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兴国;韩瑞祥
长期大量使用或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本文作者对28例ANFH患者行CT、X线检查,探讨影像诊断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作者:刘德新;白荣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55~83岁,其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患者1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9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测定血.1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腺原氯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含量.
作者:王育宏;朱南竹;喻骏;侯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腰硬联合麻醉克服了硬膜外麻醉阻滞诱导时间长、阻滞不完善的缺点,但有很高的低血压发生率,如果不采用预防血压下降的措施,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发生显著的血压下降,其收缩压可下降30%.本文作者在腰麻药液中加入少量的麻黄素,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低血压发生率减少,有效地避免了血压剧烈波动对机体的刺激.
作者:尹建平;张宇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少数对于激素治疗敏感的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效果明确;他莫西酚(TAM)是乳腺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然而其耐药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医师.CCND1基因是近年来确定的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具有异常表现,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密切,是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癌基因之一.CCND1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标记的表达(激素受体ER)、TAM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具有相关性.本文作者综述CCND1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及CCND1与乳腺癌TAM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明确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及雌激素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方式.CCND1基因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并在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筛选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邢琬莹;李强;孙光;续哲莉;张西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2(IL-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两个牛弹性蛋白基序(10个氨基酸)的基因序列为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连接肽基因.根据人IL-12 p35、p40两个亚基基因片段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其中p40基因下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酶切位点,p35基因上游引物包括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以及Kpn Ⅰ酶切位点.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获得人IL-12 p35与p40基因片段.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p35与p40基因的PCR产物进行酶切,酶切产物回收后利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应用p40基因上游引物与p35基因下游引物对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利用Kpn Ⅰ内切酶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将扩增的连接产物克隆入T载体,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酶切鉴定,酶切鉴定正确的克隆进行拼接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通过PCR分别获得约1 000 bp大小的p40基因片段与600 bp大小的p35基因片段,两个基因酶切片段连接后PCR扩增获得1 600 bp左右的拼接产物,采用Kpn Ⅰ内切酶对拼接产物进行酶切后获得约1 000和600 bp大小的基因片段,分别与p40和p35基因片段大小一致.拼接产物的T载体经酶切鉴定可见1 600 bp大小的酶切产物,拼接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上的p40基因、p35基因以及连接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利用该基因分子拼接技术成功地将人白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通过连接肽基因进行拼接.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有效进行人白细胞介素12两个亚基基因拼接的新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L-12的C生物学功能以及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杜珍武;齐熙明;王茜;昊晓冬;杨绍娟;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复方角菜酸酯栓又叫太宁栓,是一种痔治疗栓剂,其主要成分每枚含角菜酸酯0.3 g、二氧化钛0.2 g、氧化锌0.4 g.辅料:滑石粉,固体半合成甘油酯,其是治疗痔病的局部用药.具有保护直肠黏膜,修复炎症或受损部位,隔离机械和化学刺激、润滑肠道、软化粪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止血、止痒、收敛、减少分泌物、缓解便秘的作用.本院自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门诊42例内痔患者采用此栓剂进行局部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景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myc和k-ras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关系.方法:采用60Co(剂量率0.382 Gy·min-1,总剂量7 Gy)分别照射C57BL/6J和BALB/c小鼠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6个月后处死小鼠,取胸腺组织,用Promega DNA纯化试剂盒提取胸腺淋巴瘤细胞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c-myc基因rs51048361(C/T)、k-ras基因rs30221756(A/G)和rs30161609(T/C)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60Co照射引起2种小鼠的胸腺瘤发生率不同,对应的rs510483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C/C和T/T,rs30221756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和G/G,rs30161609位点基因型分别为T/T和C/C.结论:辐射敏感性不同的C57BI./6J和BALB/c小鼠60Co照射后rs51048361、rs30221756和rs30161609位点基因型不同,推测c-myc和k-ras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诱发胸腺淋巴瘤有关联.
