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记忆障碍的初步研究

杨晓玉;杨晏清;侯丽淳;乔香兰

关键词:脑梗塞, 抑郁, 记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病人与伴有抑郁者的记忆的差别.方法选择86例脑梗塞病人(伴抑郁56例,不伴抑郁36例)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结果脑梗塞病人的各项记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脑梗塞伴抑郁患者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本项结果提示了脑梗塞治疗的新策略:改善情绪及抗抑郁治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学习与记忆.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剖胸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34例临床分析

    在以往的报道中老年患者颅脑术后,腹部术后和烧伤治疗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较为多见.而剖胸手术后由于其他并发症出现早,掩盖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故报道较少.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其往往是在其他并发症基础上发生,处理非常困难,预后很差.如何在剖胸手术后治疗并发症基础上重视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自1990~1998年,老年患者因肺部疾病需行剖胸手术治疗1 543例,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34例,占2.3%.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仑;何建行;杨运有;曾文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通补1号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肠菌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通补Ⅰ号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模型的大肠杆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20±2 g ICR品系小鼠用D-半乳糖造模,同时用通补Ⅰ号治疗,采用滴注法检测衰老模型小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拟杆菌数量.结果 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肠杆菌群中大肠杆菌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变化不大,通补Ⅰ号具有防治此模型肠杆菌增多的作用.结论通补Ⅰ号可通过抑制肠杆菌的产生,达到延缓衰老之功效.

    作者:周丽珍;郝瑞福;姜良铎;杜怀棠;董建华;曹晋桂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门静脉高压症PCDV手术前后KICG研究

    目的进一步提高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吲哚氰绿血浆清除率(简称KICG)为指标,研究了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进行PCDV手术前、后KICG的变化,并与同类中年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CDV手术前、后KICG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低于中年同类患者(P<0.05).结论 (1)PCDV手术对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脏机能和肝脏储备能力影响不大,可做为首选术式.(2)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确切了解肝脏机能状态和肝脏实际储备能力的可靠指标.(3)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选择手术适应症的指标.(4)KICG可做为老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判定手术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宋燕;宋君;张德恒;方卓;赵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浆甲状旁腺升压因子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浆甲状旁腺升压因子(PHF)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25g/m2(男),>120g/m2(女)]分为两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晨起采空腹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PHF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H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PHF较非肥厚组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与血浆PHF水平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浆PHF可能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形成的重要体液因子之一.

    作者:万大国;刘宗芳;张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血脂对老年性聋的影响

    听觉器官随着增龄而衰老退变,出现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但它的发生年龄与发展速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决定这些差异的因素很多,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科对患有心血管性疾病的老年人听力减退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并辅以动物实验研究.有人曾报道,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听力减退(0.25~8KHz),平均听阈≥25dB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的老人.我们在本区离退休老干部体查中,选出高脂血症40例及正常血脂38例,在排除中毒性聋、病毒感染性聋及噪声性聋等其他原因致聋者后,作听力检查,旨在探讨老年性聋与血脂(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曾蓉;杨质权;黄子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纯钛种植体在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纯钛种植体在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的临床应用.方法 162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32例下颌严重吸收全牙列缺失老年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32件,临床观察28~32个月.结果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6.3%,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结论纯钛种植体对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邓飞龙;曾融生;罗智斌;张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及B超误诊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癌肿的声像图特点及B超误诊原因,探讨早期B超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老年胆囊恶性肿瘤病例.结果本组B超诊断符合率为75.7%(28/37),误诊率为24.3%.经B超检查发现而手术者,预后好.仅从声像图特征难以区别胆囊腺癌与非腺癌类肿瘤.结论病人早期就诊行B超检查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胡玉兰;王育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抗氧化剂抑制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利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有或无药物保护时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与非缺血心肌比较,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组织出现显著的凋亡细胞,而经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数较未处理组显著减少.结论 NAC可有效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胡向阳;黄晓明;张运生;刘歧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四川省1990年823例百岁老人的调查报告

    目的高龄老人是社会人口老龄化中需要得到关心与照顾的人群,为了解他们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对我省823例百岁老人进行了调查.方法结合我省第四次人口普查,制定统一表格及调查方法,作为四川省第四次人口普查一项任务进行.结果 1953~1990年四川省总人口每年平均递增1.36%,老年人口平均年递增2.13%,而百岁老人平均年递增高达7.53%.他们中能维持日常独立生活者仅24.50%,75.50%需要靠他人帮助才能维持日常生活.经济来源仅有5.17%的人靠自己的收入,其中靠养老金3.08%,靠自己劳动2.09%.94.83%要靠他人,主要是子女供养(78.69%).他们中独居的占7.64%,寄居在非亲属家的占5.04%.结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我国人口老化速度不相适应,老年福利事业发展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加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而社会养老保障系统尚未完善,因此,如何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养老办法,迎接我国社会人口老化的挑战是当务之急.

