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军;陈翔;段军;陈又年;殷永红;张远金
目的 评估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TXA组(术前静脉应用TXA 1 g,术后24 h静脉应用TXA 3 g,60例)和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用TXA,60例).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总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Hb),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术后30、90 d病死率,术后12周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90 d随访.总失血量:TXA组为(1468.5±986.4)ml,对照组为(1998.7±1078.9)ml,TXA组较对照组少(530.2±12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血量及输血率TXA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Hb水平TXA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D-二聚体水平、术后30 d和90 d病死率、术后12周内DVT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TXA能够降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量,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沈鹏远;俞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松解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17例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松解治疗.记录肘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VAS评分、MEP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PS功能评定:优3例,良10例,中4例.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联合松解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疼痛减轻显著、功能恢复满意,早期疗效可靠.
作者:郭标;马炜;杨东强;崔红林;许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azor Renaissance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Mazor Renaissance脊柱外科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组,14例)和传统手术(传统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VAS评分和ODI、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采用Gertzbein et al标准评估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自主翻身时间、自主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 d及3个月VAS评分、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和骨折椎体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Mazor Renaissance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显著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作者:朱金文;田建宁;王晓东;张新亮;高文杰;郝定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左侧胸腹盆会阴部钢筋贯通伤2h急诊转入我科. 患者2 h前由2 m多高处坠落,1根生锈的钢筋经左侧阴囊,途经左侧腹股沟、左侧盆部、腹部,穿通于左侧胸部乳头平面. 受伤整个过程中患者神志清楚,诉伤口疼痛. 心电监护示:心率120次,血氧饱和度100%,呼吸20 次,血压19. 68/9. 31 kPa.
作者:黄松庭;陶圣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长解剖钢板组(14例)和髓内钉组(18例).根据各项手术指标和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髓内钉组明显优于长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颈干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对冈上肌力量长解剖钢板组优于髓内钉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三角肌力量髓内钉组优于长解剖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髓内钉具有手术微创等优点,但在相对冈上肌力量影响方面长解剖钢板优于髓内钉.
作者:宋辉;贺韬;张超;赵文博;李占玉;韦民;董宇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2015 年12 月 ~2017 年1 月,我科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例后踝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35 ~67 岁.
作者:黄勇;季祝永;张文祥;韩乃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4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经皮组,23例)和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Wiltse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次数、术后腰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改善率、ODI.结果 43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1例失访.与Wiltse组相比,经皮组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出血少、腰痛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改善率、OD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是微创方式,临床效果基本相同.经皮入路具有出血少、腰痛轻等优点,Wiltse入路具有可视化、易操作等优点.
作者:夏太宝;赵广超;薛双桃;张小海;朱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26例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27膝).通过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7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聚乙烯内衬脱位、假体松动、外侧间室骨关节炎加重等并发症.1例出现小腿静脉丛血栓,经过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1例出现早期功能锻炼时的中度疼痛,3个月后疼痛好转.随访3~6个月时,患肢力线偏移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陆鸣;江正;尹力;张辉;尹宗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 对4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7膝)行TKA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摄双下肢全长片评估下肢力线.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8~60(54±4)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发生膝前痛,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后缓解.随访期间所有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未见骨溶解、假体松动或下沉.末次随访时,VAS评分、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SF-36评分、下肢力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A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波;黄向辉;凌鸣;吴学元;孙正明;强辉;常彦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男, 60 岁. 左下肢放射痛5年,加重伴腰痛1年,于2016年9 月26日入院. 曾于2016 年4 月在外院行腰椎MRI检查,显示 L4~5、L5 ~S1 椎间盘突出,正规非手术治疗5 个月无效. 查体:L4~5、L5 ~S1 棘突间压叩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0°( +),左小腿外侧感觉减退,左胫前肌肌力4 +级,拇背伸肌力4级. L5 及 S1 神经根呈受损表现.X线片显示L5 右侧横突肥大,同骶骨翼形成假关节,为CastellviⅡa型腰骶移行椎,属腰椎骶化,见图1. CT 显示 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双侧 L5 神经根湮没;L5 ~S1 椎间盘中央偏左型突出,左侧S1 神经根受压;右侧 L5 横突与骶骨翼形成假关节. CT矢状面重建证实了轴位CT所见,同时发现 L2~3椎间盘右旁侧突出. 腰椎 MRI 扫描显示 L4~5椎间盘中央型突出,L5 ~S1 椎间盘中央偏左突出,同CT所见,见图2.
