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红
目的:构建PIAS3(活化型STAT3抑制蛋白)的My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表达融合蛋白Mye-PIAS3.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鼠PIAS3基因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该1 851 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将其亚克隆至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的Sal Ⅰ和Not Ⅰ位点之间.将pCMV-Myc-PIAS3重组质粒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利用Myc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Myc-PIAS3的表达.结果;重组pCMV-Myc-PIAS3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了其正确性.EcoR 1酶切鉴定时有4 357和1 318 bp2条带,Xba Ⅰ酶切鉴定时有3 291 bp和2 384 bp 2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显示,13个氨基酸Myc在N端,然后是阅读框架正确的PIAS3的基因序列.pCMV-Myc-PIAS3重组质粒转染PC3细胞,利用Myc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融合蛋白Myc-PIAS3的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68 000处检测到特异的蛋白表达条带.结论:成功构建pCMV-Myc-PIAS3重组质粒,并表达融合蛋白Myc-PIAS3.
作者:李江;甄园丽;扬南扬;张俊芳;王中南;李晓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少数对于激素治疗敏感的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效果明确;他莫西酚(TAM)是乳腺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然而其耐药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医师.CCND1基因是近年来确定的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具有异常表现,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密切,是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癌基因之一.CCND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标记的表达(激素受体ER)、TAM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具有相关性.本文作者综述CCND1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及CCND1与乳腺癌TAM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明确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及雌激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方式.CCND1基因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并在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筛选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邢琬莹;李强;孙光;续哲莉;张西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探索治疗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佳方法.方法:对34例35足sanders Ⅲ和Ⅳ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24例24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0例11足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60个月,采用Kerry评分系统判定足部功能优良率,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克氏针内固定组24例24足,足部功能优良率41.7%(10/24),近期并发症发生率41.7%(10/24),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8.3%(14/24).解剖钢板内固定组10例11足,足部功能优良率77.8%(9/11),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6.4%(4/1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2%(2/11).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P< 0.05).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地降低远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术后足部的功能,对于Sanders Ⅲ和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解剖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好于克氏针内固定.
作者:徐峰;宁漱岩;王明礼;乔伟松;刘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部分病例因X线表现不典型与肺结核不易区分,常导致诊治的延误.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8年9月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参脉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及麦冬苷,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功能.本文作者采用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和P38磷酸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L-12(0、1.0、10.0和100.0 μg·L-1)激发后,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基础分泌量均增加,并且随IL-12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815细胞IL-6和组胺释放量与基础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U0126预处理的经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ERK磷酸化百分比较未加抑制剂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组亦显著降低(P<0.05).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的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P38磷酸化百分比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2刺激肥大细胞P815分泌IL-13可能是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作者:张慧云;王顺兰;林丽艳;林青;贝宁;何韶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两个牛弹性蛋白基序(10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为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连接肽基因.根据人IL-12 p35、p40两个亚基基因片段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其中p40基因下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酶切位点,p35基因上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酶切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获得人IL-12 p35与p40基因片段.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p35与p40基因的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产物回收后利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应用p40基因上游引物与p35基因下游引物对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将扩增的连接产物克隆入T载体,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酶切鉴定,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进行拼接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通过PCR分别获得约1 000 bp大小的p40基因片段与600 bp大小的p35基因片段,两个基因酶切片段连接后PCR扩增获得1 600 bp左右的拼接产物,采用Kpn Ⅰ内切酶对拼接产物进行酶切后获得约1 000和600 bp大小的基因片段,分别与p40和p35基因片段大小一致.拼接产物的T载体经酶切鉴定可见1 600 bp大小的酶切产物,拼接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上的p40基因、p35基因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利用该基因分子拼接技术成功地将人白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有效进行人白细胞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的C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杜珍武;齐熙明;王茜;昊晓冬;杨绍娟;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l(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l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作者:孙晓峰;所剑;王琦;刘婷;崔阳;王中荚;杨学明;方艳秋;谭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一种溃疡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脾中伏火上炎所致.本文作者采用中药为主,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8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纳米SiOz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超声30 s)溶液及不同时间(0、24、48和72 h)的粒径分布及团聚状态;用DDCFH-DA法F检测粒子在无细胞体系中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电镜结果显示,2种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43.0±4.2)和(68.0±5.7)nm,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及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Si-43 nm及Si-68 nm粒子粒径变化很大,其中在生理盐水中的粒径接近电镜结果,为74.0和96.7 nm.超声30 8后0、24、48和72 h时,Si-43 am及Si-68 nm粒子粒径在生理盐水中不发生团聚;在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相似大小的团聚体;在30~100/ig的质量范围内,2种粒子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相似但很弱,相当于2.5μm01·L-1左右H2O2当量.