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的基因克隆

王世瑶;柳忠辉;牟大鹏;张红军;杨琼;常颖;台桂香

关键词:激活素,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克隆新的与激活素受体ⅡA(ActRⅡA)相互作用蛋白,即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4(ActRIP4)基因.方法:应用ActRIP2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cDNA文库中钓取ActRIP4 cDNA;采用哺乳细胞双杂交进一步确定ActRIP4与ActRⅡA的相互作用;RT-PCR检测ActRIP4 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ActRIP4基因全长691bp,ORF区编码118个氨基酸残基;ActRIP4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天然的ActRIP4 mRNA在小鼠多种组织中表达.结论:ActRIP4属于ActRIP家族新成员,可以与ActRⅡA相互作用,可能在多种组织中介导激活素受体信号传导过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铅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40、60和100 μmol·L-1醋酸铅,观察其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集落(CFU-F)能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醋酸铅浓度40、60和100 μmol·L-1时的成集落率分别为(3.30±0.20)、(2.40±0.10)和(1.57±0.21)/105,与对照组成集落率[(4.20±0.20)/1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醋酸铅各浓度组间比较,CFU-F集落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剂量-效应关系分析醋酸铅浓度与CFU-F集落率呈负相关关系(r=-0.960,P<0.01).体外培养6 d时,对照组集落中细胞多呈现梭形,加铅组细胞多呈不规则形状或圆形.结论:醋酸铅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集落率生长并随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作者:杨昆;迟宝荣;吝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校学生常见眼病的患病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眼病的发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作者对2005年1月4日-2005年4月30日来本院眼科就诊学生的眼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艳艳;王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学生入学体检发现马凡氏综合征1例报告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是由法国医生Marran于19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少见的全身结缔组织病,故名为马凡氏综合征.该病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

    作者:朱冬元;耿志辉;孟令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与鱼肝油酸钠联合应用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好发于颌面部,常引起颜面、唇、舌等畸形及功能障碍.目前多采用硬化疗法,如5%鱼肝油酸钠或平阳霉素单一注射治疗.1999年起本院采用上述2种药物联合注射治疗血管畸形106例,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高蔚虹;刘雁;曲晓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

    细胞凋亡是一种形态和生化特征明确的细胞主动死亡形式.哺乳动物睾丸生精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自发细胞死亡是通过生精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线粒体在其调控细胞凋亡进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生精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调控机制以及线粒体与氧化应激、Bcl-2蛋白家族、HSPs和TR3的相互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志成;赵红光;龚守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异丙酚、芬太尼和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5月-2006年5月本科与妇科中心合作,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和安定复合麻醉完成1 441例妇科门诊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逄培华;庞立瑛;刘万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超诊断胃柿石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岁.既往健康,因1个月前曾1次食6个未成熟肺子后食欲差,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在当地卫生所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本院就诊.B超(Aloka ssd-256型B超机,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让患儿饮水400 mL,取平卧及半卧位多个切面观察,见胃内充盈尚好,胃壁光滑,各层结构清晰,胃体部见6.2 cm×5.0 cm×3.8 cm的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楚,轮廓规整,与胃壁无固定关系,能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后方伴有声影.B超诊断:胃柿石.2 d后手术,从胃内取出一个约鸡蛋大的柿石,表面较光整,呈草绿色及少许黑褐色混杂,质地如硬面团,剖开内面呈实质较均匀略带桔黄色的固状物,仍能辨认出柿子.

    作者:胡中桥;孟昭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3例报告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8岁.因发热、干咳、呼吸困难2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干咳无痰,胸闷、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病前患者连续24 h呆在密闭空调车中.查体:体温38 ℃,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85次·min-1,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水肿.血气分析:血氧分压57 mmHg.胸片示类似急性肺水肿改变.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暂予吸氧、抗炎、对症治疗.第2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量35 mL,总细胞数0.8×106·L-1,中性粒细胞占24%,淋巴细胞76%,CD4+/CD8+<1,诊断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空调肺).给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肺部阴影完全吸收,治愈出院.

