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万红;刘小阳;李红英;叶红莲;王鲁湘;钟迪明
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1].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的标志物,与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心肌细胞在某些应激状态下,具有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能力,产生的TNF-α可能参与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在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理过程的炎性介质中,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可通过各种机制引起心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炎性分子CRP和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阐明它们在ACS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ACS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
作者:王瑞山;罗南萍;王显刚;胡成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施普善对衰老小鼠SOD和MDA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动物模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结果施普善能显著提高脑以及肝脏组织中SOD活力(P<0.05,P<0.01),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施普善具有明显抗氧化能力.
作者:韩志涛;刘静;张炳烈;张京立;李文彬;陶国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EH)心衰患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Apo-1/Fas的变化,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更有效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H组的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心功能不全组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别,EH组收缩功能减退及舒张功能减退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增高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心衰患者存在着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及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与心衰程度加重密切相关,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健;陈祥华;马绍骏;王曹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传统方法是将各种食物搅匀后经鼻胃管管饲.其缺点是营养成份不稳定,卫生难保证,而且费时费力.本文探讨采用自制成品匀浆膳,对不能经口进食的卧床老年糖尿病病人给予管饲饮食治疗.
作者: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SES)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97例CHF伴SES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给予优甲乐50μg/d治疗.2 w后比较心功能改善情况、心彩超指标及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但心彩超的收缩指标EF、CO有差异(P<0.05).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有明显差异(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CHF伴SES的患者给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
作者:夏鸿剑;刘维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AD)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肌超声背向散射成像(IBS)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按1999年WHO高血压治疗标准并应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64例老年男性住院病人,其中正常组31例,高血压组33例(高血压病史均>3年且治疗时间均>1年),比较各组室间隔心肌IBS的AD诸参数.结果Loop和两种触发方式声学密度曲线的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高血压组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长期高血压和衰老致心肌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致声学密度参数显著改变,其可作为简单、有效且无创的研究心肌病理学方面改变的辅助检测方法.
作者:王新明;孙红;牟善初;周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事实上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许多老年人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些特困老年人又遇到了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和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等实际问题,因此老年人亟须得到法律援助.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法律援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图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作者:曲玉萍;赵小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除老年人胆囊的可行性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应用超声刀切除胆囊,胆囊动脉不放置钛夹,胆囊床不用电凝止血;B组28例,应用单极电刀切除胆囊,胆囊动脉放置钛夹,胆囊床普遍电凝处理.两组术中的气腹压均设定为12 mmHg,均于术后第1、3天测定血清TBIL、ALT、AS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病人术后第1、3天测定血清TBIL、ALT、AST均无明显升高,B组病人则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老年人胆囊切除是可行的,对肝脏功能无明显损害,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电刀对肝脏的热损伤是近期肝功异常的主要原因,远期无影响.
作者:张利群;李柏文;张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通过3H-T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中性红试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法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放免法测定外周血IL-2含量、微量NAG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D-半乳糖致衰小鼠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IL-2含量、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肉苁蓉总苷能提高模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IL-2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K细胞活性、CD4+T和CD8+T细胞含量(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明显增强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免疫机能,使其恢复或接近了青年小鼠状态,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涛;柳朝阳;王建杰;王小灵;魏凤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耐量低减(IGT)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β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对32例口服葡萄糖耐量正常者(NGT)、34例IGT及45例T2DM患者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点血糖、胰岛素等指标,计算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NGT、IGT、T2DM组HOMA-IR分别为0.74±0.75、0.84±0.90、1.26±0.79,T2DM与NG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3).NGT、IGT、T2DM组HOM-Aβ分别为5.27±0.88、5.04±0.64、4.38±0.91,其中T2DM组与NGT及IGT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及P=0.022.在OGTT试验中IGT组120min胰岛素及180min胰岛素显著高于NGT组,分别为128.3±90.0 mIU/L,69.6±49.3 mIU/L,P=0.019;62.1±70.1 mIU/L,27.1±24.8 mIU/L,P=0.030.结论老年T2DM表现出显著的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老年IGT作为T2DM的前期,表现出餐后的异常高胰岛素血症.
