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赴南苏丹维和部队二级医院门诊疾病谱分析

何瑛;刘元东;王乃震;蒋李;赵飞;刘晨;付留杰;于斌;赵勇

关键词:维和部队, 二级医院, 疾病特征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赴南苏丹维和部队二级医院门诊疾病谱情况,为后续维和医疗分队专科训练、药品采购以及进一步的维和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将2014年11月-2015年9月期间门诊疾病谱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国驻南苏丹瓦乌维和二级医院共诊治门诊患者2115例.门诊以内科疾病多,占45.86%,外科、口腔科、皮肤科及以疟疾为主的传染科疾病分别占26.10%、9.17%、5.63%和4.16%;疟疾为主要传染病,占传染病总数的93.18%.结论 根据瓦乌维和任务区的疾病特征,充分准备维和任务区内常见病及特殊疾病的防治药物和器材;国内组训阶段应着重做好维和任务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学习.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公务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公务员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参加体检的公务员人群4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一般状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公务员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2.75%,其中男性捡出率高于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肌酐血症、高空腹血糖、锻炼时间过长均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充分了解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云宇;邵齐;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舟山群岛地区蝙蝠种类

    目的 探索DNA条形码技术在蝙蝠种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舟山群岛地区3种常见蝙蝠标本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扩增CytB基因片段并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22只蝙蝠CytB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 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通过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不同种类的蝙蝠位于不同的分支,同属的蝙蝠分支较不同属的蝙蝠分支较短,种内分支则更短,上述结果都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DNA条形码技术对于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蝙蝠种类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蝙蝠鉴定中进行应用.

    作者:朱长强;胡丹;王依;艾乐乐;杨露;谭伟龙;王长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市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某市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某市本地区常住人口中选取230例T2DM患者的1206位一级亲属进行横断面调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诊断采用1999年WHO糖尿病和高血糖的诊断标准.结果 1206例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男性751例,女性455例,平均年龄(46.36±13.09)岁.T2DM总体患病率为10.94%,男性患病率6.79%,女性患病率17.80%;T2DM前期患病率为15.00%,男性患病率9.73%,女性患病率23.36%;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在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均逐渐上升(P<0.001);T2DM及T2DM前期患病率在TG(≥1.7 mmol/L)、BMI(>25 kg/m2)、腰围(≥80 cm)因素比较中存在明显差异(P<0.001);年龄、TG水平是影响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年龄、BMI是影响T2DM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某市T2DM患者一级亲属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较高,需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糖代谢异常的流行.

    作者:冯玉欣;胡宝辉;赵希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品安全保障箱的组装设计和检测应用

    目的 介绍一款食品安全保障箱的组装设计和检测应用.方法 自行组装设计了一款对采购的食材可进行毒鼠强、氟乙酰胺、氰化物、砷、亚硝酸盐、盐酸克伦特罗、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现场快速检测,同时可评价餐具消毒效果及监测食品烹制过程中中心温度的食品安全保障箱.结果 在今年的16次军队重大任务中应用了这一款食品安全保障箱,确保了无1例食品安全事故妁发生,保障效果较好.结论 这款食品安全保障箱携带方便、现场操作简单、指标齐全,适合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岚;李代波;陈荣华;银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管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睡眠及疗养满意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保健疗养、经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185名空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102人)和对照组(83人).干预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正常疗养模式.对比两组空勤人员疗养满意率、体质评分及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组总体疗养满意率为99.0%,对照组总体疗养满意率为89.2%;干预组的体质指数为(23.12±6.35)kg/m2,对照组的体质指数为(25.67±6.23) kg/m2;干预组的睡眠状况评分为(16.12±2.37)分,对照组的睡眠状况评分为(20.54±2.19)分.各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系列健康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的睡眠状况,提高疗养满意率.

    作者:侯建敏;洪威;李嵘;张法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潜艇鱼雷管逃生训练各阶段心理压力研究

    目的 对潜艇鱼雷管逃生训练中各阶段参训官兵心理压力程度进行评估,为有针对性做好该项训练中的心理调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鱼雷管逃生训练心理压力量表和开放式问卷,根据鱼雷管逃生训练具体实施阶段分为11个阶段进行评估.结果 鱼雷管逃生训练各阶段中,压力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开始注水(2.38),关闭后盖(2.10),进鱼雷管(2.07),管内注气(2.03);在2分以下的阶段依次为:海水流入(1.90),等待进管(1.76),打开前盖和爬行出管(1.59),出水上浮(1.48),检查准备(1.28),穿着准备(1.17).结论 应对鱼雷管逃生训练的参训者进行基本的心理选拔,对训练重大压力阶段循序渐进行环境适应,系统脱敏,并在训练前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疏导.

