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卉;马灵军;张冰洁;马明远
自1992年Nagasawa等提出电离辐射旁效应概念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多种终点参数证实其旁效应的存在,并得到放射生物学界的确认.电离辐射旁效应的提出,是对某些传统观念有力的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辐射生物效应,特别是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本质,以及对放射肿瘤临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要综述应用多种检测参数证实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存在及对活性氧、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在电离辐射旁效应机制的可能作用.同时,介绍辐射适应旁效应概念,以便进一步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机制及其与旁效应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去整合蛋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由49~8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生物活性因子.去整合蛋白二硫桥形成的环中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结构,能够竞争性地与整合素结合,从而抑制整合素参与的生理活动.去整合蛋白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和肿瘤细胞转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孙德军;谷红东;杨春伟;赵轶卓;常淑芳;颜伟群;侯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3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临床资料.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新型的妇科急腹症,表现为月经期或排卵后突发性下腹痛,伴明显腹膜刺激征,但无休克,误诊率高.结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及B型超声可确诊,确诊后及早手术,术后辅以药物治疗以防止复发.
作者:张晓霞;高永梅;朴吉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佳铸入角度.方法:采用螺纹型试件,测量不同铸入角度试件的铸入率.结果:铸入角度45°~60°时试件的铸流率高.结论: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佳铸入角度为45°~60°.
作者:李保泉;罗岚;王云芬;孙宏晨;王彩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草药复方糖肾安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正常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糖肾安组和氨基胍组,分别灌服饮用水、糖肾安(6 g*kg-1)和氨基胍(25 mg*kg-1),4 d后收集各组动物血清,观察这些含药血清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阳性药氨基胍相比,灌服糖肾安的大鼠血清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为102.2%.结论:糖肾安对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苗春生;赵丽艳;赵雪梅;张秀云;李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0-2002年本院共收治化学腐蚀剂所致食管瘢痕性狭窄患者11例,其中9例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成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孕2产2,3岁闭经.因不规则阴道流血6个月就诊于日本北里大学医院.内诊:子宫前位,鸡卵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颈肿大、质硬、左侧宫旁组织短缩、右侧宫旁组织及子宫直肠窝质软.
作者:向梅;王占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VEGF蛋白及mRNA均定位在乳腺癌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且其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明显增强.结论: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是产生VEGF的主要细胞,VEGF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王医术;李玉林;张丽红;李一雷;王心蕊;吴珊;高旭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5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2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手术), 1例患者因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半年突发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De 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根部基本正常,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和主动脉瓣替换.患者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 Ⅲ级1例,Ⅳ级1例.动脉瘤直径3.8~8.2 cm, 平均(6.0±2.2)cm.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病例, 经3~38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其中4例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例恢复至Ⅱ级;5例患者术后首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人工血管通畅,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未发现瓣周漏、血栓等异常情况;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5个月再次来院复查,出现瓣周漏,采取保守治疗.结论: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秀和;张柏民;姜亦忠;林柏松;张连仲;吕民;符韶鹏;孙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有关药学信息资源获取的方法,包括搜索引擎、检索工具(CA)、相关数据库、相关专业网站的概况及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王永丽;刘鑫;牟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的表达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及TIMP-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及 TIMP-1主要在肿瘤细胞胞质内表达,而TIMP-2表达于瘤细胞和间质细胞胞质;乳腺癌组织中MMP-2 、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能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而TIMP-1、TIMP-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成为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何旭;李玉林;张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快速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方法:采用准液膜法处理含汞废水.结果:Hg2+浓度从0.28 g*L-1减至0.002 g*L-1,达到工业排放标准.结论:准液膜法分离、富集效率高于液膜法.
作者:李娟;李静;金明华;胡梦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或P<0.01). 结论: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剂量率在6.25~25 mGy*min-1,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吕喆;刘淑春;刘扬;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牙龈瘤患者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19~42岁;牙龈瘤的类型为血管型9例,纤维型16例,肉芽肿型5例;牙龈瘤位置为唇颊侧21例,舌侧3例,颊舌侧6例;牙龈瘤大小为0.5m×0.4m×0.3m~6.0m×4.5m×3.0m.②治疗方法:将平阳霉素8g溶入注射用水2~4l中混匀备用.4(1)/(2)号皮试针,刺入瘤体蒂部,注射药物,至瘤体变苍白,针孔用消毒棉球按压2~3in,以防药液外溢和出血.3周后牙龈瘤未完全消失者,可重复注射1次.注射药物的同时,局部配合龈上洁治.③观察与随访:平阳霉素治疗后3、7及30复诊,观察并记录治疗后瘤体变化及全身不良反应.1~3年随访观察是否复发.
作者:苏丽英;于志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4,7-二(氯磺酸基苯基)-1,10-菲咯啉-2,9-二羧酸(BCPDA).方法:合成物BCPDA的结构由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证;采用标记曲线法测定标记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Eu3+-BCPDA的荧光强度;采用放免法测定标记蛋白质的活性.结果:BCPDA与Eu3+结合后可测量到的低浓度为1×10-15mol*L-1 标记蛋白质的相对生物活性高于80%.结论:成功地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功能螯合剂BCPDA,并建立Eu3+-BCPDA-蛋白质标记物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赵劼;马庆杰;赵伟;潘立华;徐文贵;孙文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颈部神经源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肿瘤的MRI 13例,包括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4例,恶性神经源肿瘤1例.结果:依据肿瘤引起的附近间隙、血管、肌肉等移位方向进行肿瘤定位.神经鞘瘤病理上有不同组成成分,因此可根据磁共振的信号特点及增强后表现对其作出定性判断.结论:MRI是诊断颈部神经源肿瘤的有效方法,有价值的诊断指征为肿瘤的部位、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以及肿瘤的信号变化.
作者:韩雪立;张宇晨;刘纯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表皮角朊细胞(角蛋白细胞,KCs)的培养方法.方法:应用含有新生牛血清并附加多种调节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对大鼠表皮KCs进行无滋养层法培养.结果:大部分KCs在接种后36 h贴壁,并有集落形成.培养至第9天,细胞接近铺满单层.结论:采用无滋养层法培养大鼠KCs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细胞成活率高、避免滋养层细胞影响等优点.为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提供了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周余来;周宏;侯立中;颜炜群;杨同书;赵轶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2组,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进行对比.结果: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P<0.01),且血尿机会少.结论: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晓琦;罗萍;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05者16例(44.4%),≥0.3者11例(30.6%),脱盲率为75%;脱残率为30.6%.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疗效显著.
作者:贾卉;马灵军;张冰洁;马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胆脂瘤上皮及胆脂瘤患者外耳道上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方法:取后天继发性中耳胆脂瘤患者和正常人外耳道皮肤(各5例)及胆脂瘤上皮(13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UL)法检查PCNA、Ki-67抗原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PCNA、Ki-67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与胆脂瘤上皮相似,而较正常外耳道上皮分布范围广,阳性细胞多且深染;凋亡细胞数量与正常外耳道上皮相比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外耳道上皮异常增殖和细胞凋亡可能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井玲;祝威;黄冬雁;杜宝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