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焕金;马文军;曾四清;严维娜
目的 探讨低剂量接触苯系物对加油站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试验检测加油站暴露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相应工作区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结果 暴露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浓度均高于对照区(P<0.001);暴露组彗星尾矩和Olive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暴露可能导致加油站工人淋巴细胞DNA遗传损伤.
作者:苏晶;李琴;秦富;梁桂强;张丽娥;卿利;梁林涵;阳益萍;覃丽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人淋巴母细胞TK6细胞的PARP-1基因沉默细胞株,为后续PARP-1基因功能和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细胞.方法 利用瞬时转染方法筛选佳干扰效果的shRNA片段,与慢病毒载体pLVX-shRNA1连接,形成重组质粒,DNA测序鉴定后进行病毒包装,转导TK6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PARP-1 siRNA的PARP-1沉默细胞株,并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所构建的细胞株.结果 转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细胞的PAR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9、0.538、0.375和0.474,故选择shRNA1作为干扰PARP-1基因佳片段.用0.5μg/ml的嘌呤霉素成功筛选出PARP-1沉默细胞株和空载体对照细胞株,并从mRNA、蛋白质、细胞表型来检测PARP-1基因的干扰效率,抑制效率超过80%.结论 成功构建PARP-1的si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并筛选出PARP-1基因沉默的TK6细胞株,携带shRNA的慢病毒稳定、高效干扰PA RP-1基因表达.
作者:杨慧;梁海荣;陈佳佳;徐永春;翟璐;唐焕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洪涝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受灾群众的人身安全和物质财产造成威胁,而且对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文综述了近50年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发现洪涝发生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存在周期规律,且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地区分布也发生了改变.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洪涝除使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外,对慢性病也有影响.传染病的爆发性增长主要与当地的卫生条件有关,而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增多主要与社会支持有关.为降低洪涝带来的损失,在洪涝易发地区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和基础卫生体系建设,灾后对暴露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宜霏;倪伟;丁国永;高璐;姜宝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3],因此环境与健康工作有待广泛和深入地开展,然而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环境与健康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的环境与健康工作已不再是简单地基于几个或者几十个实验室数据的分析结果,而是需要大规模监测和调查数据作为支撑,许多大规模监测网络和调查研究不断涌现,如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4]、全国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网络[5]和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6]等,这些大规模的监测和调查通常会由多个实施机构共同参与完成,存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录入不规范、存在缺失值和异常值及逻辑错误等数据质量问题,因此如何甄别大规模数据的数据质量并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已成为当前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新挑战.数据质量是分析结果的重要保障,数据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就一些大规模数据清理经验进行论述.
作者:杜艳君;陈晨;李湉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对大鼠脑皮层细胞内钙离了浓度([Ca2+]i)和钙蛋白酶1(calpain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62.5 mg/kg)、中(125 mg/kg)和高(250mg/kg)剂量纳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及微米二氧化钛(250 mg/kg)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60 d,测定大鼠脑皮层细胞内[Ca2+]和calpa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纳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大鼠脑皮层细胞内[Ca2+]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剂量纳米二氧化钛及微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大鼠脑皮层细胞内[Ca2+]i略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脑皮层细胞内[Ca2+]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纳米二氧化钛及微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大鼠腋皮层组织calpain 1表达水平略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下,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可导致大鼠脑皮层细胞内[Ca2+]i升高,但并未影响calpain 1的表达.
作者:冯德达;王文斌;李仓廪;安丽红;张凤梅;李杰;李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解天津开发区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于2010-2012年对区内22户二次供水单位(其中居民住宅小区3户,宾馆饭店7户,办公楼11户,学校1户)的25个水箱依据GB 17051-1997《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2010-2012年水质监测结果不合格指标主要为浑浊度、余氯及菌落总数.2010-2012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3.9%(47/56),91.7%(66/72),90.7%(103/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P≥0.05).
