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珠;刘克芹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不易受到患者的重视,10年生存率<60%,75%死于心肌梗死.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保守治疗方法繁多,应用较灵活,外科治疗具有严格的适用症和禁忌症.
作者:游毅;陈咸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医认为,卵巢早衰的根本病因病机为肾虚,但与心、肝、脾也密切相关,治以调整肾中阴阳为重点.西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免疫学因素、抑制素异常、半乳糖血症、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等,治疗以雌孕激素替代及辅助生育技术为主.若单纯中药治疗疗程较长,起效缓慢;长期应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明显.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既能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亦能提高中药的疗效.
作者:刘建敏;王静;王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造成的卵巢缺失综合征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健康,而且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常规药物治疗对卵巢缺失综合征的疗效较为有限,而中医药补充替代治疗通过补充替代和代谢调节,不仅协同手术、西药的治疗作用,减少西医西药对人体的损害,而且经济实用,减轻肿瘤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中医药绿色疗法,回归自然,亦是创造医疗和谐的保障.
作者:陈思;王佩娟;叶宇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肾浊清灌肠液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肾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爱西特、开同等常规药物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肾浊清灌肠液灌肠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肌酐清除率(Ccr)改善程度,及临床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Ccr)明显上升或者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9%,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浊清灌肠液具有利湿解毒、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通过结肠给药,可以直接清除肠腔内及肠黏膜上的有毒代谢产物,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病情,进而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进展.
作者:杨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孙升云教授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关键在于心肾不交.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阳盛不得入阴而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神失养而发,但失眠日久可出现虚实夹杂,实火、湿痰等病邪与气血阴阳亏虚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临证强调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病情变化多端,证型也非固定不变,病情常虚实夹杂,故当整体辨证论治,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作者:李长春;孙升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ACO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静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h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2组出院3个月中毒后迟发脑病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XH-PX、SOD活性、MDA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ACOP能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并可减少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焦海朝;赵勇军;石素萍;安淑霞;郭绪荣;于江华;周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女性早熟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提供生理及心理指导.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部分学校对2 330名女性发育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筛查出女性性早熟患儿105例,选取正常女性儿童200例,分别对其发育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性早熟发生率为4.51%,睡眠时间不足、不合理饮食、喜爱看青春偶像剧、运动较少等在性早熟组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 对女性儿童性早熟应高度警惕,平素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作者:荣志云;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咳嗽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临床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多种,虽然机制还尚不清楚,但是大多数病人存在咳嗽反射过敏和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感觉神经阈值降低有关.咳嗽一症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
作者:李钊;王雄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平肝熄风、化痰止痉类中药配伍对痰浊型眩晕患者生活功能和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单项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生存质量评定表(SF-36表)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降低眩晕发作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DHI、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及躯体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褚春梅;高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收入院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1组36例,实验2组36例.记录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BNP、CRP以及和肽素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 患者BNP、和肽素、CRP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无显著关系.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证候要素的组成和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对29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要素中气虚占93%,寒凝占91%,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血虚、气滞、肾虚、阳虚、湿阻.证候要素共有31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4.6%,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5.4%.证候要素的组合形式多的是脾肾两虚兼寒凝血瘀证.结论 气虚、寒凝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病机;脾肾肝是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寒凝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
作者:高剑虹;卞松;刘坤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结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2组均能降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P<0.01),均能增加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分(P<0.01).2组治疗1、2周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2.5%,结合组97.5%,2组比较,P<0.05.结论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刺激咽喉部肌肉,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马金娜;熊杰;宁丽娜;冯凯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卒中后抑郁是在脑卒中基础上发生的精神方面疾患,伴有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兴趣减退、言辞减少等抑郁症状.痰瘀互阻作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重要的病理要素及病机,在脑卒中后抑郁发展演变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发展中可加快患者的发病进程,同时作为病理产物又进一步加重加深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探讨痰瘀关系的相关理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曾璇;刘柏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法、问卷法调查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结果 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循证态度、循证认知和循证技能3个要素,大多数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整体循证素质提高要通过临床培训、实践锻炼和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努力.
作者:王丹丹;富小琳;郑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针刀疗法,松解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操作技术主要包含腰3横突尖点松解术和腰4/5椎间孔外口松解术等,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84例,占87.5%,有效10例,占10.4%,无效2例,占2.1%,总有效率为97.9%.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或刀口感染.结论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松解腰椎管外软组织,调节腰部力平衡,改善腰痛、腿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作者:路飞;叶新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予胃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细胞因子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CRP、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能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有利于药物吸收,促进肠功能恢复.
作者:梁杏仪;郭广彬;周定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对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分布的影响,探讨针刺特定穴位对靶器官药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雌性A/J系小鼠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2只,并建立模型,采用诱发小鼠肺鳞状细胞癌造模法,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不同时间内,不同组内的小鼠分别进行药物浓度注射,处理后,提取相关脏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脏、肝脏、心脏)的紫杉醇浓度.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能增加靶器官药物含量,提高疗效.
作者:赵宏亮;成泽东;李春日;张小卿;张志星;陈以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和不加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规律,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直肠立式扩散池法,以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不加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体外释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仙元复方提取液、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在6h基本完全释药,所有样品中多糖和黄酮释放规律均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百分率:加5%冰片凝胶剂>提取液>加2%冰片凝胶剂>加0.5%冰片凝胶剂>不加冰片制剂.结论 仙元复方加2%冰片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速度及累积释药量显著高于不加冰片凝胶剂,且直肠给药具有缓慢释药特性,高效、安全、给药方便.
作者:潘雪;李娟娟;李超英;冯晓纯;段晓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其机制为阻断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等.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实验上,对肿瘤细胞的靶点尚未明确,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理论阶段,今后应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深入研究.
作者:刘伟桥;于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变化,探讨半夏提取物(EP)治疗ALI的药理机制,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36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NS组)、肺损伤造模组(ALI组)和半夏提取物治疗组(EP组),6h后观察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炎症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匀浆AQP5 mRNA表达情况.结果 ALI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同时肺泡明显充血水肿.EP组肺组织炎症减轻、充血消退.与NS组和EP组比较,ALI组的W/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肺组织AQP5mRNA的表达,较NS组显著降低,较EP组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ALI组血清TNF-α的表达,较NS组显著升高,较EP组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半夏提取物可通过上调肺AQP5的表达减轻肺水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周建龙;邓青南;梁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