    作者:袁鸿江;李进先;罗启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根除HP对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人DU并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用洛赛克、德诺和羟氨苄青霉素根除HP,B组单独用洛赛克治疗.4 w后停药随访18个月.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0%、96.7%,无显著差异(P>0.05).A组HP根除率(85.0%)显著高于B组(16.6%)(P<0.05).18个月后,A、B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4%和28.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根除HP对老年人DU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作者:冯德辉;黄丰;周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人肺炎预后判断的早期临床指标探讨

    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确诊后又因老年患者基础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潜在危险大、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为了寻求老年肺炎的临床早期判断预后的指标,降低死亡率并指导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0~1997年以肺炎为原发病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清热解毒中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孔板培养同位素掺入法、夹心ELISA法、依赖细胞株法,分别检测用药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IL-1、IL-2水平.结果该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α、IL-1β的量增加.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作者:高素君;王冠军;刘大同;郭京丽;姜一强;易永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鱼油DHA对小鼠空间记忆和明暗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鱼油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迷宫和步入法研究鱼油DHA,每天550 mg/kg,连续灌胃14 d对小鼠空间方位学习和记忆及回避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测试中,鱼油组平台象限(A区)游泳距离及以平台为中心5 cm环内游泳距离(E区)占总游泳距离百分比对照组显著增加28.9%和53.3%,进入A区和E区次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4.8%和40.2%.在步入法测试中,DHA显著延长小鼠避暗潜伏期时间和缩短错误次数,潜伏期延长了85.8%,错误次数减少了66.7%.结论 DHA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洁生;谢丽玲;江风仪;陈式樛;彭志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经口或鼻腔置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50例.结果显效率为87.8%,且无复发,远期疗效甚佳.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文烈;韩雪立;孙戈新;赵步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施行胃大部分切除Billroth(B-Ⅱ)式手术431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9例.其中年龄大87岁,小25岁,≥60岁者6例.本文就老年患者胃大切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30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剑立;刘雪虹;杨震文;赵鸿雁;傅素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记忆障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病人与伴有抑郁者的记忆的差别.方法选择86例脑梗塞病人(伴抑郁56例,不伴抑郁36例)进行记忆功能测试.结果脑梗塞病人的各项记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脑梗塞伴抑郁患者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本项结果提示了脑梗塞治疗的新策略:改善情绪及抗抑郁治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学习与记忆.

    作者:杨晓玉;杨晏清;侯丽淳;乔香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诊断水平的探讨

    近来WHO糖尿病(DM)诊断专家委员会提出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mg/dl)来取代FPG≥7.8 mmol/L(140 mg/dl)作为诊断DM的新标准[1].我国对25岁以上人群DM普查结果表明,以FPG≥7.0 mmol/L为诊断DM标准是合理的.但这次普查对象的年龄范围较大,包括25至93岁的成年人,没有考虑到年龄增加对糖代谢的影响.DM新诊断标准中FPG值是否适用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60岁以上老年人以FPG≥7.0 mmol/L(126 mg/dl)作为诊断DM新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提出以FPG≥6.7 mmol/L(121 mg/dl)作为诊断老年DM标准的实用价值.

    作者:宓继红;王一尘;方根强;左静南;蒋锦琪;方文军;潘志红;吴红宇;张江蓉;孙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促进白细胞介素诱导平滑肌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物质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产生一氧化氮(nitro oxide ,NO),而NO在生物体内发挥多种作用.尽管其作用广泛和复杂,缺乏特异性,但不能因此否定其价值.本文主要综述影响IL-1诱导VSMC产生NO的相关物质,并探讨其在临床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王关嵩;钱桂生;黄春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性颈椎病的MRI诊断及表现

    目的了解老年性颈椎病的MRI表现在诊断方面的意义,并初步探讨一般病理过程.方法 100例老年性颈椎病均经用飞利蒲公司生产的0.5T MRI扫描系统,使用颈椎表面线圈行自旋回波及梯度回波序扫描.结果在100例老年性颈椎病中,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占78%;椎体骨质增生占椎体总数的68%;间盘变性及间盘突出或膨出分别占间盘总数的53%及47%;后纵韧带骨化或肥厚占病例总数的15%;椎体滑脱占病例总数的4%;而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占病例总数的100%.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颈椎病各部位的病变程度及病理变化.因此MRI是诊断老年性颈椎病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国库;王继萍;张晓霞;刘文烈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