作者:侯黎升;白雪东;葛丰;何勍;阮狄克;王静;程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架组(41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掌侧钢板组(41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两组术后骨折恢复情况.结果 掌侧钢板组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架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18个月.术后12个月,掌侧钢板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高于外固定架组(P<0.05),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均优于外固定架组(P<0.05).外固定架组发生针道感染3例,肌腱损伤1例,桡神经浅支激惹3例;掌侧钢板组发生屈肌腱损伤3例,腕管综合征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与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前者手术用时短,后者对腕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
作者:王令;郑超;隆鹏;陈智;蔡明;张传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科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肩峰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付静;赵英焕;张智盛;史景超;马绪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ASD)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随访时间≥3年的451例行颈前路融合术患者(1节段189例,2节段176例,3节段71例,>3节段15例)根据是否再发与影像学一致的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分为ASD组与非ASD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内固定与否、JOA评分、D值、融合节段分布、融合节段数的差异.同时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ASD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采用JOA评分和D值对ASD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年,共有46例出现ASD.ASD组与非ASD组在年龄、性别、JOA评分、融合节段分布、融合节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钢板内固定与否、D值改变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1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ASD患者行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5~8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顽固性并发症,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24分±2.17分,比术前的9.14分±1.22分升高(P<0.05);末次随访时D值为5.33 mm±3.61 mm,比术前的1.78 mm±1.49 mm增加(P<0.05).结论 ASD的发生与颈椎前路手术中钢板使用和颈椎曲度恢复不良有关,对于非手术治疗失败的ASD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詹碧水;蒋雪生;周国顺;姬亚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xford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OA)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2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OA患者(22膝)行内侧间室UKA.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采用KSS进行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采用WOMAC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对侧间室病变等并发症发生.术前及末次随访时,ROM为99.6° ±16.6°、119.2° ±10.2°,VAS评分为2.8分±1.0分、0.7分±0.8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为67.1分±6.6分、84.9分±5.2分,KSS功能评分为57.3分±8.1分、87.0分±5.1分,关节WOMAC评分为46.8分±6.3分、12.1分±3.2分,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UKA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OA的有效方法,近期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鲜航;徐立伟;成伟科;周乾坤;朱瑞飞;翟文亮;练克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近节指背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节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近节指背筋膜皮瓣逆向转移修复13例同指中节皮肤缺损患者,切取皮瓣面积为1.2 cm×1.8 cm~2.5 cm×4.2 cm.结果 13例皮瓣修复均愈合良好;其中1例皮瓣出现远侧缘少许坏死,2例皮瓣术后出现色泽暗紫及张力性水疱,予拆除蒂部缝线、解除敷料压迫、抬高患肢等处理措施,均于3~4周脱痂后愈合.供区植皮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13个月.皮瓣色泽与正常指相近,外观饱满,质地柔软,无臃肿、磨损破溃现象,两点分辨觉8~15 mm.患指修复术后瘢痕无挛缩,皮瓣供区无疼痛,手指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应用近节指背筋膜皮瓣修复同指中节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指外观满意,活动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黄益楚;章伟祥;都巍;黄嘉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过伸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过伸体位复位PVP治疗4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7椎),对比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5 min,伤椎骨水泥注入量2~6 ml,无骨水泥渗漏发生.术后VAS评分、伤椎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50 d.无再发椎体骨折者.结论过伸体位复位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部分恢复伤椎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止痛效果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杨凡朋;张贤锋;徐应林;刘广意;梁昌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2011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24例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24 例,男19 例,女5例,年龄22~65岁. 左侧10例,右侧14 例. 新鲜骨折22 例,陈旧骨折2例. 骨折根据 Miller 分型:Ⅳ型16 例,Ⅲ型3例,ⅡC型5例.
作者:彭方成;王贤月;王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克氏针+不可吸收锚钉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克氏针+不可吸收锚钉线内固定治疗85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Bostman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疗效:优71例,良13例,可1例.结论 采用克氏针+不可吸收锚钉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力学强度可靠,二次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活动良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道友;金广建;陈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们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颗粒(部分患者混合髂骨)填塞治疗67例多部位慢性骨髓炎患者,短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杨鑫;刘继权;曹向阳;王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TESSYS技术治疗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中仅行单纯髓核摘除.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应用腰腿痛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缓解情况,ODI评价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为45~115(59±25)min,术中出血量为26~100(49±21)ml,住院时间为7~18(14±3)d.术后患者均感觉腿部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24~37(29±6.2)个月.VAS评分、ODI:出院时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年较出院时进一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1.7%.2例术中出血较多,2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1例1个月后症状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腰椎结构稳定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黄先育;赵金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