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庆;王长坤;鞠砚;罗毅男
目的:研究端粒酶反义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序列为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及13个寡核苷酸的随机引物与肾癌细胞株RCZ细胞共同孵育,计数1~43 d细胞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通过MTT法测定ASON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ASON实验组与随机引物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数目(P<0.01)、增加抑制率(P<0.01)及延长倍增时间(P<0.005);并且其抑制效果显示出剂量的依赖性(P<0.05),具有序列选择特异性.结论:以端粒酶RNA模板区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肾癌RCZ细胞增殖,可能对肿瘤治疗有潜在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病例1] 男性,24岁,工人.右耳外伤4 d,1998年11月7日入院.
作者:曲生强;曹军;于增杰;滕明明;王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脑膜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目前主要靠CT诊断,多数脑膜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作出定性诊断,少数脑膜瘤CT表现不典型,定性仍有困难,从而影响治疗.有关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已有许多研究[1,2],本文亦就此问题进行再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不典型脑膜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作者:陈亮;朱万安;姜卫国;王继萍;梁玉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一些生物学指标,例如某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水平、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原癌基因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增生动力学等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与常规病理解剖学预后指标(例如,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等)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了它们在判定乳腺癌预后方面的可靠性[1].现就近两年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方;王丽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深度电烧伤的治疗,既要修复组织缺损,又要重建功能的观点逐渐被重视.以往采用保守的方法,创面愈合慢,组织感染、截肢率高,功能恢复不理想.我们自1992~1998年采用早期清创,多种组织瓣移植治疗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作书;曹桂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IHP)为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不足性疾病,临床以低钙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引发的手足搐搦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与补充钙剂.口服双氢速固醇(AT-10)虽方便、有效,但价格昂贵,不适合长期使用;而肌注维生素D剂量不易控制,且不方便,我们于1986年3月~1997年2月采用口服维生素D3治疗IHP44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辉;刘青;金纯;郝守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血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孔板培养同位素掺入法、夹心ELISA法、依赖细胞株法,分别检测用药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IL-1、IL-2、sIL-2R水平.结果:该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小鼠脾细胞产生IL-1α、IL-1β的量增加,sIL-2R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清热解毒中药(血泉)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作者:高素君;王冠军;刘大同;郭京丽;姜一强;易永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方法: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在培养板中,观察其生长情况,且用间接酶免法及电镜下进行内皮细胞鉴定.结果:种植在培养板中的内皮细胞4 h开始贴壁生长,48~72 h生长快,7~10 d呈多角形.内皮细胞胞浆中有VWF相关抗原和电镜下可见胞浆中有W-P小体,可确定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用胰酶灌注脐静脉消化内皮细胞是获得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好方法,获得细胞数量多、成活率高.
作者:王立岩;佟晓红;宫桂兰;朱凤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了研究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临床上62例冠心病病人及40例正常人进行了抗心磷脂抗体(ACA)的IgG、IgM和Ig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冠心病病人组的血清IgG-ACA和IgM-AC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IgG-ACA和IgM-ACA水平.结论:ACA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裴瑾;曲成刚;曲立科;杨翰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停经≤49 d的妊娠,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本文作者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经不同的给药途径终止49~63 d妊娠,对其效果及副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亚;张淑艳;杨婉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的时期.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96例(98只眼)全部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其中Ⅰ期植入78例(79只眼),Ⅱ期植入18例(19只眼).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术后视力在0.3以上的Ⅰ期植入69只眼(87.34%),Ⅱ期植入17只眼(89.47%).术中术后并发眼内出血及人工晶体偏离中心Ⅱ期植入明显高于Ⅰ期植入.结论:Ⅰ期植入人工晶体能提高术后视力,大多数人工晶体能植入囊袋内,预防了人工晶体偏离中心,减少了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二次手术.
作者:王桂云;隋桂琴;明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一氧化氮(NO)在脑梗塞病人急性期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脑梗塞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中的NO、环-磷酸鸟苷(cGMP)、降钙素(CT)、心钠素(ANP)的含量变化.结果:脑梗塞病人急性期NO及cGMP、CT、ANP明显升高,NO与cGMP、CT、ANP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O在脑梗塞病人中具有双向作用-生理性代偿作用和病理性神经细胞毒作用.
作者:吕晓红;王岩;李效宁;饶明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性,继而引起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的一种常见的进行性风湿性疾病.既往认为,骨关节炎与遗传、肥胖、创伤、内分泌和酶的异常关系密切,而少有关于OA病人免疫学改变的报道.近几年的研究表明,OA病人在免疫细胞、免疫介质等诸方面存在异常,简述如下.
作者:毕黎琦;赵世光;周广宇;宋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内外蛋白质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方法.结果:75 mGy 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 h,细胞浆出现5个新蛋白点、4个增强蛋白点及3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浆中的5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照射后细胞外液出现1个新蛋白点、1个增强蛋白点及1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外液中的3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正常细胞浆中的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分别减弱和消失,而在细胞外液中出现和增强.正常细胞外液中的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而出现在细胞浆中.结论: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并促进细胞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
作者:陈沙力;孟庆勇;刘树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有腹股沟斜疝的孕妇,在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占据了盆腔的位置,故疝内容物很少经腹股沟管进入疝囊内,当临产后,产科医师往往也担心产妇在分娩时使用腹压,造成疝嵌顿,以此做为剖宫产的指征.部分患有斜疝的产妇,在妊娠足月后,要求剖宫产,一并做斜疝修补术,我们对7例这样的患者,用剖宫产的一个切口同时完成斜疝修补术.
作者:陈明;孙兴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农民.鼻阻、左侧偏头痛2周,加重4 d.半月前因患感冒、全身发热不适,体温持续在38℃左右,无恶心呕吐,左侧阵发性偏头痛,服用去痛片后疼痛可以缓解.曾分别行头颅CT和克瓦氏位鼻窦片检查,在卫生院诊断为:左急性上颌窦炎.行左上颌窦穿刺冲洗,有少量脓液流出,静点用药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
作者:曲生强;曹军;于增杰;王丽;滕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1周,目黄2 d而于1995年7月27日入院.入院查体:T36.5℃,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张凯宇;吕美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半月板变性与撕裂的磁共振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做了MRI检查扫描,序列为SET1WI和FFET2WI,将其结果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半月板变性13例T1WI和T2WI均见到点状及线条状高信号为Ⅰ、Ⅱ级信号.半月板撕裂44例,T1WI和T2WI表现为条状或弥漫性高信号、变形、断裂、边缘变钝及关节间隙变窄.结论:MRI对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准确度为97.1%,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5.1%.
作者:王继萍;谷艳英;张晓南;杨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性,68岁.右乳腺无痛性包块9个月,用气功治疗2个月,包块继续增大,乳头间断溢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偶伴血丝.查体:右腋窝可触及2个黄豆大之淋巴结,活动度好,质中等无压痛,对侧腋下及双侧锁骨下未触及肿大之淋巴结.
作者:赵晓敏;蔡红岩;孙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便秘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以女性为多.便秘原因复杂,其中出口梗阻和结肠无力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我院肛肠科与影像科合作对100例便秘病人 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其中96例有影像学改变,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芳;王钲珠;张柏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