作者:韩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水中16种半挥发性农药的膜式固相萃取-气相色谱(GC)-质谱(MS)测定方法.方法 水样(调整pH≤2)经C18固相萃取膜富集,用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DryDisk干燥膜,氮吹后定容.DB-35MS毛细管柱分离,采用GC-MS法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对水中16种半挥发性农药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五氯酚:0.1~10.0 μg/ml;其余15种半挥发性农药:0.05~5.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检出限为0.07~0.25 μg/L,定量下限为0.21~0.79 μg/L,平均回收率为72.8%~126.0%,RSD为3.6%~ 13.8%.结论 该方法有机溶剂用量少,检测种类多,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饮用水中16种半挥发性农药的测定.
作者:卞战强;查玉娥;于建;郑和辉;田向红;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复合型消毒剂中汞的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定方法.方法 经正交试验优化仪器条件,干燥温度250℃,干燥时间120 s,分解温度850 ℃和分解时间150 s,直接称样测定消毒剂中汞含量.结果 在0.5~200μg/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回归方程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方法的检出限为0.08 μg/L,平均回收率为93.2%~101.2%,RSD≤4.5%.结论 该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复合型消毒剂中汞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妮娜;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迁移到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特殊的理化性质使纳米材料与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引起其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的变化.该文综述了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性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指出了纳米材料水生毒理学亟待加强研究的方向.
作者:程艳红;陈金媛;李何荣;赵美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呼出气中甲苯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将呼出气中甲苯经固相微萃取头富集10 min,在150℃下解吸3 min,经FFAP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54 mm,0.25 μm)分离,FID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甲苯在0.173~56.713 mg/m3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4.663x+6.303 2,r=0.999 3.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 mg/m3,定量下限为0.03 mg/m3,平均回收率为89.4%~96.2%,RSD为4.1%~8.1%.现场共存物不干扰甲苯的测定.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污染小、方法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呼出气中甲苯的检测.
作者:邹薇;邱爱玲;张梦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饮用水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7年无锡市供水危机事件[1]提示了水源污染监测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分析和总结无锡市供水危机事件应急监测经验,提出饮用水源地突发应急监测和常态应急监测的方法以及发展方向,为饮用水源地应急监测机制建立提供参考.
作者:庄严;张东云;彭宇;张虎军;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视塔电磁辐射对小学生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距离某电视塔约500 m的一所小学429名小学生为暴露组,距离该电视塔12 km外的另一所小学256名小学生为对照组,现场监测两所学校的电磁辐射强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结果 两组小学生神经精神系统症状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4)情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除暴露组的有力-好动指标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它指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尚未发现电视塔射频电磁辐射对周边小学生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唐天统;黄炯丽;卫秦芝;郑晶;王钰钰;梁林涵;叶斯阳;彭晓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种常见的有机紫外防晒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方法 利用荧光光谱法,观察扫描温度分别为300、305、310K时牛血清白蛋白与不同浓度的有机紫外防晒剂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判断荧光猝灭类型并分析结合能力和结合模式.结果 三种有机紫外防晒剂均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均与BS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力大小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BM-DBM)≥二苯酮-3(BP-3)≥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4-MBC),且均与BSA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BP-3和4-MBC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BM-DBM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结论 BP-3、4-MBC、BM-DBM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结合作用.
