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鼻中隔立特氏区出血手术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

李靖厚;张晓红

关键词:顽固性, 鼻中隔, 出血, 分离手术, 疗效观察, 后鼻孔填塞, 粘膜下, 治疗, 方法, 电灼, 病人
摘要:我院从1981~1985年共收治了18例顽固性鼻中隔立特氏区出血病人,经前后鼻孔填塞、电灼等方法治疗无效,经采用鼻中隔粘膜下分离手术,收到了满意效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监控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肺癌患者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Ⅰ、Ⅱ期肺癌与正常对照比较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而Ⅲ、Ⅳ期肺癌CD3、CD4及NK水平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联合测定可反映机体免疫机能状态.

    作者:赵凤芹;宋玉明;刘晶;高申;王翠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模拟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胫骨前肌的变化

    目的:研究在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过程中由大幅度肢体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损害问题.方法:将20只绵羊分成3个实验组,在胫骨下段分别切除胫骨全长的10%、20%和30%,模拟制成切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后形成的大块骨缺损模型,断端少量髓芯植骨,利用自制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械加压固定,在下段形成软组织堆积,干骺端-骨干部截骨延长,取径骨前肌标本,以肌纤维大小变化、肌纤维细胞核的内在化、肌纤维变性、再生、纤维化为基准,建立相应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系统,研究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10%组仅出现肌纤维大小的显著变化,而20%、30%组出现了反映不可逆损害的肌纤维细胞核内在化、肌纤维变性、肌纤维再生,肌纤维内膜纤维化等参数的显著变化.结论:骨延长超过一定限度,以常规1.0 mm/d,4次/d速率,即使下段有软组织堆积的情况下,同样也不能缓解上段因超限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张新;林枫松;隋福革;孙大辉;张伟;张大光;李书强;崔林;齐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疗效观察

    本文作者通过随访对比观察服用倍他乐克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0例和未服用该药物的AMI患者41例,发现用药组之再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未用药组,其结果表明二组之间差异显著,倍他乐克对MI有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阎立敏;张立;王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来立信与四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actateinjection)即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关于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已见报道[1],但左旋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磷酸钠(Dex)、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维生素B6(VB6)4种药物配伍尚未见报道.为配合临床医生用药,我们选用了以上4种药物与之配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潘宝昌;翟丽杰;杜雪荣;付晓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五加皮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五加皮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MNT)、骨髓和睾丸染色体畸变(CA)试验以及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五加皮诱发的微核、染色体畸变和精子畸形均低于正常对照,特别是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五加皮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诱变损伤作用.

    作者:刘冰;庞慧民;陆培信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51例临床分析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坏死、混合感染如骨质破坏等,部分病例CT图象特征颇似恶性肿瘤[1],故临床上易与恶性肿瘤相混淆,给手术方式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笔者总结我科自1985年至今共收治的5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徐万春;马忠恕;王长林;沙颖;马艳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助听器的适合与不舒适阈值的测定

    目的:了解不舒适阈值范围,不舒适阈值对助听器的选配效果,判定有无重震现象,使带助听器者的会话阈在比较舒适的水平.方法:音源使用纯音,考虑环境噪音对助听器的密切影响,加试了窄带噪音,二音源均用耳机法,助听器的不舒适阈值测定采用自由音场.结果:神经性耳聋组的不舒适阈值、不舒适范围比正常听力组低,窄带噪音的不舒适阈值比纯音低.11例中3例有重震现象.结论:有重震现象者配带助听器效果不佳,不舒适范围在20 dB以上效果佳.

    作者:王英姿;周淑莲;毕占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报道本院五年间7例原发性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方法:首先以细胞角化蛋白(CK)、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鉴别恶性细胞癌特别是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确定为淋巴瘤后,再以显示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L26,显示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UCAL-1及L22,显示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抗体Mac387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区分.结果:肠道恶性肿瘤337例,其中恶性淋巴瘤7例,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结论:恶性淋巴瘤居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不容忽视.

    作者:李红;陈灼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that the defects of insulin receptor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 a test of this hypothesis, 20 mal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20 normal subjects as control were investigated.Plasma insulin were determined; at the meantinme, insulin receptors of erythrocyte were indentified by means of 125 I -labeled insulin binding to erythrocytes while the affinity constants (K1 ,K2) and the number of receptors with different affinity and capacity (Q1,Q2)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catchard's graph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insulin receptors with low affinity (Q2) on erythrocytes,K1, K,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ose in controls ; and Q2, K1 in pat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also lower. So we conclud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ceptor and affinity abnormalities ,differed from that in diabetic state with some degree of post-receptor defec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may be an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insulin receptor defects, insulin resistance,hyperinsulinemia in develop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善得定对门静脉压力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善得定对门静脉压力乃至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机理.方法:正常大鼠中静脉内注入不同剂量善得定,并持续20 min动态观测门静脉压力、平均动脉压力、腔静脉压力和心率的变化.然后静脉内注入4.8μg异丙肾上腺素或30μg苄胺唑啉,再持续5 min观测上述各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善得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机理.结果:应用不同剂量善得定后1 min,门静脉压力均明显下降(P<0.001),至用药后20 min仍保持下降趋势,其变化与善得定剂量呈高度负相关(r=-0.501,P<0.005);用药后动脉压力升高,其程度与善得定剂量呈高度正相关(r=0.276,P<0.05);各善得定组的心率和腔静脉压力均无明显变化(P>0.05);后期静脉内注入等量苄胺唑啉后,各组动物的动脉压力均迅速而明显下降,1 min时达低谷,随后又较快回升,其动脉压力变化与前期应用善得定剂量呈高度正相关(r=0.747,P<0.01).结论:善得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兴奋α受体,使腹腔内脏小动脉收缩,门静脉系血液流入量减少的结果.

