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键词: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receptors, myocardial infarction, diabetes mellitus, graphic method
摘要: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that the defects of insulin receptor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 a test of this hypothesis, 20 mal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20 normal subjects as control were investigated.Plasma insulin were determined; at the meantinme, insulin receptors of erythrocyte were indentified by means of 125 I -labeled insulin binding to erythrocytes while the affinity constants (K1 ,K2) and the number of receptors with different affinity and capacity (Q1,Q2)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catchard's graph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insulin receptors with low affinity (Q2) on erythrocytes,K1, K,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ose in controls ; and Q2, K1 in pat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also lower. So we conclud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ceptor and affinity abnormalities ,differed from that in diabetic state with some degree of post-receptor defect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re may be an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insulin receptor defects, insulin resistance,hyperinsulinemia in develop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鳞状细胞癌p53过度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p53抗体对石蜡包埋的肺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8例获随访的肺鳞状细胞癌病例中有44例p53表达阳性,总阳性率为64.7%,且其阳性率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与术后5年存活情况有关(P<0.05).结论:提示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肺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肺鳞状细胞癌病人的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洪文;寇伯君;李玉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乙酰水杨酸钙脲的抗炎及减轻胃粘膜刺激作用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钙脲的抗炎、抗胃粘膜刺激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角叉莱胶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了乙酰水杨酸钙脲的抗炎作用并对胃溃疡的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乙酰水杨酸钙脲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作用,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远较乙酰水杨酸轻.结论:乙酰水杨酸钙脲可成为乙酰水杨酸好的替代药品.

    作者:谢湘林;周鸣;李岩;李志满;周庆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免疫球蛋白浓度的比较

    目的:探索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6例胆囊结石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IgM、IgG显著高于胆囊结石组及对照组(P<0.001).而胆色素性胆囊结石组胆囊胆汁中IgM、IgG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4).3组胆囊胆汁中IgA浓度无显著差异(P>0.4).结论:胆囊胆汁中免疫蛋白与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关系,其浓度可作为区别正常和成石胆汁的指标.

    作者:张弘;王悦书;黄大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疗效观察

    本文作者通过随访对比观察服用倍他乐克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30例和未服用该药物的AMI患者41例,发现用药组之再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未用药组,其结果表明二组之间差异显著,倍他乐克对MI有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阎立敏;张立;王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对乳腺癌预后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初发乳腺癌的石蜡组织切片共78例,运用末端标记法检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细胞占肿瘤细胞的百分比,求得凋亡指数.结果:细胞凋亡的凋亡指数平均为3.271,同淋巴结的转移度、P53蛋白有明显相关(P<0.01).10年生存率凋亡指数高的预后良好,在多变量分析中,细胞凋亡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结论:细胞凋亡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对乳腺癌的预后有影响,但在乳腺癌预后因子中只有淋巴结的转移度可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作者:张平;王磊;王春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苯那普利拉对高血压所致左心室重构及舒张顺应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拉(洛汀新)对高血压所致左心室重构及舒张顺应性变化的影响.方法:50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Ⅰ组(治疗组)30例,给予洛汀新10 mg/d,Ⅱ组(对照组)20例,给予硝苯吡啶30 mg/d,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心室室壁厚度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压由23.94±4.79/14.25±1.33 kPa降至18.35±2.18/12.21±1.34 kPa(P<0.01),左室后壁厚度由12.5±2.5 mm降至11.2±2.3 mm,室间隔厚度由12.6±2.8 mm降至11.0±2.2mm(P均<0.01),二尖瓣前叶EF斜率(EFV)由120±23 mm/s升至150±40 mm/s,左室舒张末压(LVEDP)由1.57±0.41 kPa降至1.35±0.20 kPa(P均<0.01).而对照组,除血压有显著下降外(P<0.01),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洛汀新不但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逆转左室肥厚,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左室舒张顺应性.

    作者:张明秋;吴金义;云庆军;薛英贤;王凌燕;张慕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逆行注射龙胆紫治疗慢性腮腺炎与其它疗法比较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腮腺疾病,通常由引起涎液流出受阻的局部因素所诱发,导致逆行性感染.一般保守治疗方法有腮腺按摩、全身应用抗生素、导管内注射抗生素、扩张导管术及手术切除等.作者近年来将逆行注射龙胆紫治疗慢性腮腺炎与导管扩张术及导管内注射抗生素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其结果认为本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本文作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刘立明;俞辉;阎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HLA表达的研究

    我们使用130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血清,对北方汉族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了HLA-A、B、C、DR、DQ抗原表型频率分析,并与62名相应地区的健康人进行了对照比较,探讨NHL与HLA的相关性和发病的关联性.

