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基花;张忠芳;董虹
1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54岁,咳嗽,咯痰、咯血1个月.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双侧对称,右肺上部呼吸音稍弱.血常规检查各值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郑阿娟;杨承志;杨昕;徐忠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之一,我国对被SCI收录的论文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方便临床医生选刊,将SCI收录的耳鼻喉科学和眼科学期刊加以分类,从中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9种耳鼻喉科源期刊、9种眼科源期刊介绍给读者.
作者:白淑春;沈秀丽;姜瑾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我国古代鲜卑居民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原因.方法:对268例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遗骸进行了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观察.结果:患有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个体占总观察人数的28.7%,明显高于现代人,且眶顶板筛孔样病变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这种病变的高发现象,可能与当时的单一饮食结构、低营养水平及不良卫生状况等因素所致的缺铁性贫血有关.
作者:张全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肾灵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服用慢肾灵治疗,对照组120例,投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尿蛋白定性、肾功能及血生化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0例患者疗效、尿蛋白定性、肾功能及血生化学检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肾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李有田;迟宝荣;李洋;李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与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对脾腔分流术151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409例病历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术后1个月、术后5年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5年存活率.结果:术后1个月并发症无明显差别.脾腔分流术5年生存率为56.1%,再出血率10.5%;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随访5年生存率74.8%,再出血12.4%.结论:Child Ⅰ级和Ⅱ级早期的患者未发生急性大出血时可选择脾腔分流术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Ⅱ级,特别是发生急性大出血的患者,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Child Ⅲ级的患者尽可能保守治疗.
作者:张学文;季德刚;刘秉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条件及甲状腺素T3诱导其转化的可行性.方法:借鉴软骨细胞培养法进行兔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利用T3使其在体外发生转化,采用组织学、电镜、MTT比色法、免疫组化等多种手段动态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 结果:兔骺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合成了大量的软骨基质,同时也证实了T3可以诱导骺软骨细胞体外转化.结论:兔骺软骨细胞可以体外培养,甲状腺素具有体外诱导转化作用.
作者:徐执扬;刘建国;徐莘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水蛭肽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血液流变学及家犬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按4、2和1 mg*kg-1的剂量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及犬静脉注射,大鼠各给药组与盐水组对照,家犬用药前后对照.采用脑含水量测定、病理观察等方法.结果:用药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镜下脑组织缺血明显减轻;全血粘度下降(P<0.05).家犬用药后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外周阻力下降(P<0.01).结论:水蛭肽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作者:赵丽娟;姜宗文;李红;张海;石卓;蒋宇;杨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间隔1mm作断层切片,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断面图像清晰;组建数据库,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单独或叠加显示,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 初步组建中国人颅脑数据库.
作者:李幼琼;田勇;陈禹;鲁澄宇;苏略;董国军;李波;吕衡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环孢霉素A(CsA)对人胚肺纤维母细胞(2B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在抑制肺纤维化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物活性法观察药物对2B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诱导的2BS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百分率,同时观察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与甲基强地松龙(M-pred)对比研究.结果:①CsA和M-pred两种药物对2BS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sA的药物作用比M-pred明显(P<0.01);②CsA和M-pred明显促进2BS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sA作用较M-pred更明显(P<0.05).CsA主要作用于细胞S+G2/M期,M-pred主要作用于S期.结论:CsA和M-pred可抑制2BS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CsA作用明显强于M-pred.CsA是治疗肺纤维化更为有效的药物,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药物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宇宏;马忠森;王秀丽;张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6-1998年本院收治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8例,年龄10~60岁,平均32.5岁.
作者:裴颖;李伟;王邵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因反复意识障碍1周,加重1 d于2003年3月25日入院.患者1周前因感冒后出现心慌、多汗、乏力,继之意识模糊,多次查血糖均低,低为1.9 mmol*L-1,静脉补充葡萄糖后意识转清.入院前1 d症状加重,处于昏迷状态.
作者:王虹蛟;王强;王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短期内对于SARS病毒的各方面基础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作者仅对SARS病毒引起肺组织损伤及SARS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继丽;李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有时胀痛半年来就诊,于1997年4月1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马岩;郝明;徐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系统(CCs),应用rhIL-18在CCs中诱导肿瘤快速杀伤效应,探讨IFN-γ在快速杀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tem SepTM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细胞毒实验检测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IFN-γ的产生量.结果:在CCs中,rhIL-18能单独诱导一种快速肿瘤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随rhIL-18浓度的增加而增高;rhIL-18能够诱导CCs产生IFN-γ,并促进mRNA的表达,但其作用不如rhIL-12+rhIL-18明显;抗IFN-γ单抗对rhIL-18诱导的快速肿瘤杀伤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IL-18能够在CCs中有效地诱导快速肿瘤杀伤效应,且这种杀伤效应不依赖IFN-γ无关途径.
作者:方艳秋;宋燕;张慧杰;谭岩;刘立华;段秀梅;姜艳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皂苷对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用高脂肪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Wistar大鼠,测定蛋白质消化率、生物价、脂肪消化率和血脂.结果:红景天皂苷能够降低实验动物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生物价以及高脂膳食动物的血脂.结论:红景天皂苷不仅可以影响蛋白质体内代谢过程还影响高脂膳食动物脂代谢.
作者:陈秋丽;邓伟国;王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对急性心源性休克犬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备犬心源性休克模型,给予人参皂苷Rg2 2、1 mg*kg-1;生脉(SM)150 mg*kg-1,静脉注射,观察药物对心肌氧代谢和心肌超微结构的作用.结果:静脉给予人参皂苷Rg2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心肌耗氧指数和心肌氧摄取率降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好转.结论:人参皂苷Rg2对犬急性心源性休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崔新明;李艳茹;吕文伟;崔丽;刘洁;田建明;李龙云;叶金梅;张志伟;窦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行Dick钉内固定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48例患者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互补全身麻醉,辅助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前建立2~3条静脉通路补液扩容;术中监测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留置导尿管并且在全过程做好保温.结果:本组18例急性脊髓损伤行急诊手术过程时,诱导后BP、MAP、CV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3例降低显著;本组6例亚急性期患者术中发生了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全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SpO2>90%),在手术室内即可拔除气管导管;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实施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必须强调术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为首选;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斟酌用药,并认真管理加强监测,随时处理各项变化,以确保麻醉手术安全.
作者:叶虹;张耀中;赵晶;巴凤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恢复情况.方法:对104例川崎病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其热程、冠状动脉病变及恢复情况.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热程缩短;且单剂单次给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 结论: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早期治疗作用.
作者:乔红梅;刘丽;赵凯姝;赵芳兴;金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异常机制及中药肠炎康(CYK)口服液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通过免疫方法成功复制UC大鼠模型,应用CYK口服液及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SASP)分别灌胃治疗50 d,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脾细胞ConA刺激指数、LPS刺激指数、IL-2、IFN-r水平及NKc杀伤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脾细胞ConA刺激指数、NKc杀伤活性明显下降(P<0.01),IL-2、IFN-r水平也有下降(P<0.05);而脾细胞LPS刺激指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CYK组大鼠脾细胞ConA刺激指数、IL-2、IFN-r水平及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但脾细胞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ASP组大鼠脾细胞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其IL-2、IFN-r水平及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减退,体液免疫增强.CYK能促进UC大鼠肠粘膜溃疡修复及炎症消退,在恢复其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SASP,但对UC大鼠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不及SASP.
作者:张二力;董宇翔;李晓春;李有田;常雅萍;陈东;王聃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作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并对其毒副作用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瀛;邵冬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