作者:陈陵霞;苗懿德;郭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及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磺基水杨酸法检测尿蛋白的变化及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PAI-1含量变化.结果经小分子量肝素及缬沙坦治疗后尿蛋白减轻(P<0.001),血浆中PAI-1表达减少(P<0.001).结论小分子量肝素及缬沙坦具有降低病人尿蛋白作用,并可间接减少ECM积聚,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罗萍;卢雪红;顾华;王静;王丽华;韩洪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碟脉灵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4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碟脉灵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3).记录患者入院即刻和第7、14、21天12导联心电图,用Wagner的QRS记分法记分,测定梗死面积,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碟脉灵组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QRS记分显著降低,梗死面积缩小(P<0.05),MDA及TNF-α降低,NO、SOD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碟脉灵注射液能防止老年AMI的梗死延展及保护缺血心肌损伤.
作者:肖立中;马绍椿;黄志;徐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A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后致残、致死的三大老年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美国每年用于护理痴呆老人的花费超过180亿美元[1].我国目前有500万AD患者,约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3%,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
作者:张艳敏;韩布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长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LMWH治疗30 d.在治疗前、治疗的不同时期以及治疗后1 w监测病人的凝血、纤溶和抗凝方面的指标,包括抗X a因子活性、D-二聚体(D-D)、血浆纤溶酶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以及抗凝血酶Ⅱ等.观察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结果LMWH组治疗后抗X a因子活性,APTT明显上升,D-D明显降低,而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抗X a因子活性的变化于D-D的变化呈显著相关.而常规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结束1 w后D-D水平又显著升高.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长期使用LMWH抗凝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高凝状态.在必要的监测条件下安全性好.
作者:钟宁;高海青;朱媛媛;董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1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不同年龄组进行对比.结果老年组的综合疗效比青年组差(P<0.05),溶栓治疗的效果均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就诊时间、年龄、发病前多已存在听觉系统退行性病变等因素均可影响其预后,抗凝溶纤治疗对老年人突发性耳聋疗效不佳,应慎重使用.
作者:张明;胡羽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一起构成硫氧还蛋白系统(Trx系统).这是一个广泛分布的NADPH依赖性二硫化物还原酶系统.Trx在TR的作用下可以从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还原型的Trx可以催化许多有二硫键暴露的蛋白质的还原反应.研究发现Trx除了基本的氧化还原调节功能,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学活性,因而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梁鹏;张一娜;滕宗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小剂量GBE治疗组(小剂量组)、大剂量GBE治疗组(大剂量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大、小剂量组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Bcl-2明显多于缺血组(P<0.01),小剂量组Bax少于缺血组(P<0.05),大剂量组Bax明显少于缺血组(P<0.01).大剂量组梗死体积和凋亡细胞数少于小剂量组(P<0.05),Bcl-2多于小剂量组(P<0.05).大、小剂量组Bax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BE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疗效与剂量有关.
作者:张鸿;郑东明;赵冬雪;王金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Alzheimer病转基因小鼠APPsw神经元突触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活化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drebrin)丢失的影响.方法27只APPsw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分别以普通饲料、高DHA、无DHA饲料喂养,5个月后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量其脑皮质内caspase-3在突触部位裂解肌动蛋白(actin)的产物(fractin)和drebrin含量(OD值).结果无DHA组fractin(2.72±0.57)与普通饲料组(1.17±0.30)和高DHA组(1.70±0.85)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无DHA组drebrin(0.47±0.23)与普通饲料组(4.24±1.36)和高DHA饲料组(4.66±1.05)比较大幅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以缺乏DHA的饲料喂养的APPsw鼠可促进其神经细胞凋亡和加重突触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胡为民;李东芳;李光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观察老年正常对照组(n=42),老年无器官衰竭组(n=45),老年单器官衰竭组(n=35),老年多器官衰竭组(n=33)患者血清TT3、TT 4、FT 3、FT 4、TSH的变化及4 w内的死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无器官衰竭组比较,老年单一器官衰竭组、老年多器官衰竭组T 3、或T1降低(P<0.01),并随病情加重降低越明显,死亡率也越高.结论测定老年多器官衰竭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
作者:肖迅;杨宇;刘幼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仍以临床症状为主.但其临床表现消失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发作的间歇期,确诊需要有脑干损害的证据.瞬目反射(BR)作为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是诊断VBI较为可靠的方法[1].
作者:袁静;李迺丽;侯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