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肾安对糖基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苗春生;赵丽艳;赵雪梅;张秀云;李才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 中草药, 糖肾安, 糖基化, 大鼠, Wistar
摘要:目的:研究中草药复方糖肾安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正常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糖肾安组和氨基胍组,分别灌服饮用水、糖肾安(6 g*kg-1)和氨基胍(25 mg*kg-1),4 d后收集各组动物血清,观察这些含药血清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阳性药氨基胍相比,灌服糖肾安的大鼠血清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为102.2%.结论:糖肾安对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X线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

    目的:观察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或P<0.01). 结论: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剂量率在6.25~25 mGy*min-1,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吕喆;刘淑春;刘扬;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1990-2002年本院共收治化学腐蚀剂所致食管瘢痕性狭窄患者11例,其中9例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成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渗透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

    1 临床资料①对象:2002年1月-2003年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2例,年龄4个月~12岁.所有病例均发热、咳嗽、肺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作者: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硝酸镧长期灌胃大鼠肝脏中HSP70的表达

    目的:检测稀土化合物硝酸镧[La(NO3)3]经消化道长期作用,大鼠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连续用生理盐水和0.1、0.2、2.0、10.0及20.0 mg*kg-1体重的La(NO3)3灌胃6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检测肝脏中的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0.0 mg*kg-1硝酸镧组大鼠肝脏中HSP70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结论:硝酸镧(20.0 mg*kg-1)对肝脏损伤时,一定剂量HSP70的表达参与肝脏的保护.

    作者:刘颖;陈东;陈爱军;聂毓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钠素对犬冠状动脉循环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心钠素调节冠状动脉循环的意义.方法:应用测量冠状动脉直径的超声波晶体及测冠脉血流的多普勒探针,制成动物模型.将犬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单独应用心钠素(25、50和100 ng*kg-1*min-1)持续静脉注射;HS-142-1(HS)预处理后应用心钠素;单独应用HS,测量冠状动脉直径、冠状动脉血流、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浆心钠素和环磷酸鸟苷浓度.结果:单独应用心钠素可扩张冠状动脉直径,降低平均动脉压,对冠状动脉血流及心率无影响,增加血浆心钠素和环磷酸鸟苷浓度;HS处理后用心钠素,仅增加血浆心钠素浓度,其他指标均受抑制,单独用HS对指标无影响.结论:在以心功能不全为代表的病态下心钠素浓度升高,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对维持冠脉循环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全;赵慧颖;程莉;刘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向神经细胞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但能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中胚层起源的细胞,而且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外胚层起源的细胞.许多学者将MSCs移植进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如:遗传性脱髓鞘性神经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获得一些疗效,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这些研究表明MSCs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CNS疾病的种子细胞之一,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郭丽;孟洪琪;范洪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糖基化终产物的检测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测定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和DN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GEs水平,以正常人血清作对照.结果:DM患者血清AGEs水平[(21.3±6.0) mg*L-1]明显高于正常人[(10.6±3.1) mg*L-1](P<0.01);DN患者血清AGEs水平[(33.1±9.3)mg*L-1]明显高于DM(P<0.01);DN并发CRF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血清AGEs水平[(21.7±9.8)mg*L-1]低于治疗前[(36.3±14.1)mg*L-1](P<0.05).结论:竞争性ELISA法可用来监测DM和DN的进展及评价疗效.

    作者:徐效义;侯芳玉;施雨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春市三个城区中939例45~55周岁妇女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抑郁状态问卷(DSI)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价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有更年期抑郁症状组(Ⅰ组)妇女、更年期正常对照组(Ⅱ组)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Ⅲ组)妇女各30例行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测定.结果: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2.06%,Ⅰ组及Ⅱ组的E2水平均比Ⅲ组降低(P<0.05);Ⅰ组血清E2水平下降更明显,与Ⅱ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抑郁症状发生与是否有精神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有无意外生活事件及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与家庭月收入、爱人下岗后是否就业、夫妻感情好坏、对生活是否满意、对自己评价的高低、遇到烦恼淡忘它的时间的长短、是否参加社团组织活动、遇到烦恼是否有家庭或社会的帮助等因素成负相关关系.结论:更年期抑郁症状发生与E2的减少,某些躯体、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缓解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可考虑应用激素替代疗法.除药物治疗之外,进行心理咨询和予以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降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取得佳治疗效果的正确途径.

    作者:郭锡永;吴飞;王悦;计秀生;李振来;张丽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无电视透视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20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双下肢股骨干骨折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5~65岁.②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骨折处为中心,股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扩髓逆行打入髓内针,固定远端行骨把持器分段固定逐一复位,远端锁锁入采用前侧开窗法,形成近似直视下,导向器加压髓内钉矫形,远端锁钉锁入顺利.远端锁钉锁入后,将前方开窗取出的骨块放回原处.

