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李玉林;张丽红
本文作者自2001年12月-2003年2月采用介入性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高;周智勇;胡多利;陈忠良;李汉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但能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中胚层起源的细胞,而且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外胚层起源的细胞.许多学者将MSCs移植进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如:遗传性脱髓鞘性神经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获得一些疗效,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这些研究表明MSCs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CNS疾病的种子细胞之一,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郭丽;孟洪琪;范洪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正庚烷-异丙醇抽提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用邻苯二甲醛-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结果:醋花生组TG含量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醋花生组体脂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醋花生的降血脂效果明显优于食醋.
作者:张桂英;王宝贵;刘娅;赵林伊;张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或P<0.01). 结论: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剂量率在6.25~25 mGy*min-1,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吕喆;刘淑春;刘扬;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颈部神经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肿瘤的MRI 13例,包括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源肿瘤1例.结果:依据肿瘤引起的附近间隙、血管、肌肉等移位方向进行肿瘤定位.神经鞘瘤病理上有不同组成成分,因此可根据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对其作出定性判断.结论:MRI是诊断颈部神经源肿瘤的有效方法,有价值的诊断指征为肿瘤的部位、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信号变化.
作者:韩雪立;张宇晨;刘纯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病因、好发年龄及与结肠癌关系.方法:对7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67例患者有口服泻药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1例,3~6年30例,3年以下16例;该病女性病例占62.9%,60岁以下病例占63.9%,2例伴发结肠癌.结论:长期大剂量口服蒽醌类泻药是MC发生的主要原因;MC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MC易伴发结肠癌.
作者:李长锋;王哲;张斌;郑玉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0-2002年本院共收治化学腐蚀剂所致食管瘢痕性狭窄患者11例,其中9例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成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全组40例阵发性房颤,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60~83岁.发病原因:冠心病22例,肺心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原因不明10例.诱发因素:30例患者自述因劳累、情绪紧张、剧烈活动诱发,6例由于受凉、咳嗽、发热、感染引起,4例无明显诱因.房颤发作时心室率100~150次/min0例,<100次/min者10例.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房颤多伴有心肌受损、房室肥大,早搏和束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改变;而原因不明者除房颤外,无其他心电图改变.由于房颤发作系阵发性,半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是否用药取决于患者心室率快慢和症状轻重.本组40例经卧床休息、吸氧、镇静后自动转复10例.心室率>100次/min,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较明显者,首选西地兰0.4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即刻至24内转复24例;异博定5~10g稀释后静脉注射转复3例;口服胺碘酮转复2例;口服心律平转复1例.
作者:陈曦;张晓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阳救心滴丸(FJDP)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垂体后叶素(Nh)致急性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梗塞模型,采用心电图机测定FJDP对大鼠Ⅱ导联及胸V1导联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结果:FJDP 30和60 mg*kg-1对Nh诱发大鼠心电图T波及ST段的抬高有明显降低作用,亦能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梗塞不同时间点的缺血性心电图变化.结论:FJDP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胡冰;于晓凤;曲绍春;徐华丽;睢大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VEGF蛋白及mRNA均定位在乳腺癌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且其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明显增强.结论: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产生VEGF的主要细胞,VEGF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王医术;李玉林;张丽红;李一雷;王心蕊;吴珊;高旭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制排龈线在烤瓷冠桥基牙预备中减轻牙龈损伤及充分暴露伸展到龈下的牙颈部的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浸泡过的排龈线,对实行烤瓷冠桥基牙预备患者的100余颗牙齿行术前排龈线应用,与使用未经中药浸泡的普通排龈线患者的100颗牙齿进行比较,测量牙龈退缩值.结果:使用自制排龈线牙龈退缩均值为(0.65±0.02)mm,使用普通排龈线牙龈退缩均值为(0.31±0.26)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自制排龈线,可以更有效地使牙龈退缩,减少基牙预备中对牙龈的损伤,并可以使制作的模型更加清晰准确.
作者:吴彩杰;张玉凤;马冬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快速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方法:采用准液膜法处理含汞废水.结果:Hg2+浓度从0.28 g*L-1减至0.002 g*L-1,达到工业排放标准.结论:准液膜法分离、富集效率高于液膜法.
作者:李娟;李静;金明华;胡梦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1992年Nagasawa等提出电离辐射旁效应概念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多种终点参数证实其旁效应的存在,并得到放射生物学界的确认.电离辐射旁效应的提出,是对某些传统观念有力的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辐射生物效应,特别是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本质,以及对放射肿瘤临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要综述应用多种检测参数证实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存在及对活性氧、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在电离辐射旁效应机制的可能作用.同时,介绍辐射适应旁效应概念,以便进一步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机制及其与旁效应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豆油[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饲低硒粮大鼠血浆Cu 、Zn 、Ca和Mg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低硒和补硒饲料喂养大鼠4周,补加5%豆油后再继续饲养4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血浆中Cu、 Zn、 Ca、和Mg含量.结果:饲低硒粮和补硒粮组,在饲料中添加豆油后,大鼠血浆中Cu、Zn、Ca、和M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添加豆油的大鼠Zn、Mg含量下降更明显, Ca、Cu含量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饲料中添加豆油,使大鼠 PUFAs的摄入量增加, Cu、Zn、Ca 和Mg含量降低.
作者:石毅;刘志;胡秀丽;刘忠英;安汝国;周余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杂环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α-Ti3)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正常鼠和荷瘤鼠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及NK和LAK细胞活性.采用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荷瘤鼠脾细胞IL-2的产生及其活性.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3含量.结果:α-Ti3的50、100和200 mg*kg-1剂量组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NK和LAK细胞活性以及脾细胞IL-2产生反应性及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YC)组(P<0.05),而100 mg*kg-1组的作用尤为明显.结论:α-Ti3可增强荷瘤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李清秀;刘娅;王宝贵;张桂英;赵林伊;赵海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对4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连续静脉滴注20 d,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能使下肢动脉管腔增宽,血流峰值速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艳;郭晖;杨松青;党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有关药学信息资源获取的方法,包括搜索引擎、检索工具(CA)、相关数据库、相关专业网站的概况及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王永丽;刘鑫;牟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及 TIMP-1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而TIMP-2表达于瘤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乳腺癌组织中MMP-2 、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能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而TIMP-1、TIMP-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何旭;李玉林;张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草药复方糖肾安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正常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糖肾安组和氨基胍组,分别灌服饮用水、糖肾安(6 g*kg-1)和氨基胍(25 mg*kg-1),4 d后收集各组动物血清,观察这些含药血清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阳性药氨基胍相比,灌服糖肾安的大鼠血清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为102.2%.结论:糖肾安对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苗春生;赵丽艳;赵雪梅;张秀云;李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长春市朝阳区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式调查及必要的体格检查.结果:调查的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为40.09%(6 011/14 992),其中慢性病构成比中牙病患病率居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位居第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体质指数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患病危险性均随着体质指数增加而升高.结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常见慢性病的发生与体质指数相关.
作者:李波;于雅琴;寇长贵;李为群;藤少瑞;张兴国;刘鹤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