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汤

王吴军

关键词:
摘要:众多美食之中,老汤是极具吸引力的.老汤不是谁封的,也不是自吹自擂的.老汤的“老”是有钱难买的珍贵之物.货真价实的老汤,不需要任何人去多说什么,食客的口碑就是好的证明.用料足,文火煨,波澜不惊,不疾不徐,历久弥新才能成就醇厚的汤味.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90后的养胃经

    90后,常被认为是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人群,是“潮气蓬勃”“创新力强”“站在科技前沿”的代言人.2018年,第—批90后刚刚年满28岁.但是,这个以“年轻”为标签的群体,身体状态却并不乐观.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盘番茄炒蛋里的父母深情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被一个关于“番茄炒蛋”的视频刷屏了.在美国留学的小伊想用中式美味——番茄炒蛋款待异国同学,但是由于他不会做,只好向远在国内的父母求助.爸妈在收到儿子的消息之后,立即录制了一个视频——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帮儿子做出了美味.故事的重点在于,中美两国有12小时的时差.小伊的父母是在凌晨四点起床为儿子录下的视频.小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因为何事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他们都会和“超人”一样立刻现身.凌晨四点做个番茄炒蛋有什么?如果小伊真的需要,他们甚至可以飞到美国亲自下厨炒蛋给同学们吃.

    作者:韩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酸甜好味又滋补

    民间谚语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确,一月份是全年冷的时候,冻得人缩手缩脚,路上行人用帽子、耳帽、口罩、围巾、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很多人以为大寒节气一定比小寒节气冷,其实不然.小寒时的温度往往会低于大寒.每年“三九天”冷的几日,恰恰就在小寒前后.天寒地坼,草木凋零,大多数的动植物均处于冬眠闭藏状态,为来年春天的复苏做准备,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避免风寒人体,减少元阳之气的消耗,养精蓄锐提升自己的抵抗力.具体到饮食上来说,宜减咸增苦.

    作者:陈培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酸滚水泡馍

    酸滚水泡馍是河南省灵宝市特有的一种美食,制作起来很简单.农忙时节,灵宝人经常吃.所谓酸滚水,即开水调点醋,加点盐,放点葱花或芫荽.我年轻的时候,夏天干农活,总是天亮之前就得赶到地里.老爸吆喝着牛犁地,我的任务是拿铁锨把牛犁不到的地方翻一翻.从天不明干到太阳一杆子高,大约要4个小时.这个时候,牛困人饥,老妈就会像及时雨一样送饭来.

    作者:刘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干贝蚝豉排骨汤

    文怡拿手菜原料:干贝5粒,蚝豉3粒,排骨200克,姜3~4片,黑豆20克,莲子15克,陈皮6克,盐2克,水1 800毫升.做法 1.干贝和蚝豉用温水浸泡3~4小时,黑豆和莲子用清水浸泡1小时.2.将排骨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煮开,边煮边撇去浮沫.撇时要用勺子从锅底翻动排骨,使底部的血污也能翻到水面上来以便撇掉.3.浮沫撇干净后,捞出排骨,把锅洗干净,再次加水烧开,放入除盐以外的所有原材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继续炖煮1小时,关火后放盐调味.

    作者:文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的宽容大度不是懦弱

    宽容大度,说的是一个人的胸襟.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推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宽容大度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著名的“六尺巷”,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遇到纷争后宽容处之的故事.一天,张英收到家信——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挥笔写下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立即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后,亦相让三尺宅基地,成就了著名的“六尺巷”.

    作者:姚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牛樟芝“包治百病”吗?

    在生活中,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号称能“包治百病”的食物,令广大消费者分不清真假.“神药”牛樟芝,您听说过吗?何为牛樟芝?牛樟芝也叫做牛樟菇,属于食用菌,跟我们平时食用的蘑菇属于同一大类.不过,牛樟芝是一种非常年轻的“90后新物种”,在1990年才被科学家们发现.它的生长范围十分有限,仅生长在海拔450~2 000米的特定山林区域,一般长在牛樟树树干腐朽的内壁中.由于樟树的表面十分潮湿,给牛樟芝的采集带来很多不便.牛樟芝十分稀有,现已被限制采集,因此目前很多地方希望通过种植樟树来人工培育牛樟芝.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助餐应该怎么吃?

    关于吃自助餐,不知道您的态度是什么?吃回本?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前一天晚上不吃饭,攒着力气第二天中午吃自助?只吃肉,不吃菜.即使再撑,后也得吃两个冰激凌球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有价格昂贵、不好排队取到的菜上来了,拔腿就抢?对于不少80后而言,早的吃自助餐记忆大概来自某品牌西餐店的自取沙拉——生菜、黄瓜、西红柿、红豆、玉米粒、黄桃罐头……十几种蔬菜水果摆在环形台子上,并有几种酱汁可以选.记得那时候,流行的“招数”就是搭沙拉塔.