作者:于雷;刘永哲;孙世龙;杨湘山;武宁;宋祥福;鞠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参脉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及麦冬苷,是纯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功能.本文作者采用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19岁,于2007年7月15日妊娠3个月时右乳房下出现散在的潮红斑上有针尖大小脓疱、红丘疹、结痂及渗出,伴有轻微疼痛.多次去个体诊所就诊,按湿疹口服及外用多种中西药治疗,皮疹未见消退,并逐渐波及全身.
作者:蔡蕊;李福秋;姜辉;庄园;王改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检测纳米SiOz粒子的特性及其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氧化能力,为医用纳米SiO2粒子体内外毒性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用透射电镜观测2种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不同介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超声30 s)溶液及不同时间(0、24、48和72 h)的粒径分布及团聚状态;用DDCFH-DA法F检测粒子在无细胞体系中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电镜结果显示,2种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43.0±4.2)和(68.0±5.7)nm,在纯水、生理盐水、10%Tween 80溶液、RPMI 1640培养液及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Si-43 nm及Si-68 nm粒子粒径变化很大,其中在生理盐水中的粒径接近电镜结果,为74.0和96.7 nm.超声30 8后0、24、48和72 h时,Si-43 am及Si-68 nm粒子粒径在生理盐水中不发生团聚;在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发生团聚,形成相似大小的团聚体;在30~100/ig的质量范围内,2种粒子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相似但很弱,相当于2.5μm01·L-1左右H2O2当量.结论:一定粒径的纳米SiO2在细胞培养液中形成大粒径团聚体,粒子自身只有较弱的自发产生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王雯;Oberdorster Günter;刘晓梅;孙磊;杜忠君;杨文胜;孙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在人正常乳腺组织细胞中的定位,为探讨ERα和ERβ与乳腺组织生长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6例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乳房缩小成形术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的ERα和ERβ阳性表达率及分布情况.结果:Era在小叶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检测到,在小叶和小叶内导管分布于上皮细胞的内层,在小叶间导管分布于上皮细胞的外层.ERβ在小叶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检测到,但是ERβ在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并无规律,而且在细胞浆内也可以检测到弱到中等强度的染色.同时,在一些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亦出现染色情况.ERβ在乳腺上皮细胞中阳性百分数明显高于Erα的阳性百分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9.789,P<0.01).同时Erβ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ra的阳性表达率,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127,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各亚型在人正常乳腺组织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ERβ的广泛分布暗示着ERβ可能是乳腺组织中占优势的雌激素受体.
作者:李嗣杰;韩冰;范志民;付彤;宋东;刘国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肾上腺素β2受体(β2-AR)的表达及其意义,为神经因素调节骨髓造血理论提供依据.方法: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从正常小鼠骨髓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直接涂片、粒一单集落造血祖细胞培养后涂片、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爬片,同时行骨髓石蜡切片及全骨髓细胞涂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骨髓细胞β2-AR的表达.另取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注射法制备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模型,β2-AR拮抗剂组静脉注射ICI 118551,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至第8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2-AR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骨髓细胞β2-A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可见胞质及胞膜呈深浅不等的棕黄色,其中单个核细胞48%强阳性,造血祖细胞55%中等阳性、45%弱阳性,骨髓基质细胞68%强阳性,其他辅助细胞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再障模型组、β2-AR拮抗剂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β2-AR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31、1.72±0.29及1.41±0.35.与对照组比较,再障模型组β2-AR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β2-AR拮抗剂组β2-AR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正常小鼠骨髓细胞有β2-AR表达,其表达量与骨髓造血状态有关,提示β2-AR可能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途径参与造血调节.
作者:童金生;罗满生;袁长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突发性耳聋(SHL)好发于中老年人,青少年较少发病.本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18岁以下SHL患者5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丽;修世国;付仲鹰;李袆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N)患者8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患者60例,60名健康人作对照(正常对照组),抽提每人外周血中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一个287 bp Alu的插入/缺失(Ⅰ/D)基因片段,进行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在紫外线灯下观察荧光带并确认每例的基因型.各组间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应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和X2检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应用X2检验.结果:ACE基因的3种基因型Ⅱ、ID和DD的频数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各组间ACE基因的基因型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10,P>0.05);3组的等位基因Ⅰ和D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84,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无关联性.