    作者:刘颖宏;王春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苦参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阴道炎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等.本院应用院内协定处方制成苦参凝胶,应用于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ct/8细胞分为5-Fu组和对照组,通过凋亡细胞数量、形态、基因组DNA片段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并通过基因芯片测定相关基因改变.结果:吖啶橙染色及基因组DNA电泳显示5-Fu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基因芯片检测显示,5-Fu致多种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尤其是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出现表达下调.结论:5-Fu具有致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原因是由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相互作用影响所致,尤其是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改变致不能及时修复受损的基因,终致癌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崔亚南;薄丽华;薛立娟;杨绍娟;卜丽莎;高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序贯分析方法在不同分析方法一致性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序贯分析方法在不同方法一致性检验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在一项历时5年的大规模人群干预试验中,经5年连续的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儿童适时添加辅食等人群干预后,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有明显改善,但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该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却非但未降反而上升,对该结果专家有不同的解释,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采用双向量反应开放型序贯试验方法,对2次血红蛋白检测所用仪器和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干预前后2次所用仪器及方法所得检测结果之差异在10%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量反应开放型序贯分析方法分析其差值累积值的序贯试验线于第12对检验结果之差值累积值与序贯图中界线相交.结论:干预前后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低与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无关,序贯分析方法在评价不同的检测方法、诊断标准、疗效、人群干预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方面是循证医学中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崔颖;郭伟;王蕾;杨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大鼠肾皮质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皮质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AGEs组(给予AGEs同时尾静脉注射AGE-修饰大鼠血清蛋白),AGEs+AG组[给予AGEs同时腹腔注射氨基胍(AG)],天然血清组(注射天然大鼠血清蛋白)和空白对照组(不施加处理的正常大鼠).各组大鼠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6周,RTPCR检测PPAR-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肾皮质均有PPAR-γ表达;与天然血清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AGEs组大鼠肾皮质PPAR-γ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同时注射AG的大鼠PPAR-γ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大鼠肾皮质表达PPAR-γ;AGEs能降低大鼠肾皮质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提示AGEs可能通过对肾脏保护性因子PPAR-γ的影响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于晓艳;李才;苗春生;周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Ovid数据库使用指南

    Ovid技术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数据库,目前已推出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包括临床各科专著及教科书、循证医学、医学MEDLINE、EMBASE以及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提供60多个出版商出版的科学、技术及医学期刊1 000多种,目前可使用LWW出版社出版的被Ovid数据库收录的251种与医学相关的核心期刊全文及OUP 50种期刊专辑》收录的牛津出版社出版的50种核心期刊.本文主要介绍Ovid数据库不同检索途径即关键词途径、著者途径、篇名途径及期刊途径的使用方法,并对主要检索工具进行解释,同时对如何提高检索效率进行剖析并说明其检索技巧.

    作者:刘莉;青晓;姜瑾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脊柱侧凸并发脊髓异常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探讨骨科脊柱侧凸伴有脊髓异常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6例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进行MRI扫描,检查时患者行常规矢状SE∶T1WI、TSE∶T2WI及轴位TSE∶T2WI扫描,图像不够清晰时加冠状T2WI扫描.结果:46例脊柱侧凸患者经X线及CT检查均未发现脊髓异常,而MRI扫描检出脊髓异常15例,占全部脊柱侧凸患者的32.6%,均经手术确证.15例中兼有两种脊髓异常者10例,占全部脊髓异常患者的66.7%.结论:MRI扫描对骨科脊柱侧凸伴发脊髓病变的发现以及确定脊髓病变的性质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安;周宏伟;李晶波;赵国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lC-3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lC-3和NF-κ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κ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74%(23/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40%(4/10),Ⅱ级阳性表达率81%(9/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NF-κB在癌细胞的胞浆内表达,阳性表达率83%(26/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60%(6/10),Ⅱ级阳性表达率90%(10/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1例ClC-3表达弱阳性,NF-κB表达均为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和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结论:ClC-3和NF-κB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增殖有关.

    作者:汪岩;康劲松;王心蕊;王医术;李洪岩;李扬;孙连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HCV NS5A/pCI-ne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系,为体外高效表达NS5A蛋白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带有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 DNA 3.1(+)/HCV NS345质粒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然后TA克隆于pGEM-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再经双酶切消化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结果:用PCR方法扩增出HCV NS5A基因全序列,因其cDNA的G+C含量高直接测序末成功,后经TA克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HCV NS5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酶切连接并成功插入pCI-neo上.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5A基因的pCI-neo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苏秀芬;牛俊奇;姜艳芳;胡玉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已成为肺部疾患必需的检查手段,尽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但仍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作者对纤支镜检查情况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处理原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喜平;陈树;杨志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不同脑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智口服液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不同脑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CA1区注入有活性的Aβ1-40制备AD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的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益智口服液组、褪黑素组和AD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益智口服液、褪黑素和生理盐水.40 d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百分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与AD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智口服液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降低(P<0.05).结论:益智口服液可以通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蛋白质表达改善AD鼠痴呆状况.

    作者:詹焱;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分布以及在外加磁场下可控运动的特点,已被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富集、分离、药物的磁靶向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本文对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肿瘤细胞分离、磁导向药物以及肿瘤的磁流体过热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孟宪瑛;王广义;吕国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探讨多药耐药因子在肺癌中表达与共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2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Ⅱ(GST-Ⅱ)3种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P-gp、MRP、GST-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27/52)、61.5%(32/52)和78.8%(41/52);耐药因子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TNM分期和不同分化程度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和MRP均阳性40.1%,P-gp和GST-Ⅱ均阳性44.2%,MRP和GST-Ⅱ均阳性50.0%,P-gp、MRP和GST-Ⅱ均阳性21.2%,其中P-gp与MRP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632,P<0.01),P-g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521,P<0.01),MRP与GST-Ⅱ间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s=0.532,P<0.01).结论: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与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间无关联.

    作者:史鹏;刘晶;赵凤芹;王欢;李卫红;吴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