    作者:向娃;张鹏;李其修;李志辉;刘亚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军事医学地理学视角看高原短训中的健康防护

    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是研究军队成员健康、卫勤保障力、部队战斗力与高原地理环境关系的利器.近几年,战区许多部队组织其人员开赴高原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演训.文章探讨了演训及军事活动中的卫勤保障、健康防护、军事医学等相关课题,以期为后续训练提供参考.

    作者:董成海;保宏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部队疫情分析预测工作

    传染病疫情分析预测是部队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工作中,部队卫生机构要建立疫情分析预测工作机制.通过疾病监测、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等手段,重视疫情信息的收集,采取定期分析、及时分析、随时分析等方式,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分析预测,并按照传染病报告法规定的时限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将分析结果通报本部队,便于早期发现、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蔓延.

    作者:赵景平;徐宝凤;王亚伟;肖红;曹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结核病对心脏的影响及心电图改变研究

    目的 通过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探讨肺结核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共100例,均采用仰卧位进行检查,由医生对患者的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情况进行诊断,判断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情况.采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右房室肥大、ST-T的改变以及Q波异常、心律不齐等进行检查.结果 有68例患者检查出心电图异常(68.00%),高于正常的患者数量,其中快速心率失常多,其次是左房室肥大、ST-T改变,缓慢心率失常少.女性患者的ST-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发生快速心率失常、左房室肥大以及ST-T改变等疾病,而且患者更容易发生ST-T的改变,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作者:杨婧;谢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部驻高海拔地区边防部队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驻高海拔地区部分边防部队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为指导部队改善饮用水水质提供参考.方法 以调查表的方式收集水源基本情况,现场采集水样后低温保存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的15个单位全部驻扎在海拔3000 m以上,其中11个单位采用地下水、4个单位采用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27项指标全部合格的单位有3个(20.0%),毒理学指标全部合格、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水样12个(80.0%),感官性状指标不合格水样为3个(20.0%),一般化学指标不合格水样1个(6.7%).结论 该驻高海拔地区边防部队饮用水微生物安全不容乐观,急需配备必要的消毒洁治设施,建立和完善水源卫生防护管理制度,以保证驻高原部队官兵饮用水安全.

    作者:王华然;杨忠委;陈照立;乐凯强;阳盛红;尹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流行动态及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流行广泛,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病,本文对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流行趋势及传播途径的变化及预防控制发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的针对性防治提供基础参考.

    作者:沙花燕;杜丽;温亮;李申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北地区某部变应性鼻炎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某部在2015年6-10月期间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2015年6-10月间,在不同月份采用部队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抽样的官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依据ARIA标准,数据采用SPSS 10.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共完成问卷2500份,2388份问卷合格,总的患病率为24.71%,6、7、8、9、10月份患病率分别为8.08%、26.15%、30.48%、35.06%、14.08%,其中在驻地甘肃天水市(6、10月份)患病率为11.31%,赴宁夏青铜峡外训地(7、8、9月份)患病率为31.18%,经统计学处理,两地发病率差异明显(P<0.01).根据ARIA分类标准,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占26.55%,持续性占73.45%;轻度占74.24%,中重度占25.76%.结论 某部官兵赴宁夏青铜峡地区外训期间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相较于在驻地甘肃天水市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以持续性(占73.45%)为主,严重影响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导致部队昼夜发病率居高不下,对部队的正常工作训练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陶慧;王泽明;马嘉伟;杜蔚;姜忠伟;贾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美军多药耐药菌定植感染和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MDRB)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MDRB的出现使战场伤员的救治面临严重挑战.由于重视MDRB的研究和防控,美军多年来MDRB定植和感染都处在较低的水平.本文对美军所做的MDRB定植、感染和干预效果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结果、采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为我军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海谱;贾克然;王缚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陆航部队飞行人员疲劳及心理健康分析

    目的 研究陆航部队飞行人员疲劳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陆航部队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陆航部队飞行人员138名、地勤人员121名,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测评,并对疲劳状况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I测评结果显示:陆航部队飞行人员FAI的总分及因子1、2、3的分值均明显高于陆航部队地勤人员(P<0.05);SCL-90测评结果显示:除恐怖因子外,陆航部队飞行人员SCL-90的总分及其他因子分明显高于陆航部队地勤人员(P<0.05);陆航部队飞行人员FAI的总分、因子1、2、3的分值与SCL-90总分及多个因子分别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陆航部队飞行人员疲劳程度明显高于陆航部队地勤人员,其疲劳状况与心理健康明显相关,应开展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以保障飞行安全.