    作者:孙步彤;顾春梅;关丽;张秀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环境中的210Pb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剂量估算

    对室内或室外空气中222Rn的短寿命子体产生的辐射剂量研究,在国内外已开始展得十分广泛,结果表明222Rn及其短寿命子体是重要的天然辐射源[4],占天然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的45%,内照射天然源产生的剂量66%左吉.

    作者:陈大伟;贺强;杨湘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与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阐明肺炎时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41例肺炎患儿及25例正常健康儿血清NO、TNF水平;并研究了NO与TNF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肺炎患儿的NO、TNF较对照组、恢复期患儿明显升高;重症组较轻症组明显升高;而且NO与TNF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NO、TNF水平与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韩燕燕;鲁继荣;孙景辉;傅文永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胰腺癌P16、P53及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胰腺癌中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28例胰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16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53蛋白高表达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预后较差.P16蛋白低表达与P53蛋白高表达共存者,其恶性度高,预后差.结论:联合检测P16和P53蛋白表达情况,更能充分反映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对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宋国炜;陈远耀;金晓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特点与并发症、预后的相关性.方法:CHD分为3组,急性心梗组(AMI),陈旧性心梗组(OMI),心绞痛组(AP),对照组(NC),共101例.使用24 h连续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及心率变异自动分析系统,进行HRV分析.结果:NC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CHD各组.CHD各组HRV昼夜节律变化减少,特别是AMI组HRV显著降低.尤其在清晨5~8时低频成分增加,高频成分减少.低频、高频比例增大.结论:HRV检查可作为测定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一种定量方法.对CHD具有预后及猝死预报因子等作用.

    作者:李艳秋;张国伟;郭智慧;杨欣;夏瑞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腭部肿瘤39例临床分析

    小涎隙肿瘤多发生在腭部,约占口腔内涎腺肿瘤的一半.我科从1982~1998年共收治39例腭部肿瘤,均经手术治疗,现对其分析如下.

    作者:郝艳红;韩亚萍;王屹东;冯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全血11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全血微量元素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等离子发光法测定了6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50例正常对照3组人群全血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Al、Cu、Zn、Ba、Cr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e、Mg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级亲属组Fe、g、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Cu、Ca、Ba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健康一级亲属相比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元素的代谢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理过程的表现,同时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俊清;王丽;郭世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ELISA检测母乳中轮状病毒抗体的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母乳中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254份健康初乳和成熟乳中抗轮状病毒IgA、IgM和IgG抗体(aRIgA、aRIgM、aRIgG),分析其滴度变化.结果:初乳中aRIgA阳性率为80.3%,滴度达1:256,随哺乳期延长逐渐降低.aRIgM和aRIgG可在部分母乳中测得.结论:健康母乳中广泛存在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以aRIgA为主,为婴幼儿抵御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者:鲁兰;胡岚;王军陵;赵晓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来立信与四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lactateinjection)即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关于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已见报道[1],但左旋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磷酸钠(Dex)、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Co-A)、维生素B6(VB6)4种药物配伍尚未见报道.为配合临床医生用药,我们选用了以上4种药物与之配伍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潘宝昌;翟丽杰;杜雪荣;付晓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解脲脲原体感染性阴道炎所致并发症156例分析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解脲脲原体诊断试剂,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在242例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中,有156例为解脲脲原体感染,感染率占64.46%.结论:不孕症、自然流产及盆腔炎与解脲脲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

    作者:刘念稚;李伯;程志平;王欣平;路英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模拟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胫骨前肌的变化

    目的:研究在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过程中由大幅度肢体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损害问题.方法:将20只绵羊分成3个实验组,在胫骨下段分别切除胫骨全长的10%、20%和30%,模拟制成切除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后形成的大块骨缺损模型,断端少量髓芯植骨,利用自制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械加压固定,在下段形成软组织堆积,干骺端-骨干部截骨延长,取径骨前肌标本,以肌纤维大小变化、肌纤维细胞核的内在化、肌纤维变性、再生、纤维化为基准,建立相应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系统,研究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10%组仅出现肌纤维大小的显著变化,而20%、30%组出现了反映不可逆损害的肌纤维细胞核内在化、肌纤维变性、肌纤维再生,肌纤维内膜纤维化等参数的显著变化.结论:骨延长超过一定限度,以常规1.0 mm/d,4次/d速率,即使下段有软组织堆积的情况下,同样也不能缓解上段因超限延长所带来的肌肉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作者:张新;林枫松;隋福革;孙大辉;张伟;张大光;李书强;崔林;齐心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配血困难两例报告

    近年来,我院见到2例由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配血不合,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洁;郑丽霞;张玉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顽固性鼻中隔立特氏区出血手术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

    我院从1981~1985年共收治了18例顽固性鼻中隔立特氏区出血病人,经前后鼻孔填塞、电灼等方法治疗无效,经采用鼻中隔粘膜下分离手术,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李靖厚;张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