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国;刘宗芳;张丽华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3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立;刘雪虹;杨震文;赵鸿雁;傅素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48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的绝经后出血占67.87%,生殖系统肿瘤占14.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13.4%.子宫内膜病理显示萎缩性内膜占48.34%,依次为增生期、分泌期内膜.恶性肿瘤中以子宫内膜癌和卵巢恶性肿瘤为主,并且出血年龄大,距绝经年限长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因素是生殖系统炎症,其次生殖系统肿瘤不可忽视.
作者:田秀娟;张爱臣;冷维春;严玉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确诊后又因老年患者基础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潜在危险大、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为了寻求老年肺炎的临床早期判断预后的指标,降低死亡率并指导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0~1997年以肺炎为原发病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经口或鼻腔置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50例.结果显效率为87.8%,且无复发,远期疗效甚佳.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文烈;韩雪立;孙戈新;赵步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人DU并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用洛赛克、德诺和羟氨苄青霉素根除HP,B组单独用洛赛克治疗.4 w后停药随访18个月.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0%、96.7%,无显著差异(P>0.05).A组HP根除率(85.0%)显著高于B组(16.6%)(P<0.05).18个月后,A、B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4%和28.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根除HP对老年人DU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作者:冯德辉;黄丰;周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浆甲状旁腺升压因子(PHF)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25g/m2(男),>120g/m2(女)]分为两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晨起采空腹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PHF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H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PHF较非肥厚组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与血浆PHF水平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浆PHF可能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形成的重要体液因子之一.
作者:万大国;刘宗芳;张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癌肿的声像图特点及B超误诊原因,探讨早期B超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老年胆囊恶性肿瘤病例.结果本组B超诊断符合率为75.7%(28/37),误诊率为24.3%.经B超检查发现而手术者,预后好.仅从声像图特征难以区别胆囊腺癌与非腺癌类肿瘤.结论病人早期就诊行B超检查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胡玉兰;王育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采用原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ESWL治疗对其中碎石失败者改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在2 422例患者中23例碎石失败(0.95%),改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论对失败的原因归结为:①结石面积过大(横径>1.2 cm)或停留时间太长(>3年);②由于结石长期刺激而导致输尿管的病理改变;③结石梗阻并发严重感染导致患侧肾功能减退.④结石成份以磷酸盐居多.
作者:孔祥波;马庆杰;王洪亮;张玉明;张俊;宋德中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颈椎病的MRI表现在诊断方面的意义,并初步探讨一般病理过程.方法 100例老年性颈椎病均经用飞利蒲公司生产的0.5T MRI扫描系统,使用颈椎表面线圈行自旋回波及梯度回波序扫描.结果在100例老年性颈椎病中,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占78%;椎体骨质增生占椎体总数的68%;间盘变性及间盘突出或膨出分别占间盘总数的53%及47%;后纵韧带骨化或肥厚占病例总数的15%;椎体滑脱占病例总数的4%;而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占病例总数的100%.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颈椎病各部位的病变程度及病理变化.因此MRI是诊断老年性颈椎病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国库;王继萍;张晓霞;刘文烈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通补Ⅰ号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大肠杆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20±2 g ICR品系小鼠用D-半乳糖造模,同时用通补Ⅰ号治疗,采用滴注法检测衰老模型小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拟杆菌数量.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肠杆菌群中大肠杆菌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变化不大,通补Ⅰ号具有防治此模型肠杆菌增多的作用.结论通补Ⅰ号可通过抑制肠杆菌的产生,达到延缓衰老之功效.
作者:周丽珍;郝瑞福;姜良铎;杜怀棠;董建华;曹晋桂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眼内填充物在老年人视网膜脱离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6例(56眼)老年人视网膜脱离手术应用了眼内填充物(消毒空气20眼,C3F8 25眼,SF67眼,硅油4眼).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48眼(85.7%),好转3眼(5.4%),未复位5眼(8.9%),随访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眼内填充物在老年人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应用效果满意,但要充分注意到老年人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吴雅臻;明月;张晓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病人与伴有抑郁者的记忆的差别.方法选择86例脑梗塞病人(伴抑郁56例,不伴抑郁36例)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结果脑梗塞病人的各项记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脑梗塞伴抑郁患者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本项结果提示了脑梗塞治疗的新策略:改善情绪及抗抑郁治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学习与记忆.
