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栓中药对小白鼠体内血栓形成及血浆t-PA及PAI的影响

刘国勋;吴铁;陈志东;凌光鑫;杨勤

关键词:抗栓中药, 血栓形成小鼠模型,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中药抗栓胶囊对小白鼠体内血栓形成及血浆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影响.方法:给不同组小鼠分别注射复方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以及服用中药抗栓胶囊7 d.用致栓药角叉莱胶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及PAI活性.结果:复方丹参组及中药抗栓胶囊组小鼠尾部平均血栓形成长度百分数比血栓对照组明显缩短,复方丹参组、中药抗栓胶囊组血浆PAI低于血栓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中药抗栓胶囊具有抗栓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可减少血浆PAI的释放有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实验研制

    目的:研究仿生型人工椎板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实用性.方法:采用CT测定和对X光片、骨标本、尸体的椎管矢状径、椎弓根间距、椎板棘突大小及棘突椎板角等数据做为依据,利用金属材料或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仿造人体的椎板和棘突的形态结构制作仿生型人工椎板,后经过骨骼标本试装、尸检实验及各种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仿生学人工-椎板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产品已研制成功.其形态结构与人体的生理解剖形态结构相似,具备了棘突和椎板生理解剖功能特点,防止脊髓粘连受压,又修补了椎板缺损,稳定脊柱,形成了完整的椎管.结论:仿生型人工椎板符合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功能良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作者:刘俊海;刁晓明;赵刚;方岱敏;韩丹;罗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三氮唑核苷在治疗森林脑炎中的应用

    森林脑炎是由蜱为传播媒介引起的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蜱传脑炎或壁虱脑炎,春秋脑炎等.病毒在啮齿动物和蜂之间循环传播,人被带有病毒的蜂叮咬后即可能患病.多发生于5~7月春夏季节,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多感染采伐工人或与森林作业有关人员,以20~30岁男性居多,近年由于女性入山作业增加患病也相应增多.起病急,临床上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颈强、昏迷、伴有颈部、肩胛部和上肢近端肌肉的弛缓性瘫痪及腰痛,双下肢肌痛为特征,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率较高,约20%左右,近来我们应用抗病毒药物-三氮唑核苷成功地治疗几例森林脑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姜国峰;杨锡阁;刘启诚;姜国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对MEDLINE与CBM diSC光盘数据库收录白求恩医科大学论文的统计分析

    生物医学文献分析检索系统(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以其检索快捷、灵活方便颇受广大医学科技情报工作者及科工作者的欢迎.已广泛用于临床医学文献检索和科学研究[1].而医学论文的发表是医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传播手段,亦是记载医教研信息的重要形式,因此,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可作为客观评价一个部门或一个研究机构学术水平的主要标之一[2].就此本文作者对白求恩医科大学在MED-LINE光盘数据库(1986~1998.10)和CBMdisc光盘数据库(1983~1998.9)载文情报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郝明;逄大欣;邢宝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光敏树脂与玻璃离子修复牙齿缺损的疗效观察

    临床上对楔状缺损及Ⅲ、Ⅳ、Ⅴ类洞的修复方法很多,因缺损的部位及形态特殊,故充填治疗时不易固位.近5年来,我们采用玻璃离子作垫底材料,光敏树脂修复缺损表面的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与单纯使用光敏树脂或玻璃离子填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方鸿满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四例

    1 临床资料 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岁,均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冠心病史都在3年以上.其中1例同时并发病窦综合征.4例病人的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一例缺血严重S-T段广泛下移达o.1~0.2 mV,所有病人心肌酶均在正常水平,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入院后均按不稳定心绞痛治疗,常规应用硝酸甘油静点,经扩冠治疗2~3 d症状无明显改善,在化验检查无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国产吉派啉)治疗,每日5 000 U静点,连用10~14 d,对2例病情较重,心电改变明显者,在急性期治疗的5 d内每日用量增加至10 000 U,分2次注射给药.4例病人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2~4 d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1例用药前每日心绞痛发作达4~6次,用药1 d后疼痛缓解,病情稳定,所有病人用药6 d后无心绞痛发作.病窦综合征1例头晕减轻,心率由49次/min增加至56次/min.4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对比心肌缺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流变检查显示多项指标有改善.

    作者:张静音;孙燕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过食碳水化合物诱发周期性麻痹

    1 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半.因阵发性手足无力3个月入院.近3个月患儿常于睡醒及久坐后出现手足无力,自己不能活动手足,约半小时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无意识及感觉异常.无呼吸障碍及眼睑无力等.发作前常有困倦、头痛.约2~3d发作1次.患儿平素喜食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且食量较大,每顿可食4~6两,活动较少.家中无肥胖及麻痹病史.入院时查体:血压正常,体重43kg,呈均匀肥胖.智力正常.五官端正,甲状腺无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腰部未扪及肿物,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发作时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Ⅱ级,膝反射减弱,感觉均正常.心电图呈低钾表现.血清钾3.0 mmol/L,尿糖、血糖、尿中17羟类固醇,T3、T4均及脑脊液及腹部B超及头颅CT正常.给予睡前服用10%氯化钾20 ml,同时,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后症状消失.

