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硝酸银联合锡类散治疗轻型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观察

王雯

关键词:硝酸, 银联, 锡类散, 治疗, 口腔黏膜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临床类型, 患病率
摘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20%,居口腔黏膜病首位.临床类型分为轻型、重型和庖疹样,其中轻型RAU多见,约占该病的80%.本文作者采用10%硝酸银联合锡美散治疗轻型RAU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按血压水平分为A组BP1(140/90 mmHg≤BP<160/100 mmHg)72例;B组BP2(160/100 mmHg≤BP<180/110 mmHg)55例;C组BP3(BP≥180/110 mmHg)37例.每组按RHR分为RHR1组(RHR<60次·min-1)、RHR2组(60次·min-1≤RHR<70次·min-1)、RHR3组(70次·min-1≤RHR<80次·min-1)和RHR4组(RHR≥80次·min-1).入选患者空腹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颈动脉IMT和颈动脉内径(CAD).结果:RHR4组的GLU、TC、TG、BSP均高于RHR1~RHR3各组(P<0.05或P<0.01);RHR4、RHR3组与RHR1、RHR2组比较TMT增厚、CAD增大(P<0.05或P<0.01).结论:随着RHR的增加颈动脉IMT和CAD的数值有明显的增加,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春艳;孙捷;王桂茹;赵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蝎毒组分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蝎毒组分Ⅰ(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V-Ⅰ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 mg·L-1),采用MTT法检测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200、400和800 mg·L-1组SKOV3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87%、48.11%和67.7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400和800 mg·L-1组,SKOV3细胞集落数分别为57.00±6.16和48.00±4.11,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5.29)(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mg·L-1组SKOV3细胞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800 mg·L-1组SKOV3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1期细胞数有增多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和800 mg·L-1组SKOV3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SV-Ⅰ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其机制与SV-Ⅰ抑制SKOV3细胞DNA合成、诱导SKOV3细胞发生G2+M和G1期阻滞及诱导SKOV3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付士波;杨英;闫凤琴;刘淑春;李鹏武;鞠桂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lC-3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lC-3和NF-κ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κ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74%(23/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40%(4/10),Ⅱ级阳性表达率81%(9/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NF-κB在癌细胞的胞浆内表达,阳性表达率83%(26/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60%(6/10),Ⅱ级阳性表达率90%(10/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1例ClC-3表达弱阳性,NF-κB表达均为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和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结论:ClC-3和NF-κB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增殖有关.

    作者:汪岩;康劲松;王心蕊;王医术;李洪岩;李扬;孙连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教职工体检中发现急性心肌梗塞1例报告

    2006年5月10-31日本院为教职工体检过程中发现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赵羽;吕利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蛋白信号肽引导天然N-端的rBPTI 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

    目的:探讨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分泌表达具有天然N-端序列的rBPTI.方法:将白蛋白信号肽(hsasp)和bpti基因连接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ICZ/hsasp-bpti,电击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用PCR法、SDS-PAGE和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分析筛选阳性转化菌.结果:转染pPICZ/hsasp-bpti的毕赤酵母X-33工程菌能够高效地分泌表达rBPTI;培养上清中rBPTI含量约200 mg·L-1;SDS-PAGE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rBPTI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 500和6 508;rBPTI的N-端测序结果表明其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天然BPTI完全一致;胰蛋白酶活性抑制分析结果表明,抑制常数Ki=(2.6±0.1)×10-9,与天然BPTI一致.结论:hsasp能够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地引导分泌表达天然N-端氨基酸序列的rBPTI,其表达量达200 mg·L-1.

    作者:杨莉莉;贺巾超;董文;范伟全;凡炼炼;潘秦;牟旭鹏;颜炜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动脉狭窄与眼部缺血性病变

    颈动脉狭窄可导致黑朦、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栓塞、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等急性或慢性眼部缺血性病变.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系统检查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病变.并通过颈动脉外科手术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循环,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意外,还能保护视功能.