作者:杨晓玉;杨晏清;侯丽淳;乔香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来WHO糖尿病(DM)诊断专家委员会提出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来取代FPG≥7.8 mmol/L(140 mg/dl)作为诊断DM的新标准[1].我国对25岁以上人群DM普查结果表明,以FPG≥7.0 mmol/L为诊断DM标准是合理的.但这次普查对象的年龄范围较大,包括25至93岁的成年人,没有考虑到年龄增加对糖代谢的影响.DM新诊断标准中FPG值是否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60岁以上老年人以FPG≥7.0 mmol/L(126 mg/dl)作为诊断DM新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提出以FPG≥6.7 mmol/L(121 mg/dl)作为诊断老年DM标准的实用价值.
作者:宓继红;王一尘;方根强;左静南;蒋锦琪;方文军;潘志红;吴红宇;张江蓉;孙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人们对神经系统中的凋亡,特别是对凋亡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认识较晚[1].近年发现,细胞凋亡不仅发生于胚胎发生和正常发育过程中,而且也出现于病理情况下.在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缺血、外伤以及Alzheimer病、巴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神经退行性变时均有细胞凋亡的参与,探究其分子和遗传学机制,可使人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策略.本文对凋亡进行一般性概述后对近年有关神经系统中凋亡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旭东;赵文清;吴耀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听觉器官随着增龄而衰老退变,出现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但它的发生年龄与发展速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决定这些差异的因素很多,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科对患有心血管性疾病的老年人听力减退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并辅以动物实验研究.有人曾报道,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听力减退(0.25~8KHz),平均听阈≥25dB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的老人.我们在本区离退休老干部体查中,选出高脂血症40例及正常血脂38例,在排除中毒性聋、病毒感染性聋及噪声性聋等其他原因致聋者后,作听力检查,旨在探讨老年性聋与血脂(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曾蓉;杨质权;黄子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纯钛种植体在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162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32例下颌严重吸收全牙列缺失老年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32件,临床观察28~32个月.结果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6.3%,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结论纯钛种植体对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邓飞龙;曾融生;罗智斌;张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鱼油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和步入法研究鱼油DHA,每天550 mg/kg,连续灌胃14 d对小鼠空间方位学习和记忆及回避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测试中,鱼油组平台象限(A区)游泳距离及以平台为中心5 cm环内游泳距离(E区)占总游泳距离百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28.9%和53.3%,进入A区和E区次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4.8%和40.2%.在步入法测试中,DHA显著延长小鼠避暗潜伏期时间和缩短错误次数,潜伏期延长了85.8%,错误次数减少了66.7%.结论 DHA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洁生;谢丽玲;江风仪;陈式樛;彭志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孔板培养同位素掺入法、夹心ELISA法、依赖细胞株法,分别检测用药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IL-1、IL-2水平.结果该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α、IL-1β的量增加.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作者:高素君;王冠军;刘大同;郭京丽;姜一强;易永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重组AP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定向克隆技术、脂质体转染和Northen blot杂交技术.结果在分别独立的反应中,PDGF启动子、APP cDNA、载体依摩尔比3∶3∶1及1∶1∶1同时连接,重组体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orthern bolt杂交检测到瞬时表达.结论构建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的AP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常洋;秦川;琦祖和;蔡有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产生一氧化氮(nitro oxide ,NO),而NO在生物体内发挥多种作用.尽管其作用广泛和复杂,缺乏特异性,但不能因此否定其价值.本文主要综述影响IL-1诱导VSMC产生NO的相关物质,并探讨其在临床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黄春基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