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年四川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尹洪智;沙开友;赵联国;赖玉华;董运新;叶友琴

关键词:四川, 西昌市, 新农村, 血吸虫病防治, 疫情, 流行动态, 监测结果, 防治对策, 监测点, 专家, 月经, 现场, 山区, 科学, 考查, 国家, 报告
摘要:为了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2005年2月经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现场考查,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被确定为国家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2005年新农村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以此为科学地制订山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5年四川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2005年2月经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现场考查,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被确定为国家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2005年新农村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以此为科学地制订山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尹洪智;沙开友;赵联国;赖玉华;董运新;叶友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4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并分析2005年疫情监测结果.结果 监测点的疫情严重程度不一,山区血吸虫病流行仍然较重,且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状况有高感染率、低感染度的流行特点.结论 家畜传染源在血吸虫病传播中占有特殊地位,监测点螺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进一步加强控制钉螺和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的工作.

    作者:董毅;董兴齐;冯锡光;熊孟韬;沈美芬;张云;杨光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2005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结果 全省9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351853m2,平均钉螺密度0.70只/0.11m2,平均钉螺感染率0.06%;人群平均感染率1.93%,病人感染度EPG几何均数23.79,平均耕牛感染率为450%.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监测与巩固措施,防止疫情回升.

    作者:吴子松;钱晓洪;徐亮;杨羽;尹治成;邱东川;康均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上海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疫情动态和潜在威胁.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金山区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结果 在新春村仅查出3处有螺环境,对507名当地居民和12 332名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检测,未发现当地感染和输入性的血吸虫病病例.结论 金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仍需要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血吸虫病的监测.

    作者:靳艳军;蔡黎;杨建;王怀娴;俞瑞芳;刘国刚;付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云南大理市五里桥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变化趋势,依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5年3月,大理市银桥镇五里桥村被确认为国家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2005年五里桥村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怀;张彦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江西都昌县花桥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和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05年江西都昌县(原新建县)花桥村被列入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下称监测点),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龙;邹小青;沈国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湖南华容县东沟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及行规律,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2005年3月华容县东沟村被确定为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下称监测点),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建新;李晓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云南永胜县新民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了解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2005年3月,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新民村被确认为国家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1],现将2005年新民村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李灿兴;史记梅;杨从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四川丹棱县桂香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及时了解血吸虫病流行情况,2005年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村被作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并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了疫情监测工作,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力;赵剑波;唐猛;范建儒;杨皓程;黄义;骆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统计与分析2005年监测结果.结果 80个全国监测点人群血检阳性率17.22%;人群粪检阳性率2.04%,人群感染度几何均数0.52;牛、羊和猪的感染率分别为10.59%、3.05%和0.55%;活螺平均密度0.77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0.002 0只/0.11m2,钉螺感染率0.26%.结论 一、二类流行村疫情严重,需要加强传染源控制.渔船民和农民的感染率较高,应根据防治目标,选择重点人群,实施人群健康教育与查治病措施.低度流行区疫情不稳定,应加强监测巩固和综合治理工作.

    作者:党辉;朱蓉;郭家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安徽枞阳县团结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探索流行规律,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枞阳县山山镇团结村设立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该点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晓可;施淮峰;周伟;周敏;金院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江苏邗江区沿江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2005年扬州市邗江区李典镇沿江村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以此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玉才;王福彪;杨在朝;李文元;张长林;薛在泉;高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5年湖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16个监测点基线资料和螺情调查结果,监测点人群采用血检过筛,阳性者用Kato-Katz法进行病情调查,采取孵化法对家畜进行病情调查.结果 监测点居民平均粪检阳性率为4.07%,男性平均粪检阳性率5.79%,女性为2.26%,其中,以40~49 岁年龄组较高;职业分类以渔船民高.结论 监测点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整体下降,但也存在着漏检因素,当前血防的目标人群应是渔船民、40~49 年龄组居民、外地民工等.而药物灭螺的决定因素首先是当地居民感染情况,其次才是外洲钉螺感染性指标.

    作者:赵正元;李晓阳;刘兆春;彭先平;任茂元;李岳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湖南岳阳市长江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长江村的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石桂;李晓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江苏丹徒区三洲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镇江市丹徒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2005年高桥镇三洲村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三洲村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和生;刘琳;神学慧;李叶芳;陈祥平;季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湖北洪湖市界牌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2005年洪湖市界牌村被列为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王承;李玲;艾鹏;江洪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了解血吸虫病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全省8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病情及相关因素等的调查.结果 有4个监测点发现了粪检阳性者,人群校正感染率为0.24%;分别有7个点和4个点查到钉螺与感染性钉螺;有1个点查出阳性家畜,其中牛和羊的感染率分别为6.25%和2.11%.结论 监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江苏省血吸虫病流行较重地区的疫情.感染性钉螺分布与病人分布高度一致.在多数地区家畜已不是主要的血吸虫病传染源,但在局部疫区仍起着重要传播作用.

    作者:洪青标;孙乐平;黄轶昕;高扬;高原;张联恒;周明;张健锋;李伟;梁幼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重庆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影响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开展个案调查;对人群用IHA作血清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粪便检查;调查家畜和植物引进情况等.结果 分别抽查当地人群、疫区来渝人员、返乡人员492、84、104人,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0.61%、3.57%、2.91%;血清学阳性者中未检出血吸虫虫卵;未发现从流行区引进的植物和家畜.结论 三峡库区存在着钉螺和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的危险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利于血吸虫病传播.

    作者:吴成果;肖邦忠;周新;罗兴建;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安徽贵池区桂畈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3月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桂畈村设立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该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倪映;崔道永;肖广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5年湖南安乡县同兴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2005年安乡县同兴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贵华;刘宜宜;陈克舜;刘建彬;李晓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