    作者:张翠玲;侯永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皮肤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硅胶制作的组织扩张器,经手术埋于皮下,定期注水,使扩张囊膨胀,表面软组织随之增植和扩展,提供额外的皮肤组织,以供修复邻近组织缺损.我们应用该技术在治疗烧伤瘢痕、电烧伤颅骨外露,供皮区预扩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军;许东辉;李东原;孙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全血11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一级亲属全血微量元素含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等离子发光法测定了6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50例正常对照3组人群全血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Al、Cu、Zn、Ba、Cr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e、Mg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级亲属组Fe、g、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Cu、Ca、Ba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健康一级亲属相比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元素的代谢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理过程的表现,同时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俊清;王丽;郭世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与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阐明肺炎时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41例肺炎患儿及25例正常健康儿血清NO、TNF水平;并研究了NO与TNF的关系.结果:急性期肺炎患儿的NO、TNF较对照组、恢复期患儿明显升高;重症组较轻症组明显升高;而且NO与TNF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NO、TNF水平与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韩燕燕;鲁继荣;孙景辉;傅文永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中国健康中青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目的:为制定中国健康中青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中青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并对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中青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一个回归方程.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中青年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

    作者:葛淼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血清sIL-2R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sIL-2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sIL-2R的生物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呼吸系统良性疾病组,化疗后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sIL-2R可作为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作者:赵凤芹;谭平;王英韬;朱光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心、脑器官损害的动态血压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并发心、脑器官损害时24 h血压变化规律.方法:66例门诊及住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并发左室肥厚者22例,脑血管意外者14例,无心、脑器官损害者30例作为对照,全部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心、脑器官损害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且夜间血压下降率<10%,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为非杓型.其中左室肥厚组以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为主,脑血管意外以清晨血压增高为主.结论: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和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根据高血压的分布时间来指导我们调整采用降压药物的时间、剂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艳;王桂杰;孟宪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AFP、US、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AFP、US、CT及MRI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66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或肝穿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临床与影像学对照分析,重点评价了AFP、US、CT及MRI对中晚期肝癌诊断能力及联合方法使用的佳选择.本组66例病人均经AFP、US、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学显示的形态改变,而分三型:①巨块型;②结节型;③弥漫型.结果:AFP的检测已成为肝癌普查和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CT扫描对判定肝癌的大小、形态、位置、数目及内部情况等方面优于US检查.MRI在显示原发性肝癌的包膜、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门脉瘤栓方面优于US和CT平扫.结论:在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包膜、子灶及血管受侵方面MRI优于US和CT平扫.

    作者:张宇;杨海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放射免疫分析

    目的:建立及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125I标记及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方法:采用氯胺T氧化法进行bFGF125I标记,并以双抗体-PEG的RIA测定家兔血清bFGF水平.结果:125I标记bFGF的碘利用率为81.98%,比放射性为3.03 MBp/μg,放化纯度达95.0%以上bFGF放免分析灵敏度可达0.4 ng.结论:本研究为bFGF的125I标记及定量测定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萱;张铭;李凤兰;马晓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老年性腰腿痛就诊情况分析

    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为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我们统计了沈阳军区第210医院冬季骨科门诊就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桑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角膜穿通伤与前列腺素E2的关系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与房水前列腺素E2相关性.方法:采用前列腺素E2(PGE2)放免技术测定20例角膜穿通伤患者房水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结果:角膜穿通伤患者房水中PGE2的含量明显高于非外伤眼房水中PGE2的含量(P<0.001).结论:PGE2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早期抗前列腺素药物治疗角膜穿通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刘冰;王维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超声晶氧声学造影术诊断与治疗输卵管阻塞的初步探讨

    国内外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输卵管阻塞是育龄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诊断输卵管阻塞的传统方法有:X光碘油造影、双氧水声学造影及输卵管通水术.碘油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较多,有一定的损害;双氧水声学造影,所用双氧水为外用药,刺激性大,往往病人疼痛难忍,产生气泡又少,定位诊断不满意;输卵管通水术是依靠推药液进入宫腔是否有阻力来判断输卵管有无阻塞,因此主观性强,定位诊断不够准确.为了寻找选用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方法,我们选用注射用前体药物超声晶氧(简称CCP)声学造影术,对51例育龄妇女不孕症的输卵管阻塞进行了诊断、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病例做了随访.从临床长远效果探讨晶氧声学造影的价值.

    作者:张宏;黄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可生物降解共聚膜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

    目的:探讨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oly e-caprolactone,PCL)和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共聚物的作用及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方法:采用兔桡骨中段1.2cm节段性骨缺损(保留骨膜)动物模型,共24只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每组12只,双侧处理方法相同,A组骨缺损区用膜包绕骨缺损区,B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3、6、12周后处死,进行X线、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检测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A)骨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B);材料呈明显的降解趋势;血清中Ca、P、IgG、IgM、C4值与正常及空白对照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物降解材料(PCL/PLA)在引导骨性组织再生中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促进骨缺损的愈合.证明新型骨生物降解材料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作者:黄岚峰;刘建国;徐莘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腭部肿瘤39例临床分析

    小涎隙肿瘤多发生在腭部,约占口腔内涎腺肿瘤的一半.我科从1982~1998年共收治39例腭部肿瘤,均经手术治疗,现对其分析如下.

    作者:郝艳红;韩亚萍;王屹东;冯岩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垂体瘤卒中17例临床报告

    垂体瘤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内的急性出血、梗塞、坏死,压迫垂体周围结构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我院自1980年3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垂体腺瘤卒中病人17例,占同期收洽垂体腺瘤患者的7.6%.本文作者就其诱因、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王晓东;郭忠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