%).结论相对于青中年患者,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下降,继发性肾病比例上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常见.

    作者:邓英辉;刘文虎;王质刚;张启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透析病人血脂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血透和腹透治疗对老年病人血脂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人31例,CAPD治疗的尿毒症病人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开始透析时及透析后12个月时的血脂、血浆白蛋白、血肌酐(Scr).结果老年血透、腹透病人透析前TG、TC、LDL-C、ApoB、Lp(a)已明显增高,HDL-C、ApoA1明显降低(均P<0.05);老年腹透病人12个月后与透析前比较,TC、TG、LDL-C均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均P<0.05).透析12个月后腹透病人ApoA1及ApoB与透析前差异显著(均P<0.01).两组病人透析前均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透析后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腹透病人尤其显著;而且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血脂呈显著相关.结论老年透析病人透析前即存在血脂异常,透析治疗并不能消除高脂血症,甚至加重高脂血症,尤其以腹透病人明显.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能是透析病人高脂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李明旭;余永武;石湘芸;宋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病作用的再认识

    他汀类药物能够在心肌梗死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近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其发生与发展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炎症与粘附因子的释放-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紊乱等病理过程相关.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郝长海;郭纪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凝血酶敏感蛋白水平的影响

    尼莫地平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多数临床研究的支持,但对脑梗死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水平的作用报道尚少.本文观察78例脑梗死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小板膜TS的含量,探讨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形成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王辉;李元奎;薛慎伍;徐承全;钟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神经卡压足跟痛的治疗

    目的研究足跟部的神经支配,总结神经卡压跟痛症的临床特点.方法31例病人局部封闭治疗,两例无效者手术松解.结果31例病人局部封闭治疗,治愈率74.2%,有效率93.5%,2例无效者经手术松解治愈.结论神经卡压是跟痛症发生的常见病因,要重视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东生;路来金;宫旭;丰波;孙洪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钛质钛板、网笼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钛质钢板、网笼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58例,获得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观察病人的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内植物的并发症及进行功能评定.结果37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未发生内植物并发症.功能评定优3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采用钛质钢板与网笼内固定可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促进植骨愈合,并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钦毅;杨有庚;白云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蝉拟青霉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蝉拟青霉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老龄大鼠经皮下注射100mg/kg蝉拟青霉多糖.连续用药3 w后,观察老龄大鼠体重、脏器湿重指数、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等含量及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等活力的变化.结果蝉拟青霉多糖可增加老龄大鼠脾脏湿重、脾脏湿重指数,外周血WBC数,Hb含量以及减少Ch、TG的含量.结论蝉拟青霉多糖能增强老龄大鼠的免疫功能和减少老龄大鼠体内脂质的含量,从而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杨介钻;金丽琴;吕建新;袁谦;金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人记忆损伤特点

    目的探讨年轻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记忆是否受到损伤.方法病人和对照各30人,控制年龄(65~85岁,平均73岁)、教育水平和相关疾病等因素.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动作记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结果病人组一位数和二位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符号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病人组演练/高语义关联项目和无演练/低语义关联项目的自由回忆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线索回忆成绩无显著差异.结论65~85岁2型糖尿病病人记忆损伤既有加速老化的一面,也有特异性损伤的一面,记忆损伤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容易表现出来,并且动作记忆表现出特异性损伤.

    作者:汪亚珉;韩布新;魏冬捷;李珑;韩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