    作者:滕丽霞;于英杰;刘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足月待产妇血清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正常值分析

    自1997年12月,我科对我院妇产科729名足月待产妇血清进行了13项生化项目的检测,发现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值与正常参考值显著差异,为了探讨足月待产妇血清CHE、ALP、LAP的正常值,我们为729名足月待产妇血清CHE、ALP、LAP的测得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春华;李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HIV-1p24 gag与hIL-2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HIV-1p24 gag与hIL-2基因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共表达.方法:以痘苗病毒复制非必需区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2(hIL-2)的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16QF24-IL2,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16QF24-IL2.结果: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Dot-ELSAA和Western bolt等检测证明,重组病毒能同时表达p24gag蛋白和IL-2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4 000、16 000.结论:这种重组痘苗病毒人表达外源蛋白的成功,为获得更强的免疫效果,研制HIV重组病毒活疫苗提供一种安全的新途径.

    作者:王玉红;金宁一;李体远;王洪军;王弘郡;刘素寰;李萍;安汝国;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线性拟合法测量菲力浦深部X射线治疗机的发射率常数

    X射线机的发射率常数是X射线机的重要示数,它与X射线管的类型、管电压、靶的材料和形状以及滤板的材料和厚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在X射线机出厂时都给出发射率资料,以便工作时获得准确的辐射剂量,特别是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深部X射线治疗机更是如此.但X射线机在更换管球或修理后,需重新测定发射率常数[1],以备辐射剂量的确定.我院菲力浦深部X射线治疗机因高压控制柜内一高压接线端子击穿而停止工作,经修理复原后,我们对其发射率常数进行了测定.

    作者:陈大伟;杨湘山;贺强;吕炎;刘洪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特点与并发症、预后的相关性.方法:CHD分为3组,急性心梗组(AMI),陈旧性心梗组(OMI),心绞痛组(AP),对照组(NC),共101例.使用24 h连续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及心率变异自动分析系统,进行HRV分析.结果:NC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CHD各组.CHD各组HRV昼夜节律变化减少,特别是AMI组HRV显著降低.尤其在清晨5~8时低频成分增加,高频成分减少.低频、高频比例增大.结论:HRV检查可作为测定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一种定量方法.对CHD具有预后及猝死预报因子等作用.

    作者:李艳秋;张国伟;郭智慧;杨欣;夏瑞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EIISA法对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期)、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急性期浅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IL-1、IL-8及TNF-α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阳性疾病组明显高于阴性疾病组(P<0.01);其中消化性溃疡组IL-8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结论:细胞因子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

    我院从1994年以来,以血液透析为主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8例,22例康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17~54岁.ARF的病因:流行性出血热10例,安眠药中毒6例,挤压综合征4例,急性肾炎4例,肝损伤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大面积烧伤2例. 2 结果生存的22例中,透析治疗后,平均18 d出现多尿期,平均透析6.5次(1~48次)和平均20 d(平均1~164 d)肾功能恢复.本组死亡6例,占21.4%.

    作者:邓安富;丛玉布;宋伟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与硝苯吡啶合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理想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药物及使用方法.方法:将143例高血压急症病人随机分成3组,前两组为对照组,第3组为观察组.1组为卡托普利组,2组为硝苯吡啶组,3组为卡托普利+硝苯吡啶组,对3组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组显效率48.5%,2组显效率40.6%,3组显效率则为71.4%.结论:卡托普利+硝苯吡啶合用治疗高血压急症具有起效快、疗效高、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杨春梅;阎立敏;刘志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人体组织相关抗原(human leudocyte antigen,HLA-DR)在萄萄膜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20只正常眼和54例葡萄糖膜炎眼球摘除眼(其中外源性33例和内源性21例)的脉络膜和视网膜组织中ICAM-1和HLA-DR的表达.结果:正常眼的脉络膜和视网膜组织没有ICAM-1的阳性染色,没有或较少有HLA-DR的表达,葡萄膜炎眼中二者有增高表达(P<0.01),而外源性和内源性葡萄膜炎眼组间表达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CAM-1、HLA-DR分子能够介导白细胞和炎症部位组织细胞的识别和粘附,二者的共同表达说明它们在葡萄糖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组织的免疫性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性腰腿痛就诊情况分析

    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我们统计了沈阳军区第210医院冬季骨科门诊就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桑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前白蛋白的检测

    为了解血清中胆碱酯酸(CHE)、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的浓度与各类型肝病患者的关系,我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33例健康人和12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CHE、TBA、PA的浓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春华;李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