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

吴振云

关键词:老年, 心理健康, 评估, 心理咨询, 主观幸福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龄问题日益增多,其中老年人的健康倍受关注,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zheimer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Alzheimer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获得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萎缩、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与神经细胞及突触数量的减少.目前存在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肽假说、基因假说、营养因子假说、有害网络假说等[1],但尚无一种假说能较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所以AD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亟待攻破的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的药物治疗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作者:翟磊;杨烽;孙楠;李积胜;刘龙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127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2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患者中,114例手术治疗,其中95例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及单纯乳腺切除术,19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单纯放疗,4例单纯化疗.12例于术后6个月至5年时局部复发,36例在随访4个月至6年时出现肺、肝、骨及脑转移,35例在随访8个月至5年7个月时死于本病,9例死于其他疾病.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9.3%、58.1%.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内分泌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张茹斌;李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晚电位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晚电位(VLP)长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将168例老年AMI后VL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6例干预组患者服倍他乐克6.25~2.5 mg/次,2次/d,82例对照组常规服消心痛.结果小剂量倍他乐克干预后能使VLP转阴(74/86),使SA-ECG的TD-QRS、LAS较治疗前缩短,RMS增加(P<0.01),并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长期干预能使老年AMI患者VLP转阴,同时又避免大剂量快速用药所致副作用.老年AMI患者出现VLP阳性如无明显β-阻滞剂禁忌,应首选小剂量倍他乐克长期治疗.

    作者:朱士洲;张淮海;孙剑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的半侧空间忽略

    目的对脑卒中后的半侧空间忽略现象进行评价,探讨忽略的表现及与病灶的部位、范围的关系.方法采用忽略组合试验对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结果 30例脑卒中病人中,17例存在半侧空间忽略.其中,右侧病灶12例,左侧病灶5例.对侧忽略11例,同侧忽略6例.同期CT或MRI检查显示伴有忽略的病人其病灶涉及许多脑区,以顶叶受累为常见.结论脑卒中后部分病人可出现半侧空间忽略.左右半球病灶均可出现忽略.在伴有忽略表现病人的病灶中,顶叶是较常见的受累部位.

    作者:吴哲;任艳;尹雅芙;李亚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维生素D受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以及血清25(OH)VD和血淋巴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的含量.方法绝经后女性2-DM患者38例,根椐干化学法将其分成正常蛋白尿组(尿蛋白阴性),微量蛋白尿组(30 mg/dl<尿蛋白≤100 mg/dl),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100mg/dl),对照组30例.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受试者的腰椎(L2~L4),股骨上端(Nec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以及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25(OH)VD、血淋巴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VDR)含量.结果绝经后T2-DM组各部位骨密度值(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除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血清C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外,糖尿病其余各组血清Ca、P、AK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各组血清25(OH)VD和血淋巴细胞VDR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25(OH)VD和VDR与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T2-DM为低转换型骨丢失,它可引起血清25(OH)VD及VDR含量下降.

    作者:梁晓萍;钟紫茹;石丹;陈科奇;肖学吕;文锦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豆皂甙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total soysaponin,TS)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克隆形成法、3H-TdR掺入法与四氮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TS的抑瘤效应.结果给药后SPC-A-1细胞增殖受抑制,0.5 mg/ml剂量组抑制作用佳,并出现细胞脱落、胞浆内颗粒状物堆积等形态学改变;动态观察发现给药后24 h已有明显抑制作用,72 h达高峰.给药组克隆形成数、cpm和A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H-TdR掺入抑制率增加,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 TS通过抑制细胞;DNA合成、干扰细胞代谢及改变细胞外衣的性质,抑制贴附型细胞贴壁生长,对SPC-A-1细胞具有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的抑制作用.

    作者:盛辉;罗良;明月;李晓华;绳秀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年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10例,按年龄分为4组:A组<44岁;B组45~59岁;C组60~74岁;D组75岁.并收集同期NGT和IGT患者共192例作为对照.结果 (1)方差分析显示,随年龄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BMI、PINS、HOMA-IS明显增加,FBG、PBG、HbA1c显著降低,而FINS、HOMA-IR、IAI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协方差分析表明,仅控制FBG的影响时,糖尿病患者各年龄组的HOMA-IS仍有显著性差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OMA-IS明显增加,而控制BMI的影响后,各年龄组HOMA-IS差异无显著性.(3)糖尿病病程对FINS、PINS、HOMA-IS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4)决定FINS的主要变量是BMI,决定PINS的主要变量是BMI和PBG.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主要决定于BMI.年龄和糖尿病病程虽然对胰岛素分泌有负性影响但作用较弱,因此表现为伴随增龄的BMI逐渐增加,胰岛素分泌功能也逐渐加强.校正BMI的影响后,胰岛素分泌功能与年龄的关系不明显,但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逐渐减弱.

    作者:邓宏明;肖常青;刘红;潘海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常规西药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100例临床分析

    老年充血性心衰(CHF)常规应用强心甙、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西药仍预后不良.近年发现,生脉散能改善心功能[1,2].本文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老年CHF治疗的疗效.