作者:敖俊杰;高礼;施玉衡;周川琪;孙玲;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激动型G蛋白(Gs)和抑制型G蛋白(Gi)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48只断乳2周的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50、150、250 mg/L NaF染毒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用的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检测大鼠尿氟、骨氟含量及氟斑牙发生率以及骨组织中Gs和Gi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骨氟含量及雄性大鼠尿氟含量以及150、250 mg/L NaF染毒组雌性大鼠尿氟含量均较高,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氟斑牙的检出率也均较高,仅150 mg/L NaF染毒组雌性大鼠骨组织中Gs含量以及雄性大鼠骨组织中Gs、Gi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骨组织中Gi/Gs值无明显变化.随着NaF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尿氟、骨氟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骨组织中Gs、Gi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大鼠无氟斑牙发生,而各剂量NaF染毒组大鼠氟斑牙的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G蛋白在氟骨症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延莉;向蓉;徐小东;曹发军;范祥;韦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叠氮溴乙啶(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定量PCR(qPCR)相结合检测公共场所空气中存活的嗜肺军团菌的方法.方法 用培养的嗜肺军团菌进行实验以得到EMA处理的适条件;采集嗜肺军团菌气溶胶模拟样品,采用EMA-qPCR(EMA处理组)和qPCR(对照组)验证其检测活菌的效果;并将该方法在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应用实验.结果 EMA终浓度在2.5 μg/ml、4℃孵育5 min、光照5 min的处理条件下,可在基本不影响活菌PCR扩增的情况下使死菌qPCR的信号降低约2 lg,即可以抑制99%的死菌PCR扩增.当死菌和活菌的浓度比例不超过1 000∶1时,EMA-qPCR方法可实现对空气中存活嗜肺军团菌的定量检测.采集的公共场所气溶胶样品中,EMA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分别为37.5%(15/40)和57.5%(23/40);在两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10对样品中,1对样品的检测结果相同,5对样品EMA处理组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平均低0.70 lg copies/ml,4对样品EMA处理组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平均高0.65 lg copies/ml.结论 EMA-qPCR方法可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嗜肺军团菌活菌的快速定量检测.
作者:刘航;刘凡;李莉;张宝莹;葛覃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纳米硫化镉(nano-CdS)与常规硫化镉(CdS)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将36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ano-CdS组和常规CdS组(50 mg/kg),每组12只,经口灌胃染毒,连续45 d,检测睾丸组织中镉含量,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及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nano-CdS组睾丸镉含量高于常规CdS组,且两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处理组小鼠睾丸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而且nano-CdS组小鼠病变程度轻于常规CdS组.常规CdS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对照组、nano-Cd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no-CdS组精子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no-CdS和常规CdS均可蓄积于小鼠睾丸组织,且nano-CdS蓄积水平较高,两者对小鼠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生殖毒性,且nano-CdS对于睾丸组织的毒性低于相同剂量的常规CdS.
作者:周庆红;姜淑卿;刘英华;张力;赵春红;王晓军;张大龙;张静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低温寒潮是导致人群疾病发生的重要环境诱因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为开展相关研究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该文对国内外关于低温寒潮对人群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作者:罗焕金;马文军;曾四清;严维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土壤中6种酚类化合物的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对溶剂类型、溶剂体积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提取液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影响索氏提取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溶剂的类型≥提取溶剂的比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优化的索氏提取采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积比为3∶1),提取温度60℃,时间6h.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 mg/L,以10.00 g土壤样品计,检出限为0.01~0.03 mg/kg,加标回收率为74.49%~100.81%,RSD< 10%(n=7).结论 该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土壤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作者:张永兵;杨文武;张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解成都市生活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于2012年采集成都市城区内生活饮用水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水样756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1株,检出率为2.8%.管网水的检出率为0.4%,二次供水的检出率为6.4%,二次供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6.4%(19/296)]高于管网水[0.4% (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二次供水和管网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成都市生活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且以二次供水较为严重.
作者:李涛;李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母乳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测定方法.方法 母乳样品经密闭高压消解后,加入0.3%硝酸镁溶液作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1 200 ℃,原子化温度2450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含量.结果 在0.5~10μg/L的线性范围内,该方法所得铬的回归方程为y=0.031x+0.002 5,r=0.999 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35 μg/L,加标回收率为97.0%~103.2%,RSD<5%.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合母乳中铬含量的测定.
作者:林凯;张建清;姜杰;李瑞园;陈裕华;张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