    作者:唐维强;魏世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在乳腺肿瘤组织的表达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病理标本中肿瘤相关糖抗原sTn的表达及乳腺癌组织中sTn表达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绝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TKH-2(McAb TKH-2)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n在46例乳腺癌、4例乳腺腺瘤和2例男性乳腺增生中的表达.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水平.结果:乳腺腺瘤和男性乳腺增生患者sTn表达均呈阴性.46例乳腺癌患者中,28例sTn表达阳性(60.9%).乳腺癌患者中sTn表达阳性频数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5),临床分期较晚患者高于临床分期较早患者(P<0.05),雌激素受体阳性者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在病理分级、年龄、是否绝经、肿瘤直径大小患者中的sTn表达阳性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例乳腺癌患者中,25例雌激素受体阳性(54.3%).结论:乳腺癌中sTn表达阳性患者易发生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晚且雌激素受体阳性率升高患者,sTn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指标,sTn和雌激素受体联合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意义更大.

    作者:李洋;张彬;王兴华;崔有彬;付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颞叶癫痫点燃后海马NR2A mRNA、NR2B mRNA的时空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海马NMDA受体NR2A、NR2B亚单位的时空表达变化与颞叶癫痫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和海人酸(KA)致痫组各30只,采用KA杏仁核微量注射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颞叶癫痫点燃模型;假手术组和KA致痫组分别按点燃后6、24、72 h和7、14、21 d时间点分为6组,每组5只.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R2A mRNA、NR2B mRNA时程表达变化.结果:癫痫组海马各区NR2A mR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于点燃后21 d逐步恢复正常.NR2B mRNA在癫痫组海马DG和CA1区阳性细胞表达率总体上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CA3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回归分析显示NR2A mRNA和NR2B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颞叶癫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β=0.154,P=0.0001),NR2B mRNA表达与颠叶癫痫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β=0.102,P=0.0001).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NR2A mRNA、NR2B mRNA存在时空差异性表达改变可能与颞叶癫痫及其脑损伤过程有关.

    作者:梁建民;时颖;崔璐;张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瘤细胞αv整合素对腺病毒载体转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瘤细胞αv整合素在腺病毒载体转染瘤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带有报告基因LacZ的5型缺陷性腺病毒(AdCMVLacZ)感染肿瘤细胞,X-gal染色,检测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率;比较M21黑色素瘤细胞及缺乏αv整合素的M21-L对腺病毒转染的易感性;观察含有RGD序列的合成肽GRGDSP对腺病毒转染的影响.结果:腺病毒对各种人瘤细胞系的转染率是不同的,当腺病毒感染复数量(MOI)为50时,A549细胞的转染率高,达90.2%,Hela细胞的转染率低,只有7.6%;各种人瘤细胞达到100%转染所需腺病毒量(MOI)是不同的,A549少,只需75 MOI.在相同MOI下,M21的转染率高于缺乏αv整合素的M21-L.100%转染所需MOI量,M21为100,M21-L为400.M21经GRGDSP处理后对腺病毒转染的易感性降低.结论:肿瘤细胞对腺病毒转染的易感性与瘤细胞αv整合素有关.

    作者:陈立;李凡;张海英;高航;刘雁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校学生常见眼病的患病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眼病的发生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作者对2005年1月4日-2005年4月30日来本院眼科就诊学生的眼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解艳艳;王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髌骨骨与软骨自体移植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因外伤后右侧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来诊.该患于5 d前右膝外伤后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X线检查右膝关节正、侧位片未见明显骨质异常,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后查体:右膝关节肿胀,髌骨压痛明显,右膝关节主动活动略受限,被动活动范围:屈100°,伸0°.浮髌试验阳性.辅助检查: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关节腔内1个大小约为3 mm×1 mm游离骨片,膝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膝关节镜检查见一个大小约为10 mm× 9 mm游离软骨片,其下带有少量软骨下骨.

    作者:王海涛;于庆巍;张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并发骨折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岁,因摔伤后右大腿疼痛、肿胀、畸形5 h入院.查体:右大腿中上段轻度肿胀、压痛、轴向叩击痛阳性,可触及骨擦感.辅助检查:双股骨正侧位片示双侧股骨发育畸形,向外侧弯曲畸形,骨干皮质增厚,可见套筒状影,髓腔闭锁.