    作者:陈宏;王萍;魏冰倩;汪红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部一起急性乙型流感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目的 总结乙型流感疫情调查与处置的经验教训,为部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患者咽拭子逐一进行病原学检测、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卫生队设立阳性病例隔离治疗区、密切接触隔离观察区,在营连设立一般接触观察室分级隔离观察治疗.结果 (1)个别休整归队人员是此次疫情传染源.(2)天气寒冷、大强度训练是疫情的诱发因素.(3)居住密集是疫情发生的客观因素.(4)生活、学习环境聚集是疫情潜在因素.结论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强发热病例早期预警监测,加强实验室现场阳性病例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

    作者:许保生;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军事训练对新兵部分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兵常规军事训练10周后部分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入伍新兵90名,分别于常规军事训练前及训练10周后检测血清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新兵常规军事训练10周后与训练前比较,血乳酸和胰岛素敏感性升高,空腹血糖、胰岛素下降(P<0.05,P<0.01);二氧化碳结合力、C肽军事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军事训练可明显影响乳酸、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SI,对二氧化碳结合力、C肽水平影响不大.

    作者:任晓荣;孙妍;肖宇宏;姜佳星;陈宏光;安琳;冯静波;才蔚涛;崔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部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观察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特点,探讨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3名密闭生存官兵分别在驻训前、驻训1周后、驻训2周后进行动态情绪测评,观察负性情绪变化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1)官兵密闭驻训后负性情绪明显,驻训1周SAS评分为(37.60±2.12)、SDS为(35.71±3.29)、SCL-90总分为(138.20±5.73),驻训2周SAS评分为(41.53±1.87)、SDS为(39.50±3.12)、SCL-90总分为(149.31±7.12),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2)驻训1周、驻训2周负性情绪显著高于驻训前(P<0.01),驻训2周显著高于驻训1周(P<0.05),驻训1周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驻训前明显增高(P<0.01),驻训2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较驻训1周进一步增高(P<0.05);(3)年龄、参训情况和学历为负性情绪的对抗因素,有助于降低负性情绪反应;独生子女为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2.455.结论 密闭驻训官兵负性情绪明显,需要根据驻训进程和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

    作者:武涧松;冯鑫;陈默;王国治;强望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兵5km越野跑致心脏传导阻滞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新兵首次强负荷训练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情况.方法 300例入伍1个月的男性新兵,按照1∶1随机分为强化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各150例.强化训练组当日晨起后越野跑5 km,时间控制在20~25 min.常规训练组仅参加日常一般队列训练.2组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0.5h和24h记录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对比分析2组新兵训练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强化训练组训练后0.5h和训练后24h房室传导阻滞(Ⅰ度和Ⅱ度Ⅰ型)发生率(8.67%和5.33%)均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2.00%和0.67%)(P<0.05);训练后0.5h和24h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33%和1.33%)也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2.00%和0.67%)(P<0.01).结论 新兵首次5 km越野跑可增加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

    作者:罗永起;陈金良;吴菁;张法胜;范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根据NCCLS-EP9-A2方案对两种仪器检测血清铁蛋白的可比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在不同检测系统上的测定,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来研究SF的检测结果在不同系统问的可比性,为实验室间的结果互认和正确度认可提供依据,并且探讨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方法 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把东曹全自动发光分析仪列为检测系统1,当作比较方法(X),检测系统2是贝克曼的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用患者新鲜血清测定铁蛋白,计算(X)和(Y)之间预期偏倚的可信区间,以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规定允许误差范围定为25%作标准,来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可比性.结果 该实验中SF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性良好(R2 >0.95),结果具有可比性,精密度良好,结果稳定.结论 当质控在控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时,两种分析系统测定血清铁蛋白的结果基本一致,AU 5400系统偏倚可接受,基本能得到具有一致临床意义的检测结果,本实验室的这两种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作者:王秋慧;云发超;白冰;张和平;李娜;王志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部秋季入伍新兵训练伤的特点与防护

    目的 通过对某部秋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与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对比研究,为减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某部教导队2013-2014年秋季入伍新兵共1083名与2011-2012年冬季入伍新兵共1163名的军事训练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秋季、冬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分别为28.56%、26.74%,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损伤部位和病因均有变化,秋季训练伤与冬季训练伤中的擦伤占比分别为19.42%、14.79%;挫伤分别为17.80%、22.83%;骨折分别为10.03%、7.07%,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秋季与冬季入住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气温因素的变化、训练着装的不同,使训练伤的伤型、发病部位的特点和规律有变化,据此针对性提出建议,将有效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作者:李魁梧;丁俊涛;桂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