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高;周智勇;胡多利;陈忠良;李汉陶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VEGF蛋白及mRNA均定位在乳腺癌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且其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明显增强.结论: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产生VEGF的主要细胞,VEGF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王医术;李玉林;张丽红;李一雷;王心蕊;吴珊;高旭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44眼)随机分为2组:鼻内径路组(64例、74眼),行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不置管;颜面径路组(62例、70眼),行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鼻内径路组治疗有效率95.9%,颜面径路组有效率9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者颜面不留瘢痕,并发症少,术后不置管避免了闭孔.结论: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优于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作者:李春晖;马忠恕;何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长春市朝阳区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式调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结果:调查的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为40.09%(6 011/14 992),其中慢性病构成比中牙病患病率居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位居第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体质指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患病危险性均随着体质指数增加而升高.结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常见慢性病的发生与体质指数相关.
作者:李波;于雅琴;寇长贵;李为群;藤少瑞;张兴国;刘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左侧睾丸肿物逐渐增大4年,有发胀不适及下坠感,局部无红肿、发热,无明显疼痛,于2002年2月18日入院.
作者:陈立平;夏阳;许传杰;邱铁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对4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连续静脉滴注20 d,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能使下肢动脉管腔增宽,血流峰值速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艳;郭晖;杨松青;党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05者16例(44.4%),≥0.3者11例(30.6%),脱盲率为75%;脱残率为30.6%.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疗效显著.
作者:贾卉;马灵军;张冰洁;马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4岁,患糖尿病20余年,长期口服降糖药,平素血糖控制不稳定.既往史:患前列腺增生9年,近1年尿频、排尿不畅加重,偶发尿失禁.入院后B型超声示前列腺体积增大(56m×44m×44m),结节样增生伴钙化,膀胱残余尿量500~800l.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2mol*L-1、尿素氮17.1mol*L-1,肌酐144μmol*L-1、糖化血红蛋白7.4%,餐后2血糖12.9mol*L-1,尿常规中除蛋白250g*L-1增高外余正常,血象未见异常.
作者: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及 TIMP-1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而TIMP-2表达于瘤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乳腺癌组织中MMP-2 、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能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而TIMP-1、TIMP-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何旭;李玉林;张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 水平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BC)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HBV DNA含量随病情加重逐渐下降,CSHB组与CHB、HB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衡;动态观察HBV DNA 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肝脏病变程度.
作者:金珍婧;迟宝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稀土化合物硝酸镧[La(NO3)3]经消化道长期作用,大鼠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连续用生理盐水和0.1、0.2、2.0、10.0及20.0 mg*kg-1体重的La(NO3)3灌胃6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检测肝脏中的HSP7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0.0 mg*kg-1硝酸镧组大鼠肝脏中HSP70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结论:硝酸镧(20.0 mg*kg-1)对肝脏损伤时,一定剂量HSP70的表达参与肝脏的保护.
作者:刘颖;陈东;陈爱军;聂毓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的诊治范围不断扩大,接受经外周血管插管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插管前对患者血管状态的了解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回顾分析10例介入插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李修东;刘爱琴;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手术), 1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半年突发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根部基本正常,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和主动脉瓣替换.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 Ⅲ级1例,Ⅳ级1例.动脉瘤直径3.8~8.2 cm, 平均(6.0±2.2)cm.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 经3~38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其中4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例恢复至Ⅱ级;5例患者术后首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人工血管通畅,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未发现瓣周漏、血栓等异常情况;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5个月再次来院复查,出现瓣周漏,采取保守治疗.结论: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张连仲;吕民;符韶鹏;孙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对大鼠脑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压钳位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的大鼠脑NMDA受体通道电流及特性并观察0.1和0.5 mmol*L-1丙戊酸钠对大鼠脑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丙戊酸钠(0.1和0.5 mmol*L-1)对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大鼠脑NMDA受体功能有抑制作用,电流峰值由(97.5±9.8)nA降至(79.7±10.5)nA、(61.3±12.5)nA (P<0.05和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大鼠脑NMDA受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顾饶胜;陈厚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及自然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以及COD与CO、CO2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装修十年以上(对照组)、装修一年左右、装修三个月左右、正在装修的住宅,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居室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变化.结果:装修结束后的不同时间,室内空气COD浓度明显不同(P<0.05);通风换气可使空气耗氧量明显降低;装修的住宅内空气COD与CO、CO2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OD可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作者:李景舜;赵淑华;杨琼;隋春生;潘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室旁核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分3、4、5、6和7 d 5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脑缺血再灌流(再灌注)后,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固缩,细胞间隙增大.神经胶质细胞增多,无炎性细胞.这些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明显.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吴江锋;高振平;刘海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2组,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进行对比.结果: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P<0.01),且血尿机会少.结论: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晓琦;罗萍;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双下肢股骨干骨折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5~65岁.②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骨折处为中心,股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扩髓逆行打入髓内针,固定远端行骨把持器分段固定逐一复位,远端锁锁入采用前侧开窗法,形成近似直视下,导向器加压髓内钉矫形,远端锁钉锁入顺利.远端锁钉锁入后,将前方开窗取出的骨块放回原处.
作者:李顺利;王巍;严京哲;左凤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发病规律、检测手段、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采用Anderson法和Parks法, 手术治疗19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患者(全部有代偿头位、均为水平冲动型,单纯眼震16例、伴外斜视2例、伴内斜视1例).结果:术后眼震正前方基本不颤13例(68.42%),减轻6例(31.58%);代偿头位消失12例(63.16%),改善7例(36.84%);眼球正位18例,1例外斜视欠矫约5°;视力第一眼位全部提高2~5行;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主要方法,且疗效肯定;手术佳年龄6~10岁.
作者:宋志扬;贺冰;李丽波;孟祥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BN至Lew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价值.方法:应用BN至Lew近交系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同基因(Lew-Lew)肝移植动物模型,检测肝移植术后血浆NO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变化.结果: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NO含量明显升高,且变化早于IL-2;FK506显著抑制NO的合成,氨基胍减轻排斥反应的程度;同基因组NO不升高.结论:NO可作为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
作者:孟伟;王广义;杜晓宏;赵军;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病因、好发年龄及与结肠癌关系.方法:对7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67例患者有口服泻药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1例,3~6年30例,3年以下16例;该病女性病例占62.9%,60岁以下病例占63.9%,2例伴发结肠癌.结论:长期大剂量口服蒽醌类泻药是MC发生的主要原因;MC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MC易伴发结肠癌.
作者:李长锋;王哲;张斌;郑玉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