    作者:王刚;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神经肽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目的:探讨含不同神经肽的神经纤维在碘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胃炎中的变化,分析神经纤维与免疫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碘乙酰胺诱导制备大鼠胃炎模型,以纯净水喂养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定量分析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中含P物质(SP)、神经肽Y(NPY)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神经纤维数量及免疫活性细胞.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组和对照组胃黏膜含SP、NPY及VIP神经纤维分布于黏膜层腺体之间.模型组黏膜含SP及VIP的神经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的胃黏膜可见免疫活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表明SP、NPY表现出免疫活性,免疫细胞与神经纤维毗邻.结论:胃炎模型制作成功;神经肽参与了胃炎的形成过程及免疫调节.

    作者:陈丽萍;吴山力;FEHER Erzsébet;ALTDORFER Károly;迟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甲磺酸罗哌卡因(ROP)用于术后镇痛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将3种不同浓度ROP用于剖腹产手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旨在筛选出不影响运动功能的低有效镇痛浓度,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胡景维;吕振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藤酮对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

    目的:探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为神经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0.5 μmol·L-1鱼藤酮实验组,持续作用7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系统(DIGE)获得差异蛋白点的表达信息;通过MALDI-TOF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MTT法显示鱼藤酮实验组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显示鱼藤酮实验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表现为核边集、核固缩、核碎裂等特征性凋亡改变,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IGE分析软件提示实验组点298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04),点447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9 5).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为纽蛋白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结论:纽蛋白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参与细胞损伤,可能成为神经防护药物作用的靶点.

    作者:韩威;宫萍;常明;张瑜;张颖;王秋艳;胡轶虹;胡林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苦参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阴道炎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和阴道毛滴虫等.本院应用院内协定处方制成苦参凝胶,应用于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spiralis)应用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赵颖;杨世忠;朴云峰;高普均;王岚;刘明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异丙酚、芬太尼和安定静脉复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2005年5月-2006年5月本科与妇科中心合作,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和安定复合麻醉完成1 441例妇科门诊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逄培华;庞立瑛;刘万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胶原溶解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观察人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及对胶原的溶解作用.方法:在体外用Boyden小室侵袭实验评价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MG穿过Matrigel基膜胶的迁移能力;用琼脂-明胶凝胶观察U87MG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基质胶原溶解的影响.结果:U87MG胶质瘤细胞穿过Matrigel膜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加入EDTA或加入抗MMP-2抗体的U87MG胶质瘤细胞的穿膜细胞数(P<0.01),而后两者穿膜细胞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DTA或抗MMP-2抗体对U87MG细胞的穿膜细胞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9.2%和77.1%.U87MG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在凝胶孔周围引起明显增大的透明环,用EDTA或抗MMP-2抗体抑制MMP-2酶活性可明显减少透明环的形成.结论:U87MG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胶原降解作用取决于MMP-2,提示MMP-2在胶质瘤侵袭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蕴潜;赵丽艳;李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颞区解剖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目的:获得颞区解剖学数据、探讨颞中间隙在颞区二期植骨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甲醛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5具(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标本颞区进行逐层解剖,观察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结构的走行及分布.把颞浅动脉主干与颧弓上缘交点、面神经颞支颞侧支与颧弓上缘相交点、冠状缝与颞上线交点、颧弓后根前2 cm处颧弓上缘分别设为A、B、C、D点,测量A、B点与颧弓后根距离,观察CD线与面神经颞支的关系.结果:①颞区是头皮中富含筋膜和脂肪组织的区域,并有三个潜在的解剖间隙;②A点距颧弓后根0.3~0.8 cm[(0.5±0.1) cm]、B点距颧弓后根2.2~3.5 cm[(2.6±0.3)cm];③面神经颞支均在CD连线前方的颞区内,75.0%行于皮下、21.4%行于颞浅间隙、3.6%行于颞中间隙.结论:①颞中脂肪层是颞中间隙重要的解剖标志;②在颧弓后根前1 cm处切开皮肤,不会损伤颞浅动脉主干;③CD线后方颞区为避免面神经颞支损伤的安全操作区.

    作者:张涵;罗毅男;张友军;邬巍;李蕴潜;韩岩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