作者:阚瑛;赵焱;阚殉;李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M、IgD、IgE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表达强度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芯片(含177例卵巢上皮性癌),50例卵巢良性肿瘤上皮组织中IgA、IgM、IgD、IgE的表达水平.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gA、IgM、IgD、IgE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上皮组织(P<0.001);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分级与IgA、IgM、IgD和IgE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0.422,P<0.001,r=0.460,P<0.001;r=0.458,P<0.001;r=0.593,P<0.001)即病理分级越高,IgA、IgM、IgD和IgE表达越强.结论:IgA、IgM、IgD、IgE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高表达;IgA、IgM、IgD、IgE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提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张多加;崔满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 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 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 0A;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作者:随志刚;陈明玉;刘志强;皮子凤;刘忠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成人上位、中位胸椎节段(T1~T8)椎弓根形态对螺钉植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体直接测量方法,测量5具新鲜成人尸体胸椎(T1~T8)椎弓根的横径,比较其与临床应用的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匹配程度;模拟手术情况,按照个体化原则选择植入螺钉型号,并于直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肉眼下观察螺钉植入后椎弓根皮质破坏情况.结果:成人胸椎T6~T8节段,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53(4.40~4.70)、5.38(5.25~5.60)和5.55(5.50~5.80)mm,均>4.5 mm,可以满足小直径螺钉植入.T1~T5椎弓根横径分别为4.74(3.85~5.25)、4.47(3.45~5.25)、4.15(3.60~4.65)、3.75(3.10~4.50)和4.25(3.70~4.65)mm.在所有测量胸椎标本中,椎弓根横径<4.5 mm的椎体占标本总体的22.5%.螺钉植入椎弓根后,2个椎体发生椎弓根外侧皮质破坏.结论:成人T3~T4节段椎弓根横径窄,影响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植入,但在上位及中位胸椎的大部分节段,可以安全植入.
作者:付长峰;刘中国;刘一;张绍昆;赵松;闫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此,有关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针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缺损,以提高树突状细胞(DC)、T细胞及NK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为策略的癌症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多项进展,基于Fh3配体(FL)免疫治疗就是其中之一.FL是主要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上的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Flt3的配体,是一种与早期造血调控有关的生长因子.FL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能够在体内外显著地扩增DC,刺激T细胞和NK细胞增殖,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采用FL治疗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颅内肿瘤等,已经显示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劳凤学;柳忠辉;刘端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l(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缺血下肢的表达及分布规律,为应用HlF-1α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5例ASO截肢患者肢体的血管、肌组织及3例正常人肌组织中的HIF-1α、VEGF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应用CD34标记血管,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及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灰度值较正常人均明显增加,MVD计数增加.增加高的是胫后动脉(HIF-1α为932.5±545.2,VEGF为354.5±75.8,MVD为38.4±8.4),股浅动脉、胫前动脉、小腿缺血肌肌间动脉、小腿缺血肌以及足坏死肌中HIF-1α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胫后动脉;在缺血血管壁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均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而在缺血肌组织内,HIF-1α、VEGF表达量及MVD计数增加均与缺血程度无关联;HIF-1、VEGF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结论:HIF-1α、VEGF在ASO患者缺血肢体主干血管和缺血肌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但在缺血肌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缺血大血管.
作者:孙晓峰;所剑;王琦;刘婷;崔阳;王中荚;杨学明;方艳秋;谭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患有2型糖尿病、脑梗塞、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2008年4月1日因血糖不稳定来本院治疗.4月5日患者出现左手指麻木,向左上肢、头皮扩散,予静脉滴注血塞通治疗.
作者:刘波;张晓艳;张伟;李明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