结论:一定粒径的纳米SiO2在细胞培养液中形成大粒径团聚体,粒子自身只有较弱的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王雯;Oberdorster Günter;刘晓梅;孙磊;杜忠君;杨文胜;孙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传统内科治疗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效果,探讨PTA对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志愿20例行PTA(PTA组),另20例给予传统内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肢疼痛、冷感、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两组治疗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PTA组患者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和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6个月后PTA组特校率为85%(17/20),对照组为O;PTA组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75%(15/20).P'FA组特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A治疗糖尿病致下肢动脉闭塞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清;柳林;赵凯军;杨海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20(S)-原人参二醇(Protopanaxadiol,PPD)对环磷酰胺(CTX)化疗人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549人小细胞肺癌裸鼠体内移植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PPD组、CTX小剂量组、CTX大剂量组、CTX小剂量+PPD组和CTX大剂量+PPD组,于移植肿瘤模型成功建立后次日起分别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PPD(50 rag·kg-1·d-1)、CTX(10 rng·kg-1·d-1)、CTX(20 mg·kg-1·d-1)、CTX(10 mg·kg-1·d-1)+PPD(50 mg·kg-1·d-1)和CTX(20 mg·kg-1·d-1)+PPD(50 mg·kg-1·d-1),连续15 d给药后检测小鼠体重、肿瘤重量及体积、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脏及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杀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单独化疗药物组比较,PPD(50 mg·kg-1)与化疗药联合组抑瘤率升高(P<0.01),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加(P<0.01),脾脏及胸腺指数均增高(P<0.01),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活性均增强(P<0.05).与单独化疗药物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均明显提高(P
作者:张锐;徐华丽;于小风;曲绍春;陈明侠;睢大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 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 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 0A;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作者:随志刚;陈明玉;刘志强;皮子凤;刘忠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腰硬联合麻醉克服了硬膜外麻醉阻滞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的缺点,但有很高的低血压发生率,如果不采用预防血压下降的措施,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发生显著的血压下降,其收缩压可下降30%.本文作者在腰麻药液中加入少量的麻黄素,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低血压发生率减少,有效地避免了血压剧烈波动对机体的刺激.
作者:尹建平;张宇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3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囊腺瘤79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2例、浆液性囊腺癌51例、黏液性囊腺瘤67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9例、黏液性囊腺癌1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按FIGO的手术一病理分期为: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19例,Ⅵ期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和MVD,并将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不同分期之间的HIF-1α表达和MVD值进行对比.同时对HIF-1α的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较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组织中HIF_1a的阳性率均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HIF-la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组卵巢良性肿瘤(P<0.05).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两交界性肿瘤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MVD值均较两良性肿瘤组和两交界性肿瘤组明显增高(P<0.05).随着卵巢癌手术一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HIF-1α表达的阳性率也由I期的38.46%逐渐增高至Ⅳ期的83.33%,其中Ⅳ期较Ⅰ期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随手术一病理分期级别的增高,MVD也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组织类型及手术病理分期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IF-1α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1).结论:HIF-1α与卵巢上皮性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在促进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莉;刘爱民;冯卫;王爱绘;王冰冰;杨丽晓;张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教职工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85岁,男性62例,女性4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96例,年龄34~83岁,男性55例,女性41例.
作者:王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利用CT增强扫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增强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讨论此方法对SPN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1~72岁,平均47.1岁其中肺癌25例(腺癌13例、鳞癌10例、转移瘤2例)、炎性结节13例(肺脓肿5例、炎性假瘤8例)、结核瘤6例;临床表现24例有咳嗽和痰中带血f;44例X线片均示肺部单发结节病灶.
作者:杨春明;张亚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9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18例,年龄9~13岁,平均11岁.均为AngleⅡ类错鸦(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为上前牙前倾,开唇露齿,覆盖5~8 mm,平均6.5 mm,覆殆均为Ⅱ°~Ⅲ°.X线投影测量ANB值均》5.
作者:方鸿满;张冬玲;邵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剂他罗利姆(FK506)对细胞的保护作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损伤及拮抗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H9c2心肌细胞株体外培养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H2O2各处理组(n=6).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验各组分别用50、100、200和400/μmol·L-1H2O2处理1、6和24 h后,用罗丹明(Rhodamme-123)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ACmt)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并采用100μmol·L-1H2O2处理6 h建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损伤模型,给予高、低剂量FK506(0.60和0.15 μmol·L-1)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①100、200和400μmol.L-1H2O2处理组1 h时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6和24 h时,200和400 μmol·L-1组△ψmt值均低于100μmol.L-1组(P<0.05),且400 μmol·L-1组低于200 μmol·L-1组(P<0.05),②200和400 μmol·L-1H2O2处理组1 h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24 h达高峰.③高、低剂量FKS06干预组与单纯100~tmol·L-1H2O2处理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高、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2O2可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细胞凋亡.CaN抑制剂对H2O2诱导的大鼠H9e2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冯星;金明华;刘晓梅;孙磊;杜海英;孙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大鼠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涎腺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基因治疗涎腺疾病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1日龄Wistar大鼠颌下腺,经LB3、胰酶联合消化后原代细胞接种于含2%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等的DMEM/F12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PAS染色观察体外培养第2代细胞合成、分泌多糖功能.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颌下腺原代细胞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细胞传至第2代生长良好,形态未发生改变.体外培养的第2代细胞角蛋白、E-钙联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S染色均为阳性,表明细胞为上皮来源且具有合成、分泌多糖类物质的功能.结论:酶联合消化法成功地分离、体外培养了大鼠颌下腺细胞,第2代细胞仍可保持腺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作者:刘超;苗雷英;孙宏晨;乔春燕;刘金钟;柯小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