    作者:李玉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脂肪肝的人冬季该如何养肝?

    问:编辑您好,我老伴今年57岁,前段时间查出有脂肪肝.近天冷,他喜欢吃红烧肉这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请问,他吃这类食物可以吗?有脂肪肝的人冬季该如何养肝?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波炉使用有技巧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微波炉走进了千家万户,但仍有不少朋友在使用微波炉时,仅会“打开门-放入要加热的食物-关上门-按键”的简单操作.有时候,只是要加热一大碗白米粥,但用高火“打”了七八分钟,粥的表面却仍然是凉的.其实,微波炉的使用是有许多技巧值得学习和掌握的.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爸爸的面包

    现在跟先生到超市去,我仍然喜欢在面包柜台前流连,闻香睹色,眼中尽是小姑娘一般的期盼.先生拉着我的手问:“想尝哪一款?”我却摇摇头,眼前的面包可观、可赏,却不是我心底的味道.我不能忘怀的,是爸爸的面包.

    作者:陈柏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甏肉干饭

    外地朋友来济宁,我必定要请他们吃的美食就是甏(bèng)肉干饭.朋友们初次听到这四个字都会觉得奇怪.其实不难理解,“甏”是一种盛放食物的瓮类陶器;“甏肉”,顾名思义就是用甏烹制和盛放的肉;而干饭,则是白米饭.

    作者:程广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蜡梅傲雪报春来

    数九寒天,百花凋敝,唯有蜡梅一枝独秀.蜡梅是我国特产,作为名贵观赏花木,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道劲的枝干和淡雅的清香,于寒冬中妆点着山林原野、庭院园林、书房案头,先带来春天的讯息.“蜡梅”也有写做“腊梅”的,因其花被片色如蜜蜡,学界多以“蜡梅”作为正名.明朝《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色正似黄蜡耳.”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味儿”里的香

    所谓“老味儿”,对儿女来说是记忆里小时候妈妈的拿手菜,对打拼在异地的人们而言是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乡愁,而对游客来说则是不尝就会遗憾的舌尖必到景点.百姓饮食谈不上精致、高级,但选材实在、烹饪用心,且代代传承间更是赋予了食物独特的人情味道.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速度要快,知识更新要快,就连上菜速度也要快,好连食材形状都处理得更加方便入口、更加软烂,好让人能够快速吞入腹中.因此,众多性价比高的快餐连锁店都门庭若市、买卖兴隆.食客往往也不会深究这菜的味道是否地道.

    作者:黄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食在赣州

    赣州,由章江和贡江两江合流相围而成,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南方多雨,赣州的空气总是潮湿的.但大雨小雨一直下,赣州却从未被淹过.老人们说,这是因为赣州是一个骑在“龟背”上的城市——赣州有着强大的地下排水系统,共有两条主干道,而支道则流经千家万户.这两大排水干道看上去特别像篆体的“福”字和“寿”字,因此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福寿沟.福寿沟建于北宋,历经近千年的风雨,至今依然完好通畅.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3~6岁娃娃这样运动不受伤

    幼儿期(3~6岁)是人一生中发展基本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对于处在幼儿期的儿童来说,科学地进行运动有利于促进他们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良的运动习惯会给幼儿的身体发育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

    作者:潘佳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随着冬天来临,又到了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的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高达2.9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需要引起重视,及时防治.

    作者:朱丙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上网赶集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快递荔枝”的场景.在古代,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想要吃荔枝,即便有天子动用举国之力修建“荔枝道”,在人马接力“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分秒不敢耽搁的情况下,娘娘干岁也要等上三四天才能吃到八百公里外涪陵所产的荔枝.但如今,身在西安市的姑娘想要吃到两干公里外广东茂名出产的荔枝,或许隔天就能达成心愿.并且,荔枝的口感能够保证和刚摘下来的一样新鲜.

    作者:刘国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于能量物质代谢、组织构建、细胞内与细胞外环境的液体平衡,以及代谢作用所需氧气和其他元素运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维生素这个大家族中,B族维生素可谓人丁兴旺,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维生素B12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红色结晶,又称氰钴胺素,是人体大脑运转、能量产生、脂肪酸合成的重要营养元素,膳食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鸡蛋、奶制品等.大豆发酵类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植物性食品中不含这种维生素.维生素B12缺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胃功能受损的老人出现贫血,令有长期素食习惯的人患上脂肪肝.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人牙口不好三招吃饱吃好

    天气越来越冷,人们身上御寒的脂肪层,也在一波又一波的“冬补”下愈发厚重了.可小区里总有那么几位大爷大妈,每次见面都觉得他们又清瘦了.细问起来,才知道是因为牙齿松动、脱落,使得吃饭对他们来说变成一项颇为艰难的任务.有些老人甚至只能吃大米粥和玉米面发糕等几种单调的食物.长期下来,日常进食的食物种类受到很大限制,不仅严重影响老人的进食量,更会导致老人营养不良.

    作者:王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