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秋;李淑荣;孙义馨
自1992年Nagasawa等提出电离辐射旁效应概念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多种终点参数证实其旁效应的存在,并得到放射生物学界的确认.电离辐射旁效应的提出,是对某些传统观念有力的挑战,有助于深入理解辐射生物效应,特别是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的本质,以及对放射肿瘤临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要综述应用多种检测参数证实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存在及对活性氧、细胞因子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在电离辐射旁效应机制的可能作用.同时,介绍辐射适应旁效应概念,以便进一步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机制及其与旁效应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孕2产2,3岁闭经.因不规则阴道流血6个月就诊于日本北里大学医院.内诊:子宫前位,鸡卵大小,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颈肿大、质硬、左侧宫旁组织短缩、右侧宫旁组织及子宫直肠窝质软.
作者:向梅;王占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室旁核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分3、4、5、6和7 d 5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脑缺血再灌流(再灌注)后,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固缩,细胞间隙增大.神经胶质细胞增多,无炎性细胞.这些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明显.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吴江锋;高振平;刘海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青霉素的方法.方法:利用薄层层析(TLC)法将动物模型及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中青霉素分离提纯后进行鉴定.结果:从实验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分离提纯青霉素获得的色斑与青霉素标准品色斑和Rf值完全相同,层析色谱清晰,色斑鲜明,可在正常环境中保存192 h以上.结论:TLC法对因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案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充分的科学根据.
作者:卢英强;宣兆艳;崔佰君;徐晶华;祁柏宇;刘莉;张林庆;于广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去整合蛋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由49~8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生物活性因子.去整合蛋白二硫桥形成的环中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结构,能够竞争性地与整合素结合,从而抑制整合素参与的生理活动.去整合蛋白能够抗血小板聚集和肿瘤细胞转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孙德军;谷红东;杨春伟;赵轶卓;常淑芳;颜伟群;侯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1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2组,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进行对比.结果: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P<0.01),且血尿机会少.结论: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周晓琦;罗萍;刘剑平;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有关药学信息资源获取的方法,包括搜索引擎、检索工具(CA)、相关数据库、相关专业网站的概况及使用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王永丽;刘鑫;牟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链球菌OK-432 (OK-432)的抗肿瘤机理.方法:采用磁珠法分离脐带血初始CD4+T细胞,经OK-432诱导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OK-432刺激脐带初始CD4+T细胞分泌IFN-γ的数量明显增加,而IL-4产生明显减少. 结论:OK-432可诱导脐带血初始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
作者:台桂香;刘静;高素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发病规律、检测手段、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采用Anderson法和Parks法, 手术治疗19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患者(全部有代偿头位、均为水平冲动型,单纯眼震16例、伴外斜视2例、伴内斜视1例).结果:术后眼震正前方基本不颤13例(68.42%),减轻6例(31.58%);代偿头位消失12例(63.16%),改善7例(36.84%);眼球正位18例,1例外斜视欠矫约5°;视力第一眼位全部提高2~5行;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主要方法,且疗效肯定;手术佳年龄6~10岁.
作者:宋志扬;贺冰;李丽波;孟祥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刺五加注射液对4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连续静脉滴注20 d,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刺五加注射液能使下肢动脉管腔增宽,血流峰值速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小.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艳;郭晖;杨松青;党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甲状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TL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产BAND保险式自动活检枪、18G槽式组织切割针,对25例甲状腺小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结果:取材成功率100%,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8%,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结论: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甲状腺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一种可靠方法,对甲状腺小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王辉;杨冬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44眼)随机分为2组:鼻内径路组(64例、74眼),行鼻内窥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不置管;颜面径路组(62例、70眼),行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鼻内径路组治疗有效率95.9%,颜面径路组有效率9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者颜面不留瘢痕,并发症少,术后不置管避免了闭孔.结论:不置管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优于传统颜面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作者:李春晖;马忠恕;何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X线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适应性反应的剂量率效应.方法:用X射线照射昆明种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及其后攻击剂量(D2)分别是75 mGy和1.5 Gy,D1剂量率为6.25、12.5、25、50、100和200 mGy*min-1,D2剂量率为287 mGy*min-1,D1 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结果:当D1剂量率为6.25、12.5和25 mGy,D1+D2组胸腺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D2组(P<0.05或P<0.01),G0/G1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地低于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D2组(P<0.05或P<0.01). 结论: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剂量率在6.25~25 mGy*min-1,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吕喆;刘淑春;刘扬;王珍琦;刘光伟;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院1996年以来在急诊急救中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救治42例危重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柏秋;李淑荣;孙义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双下肢股骨干骨折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5~65岁.②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骨折处为中心,股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扩髓逆行打入髓内针,固定远端行骨把持器分段固定逐一复位,远端锁锁入采用前侧开窗法,形成近似直视下,导向器加压髓内钉矫形,远端锁钉锁入顺利.远端锁钉锁入后,将前方开窗取出的骨块放回原处.
作者:李顺利;王巍;严京哲;左凤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但能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中胚层起源的细胞,而且能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外胚层起源的细胞.许多学者将MSCs移植进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如:遗传性脱髓鞘性神经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获得一些疗效,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探索一条新途径.这些研究表明MSCs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CNS疾病的种子细胞之一,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郭丽;孟洪琪;范洪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20,因排鲜血便4次入院.该患儿系孕30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0,生后2开始排胎便.第20天无明显诱因拒乳,排鲜血便4次,每次约3l.时有烦躁、哭闹,无呕吐.查体:体温36.5℃,体重100,心率120次*min-1,呼吸43次*min-1.早产儿貌,反应差,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腹胀,未触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肠鸣音减弱.入院后立即摄胸、腹部立位平片: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内肠管集聚于左中上腹,右侧腹及中下腹见不规则团块状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肠间隙增宽,腹内未见气液平面,不除排肠套叠.经外科会诊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空气灌肠以低压力气量由肛管内注入气体,见气峰进至乙状结肠时受阻,经反复数次充气,腹内密度增高影逐渐消失,肠管充气均匀,肠套叠复位.次日患儿排少许血便1次,第3天大便转为黄色,便潜血阴性,开始喂糖水.
作者:孙春玲;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草药复方糖肾安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正常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糖肾安组和氨基胍组,分别灌服饮用水、糖肾安(6 g*kg-1)和氨基胍(25 mg*kg-1),4 d后收集各组动物血清,观察这些含药血清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阳性药氨基胍相比,灌服糖肾安的大鼠血清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为102.2%.结论:糖肾安对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苗春生;赵丽艳;赵雪梅;张秀云;李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病因、好发年龄及与结肠癌关系.方法:对7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67例患者有口服泻药史,口服蒽醌类泻药6年以上1例,3~6年30例,3年以下16例;该病女性病例占62.9%,60岁以下病例占63.9%,2例伴发结肠癌.结论:长期大剂量口服蒽醌类泻药是MC发生的主要原因;MC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MC易伴发结肠癌.
作者:李长锋;王哲;张斌;郑玉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3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临床资料.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新型的妇科急腹症,表现为月经期或排卵后突发性下腹痛,伴明显腹膜刺激征,但无休克,误诊率高.结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及B型超声可确诊,确诊后及早手术,术后辅以药物治疗以防止复发.
作者:张晓霞;高永梅;朴吉子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