    作者:王宇;苏晶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人家庭护理评估工具的研究

    目的研究开发简便易行、便于信息化管理的老年人家庭护理管理评估工具.方法采用问卷、专家咨询、研讨等综合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12个省的24个社区卫生服务单位.经2次反馈共投入使用589份调查问卷,填写率为100%.研究内容为居家老年人健康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功能独立康复程度的评估,家庭访问记录及护理计划的评估方法.结果认为本工具对社区护理工作重要或很重要者占90.9%,便于老年人健康的连续性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者占98.7%,88.0%以上研究对象认为本工具具有实用性和简明性,认为本套工具可用于居家老年病人管理和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者占91.1%.结论本研究作为初次试图在全国范围内规范老年人家庭护理评估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星;李春玉;顾湲;蔺惠芳;胡淑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理关怀对女性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心态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广泛引起关注,而女性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致使她们中的许多心理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和矫正.关怀和促进女性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心态,不仅对个体、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作者:程肇基;胡嘉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为了解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液黏度改变及其特点,我们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黏度检测,与健康老年男性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

    作者:张曙云;程吟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检测鼠尾胶原蛋白中老年色素类物质随龄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色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含量的随增龄变化.方法用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老年鼠和幼年鼠的鼠尾胶蛋白、水相和有机抽提液相及抽提后残渣物质中荧光物质的变化.结果鼠尾胶原蛋白、水相和有机抽提液相中荧光物质的随龄增长均比较明显;同时,抽提后残渣直接检测也观察到了这种随龄的变化.本实验中,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的变化,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均没有发生明显的红移.结论老年色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时间推移而积累.前表面三维荧光技术在对老年色素的研究当中将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作者:廖艳阳;谢渝湘;李国林;印大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COPD反复感染的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可表现为多季节发作的常见病,其是由多种肺部慢性疾患迁延所致,其形成机制至今尚不明了[1].由于它首先导致以多器官缺氧而功能减退为基础,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对148例次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的规范性和处理效果分析总结.

    作者:常椿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关节镜与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与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3例(28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同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结果所有病人症状缓解,随访14个月(6~24个月)优良率为89.29%.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同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白云深;张延哲;董云珠;黎明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海拔地区肺心病患者氧动力学与右心功能的关系

    我们对20例高海拔地区肺心病患者氧动力学与右心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顾玉海;张海明;孙东明;马四清;李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豆异黄酮调节前列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平衡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应用丙酸睾酮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观察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低剂量大豆异黄酮组(C组)、中剂量大豆异黄酮组(D组)及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E组)大鼠前列腺和性激素平衡的影响.结果①C、D、E组大鼠前列腺湿重、PI、T及E2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②D、E组大鼠前列腺湿重、PI、E2/SHBG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同时降低T、E2的水平,调节大鼠的性激素平衡,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作者:任国峰;黄忆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IL-6/IL-6受体mRNA反义寡核苷酸抑制骨吸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IL-6及其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对骨吸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鼠颅盖骨器官,分别用IL-6 mRNA反义寡核苷酸(ASON-1)、IL-6受体mRNA反义寡核苷酸(ASON-2)、无义寡核苷酸(NSO)、IL-6或IL-6联合ASON-1及ASON-2作用培养颅盖骨,未加药组为对照.培养48 h后,取培养上清液测定钙含量,将实验组钙含量与对照组钙含量比值作骨吸收指数.结果 ASON-1和ASON-2均可轻度降低培养颅盖骨的骨吸收指数.二者在浓度为5 μmol/L时对骨吸收指数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10.8%和8.6%,且ASON-1的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IL-6作用颅盖骨使骨吸收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当IL-6(40 ng/ml)分别与5 μmol/L ASON-1或5 μmol/L ASON-2共同作用颅盖骨时,IL-6对骨吸收的刺激性作用均受到抑制,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19.3%和58.0%,ASON-2对IL-6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ASON-1;NSO对骨吸收指数无影响.结论 ASON-1和ASON-2均能轻度抑制正常的颅盖骨骨吸收;对IL-6刺激导致的颅盖骨骨吸收,ASON-2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ASON-1.

    作者:郭惠兰;张晓;揭新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检测93例EH病人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空腹血糖(FSG)、空腹血胰岛素(FSI),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设对照组48例.结果 IRI在对照组与EH各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但在EH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RI在EH各组间与RWT呈正相关(P<0.01),与LVMI不相关(P>0.05).结论 IR存在于EH患者中,与RWT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高胰岛素血症是EH患者发生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捷;何淑梅;孙立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认知功能年老化的特点、理论及干预

    认知功能是人脑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机能,包括感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语言等各种能力.认知功能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极为重要.伴随人的一生,各种认知能力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衰退的毕生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年老化是老年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近20年来取得较大进展.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和加速,认知功能年老化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李德明;陈天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白菊内酯的生物活性与NF-kappa B通道抑制

    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芳香植物小白菊(Tanacetumparthenium)以及它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在体内外实验中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是通过抑制NF-kappa B通道而发挥各种生物活性作用的.近年来,有关小白菊内酯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及技术、分子肿瘤学理论探讨小白菊内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在此,笔者对国内外有关小白菊内酯的生物活性作用以及机制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宋晓凯;潘福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