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风;刘宏岩
目的 研究益肾补骨液特征图谱色谱峰与组方药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肾补骨液进行特征图谱研究,色谱柱:AC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以甲醇(A)- 0.02%磷酸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 ℃,结果 建立了以芍药苷为参照峰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标定13个共有峰,各峰峰形、分离度较好.并鉴定归属了5个特征峰.结论 益肾补骨液与组方药味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该法可帮助确定色谱峰的归属.进一步分析益肾补骨液的化学组成及来源,可为益肾补骨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云;王婷婷;肖俊美;王宝成;徐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 % 、76.19%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胸痛,夜间加重,面色紫暗,劳则诱发,瘀点瘀斑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具有补益心肾,活血止痛之功效,能够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作者:张姝;陈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对策,为民政部门提供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9月入住长春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科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8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长期卧床病人照料者的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心理状况欠佳,部分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各级政府应关注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明明;曹阳;李婷;董雪;韩旭;孙佩瑶;阎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常采用毫针、电针、腹针、耳针、埋线等疗法治疗本病上取得较好疗效.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抑制食欲的同时,调节胃肠道消化功能,从而控制能量的摄入,并且促进能量代谢,促进体脂的动员和分解,增加体内多余能量的消耗,具有减肥的功效.方法简便、高效,安全可靠.
作者:苏南;张秀丽;李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综合监测干预策略对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传统监测干预方法和以时点控制的综合监测干预策略为不同干预方法,比较某三甲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MDRO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 2015年7月-12月MDRO感染患者281例,其中医院感染4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0.24%,手卫生依从率为52.59%;2016年1月-12月MDRO感染患者633例,其中医院感染68例,医院感染发病率0.17%,手卫生依从率为73.87%.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手卫生依从率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时点控制的综合监测干预策略能够提高MDRO防控效果,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郭玮;盖凤春;秦廷正;李涵;怀文慧;罗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中药冰黄散外敷护理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进行护理.2组均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下肢疼痛VAS积分变化,并且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疼痛、肿胀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71.79%(P<0.05).结论 中药冰黄散外敷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缓解患肢肿胀.
作者:张楠;张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不同种类茶叶对人参中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 MS)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人参茶叶配伍合煎液中,人参乌龙茶合用对人参皂苷影响大,人参绿茶合用对人参皂苷的影响小.结论 不同种类茶叶对人参的影响不同,服用人参后饮茶可能影响人参的药效.
作者:戴雨霖;乔梦丹;越皓;宋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雷丰《时病论》强调祛邪外出、保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因时因人辨证用药.根据伏气病病性复杂、多见里证、传变迅速、趁虚而发等特点,多从标本二字立论,以里证为本、表证为标,注意祛邪与补正治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新感病证,主要是区分轻重浅深和辨别兼夹邪气,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病因病机、病证兼夹、患者体质等因素,尤其是关注病势发展,避免失治入里.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并不局限于伏寒之温病,而是全面涉及了伏风、伏暑、伏湿、伏燥、伏热等诸种邪气,对多种伏气病治法的探讨较为深入,特色鲜明.其对新感病证的治疗,知时论证,辨体立法,思路清晰,全面系统.雷丰对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作者:李董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溃疡性结肠炎多以本虚标实为根本,外邪、血瘀、情志等为诱因.中医的治疗多从分期与分型出发.目前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药能有效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起到治疗UC的作用.
作者:陈章风;刘宏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护理已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健康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去除病因 、增加骨量 、预防骨折的发生,防治结合并以防为主.科学的中医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提升服药依从性.
作者:王国荣;麻薇;成昌霞;李福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卷柏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学成分,在抗炎、抗病毒、降血压、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归纳卷柏属植物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及其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可为卷柏属植物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作者:汪晓;岳乐乐;李驰坤;鲁时琦;李海燕;张莲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钙、磷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2组共持续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肘静脉血,测定肾功能、肾纤维化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同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cr、BUN、Cys C较低,Ccr较高,治疗后血钙、血磷、PTH水平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69.23%低于治疗组有效率84.62%(P<0.05).结论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能够调节血清钙、磷水平,延缓肾纤维化.
作者:修静;马晓燕;远方;赵万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与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0例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方案,对照组20例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每周治疗6次,连续3周,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四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三项量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3月后随访当日予以评定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四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以及治疗后3月回访中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四肢运动功能等症状,效果显著,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姜天鑫;吴伟伟;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饥饿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边造模边给药,各组给药干预60 d后,采用半自动血流仪测定大鼠血液及血浆黏度,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相关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T显著升高(P<0.01),APTT以及Fbg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豆+自拟方药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200 s-1和5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显著降低PT时间(P<0.01),升高Fbg含量(P<0.05).结论 食品纳豆不能显著改善大鼠气虚血瘀模型,但有改善的趋势,且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可显著改善大鼠血黏度和凝血功能,具有很好的补气益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李雅君;程嘉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抗病毒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甘草次酸甲酯,降低其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一步法将甘草酸改造为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一步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优化所得佳反应条件: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 %,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12 h;一步合成产物经多项检测方法鉴定为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甲酯.结论 相比于甘草酸,甘草次酸甲酯理论上可延长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结构改造有望增强药性,降低人体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基于甘草酸的创新药物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王海霞;陈齐齐;刘婷婷;赵双双;吴勇;胡冬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泻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本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用三棱针泻血治疗,对照组30例用正天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泻血疗法治疗偏头痛,能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作者:李箭;马福彦;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解安神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给予和解安神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PSQI睡眠质量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2组比较,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9%, 2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和解安神方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刘立明;赵德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代人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并非所有的肾阴虚证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且六味地黄丸的临床作用远不止于此.
作者:王泷;孙钰;郭彦麟;张保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取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桑芩汤口服,对照组以抗感染头孢替安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85.72%,对照组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在WBC、N%、L%、CRP、IL-6、TNF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朱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病因错综复杂,是多因素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与肾、脾、肝关系密切.痰瘀互结闭阻脉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临证上,衷中参西,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审证求因,治以益气通络为大法,自拟芪蛭五藤饮为基础方,随证灵活加减.
作者:王明科;刘敬霞;虎喜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