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鸿翔;张晓雪;宋浩
为探讨强化卫生监督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引入市场理念,结合市场共性对卫生监督工作进行分析和论述.作者提出做大做强卫生监督工作的6个观点:(1)以市场理念,开拓监督市场;(2)识大体顾大局,发挥优势;(3)沟通协调,良性互动;(4)上下联动,增加气势;(5)优质服务,实现共赢;(6)全面纵深报道,引起关注.
作者:黄小平;周昆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研究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消长规律,对16户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进行了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装修后高出未装修前32~75倍,且随时间的推移,并非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装修后1、3个月时浓度有回升,6个月时可降至<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之下;空气中甲醛浓度呈现卧室>厨房>客厅的趋势,装修完工后及时将家具搬入,加强通风,且如果条件许可于装修后6个月再行入住,可减少因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作者:刘玉芬;程锦隆;任永红;杨力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每年的春运、暑运是铁路旅客运输的高峰.由于客流急增,使旅客列车严重超员.高峰期,有时旅客列车超员达100%以上.由于超员,按定员设计的餐车已不能满足旅客餐饮供应的要求.现就铁路客运高峰期餐饮供应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商榷.
作者: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迅速的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的不断变化,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增加,已经实施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煤炭、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高职业病危害的行业,普遍建立了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卫生部与有关政府部门为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进行了不懈努力,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毕竟是个农业大国,随着企业规模经济不断涌现和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企业流动,职业中毒事故不断发生,职业病患病率出现上升的趋势,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这种形势下很有必要讨论研究现阶段影响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可能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徐克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卫生许可是申请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必须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以后才能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天津市人民政府推行的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制度是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级注册部门为枢纽,对于依法需前置审批的项目,由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同步审批的新型企业注册登记方式.通过开展此项工作简化了审批手续,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缩短了卫生许可的时限;进一步统一了卫生许可审查标准,使全市卫生许可审批工作规范化,同时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加强企业自律.
作者:解鸿翔;张晓雪;宋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惩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手段,也是容易引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作者:李福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的形势发展,要进一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和总结,卫生监督所已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即将原卫生防疫站一分为二,分为卫生监督所(以下简称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实行政事分开,将监督与服务分离,监督所主要承担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疾控中心主要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后,针对传染病监督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尝试进行初步探讨,以供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刘显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根据多年的编审工作经验,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审理<中国卫生监督>杂志的稿件中,对发现的偏离栏目范围;论文内容类同或相似;一稿两投或多投;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及错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并对如何修正错误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及解决办法.立求推进科学技术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潘翠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根据瓶装饮用水的水源、水处理、臭氧消毒、灌装、运输中可能存在生物、化学、物理的潜在危害,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原理确定相应的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监测方法.
作者:梁日新;梁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卫生行政部门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快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干预,改消极行政为积极行政,适时灵活地实施卫生行政指导.卫生行政指导是引导相对人的活动而实施,不直接产生法律效率的非强制性行为,通常采用指导、劝告、建议、告诫的方式,并由相对人自由抉择.而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卫生行政指导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力,甚至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卫生行政指导在缓解和平衡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能起到协调和疏导作用.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处于萌芽状态,起到抑制作用.卫生行政指导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提出指示告诫和建议,并形成一系列制度,建立相应的机构,由真才实学的人才去实施,使相对人得到有益的卫生指导.
作者:苏锡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充分了解我市职业卫生现状,有力地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对辖区范围内的厂矿企业按行业特点分类,就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监督检查工作,初步了解目前职业卫生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孙雅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食品卫生法>执法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对该法的修订及当前的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效晖;丛勇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阳泉市职业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截至2003年6月累计共检出各种职业病5885例,尘肺病占 93.66%,其它职业病占6.34%.职业危害因素严重的是粉尘,高浓度为132.20mg/m3,超过国家允许标准65倍,其次是噪声和三硝基甲苯.调查结果表明阳泉市职业危害较为严重,须加强职业病预防指导,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作者:穆林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为卫生执法体系的卫生监督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积极应对,确保措施到位,打击不法行为,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应该(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执法中严格法律依据;(2)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网络,建立卫生监督垂直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3)大胆管理、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加强和其它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作者:王继东;谢志娟;刘星宇;周海川;冯若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固体废物,必需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安全处置,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SARS疫情的暴发,使医疗废物的处理不仅成为各家医院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作者通过调查平凉市医疗废物的处置现状,了解医疗废物的产量,探究其危害性,提出处置的建议与对策,以便尽快实现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内外对因空调系统引起疾病的案例进行了大量报道,北京市也有相关案例的报道,如不良建筑物综合症和冷却塔污染引起的军团病.国外发达国家已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将集中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卫生安全纳入法制和规范化管理.卫生部2003年9月19日颁发并实施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从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公众健康角度考虑,北京率先将空调系统的管理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作者:周宝晖;王义;张屹;高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餐饮业普遍使用一次性纸质筷套作为筷子的卫生保洁包装,因此,筷套卫生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筷具消毒效果,为预防因不洁筷套引起筷具二次污染,我们于2003年10月份随机抽取市场上10家餐饮行业200件筷套进行了卫生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爱群;夏莉萍;张薇;屠悦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律为依据,着重阐述了卫生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要件要得到满足;每一个事实要件必须有相应的证据支特,在行政诉论程序中收集、审查、认定证据应该注意客观、全面、合法;注意保全证据、举证应十分注意证据的证明力;在诉讼过程中依法收集,提供或补充证据.
作者:崔吉彬;秦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一起误食有毒山野菜造成12人中毒其中1人致死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在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故时与社会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此案例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消费者膳食心理误区,也为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作者:郑治山;林永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用计量投药泵投加消毒液消毒饮水的技术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开始推广,贵阳铁路分局管内小站供水点以往均采用人工投加消毒液的方法消毒饮水,消毒液投放不均匀,消毒效果不佳,现在已有部分小站开始应用该技术消毒饮水.作者通过对计量泵投加消毒液的处理效果的分析及评价,证实该技术对饮水消毒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后对原水的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
作者:张思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