    作者:李顺利;王巍;严京哲;左凤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AdCMVGM-CSF)对B16黑色素瘤的致瘤性及抑制作用.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与AdCMVGM-CSF在37℃、5% CO2培养箱中孵育(RPMI-1640培养基)2 h后注射到C57BL/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MOI=500),观察AdCMVGM-CSF对B1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抑制作用;观察瘤内一次注射及二次注射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结果:AdCMVGM-CSF能有效地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的致瘤性,抑瘤率达60%; 瘤内一次注射AdCMVGM-CSF可延缓肿瘤的生长,二次瘤内注射AdCMVGM-CSF能够强化抗肿瘤效果.结论:AdCMVGM-CSF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作者:高航;王建伟;张海英;王琳;钱程;陈立;陈远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附五例报告)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手术), 1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半年突发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根部基本正常,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和主动脉瓣替换.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 Ⅲ级1例,Ⅳ级1例.动脉瘤直径3.8~8.2 cm, 平均(6.0±2.2)cm.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 经3~38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其中4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例恢复至Ⅱ级;5例患者术后首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人工血管通畅,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未发现瓣周漏、血栓等异常情况;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5个月再次来院复查,出现瓣周漏,采取保守治疗.结论: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张连仲;吕民;符韶鹏;孙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霉素反复用药后严重过敏反应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因急性扁桃体炎入院.曾因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多次用青霉素治疗.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入院后做青霉素皮试阴性,静脉点滴青霉素640万U,1次*d-1,用药第4天时,患者自觉手足发痒,停止输液,症状消失;第5天输液约5in时患者突然四肢发痒、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有濒死感,被迫坐起.立即停止输液,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及吸氧等处理5in后症状缓解.经病历讨论确认该患者静脉点滴青霉素后出现的症状为青霉素过敏所致.

    作者:杨杰;楚东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入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本文作者自2001年12月-2003年2月采用介入性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高;周智勇;胡多利;陈忠良;李汉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 水平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BC)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HBV DNA含量随病情加重逐渐下降,CSHB组与CHB、HB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衡;动态观察HBV DNA 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肝脏病变程度.

    作者:金珍婧;迟宝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室内装修后空气耗氧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及自然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以及COD与CO、CO2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装修十年以上(对照组)、装修一年左右、装修三个月左右、正在装修的住宅,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居室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变化.结果:装修结束后的不同时间,室内空气COD浓度明显不同(P<0.05);通风换气可使空气耗氧量明显降低;装修的住宅内空气COD与CO、CO2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OD可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作者:李景舜;赵淑华;杨琼;隋春生;潘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癌细胞鸡胚移植模型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意义

    目的:测定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中鸡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方法:利用形态学方法观察胃癌细胞接种至鸡胚绒毛尿囊膜后的成瘤过程,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鸡胚模型血清中MMP-9含量的变化,并结合胃癌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1×106*ml-1胃癌细胞组于接种72 h后,出现肉眼可见独立结节,随时间推移,结节体积增大,且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较大血管向结节处集中;1×106*ml-1胃癌细胞组,72 h后血清MMP-9含量明显增高,至7 d时达到高值.结论:胃癌细胞的成瘤过程中MMP-9水解酶含量明显增加,此模型用于胃癌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

    作者:刘湛;王璐;李玉林;张丽红;张弘;赵雪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移植大鼠肝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移植肝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间关系及其细胞定位.方法:应用近交系BN至Lew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同基因(Lew-Lew)肝移植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同时观察iNOS抑制剂氨基胍和免疫抑制剂FK506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在急性排斥组iNOS表达强阳性,与氨基胍组、FK506组及同基因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iNOS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有明显关系.氨基胍、FK506可以抑制iNOS的表达.抑制iNOS的表达可明显减轻移植肝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王广义;孟伟;杜晓宏;赵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杂环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杂环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α-Ti3)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正常鼠和荷瘤鼠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及NK和LAK细胞活性.采用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荷瘤鼠脾细胞IL-2的产生及其活性.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3含量.结果:α-Ti3的50、100和200 mg*kg-1剂量组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NK和LAK细胞活性以及脾细胞IL-2产生反应性及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YC)组(P<0.05),而100 mg*kg-1组的作用尤为明显.结论:α-Ti3可增强荷瘤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李清秀;刘娅;王宝贵;张桂英;赵林伊;赵海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GP8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和粪便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GP87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和粪便中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粪便中的GP87水平.结果:阳性率高者为胃癌组,其次为不典型增生组,肠化生组及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则明显低于以上各组.结论:检测GP87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和癌前病变的监测.

    作者:乔士兴;陆莹;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各5例)及胆脂瘤上皮(13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UL)法检查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PCNA、Ki-67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与胆脂瘤上皮相似,而较正常外耳道上皮分布范围广,阳性细胞多且深染;凋亡细胞数量与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外耳道上皮异常增殖和细胞凋亡可能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井玲;祝威;黄冬雁;杜宝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