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比较

张桂英;王宝贵;刘娅;赵林伊;张煜

关键词:花生, 醋酸,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脂蛋白类, HDL胆固醇
摘要:目的:比较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正庚烷-异丙醇抽提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用邻苯二甲醛-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结果:醋花生组TG含量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醋花生组体脂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醋花生的降血脂效果明显优于食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目的:观察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44眼)随机分为2组:鼻内径路组(64例、74眼),行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不置管;颜面径路组(62例、70眼),行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鼻内径路组治疗有效率95.9%,颜面径路组有效率9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者颜面不留瘢痕,并发症少,术后不置管避免了闭孔.结论: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优于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作者:李春晖;马忠恕;何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渗透给药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

    1 临床资料①对象:2002年1月-2003年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2例,年龄4个月~12岁.所有病例均发热、咳嗽、肺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作者: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OK-432对脐带血初始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目的:探讨链球菌OK-432 (OK-432)的抗肿瘤机理.方法:采用磁珠法分离脐带血初始CD4+T细胞,经OK-432诱导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OK-432刺激脐带初始CD4+T细胞分泌IFN-γ的数量明显增加,而IL-4产生明显减少. 结论:OK-432可诱导脐带血初始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

    作者:台桂香;刘静;高素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杂环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杂环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α-Ti3)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正常鼠和荷瘤鼠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及NK和LAK细胞活性.采用T淋巴母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荷瘤鼠脾细胞IL-2的产生及其活性.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IgG和补体3含量.结果:α-Ti3的50、100和200 mg*kg-1剂量组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NK和LAK细胞活性以及脾细胞IL-2产生反应性及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YC)组(P<0.05),而100 mg*kg-1组的作用尤为明显.结论:α-Ti3可增强荷瘤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李清秀;刘娅;王宝贵;张桂英;赵林伊;赵海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死胎18例临床分析

    探讨死胎的原因,以预防死胎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本文作者对18例死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剂的制备及标记方法

    目的: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4,7-二(氯磺酸基苯基)-1,10-菲咯啉-2,9-二羧酸(BCPDA).方法:合成物BCPDA的结构由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证;采用标记曲线法测定标记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Eu3+-BCPDA的荧光强度;采用放免法测定标记蛋白质的活性.结果:BCPDA与Eu3+结合后可测量到的低浓度为1×10-15mol*L-1 标记蛋白质的相对生物活性高于80%.结论:成功地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BCPDA,并建立Eu3+-BCPDA-蛋白质标记物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赵劼;马庆杰;赵伟;潘立华;徐文贵;孙文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运动训练后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从事专业训练对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体脂百分比均值为11.03%;MBI的平均值为22;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为68.6%.结论:长期短道速滑训练能有效地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机体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作者:孙茹;李萍;孙宏义;杨熹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肌梗死样改变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晚餐后持续性上腹部疼痛8于2002年3月6日入院.入院时患者腹部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散痛,非绞痛及刀割样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及腹泻.查体:体温36℃,血压130/70mHg,神清,巩膜轻度黄染,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率62次/min,节律整,未闻及杂音.

    作者:李艳秋;周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佳铸入角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佳铸入角度.方法:采用螺纹型试件,测量不同铸入角度试件的铸入率.结果:铸入角度45°~60°时试件的铸流率高.结论: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佳铸入角度为45°~60°.

    作者:李保泉;罗岚;王云芬;孙宏晨;王彩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部神经源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颈部神经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肿瘤的MRI 13例,包括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源肿瘤1例.结果:依据肿瘤引起的附近间隙、血管、肌肉等移位方向进行肿瘤定位.神经鞘瘤病理上有不同组成成分,因此可根据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对其作出定性判断.结论:MRI是诊断颈部神经源肿瘤的有效方法,有价值的诊断指征为肿瘤的部位、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信号变化.

    作者:韩雪立;张宇晨;刘纯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附36例报告)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05者16例(44.4%),≥0.3者11例(30.6%),脱盲率为75%;脱残率为30.6%.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疗效显著.

    作者:贾卉;马灵军;张冰洁;马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联合应用固定矫治器与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开(牙合)22例

    1992-2002年本院采用联合应用固定矫治器与活动矫治器矫治前牙开(牙合)2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慧欣;郝亚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脏弥漫性病变伴腹水患者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分析

    目的: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2组,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进行对比.结果: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P<0.01),且血尿机会少.结论: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晓琦;罗萍;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无电视透视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20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双下肢股骨干骨折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5~65岁.②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骨折处为中心,股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扩髓逆行打入髓内针,固定远端行骨把持器分段固定逐一复位,远端锁锁入采用前侧开窗法,形成近似直视下,导向器加压髓内钉矫形,远端锁钉锁入顺利.远端锁钉锁入后,将前方开窗取出的骨块放回原处.

    作者:李顺利;王巍;严京哲;左凤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结肠黑变病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病因、好发年龄及与结肠癌关系.方法:对7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67例患者有口服泻药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1例,3~6年30例,3年以下16例;该病女性病例占62.9%,60岁以下病例占63.9%,2例伴发结肠癌.结论:长期大剂量口服蒽醌类泻药是MC发生的主要原因;MC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MC易伴发结肠癌.

    作者:李长锋;王哲;张斌;郑玉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宫颈癌术前SIP方案化疗显效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孕2产2,3岁闭经.因不规则阴道流血6个月就诊于日本北里大学医院.内诊:子宫前位,鸡卵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颈肿大、质硬、左侧宫旁组织短缩、右侧宫旁组织及子宫直肠窝质软.

    作者:向梅;王占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VEGF蛋白及mRNA均定位在乳腺癌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且其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明显增强.结论: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产生VEGF的主要细胞,VEGF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王医术;李玉林;张丽红;李一雷;王心蕊;吴珊;高旭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入放射学在急诊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本院1996年以来在急诊急救中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救治42例危重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柏秋;李淑荣;孙义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X线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

    目的:观察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或P<0.01). 结论: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剂量率在6.25~25 mGy*min-1,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吕喆;刘淑春;刘扬;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普勒超声在介入插管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疾病的诊治范围不断扩大,接受经外周血管插管进行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插管前对患者血管状态的了解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回顾分析10例介入插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李修东;刘爱琴;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